大年初七, 顾向前准备结束年假返回基地,回去之前他带苏叶去给父母扫墓上香。

    天灰蒙蒙的还没完全亮的时候,何梅梅笑眯眯地把晒干的梅菜、梅菜肉酱、腊肉腊肠收拾出来给他们带上。

    苏叶连忙摆手“别, 他昨天说不要这些东西了。”

    何梅梅笑笑,“你以为是塞给你的呀。”她如数家珍地说, “这是给周奶奶的,这是给宁阿姨的,这是让你顺便捎给我家的,麻烦你跑一趟了。”

    收拾好行李后夫妻俩就出发了, 上午九点抵达陵园。

    顾向前给父母的墓拔草, 苏叶烧带来的纸钱, 香烛。

    他修完了杂草, 给父母倒了三杯酒, 心里默默地说“这是我认定的妻子, 今年第一次带她来看你们。希望你们在天上好好保佑她。”

    顾向前知道苏叶身上有很多谜团,她暂时无意向他坦白也无妨, 在这漫长的一生中,他总会有机会慢慢了解。他唯一可以确信的是她有一颗爱国的心, 这就足够了。

    扫完墓后他们回到了c市的家属大院, 一路上他们碰到了很多熟人,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苏老师新年好”

    “哟,向前带着媳妇回来过年啦”

    “我们的高材生回来了,苏老师他们都说你高中教的好,题也押得特别准, 啥时候有空来教教我们家那不出息的大柱”

    苏叶双手抱拳, “大家新年好”

    “好说好说,今天就有空。等我送完东西上你家走走。”

    顾向前不得不佩服苏叶的人缘, 离开家属大院两年了还有这么多人记得她,依旧是走到哪都有人招呼的人缘。

    邻居们看着他们夫妻俩的背影,皆是一片艳羡。

    沉甸甸的五花肉,白花花的大米、白面粉,花生、瓜子、白糖、茶叶、鸡蛋,样样都是好东西。大家只听说苏叶是去贫困的山沟沟去扶贫了,看这架势哪里像是去扶贫,倒像是打家劫舍回来还差不多

    以前那些和苏叶没打好关系的邻居懊悔地想要是当初对她好的人是自己,现在得到这些年货的岂不是他们

    苏叶拎着年货满头大汗地来到周奶奶家,他们分了五斤猪肉给周泓涵。

    何梅梅细心极了,她把每个人的年货都分好了,用草绳编织的袋子里装满了沉甸甸的年货。有花生、瓜子、糕点酥饼、白糖、猪肉、大米白面。

    周奶奶发现苏叶回来了,喜出望外,苏叶发现她正在招待客人。

    那客人苏叶并不陌生,正好是c市的机械厂厂长。周奶奶以前改良的榨油机正好是这个厂子做出来的。刘厂长对周泓涵鞠了个躬,“这次就麻烦您了。”

    周泓涵沉默地点头,刘厂长离开了周家,离开前还和苏叶打了个招呼。

    苏叶问“刘厂长找您有什么事吗”

    周泓涵看着桌上大包小包的食物粮肉,刚才还皱着的眉头悄然松开,心头积攒的乌云一下子被吹散,洒满了阳光。

    “小苏你来啦”她摇摇头说,“机械厂的厂长联系我处理一批机床,他们工厂周转困难,粮食指标也不够了,他不舍得裁员让工人下岗,指望着卖固定资产换点粮食。”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退休教师,哪里有能耐帮他处理机床,他这是病急了乱投医”

    她叹了口气,“我以为一机厂能挺一挺,没想到也落到这个地步。财政养不起那么多工厂了”

    苏叶心想到现在,市里的财政确实撑不下去了。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时候没粮下锅、接下来只怕更难。

    她摸了摸鼻子,想起之前机械厂买了很多茶叶,现在上沟村最不缺的可不就是粮食盘活一个大厂不可能,但是帮助他们周转一段时间还是绰绰有余。

    她当即笑道,“没事,周奶奶您别愁。这事我有办法,当初我卖茶叶的时候刘厂长帮了我很多忙,这次我帮他想想办法。”

    周泓涵奇怪苏叶能有什么办法,苏叶又摸了摸鼻子,含糊地说“我不太方便说,您知道我可以解决就行了。”

    顾向前不由地笑了,他想起上沟村那一座座山头的养殖场,还有那一片片试验田、堆得高高的粮仓,别人或许没办法,但它还真的可以帮上忙。

    送完年货后,苏叶把顾向前送去了机场。

    顾向前离开前,叮嘱苏叶“如果你在政策上碰到什么阻碍可以写信给我,我们可以争取到叔叔的支持,叔叔从政很多年了,认识的人比较多。”

    苏叶点点头,“我替上沟村的村民谢谢你。”

    回到上沟村后,苏叶把机械厂这件事告诉了大伙。“c市的一机厂缺粮食,快发不起工人的口粮了,如果没有人帮它,它离破产倒闭也不远了。”

    马根生问“是那个一口气买了咱几百斤茶叶的机械厂”

    苏叶点头,“是的。”前年机械厂号召了六百工人买茶叶,至今很多工人家里的茶叶都没喝完。他们其实并不需要买茶叶,只是为了帮上沟村筹粮食才捏着鼻子买了很多。

    马根生一听是恩人,立马爽快地说“人家帮过我们,那我们确实得拉它一把。”

    村委们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地商量着,虽然他们知道粮食珍贵,但一机厂是帮过他们的恩人,那就不是外人。

    他们齐刷刷看向苏叶,“苏老师,我们给多少粮食给它合适我们算了算凑个吨有点困难,但两三千斤粮食是绝对没问题。”

    老支书沉吟许久,组织着语言说,“我们去年收的粮食很多,每家每户能匀出不少粮食。不过今年苏老师不是计划从城里招更多毕业生下乡吗,这些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在年代文中暴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素昧平生v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素昧平生v并收藏在年代文中暴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