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民间资金,已经不可能流向实体企业了,连亲朋好友之间的借款,都变得战战兢兢。这些也是后话。谭淑珍他们在处理抵押物置换的时候,各地的售楼处还是红红火火,每天资金源源不断地进来,他们有了从未有过的规模庞大的资金储备,等到了十二月,各项调控措施接二连三地下来的时候,谭淑珍觉得时间到了,他们可以开始逆市操作了。谭淑珍和老谭说了一句他们以前在剧团经常说的话,她说,大哥,我们可以送戏下乡了。老谭笑了,他回了一句他们年轻时候的口头禅,谭淑珍也听得懂的话,他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他们这个时候下去,确实是恰逢其时,地方政府把他们都当作了座上宾,那些焦头烂额,或正准备打包出国的小开发商们,把他们当作的甘露和及时雨,谭淑珍他们攻城略地,很快,把他们的根须延伸到了浙江下面的每一个县,特别是杭城下面的那七个县市。谭淑珍已经想好,要把上海和杭城的舞台,让给那些中字头和国字头的老大哥企业。这个时候,和各项房地产调控措施一起出台的,还有一个声音,说是今后要限制并且有步骤地让央企国企退出房地产市场。从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老谭问谭淑珍,我们是不是判断错了不要我们让出的舞台,老大哥们没有登场,给其他房地产公司留下了机会。谭淑珍想了一天之后,她和老谭说,我觉得不会,这只是缓兵之计,只是一个说法而已,老大哥们去年下半年地王拿得太多,引火上身,这只是在暂时的灭火,目的还是要把火引到我们这些,血管里没有流着道德的血液的民企房地产商身上。事后证明,谭淑珍的判断是正确的,所谓的国企央企退出房地产行业,是二0一0年初开出的最大的一张空头支票。到了二0一0年年中,连最迟钝的民营房地产商们也发现,他们要在一线城市有所作为,已经不太可能了。差不多从这一年开始,民营房地产商们,在一线城市,除了继续开发手上的存量土地之外,他们几乎拿不到新的地了。哪怕在调控的背景下,老大哥们照样气壮如牛,不给他们留下一点的机会、他们跟着,也把目光转向二三线、转向下面,还有的,甚至开始转向国外了。此处不留爷,爷只有四处去搵食。谭淑珍给张晨打电话,和他说,张晨,我很害怕。“怎么了”张晨问。“和其他的人不敢说,我只能和你说。”谭淑珍说,“我不知道我自己的这个决策是不是对的,心里没有底算了,你在哪里”“在公司啊。”张晨说。“那我现在过来。”张晨说好。过了十几分钟,谭淑珍到了张晨的办公室,张晨见她进来,问,你到底在害怕什么“先给我水喝,我渴死了。”谭淑珍说。张晨去饮水机给她倒水。“有没有咖啡”谭淑珍问。“我去,要求还很多。”张晨骂道,不过还是给她泡了一杯速溶咖啡过去。谭淑珍说谢谢,她说口渴,说要喝咖啡,但拿到了咖啡,并不急于喝,而是放在了茶几上,她看着张晨说,张晨,我心里真的一点底也没有。“到底出什么事了”张晨问。“也没有具体的什么事,但要出事,就肯定会是大事,你也知道,我们现在基本放弃一线城市了,把重点转移到二三线城市和下面县里,我们连在永城,都成立了三个项目公司。”谭淑珍说。“我知道啊,而且我觉得你做得很对。”张晨说。“你怎么知道我做得对”谭淑珍问。张晨说“感觉。”“感觉有用吗”谭淑珍说,“我看了看各地的房价,我都要哭了,像永城,房价还是两三千一个平方,你说,这有什么用一个项目做下来,就是卖完了,产值也不如我在杭城卖半幢楼的,利润就更是少得可怜,我们这么大的公司,要都是这样的项目,怎么撑得起来“还有,就是这个价格,还不一定卖得完,整个杭城下面,七县市的房屋年成交数量,还不如杭城一个区的,现在又开始房地产调控,我不知道,会不会接下去的销量更是凄惨。”“那怎么办”张晨问。“我就是越来越迷茫啊,才来问你。”谭淑珍说,“我可以确定,我们在一线城市肯定是没有机会了,但往下面去的时候,我又不知道我们这一步有没有走对。”

章节目录

奔腾年代——向南向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眉师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眉师娘并收藏奔腾年代——向南向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