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 (1/2)
裴爸老实说是有点大男人主义大家长思维的, 按他的观念里,就没有身为顶梁柱的老子找孩子要钱的道理。
随着闺女的电影上映,他也知道肯定赚了不少, 但是最近焦头烂额的, 也没多关注。
虽然对大致的数目有所预料,但真正听到这个数字说出来, 还是很动容的。
却不料到女儿真的说一是一, 那三千万说算投资就直接优先折算进成本里了。
本来当初给那笔钱, 也没有奔着能回本的打算, 要是能把女儿从不切实际的梦想里拉回来就不错了。
却没想到本心里当做打水漂的区区三千万, 最后的回报居然会成为缓解公司压力的及时雨。
裴爸心里纠结片刻,还是决定不跟闺女客气。
满脸堆笑的接过卡坐下来“g那我先收着, 等这阵子的事过去, 再补给你。”
裴凉笑了笑“不说公司以后都是我的吗那补给我干嘛”
又道“爸你跟我说说吧,最近公司遇到了哪些麻烦”
她以前经营的企业中有食品公司, 对这一行倒是不陌生。
在她看来,裴氏应该是风险性很低的健康企业。
裴爸是属于白手起家,这么多年在经营的范围内稳扎稳打, 从不盲目扩张,积累了相当深厚的消费群体基本盘。
虽说这几年在隔三差五层出不穷的网红美食面前, 品牌不可避免的有些老化问题, 但消费的主流群体却不是现在追逐潮流的年轻人。
这种企业如果不与时俱进, 调整相应的运营策略,肯定会逐渐面临市场萎缩的问题。
记住,这还是在没有直接竞争对手的前提下。
但相同的, 像这种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日常采购, 可以盲目放入购物车中的品牌,即便会没落,也不是一朝一夕的。
裴凉最近忙于电影筹备,没怎么关注裴氏的事,但今天偶然看到一则新闻,却意识到自己不能就这么放心的把事情扔给裴爸,又消失好几个月了。
裴爸闻言,摆了摆手“嗨说了你也不懂,你不是又要拍电影吗好好专心拍电影吧,公司的事爸还顶得住,不用操心。”
以前裴爸天天念叨着让裴凉进公司帮忙,现在眼看她自己的事业做起来了,倒是不想拿公司的事让她烦心。
裴凉道“说说吧,反正这些事,现在不听以后照样落在我身上,就算不定能帮上什么忙,至少让我对公司的事心知肚明。”
这倒也是。
裴爸想了想,觉得闺女现在也有本事担当,便将裴氏最近的麻烦娓娓道来。
原来一开始只是外来品牌抢占市场。
这种事是每个本土品牌都会面临的考验,就比如裴氏当初的发展壮大,同样肯定也挤占了其他品牌的原有市场份额。
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优胜劣汰,这没什么好说的。
这次外来的品牌名字叫佳悦,对方与裴氏的定位相似,产品几乎是比照着来,并且来势汹汹,资本雄厚。
又打通了上面的路子。
按理说裴氏这种大品牌,在本地肯定能享受地方品牌保护政策。寻常外来品牌,单是在这一步面前,就失去了竞争优势。
但佳悦不同,一来就打了裴氏个措手不及,严重低估了对手的实力规模。
以至于稍微滞后的市场调查反映出来后,线下渠道市场已经让他们顺利打开了。
裴氏现在主要经营的是连锁餐厅还有冷冻速食食品。
做到如今的规模,餐厅里的菜单选择,从推陈出新到品质把控,每个季度都是通过无数调研反馈,不同的地区得迎合不同的饮食习惯,以及受众群体的划分。
小小的菜单便得耗费如此人力成本,就更不要说零售商品了。
简单的一件商品一个调料包的配比可能都是几个月的反复调配,再到原料的采购,还有商品定价中一毛一毛的细微差距,都是以裴爸为首的整个裴氏的心血。
而那个嘉悦一来就是奔着复制裴氏而来的,连锁餐厅的选址直接找现成的裴氏连锁经营成熟的地方。
光是这一步选址就节省了他们无数精力和风险,餐单几乎照搬,而且通过新店开张折扣,不断发优惠券,直接粗暴的抢占裴氏连锁餐饮的顾客群体。
裴氏在这种恶意竞争面前,也只能适当的放优惠做活动。
所以最近几个月,线下连锁的客流量其实很高,但财报却不好看,甚至都是赔本打擂台。
很长一段时间,花一桶泡面的钱就能吃到一顿营养丰富荤素搭配的套餐,何乐而不为但对于商家来说,就是卖越多亏越多。
然后零售的商品,嘉悦也是裴氏有什么它整什么,味道定价都差不多,新品牌打入市场还频繁做活动,买一送一是基本操作,并且铺货的时候恶意抬高给线下零售方的利润点。
一套操作下来,单是货架位置的略微调整,就能让一个品牌当季度的财报出现明显的变化。
再加上两家商品不管是包装规格分量味道都差不多,很多顾客适应性良好,嘉悦买一送一,自然是优先选择。
嘉悦这明摆着就是搞垮裴氏独占市场来的,按理说裴氏亏损,嘉悦要付出的代价肯定更大。
但对方资金雄厚,就敢这么耗,等耗死了竞争对手,独占市场,那么现在的损失自然能成倍的赚回来。
裴凉闻言,直接让家里的司机现在出门,把附近24小时营业的超市里,能找到的裴氏和嘉悦的所有产品都买回来。
裴爸问道“你要干什么”
裴凉道“我先尝尝产品的差别。”
“不过有些话不用我说您肯定也清楚,一个公司能将我们复制到这种程度,怕不是偶然。”
裴爸脸色有些难看“我也怀疑,但最近光是应付市场冲击已经焦头烂额,实在没空分心梳理公司。”
“再说,非常时期,如果不一致对外,反倒对内部下手,让员工互相怀疑人心惶惶,绝对不是个好选择。”
裴凉点头,认可裴爸的做法,他虽然是白手起家一路自己摸索过来的企业家,但对于经营管理却很大气。
只不过到底也有他的局限和盲区。
很快两家的商品都买回来了,是几样口味的泡面还有速冻饺子,汤圆之类的速食品。
裴凉让保姆拿下去按照品牌口味分别煮好。
又泡上两家各自口味相同的泡面,只用了最简单的开水冲泡,看最直观的区别。
三分钟后,一打开泡面盖子,裴凉都不用尝,便闻出了差别。
她指了指裴氏旗下品牌的方便面“这个油包有问题。”
裴爸一愣,连忙端过自家的泡面,端详了好一阵“气味,油色,挂盒状态都正常,没问题啊”
“您吃一口试试看。”裴凉道。
裴爸半信半疑的尝了口泡面,还是没有发现问题,他不信邪,又连吃了好几口,终于脸色越来越难看了。
裴凉道“这油包别的调料应该跟以往差别不大,但油料却混入了变质油,有沉淀物,油腻刺喉,口感最为粗糙,如果单独用来炒菜的话,菜香味都会被变质油的刺鼻腻味遮盖。”
“但泡面却不同,料包里面香料丰富,气味有冲击性,如果适当稀释后,凭一般人的嗅觉难以第一时间察觉。”
“可这种劣质油存在感强烈,等人的嗅觉味觉适应了泡面的味道,油里的腻味也就显出来了。”
裴凉拿过裴爸眼前的泡面,冷冷一笑“这种泡面,正常人吃两口就难以下咽了。”
裴爸脸色几乎是铁青“不可能的,我裴氏的食品从来就没在原材料上偷工减料。”
接着又道“难怪最近官网和线下调研,都有我们产品质量下滑的声音。”
“可我亲自去工厂车间看过了。”
裴凉挑了挑眉“哦那这事就有意思了。”
接着她端详了一会儿泡面碗上的生产日期和批次,又对司机道“那周叔,麻烦你和小张多跑一趟了。”
“多开几个地方,就好不要在这个片区,还有那些小商店也看看,尽可能的把市面现有还在保质期内的批次产品都买一样回来。”
司机和助理立马出了门。
接着裴凉又尝了一口佳悦的泡面“如果排除油的问题,两边倒是一模一样。”
裴爸铁青着脸“是,他家就是照搬咱家的配方,包装颜色和风格也差不多,很多人买回去吃了一段时间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买错了。”
“只要他们笼络了零售点的优先铺货权,早晚得把咱们挤兑死。”
裴凉没说什么,这时候阿姨已经煮好了两边的饺子和汤圆过来。
裴爸早就尝过嘉悦的产品,倒是裴凉,在将两家的尽数对比后,点了点头“成了,我知道问题在哪儿了。”
“在哪儿”裴爸紧张道。
“明天您这里有的忙了。”裴凉道“先让市场部的人把这些批次的产品召回来。”
裴凉利索的报了好几串产品批次,又道“这些还没完,明天开箱检查库存,还有已经发出去的所有产品,重点关注含油料和肉馅的产品,市面上所有批次,派出试吃员,一旦有问题,马上召回。”
“爸,既然不是每个批次都如此,那就说明不是原料把控的问题,以咱们的采购标准,出这种恶劣的质量问题,可能性太低,那么只有可能是人为的。”
“既然是人为的,那就不可能仅仅只是从现实日积月累中削弱咱们的竞争力,说难听点,这样效率太低。”
“对方资本再是雄厚,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们自然也想尽早结束这场烧钱的拉锯。”
所以,就一定会把这恶劣的影响力炒到最高。
果然,这边裴氏的产品还没有来得及全部召回,就先一步上热搜了。
也不知道对方多大的手笔,热搜上直接就挂了四个字裴氏,难吃。
一般一个颇有影响力的大品牌,如果不是爆出严重的质量问题或者牵扯社会事件,是不会有这么带着明显攻击性的热搜的。
毕竟各大平台的利益变现,多还是依赖广告厂商,金主爸爸岂能随便得罪
从这背后便可以看出是圈内有非同一般媒体人脉的资本在操作。
裴凉查过佳悦公司,对方并不具备这方面的庞大能量。
然后点进热搜,里面是一个美食测评博主的视频,剪辑过后只有几十秒,为了适应上网的吃瓜群众不多的耐心。
可见其心思。
多余的内容已经剪辑了,最后的结果就是那位博主在测评裴氏新出口味的泡面时,直接吐了出来。
那位博主本就是粉丝数百万的网红,又长得喜感说话幽默,裴氏产品的翻车视频做得喜感十足,瞬间出了圈。
最后他把泡面倒给家里的狗,甚至连那据说不挑食的狗也不吃。
视频里的弹幕玩儿梗也玩得飞起,不少人慕名而来。
而热搜下面的评论区,就是各方网友的反馈留言了――
我也觉得裴氏的新口味好难吃,那油刮喉咙,恍惚以为在吃地沟油。
辱地沟油了,地沟油可不会让你觉得难吃,那是往里面加了汽油吧吃两口就腻得要命,我几块钱买一碗泡面就吃几口
不是新口味的问题,我昨天刚吃,照片为证,裴氏是真的变难吃了。
不光是泡面吧他家的速冻饺子也有问题了,吃着有点苦的。
我怎么没吃出来不都一样吗
我也觉得饺子皮有点发苦,面皮不如以前劲道了,我很爱吃饺子,基本上所有牌子所有口味的都试过,对这块很敏感。
是不是原料上涨,裴氏就开始偷工减料了做餐饮食品最忌讳的就是这个了吧
无良奸商,说起来裴氏不就是裴凉家的吗
裴凉失踪新娘里那个裴凉
哟呵难怪,裴凉靠着谢忱圈钱,吃相难看,原来是家学渊源啊。
反正我不敢吃裴氏的东西了,味道不好的不要紧,那跟汽油一样的油味儿,我怕吃出问题。
世上选择千千万,不行咱就换,再说最近的嘉悦出的口味不就跟裴氏差不多吗品控还更好。
对对对,强推佳悦 ,最近新品上市,买一送一,各种泡面速食基本算下来都是半价甚至更便宜,我已经屯了不少了。
我也屯了,花同样的钱,买两袋饺子,我妈今天还夸我会过日子呢。
网上的热烈讨论给裴氏的品牌形象带来了严重的损害,裴氏花了不小的代价才将这条热搜给撤了下来。
但到底舆论这块不是裴氏的主场,除了几大平台的热搜以外,网民自发的玩儿梗和讨论却是无能为力的。
甚至才不到一两天的时间,网络上就出现了无数玩梗。
比如将裴氏的产品成表情包生化武器,传播度最广的两个。
一个是潘金莲手里端着上的裴氏品牌的方便面,温柔的对脸色发青中毒严重的武大郎道“大朗,吃面了。”
另一个是港片的经典台词饿不饿我煮面给你吃,这个面,下面上裴氏的泡面。
这效率和传播度,若说不是圈内人的手笔,那就是对这效率的侮辱了。
裴凉之前搞崔应的时候,买通的职粉也没有日抛,而是让助理维持着联系,通过他们的圈子,虽然没有资本圈那般站在高处纵观全局,但一些小事还是很方便的。
有两个隐藏得好的,甚至没有退出崔应的粉丝群。
于是裴凉便让人问他们,有没有收到什么风向,毕竟那控评风格,跟职业的水军又有点不同。
结果还就这么巧,就是崔应那边给粉丝下的任务,最近上面的管控松了不少,崔应那边的日活又多了起来。
不过这次学聪明了,把工作室与粉丝群割裂,下达指令的方式又更不落把柄了。
这次针对裴氏的控评,除了少数几个控大方向的,下面摇旗呐喊的都是崔应的粉丝,对方还特意脱了粉籍清干净账号再来的。
崔应会对针对裴凉那简直再正常不过了,两边几乎有不共戴天之仇。
但裴凉的判断,崔应和佳悦怕不是直接联系合作的,中间还有将这两条线拧成一股,好壮大针对裴氏这股力量的手笔。
因着树敌太多,裴凉不敢过早下判断,主要嫌疑人却就那么几个。
等有机会的时候,裴凉也不介意
随着闺女的电影上映,他也知道肯定赚了不少, 但是最近焦头烂额的, 也没多关注。
虽然对大致的数目有所预料,但真正听到这个数字说出来, 还是很动容的。
却不料到女儿真的说一是一, 那三千万说算投资就直接优先折算进成本里了。
本来当初给那笔钱, 也没有奔着能回本的打算, 要是能把女儿从不切实际的梦想里拉回来就不错了。
却没想到本心里当做打水漂的区区三千万, 最后的回报居然会成为缓解公司压力的及时雨。
裴爸心里纠结片刻,还是决定不跟闺女客气。
满脸堆笑的接过卡坐下来“g那我先收着, 等这阵子的事过去, 再补给你。”
裴凉笑了笑“不说公司以后都是我的吗那补给我干嘛”
又道“爸你跟我说说吧,最近公司遇到了哪些麻烦”
她以前经营的企业中有食品公司, 对这一行倒是不陌生。
在她看来,裴氏应该是风险性很低的健康企业。
裴爸是属于白手起家,这么多年在经营的范围内稳扎稳打, 从不盲目扩张,积累了相当深厚的消费群体基本盘。
虽说这几年在隔三差五层出不穷的网红美食面前, 品牌不可避免的有些老化问题, 但消费的主流群体却不是现在追逐潮流的年轻人。
这种企业如果不与时俱进, 调整相应的运营策略,肯定会逐渐面临市场萎缩的问题。
记住,这还是在没有直接竞争对手的前提下。
但相同的, 像这种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日常采购, 可以盲目放入购物车中的品牌,即便会没落,也不是一朝一夕的。
裴凉最近忙于电影筹备,没怎么关注裴氏的事,但今天偶然看到一则新闻,却意识到自己不能就这么放心的把事情扔给裴爸,又消失好几个月了。
裴爸闻言,摆了摆手“嗨说了你也不懂,你不是又要拍电影吗好好专心拍电影吧,公司的事爸还顶得住,不用操心。”
以前裴爸天天念叨着让裴凉进公司帮忙,现在眼看她自己的事业做起来了,倒是不想拿公司的事让她烦心。
裴凉道“说说吧,反正这些事,现在不听以后照样落在我身上,就算不定能帮上什么忙,至少让我对公司的事心知肚明。”
这倒也是。
裴爸想了想,觉得闺女现在也有本事担当,便将裴氏最近的麻烦娓娓道来。
原来一开始只是外来品牌抢占市场。
这种事是每个本土品牌都会面临的考验,就比如裴氏当初的发展壮大,同样肯定也挤占了其他品牌的原有市场份额。
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优胜劣汰,这没什么好说的。
这次外来的品牌名字叫佳悦,对方与裴氏的定位相似,产品几乎是比照着来,并且来势汹汹,资本雄厚。
又打通了上面的路子。
按理说裴氏这种大品牌,在本地肯定能享受地方品牌保护政策。寻常外来品牌,单是在这一步面前,就失去了竞争优势。
但佳悦不同,一来就打了裴氏个措手不及,严重低估了对手的实力规模。
以至于稍微滞后的市场调查反映出来后,线下渠道市场已经让他们顺利打开了。
裴氏现在主要经营的是连锁餐厅还有冷冻速食食品。
做到如今的规模,餐厅里的菜单选择,从推陈出新到品质把控,每个季度都是通过无数调研反馈,不同的地区得迎合不同的饮食习惯,以及受众群体的划分。
小小的菜单便得耗费如此人力成本,就更不要说零售商品了。
简单的一件商品一个调料包的配比可能都是几个月的反复调配,再到原料的采购,还有商品定价中一毛一毛的细微差距,都是以裴爸为首的整个裴氏的心血。
而那个嘉悦一来就是奔着复制裴氏而来的,连锁餐厅的选址直接找现成的裴氏连锁经营成熟的地方。
光是这一步选址就节省了他们无数精力和风险,餐单几乎照搬,而且通过新店开张折扣,不断发优惠券,直接粗暴的抢占裴氏连锁餐饮的顾客群体。
裴氏在这种恶意竞争面前,也只能适当的放优惠做活动。
所以最近几个月,线下连锁的客流量其实很高,但财报却不好看,甚至都是赔本打擂台。
很长一段时间,花一桶泡面的钱就能吃到一顿营养丰富荤素搭配的套餐,何乐而不为但对于商家来说,就是卖越多亏越多。
然后零售的商品,嘉悦也是裴氏有什么它整什么,味道定价都差不多,新品牌打入市场还频繁做活动,买一送一是基本操作,并且铺货的时候恶意抬高给线下零售方的利润点。
一套操作下来,单是货架位置的略微调整,就能让一个品牌当季度的财报出现明显的变化。
再加上两家商品不管是包装规格分量味道都差不多,很多顾客适应性良好,嘉悦买一送一,自然是优先选择。
嘉悦这明摆着就是搞垮裴氏独占市场来的,按理说裴氏亏损,嘉悦要付出的代价肯定更大。
但对方资金雄厚,就敢这么耗,等耗死了竞争对手,独占市场,那么现在的损失自然能成倍的赚回来。
裴凉闻言,直接让家里的司机现在出门,把附近24小时营业的超市里,能找到的裴氏和嘉悦的所有产品都买回来。
裴爸问道“你要干什么”
裴凉道“我先尝尝产品的差别。”
“不过有些话不用我说您肯定也清楚,一个公司能将我们复制到这种程度,怕不是偶然。”
裴爸脸色有些难看“我也怀疑,但最近光是应付市场冲击已经焦头烂额,实在没空分心梳理公司。”
“再说,非常时期,如果不一致对外,反倒对内部下手,让员工互相怀疑人心惶惶,绝对不是个好选择。”
裴凉点头,认可裴爸的做法,他虽然是白手起家一路自己摸索过来的企业家,但对于经营管理却很大气。
只不过到底也有他的局限和盲区。
很快两家的商品都买回来了,是几样口味的泡面还有速冻饺子,汤圆之类的速食品。
裴凉让保姆拿下去按照品牌口味分别煮好。
又泡上两家各自口味相同的泡面,只用了最简单的开水冲泡,看最直观的区别。
三分钟后,一打开泡面盖子,裴凉都不用尝,便闻出了差别。
她指了指裴氏旗下品牌的方便面“这个油包有问题。”
裴爸一愣,连忙端过自家的泡面,端详了好一阵“气味,油色,挂盒状态都正常,没问题啊”
“您吃一口试试看。”裴凉道。
裴爸半信半疑的尝了口泡面,还是没有发现问题,他不信邪,又连吃了好几口,终于脸色越来越难看了。
裴凉道“这油包别的调料应该跟以往差别不大,但油料却混入了变质油,有沉淀物,油腻刺喉,口感最为粗糙,如果单独用来炒菜的话,菜香味都会被变质油的刺鼻腻味遮盖。”
“但泡面却不同,料包里面香料丰富,气味有冲击性,如果适当稀释后,凭一般人的嗅觉难以第一时间察觉。”
“可这种劣质油存在感强烈,等人的嗅觉味觉适应了泡面的味道,油里的腻味也就显出来了。”
裴凉拿过裴爸眼前的泡面,冷冷一笑“这种泡面,正常人吃两口就难以下咽了。”
裴爸脸色几乎是铁青“不可能的,我裴氏的食品从来就没在原材料上偷工减料。”
接着又道“难怪最近官网和线下调研,都有我们产品质量下滑的声音。”
“可我亲自去工厂车间看过了。”
裴凉挑了挑眉“哦那这事就有意思了。”
接着她端详了一会儿泡面碗上的生产日期和批次,又对司机道“那周叔,麻烦你和小张多跑一趟了。”
“多开几个地方,就好不要在这个片区,还有那些小商店也看看,尽可能的把市面现有还在保质期内的批次产品都买一样回来。”
司机和助理立马出了门。
接着裴凉又尝了一口佳悦的泡面“如果排除油的问题,两边倒是一模一样。”
裴爸铁青着脸“是,他家就是照搬咱家的配方,包装颜色和风格也差不多,很多人买回去吃了一段时间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买错了。”
“只要他们笼络了零售点的优先铺货权,早晚得把咱们挤兑死。”
裴凉没说什么,这时候阿姨已经煮好了两边的饺子和汤圆过来。
裴爸早就尝过嘉悦的产品,倒是裴凉,在将两家的尽数对比后,点了点头“成了,我知道问题在哪儿了。”
“在哪儿”裴爸紧张道。
“明天您这里有的忙了。”裴凉道“先让市场部的人把这些批次的产品召回来。”
裴凉利索的报了好几串产品批次,又道“这些还没完,明天开箱检查库存,还有已经发出去的所有产品,重点关注含油料和肉馅的产品,市面上所有批次,派出试吃员,一旦有问题,马上召回。”
“爸,既然不是每个批次都如此,那就说明不是原料把控的问题,以咱们的采购标准,出这种恶劣的质量问题,可能性太低,那么只有可能是人为的。”
“既然是人为的,那就不可能仅仅只是从现实日积月累中削弱咱们的竞争力,说难听点,这样效率太低。”
“对方资本再是雄厚,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们自然也想尽早结束这场烧钱的拉锯。”
所以,就一定会把这恶劣的影响力炒到最高。
果然,这边裴氏的产品还没有来得及全部召回,就先一步上热搜了。
也不知道对方多大的手笔,热搜上直接就挂了四个字裴氏,难吃。
一般一个颇有影响力的大品牌,如果不是爆出严重的质量问题或者牵扯社会事件,是不会有这么带着明显攻击性的热搜的。
毕竟各大平台的利益变现,多还是依赖广告厂商,金主爸爸岂能随便得罪
从这背后便可以看出是圈内有非同一般媒体人脉的资本在操作。
裴凉查过佳悦公司,对方并不具备这方面的庞大能量。
然后点进热搜,里面是一个美食测评博主的视频,剪辑过后只有几十秒,为了适应上网的吃瓜群众不多的耐心。
可见其心思。
多余的内容已经剪辑了,最后的结果就是那位博主在测评裴氏新出口味的泡面时,直接吐了出来。
那位博主本就是粉丝数百万的网红,又长得喜感说话幽默,裴氏产品的翻车视频做得喜感十足,瞬间出了圈。
最后他把泡面倒给家里的狗,甚至连那据说不挑食的狗也不吃。
视频里的弹幕玩儿梗也玩得飞起,不少人慕名而来。
而热搜下面的评论区,就是各方网友的反馈留言了――
我也觉得裴氏的新口味好难吃,那油刮喉咙,恍惚以为在吃地沟油。
辱地沟油了,地沟油可不会让你觉得难吃,那是往里面加了汽油吧吃两口就腻得要命,我几块钱买一碗泡面就吃几口
不是新口味的问题,我昨天刚吃,照片为证,裴氏是真的变难吃了。
不光是泡面吧他家的速冻饺子也有问题了,吃着有点苦的。
我怎么没吃出来不都一样吗
我也觉得饺子皮有点发苦,面皮不如以前劲道了,我很爱吃饺子,基本上所有牌子所有口味的都试过,对这块很敏感。
是不是原料上涨,裴氏就开始偷工减料了做餐饮食品最忌讳的就是这个了吧
无良奸商,说起来裴氏不就是裴凉家的吗
裴凉失踪新娘里那个裴凉
哟呵难怪,裴凉靠着谢忱圈钱,吃相难看,原来是家学渊源啊。
反正我不敢吃裴氏的东西了,味道不好的不要紧,那跟汽油一样的油味儿,我怕吃出问题。
世上选择千千万,不行咱就换,再说最近的嘉悦出的口味不就跟裴氏差不多吗品控还更好。
对对对,强推佳悦 ,最近新品上市,买一送一,各种泡面速食基本算下来都是半价甚至更便宜,我已经屯了不少了。
我也屯了,花同样的钱,买两袋饺子,我妈今天还夸我会过日子呢。
网上的热烈讨论给裴氏的品牌形象带来了严重的损害,裴氏花了不小的代价才将这条热搜给撤了下来。
但到底舆论这块不是裴氏的主场,除了几大平台的热搜以外,网民自发的玩儿梗和讨论却是无能为力的。
甚至才不到一两天的时间,网络上就出现了无数玩梗。
比如将裴氏的产品成表情包生化武器,传播度最广的两个。
一个是潘金莲手里端着上的裴氏品牌的方便面,温柔的对脸色发青中毒严重的武大郎道“大朗,吃面了。”
另一个是港片的经典台词饿不饿我煮面给你吃,这个面,下面上裴氏的泡面。
这效率和传播度,若说不是圈内人的手笔,那就是对这效率的侮辱了。
裴凉之前搞崔应的时候,买通的职粉也没有日抛,而是让助理维持着联系,通过他们的圈子,虽然没有资本圈那般站在高处纵观全局,但一些小事还是很方便的。
有两个隐藏得好的,甚至没有退出崔应的粉丝群。
于是裴凉便让人问他们,有没有收到什么风向,毕竟那控评风格,跟职业的水军又有点不同。
结果还就这么巧,就是崔应那边给粉丝下的任务,最近上面的管控松了不少,崔应那边的日活又多了起来。
不过这次学聪明了,把工作室与粉丝群割裂,下达指令的方式又更不落把柄了。
这次针对裴氏的控评,除了少数几个控大方向的,下面摇旗呐喊的都是崔应的粉丝,对方还特意脱了粉籍清干净账号再来的。
崔应会对针对裴凉那简直再正常不过了,两边几乎有不共戴天之仇。
但裴凉的判断,崔应和佳悦怕不是直接联系合作的,中间还有将这两条线拧成一股,好壮大针对裴氏这股力量的手笔。
因着树敌太多,裴凉不敢过早下判断,主要嫌疑人却就那么几个。
等有机会的时候,裴凉也不介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