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忙忙的,没有来得及拿针线包,难怪她总觉得有哪块不对劲。

    幼安和珠珠互相看着,一股一言难尽地表情在她们之前流转,这时阮氏细声细气地开口说“我来吧”

    她解开腰间的小荷包,里面放着打理整齐的针线。

    幼安哪能让她亲自动手,谢过她后,让珠珠去接过来。

    “太妃娘娘没关系的,我针线活做得很不错。”阮氏脸色红扑扑的,有些兴奋。

    穿针、引线、打结、缝合、收尾,她动作行云流水,一件极小的针线活,都被她做得很漂亮,针脚均匀平整,缝得十分完美。

    幼安自己是个不会做针线的,看阮氏一番操作,觉得她太厉害了。

    阮氏被幼安夸得面红耳赤的,又见她实在喜欢,便把挂在腰间的另一只荷包解下,送给了她。

    而这期间,两人互相交换了名字,阮氏原来叫阮绾,湖州阮家的姑娘,比幼安还小一个月呢

    大抵这便是缘分了,幼安从出生到五岁这期间也随父兄居住在湖州“说不准我们小时候还见过面呢”

    只可惜幼安已经记不得小时候的事情了。

    “那你也别叫我太妃娘娘了,叫我幼安就好啦”幼安笑容灿烂。

    “好的,幼安。”阮绾轻轻地叫她。

    虽然没有亲人探望,但幼安交到了一位朋友,也觉得高兴了,回去路上一直在询问珠珠关于卫国公府的事情。

    她只知道卫国公府有个大将军顾铮,旁人就不太了解了。

    “卫国公府如今是大爷顾铮当家。”当朝上至八十老太下至三岁小儿,怕是无人不知顾铮。

    顾铮天生的将才,十八岁带兵出征西北,成功俘获外族五部首领,二十一岁领一千骑兵逼退外族一万精兵,二十四岁收回被外族占领一百余年的十二城,为保西北安定立下赫赫战功,到如今也才不过二十六岁。

    “二爷呢”幼安问,她印象中好像都没有这个人。

    “二爷去年病逝了,”珠珠小声说,“说起顾家二爷,生前也是个人物了。”

    顾二爷出身豪门世家,惊才绝艳素有麒麟子的称号,十七岁岁那年连中三元,状元及第,风光无限,一眼可以瞧见的坦荡光明的政途。谁知第二年气运斗转急下,突然身患不治之症,只能辞官养病,缠绵病榻五年之久,常年昏睡不醒,去年方才病逝。

    原来如此,难怪幼安只听过顾大爷,不知顾二爷,不过她掰着手指数了数,不对劲儿啊

    “那阿绾是什么时候嫁入卫国公府的”

    “顾二少夫人是去年为顾二爷冲喜才嫁入卫国公府的,”珠珠告诉她,“不过新婚第三日,顾二爷就去世了。”

    幼安停下脚步,忽然觉得她们两个的命运也太相像了吧难怪会如此投缘。

    离新年越近,日子仿佛就过得越快,转眼便到了小年,这期间周津延好像消失了一样,往日两三次见一面也是有的,但是这回竟然连着七八日都没有碰过面。

    幼安也逐渐的把那日珠珠说的话忘记了,安心地期待着过年,这会儿正在整理自己抄好的佛经,准备晚上去佛堂烧了,听着外面喧嚣的声音,没觉得厌烦,反而跟着笑起来,往年这个时候,家里也很热闹。

    珠珠带着两个粗使嬷嬷,抬了两大筐的东西进屋。

    今儿趁着小年,内府也给各宫送来过年的份例。

    幼安望着两个大筐眼睛都直了,搁下手里的纸张,跑过去。

    “里头瓜子,果仁,蜜饯,甜桔样样都有。”有个嬷嬷笑眯眯地说道。

    “还有娘娘心心念念的柿子饼。”珠珠兴奋地告诉她。

    幼安一听觉得幸福到快要晕过去了。

    珠珠从幼安放月银的匣子里抓了两把铜钱塞到两个嬷嬷手里,笑着说“辛苦两位了。”

    两个嬷嬷没有推脱,大方的收下“老奴们就在茶房待着,娘娘有事儿尽管招呼。”她们不进屋伺候,只做些温肃斋的粗活。

    幼安是个承情的,又给她们抓了瓜子,分了两个果子“多谢嬷嬷们平时的照顾。”

    等她们出了屋,幼安就收不住了,连忙拆了柿子饼的包裹,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块吃起来,虽然遗憾没有珍宴阁的柿子饼好吃,但对她而言,已经是极大的满足了。

    “柿饼是这世上最好吃的食物”幼安肯定地说。

    珠珠反对。

    “反对无效。”幼安脆声道。

    幼安喜欢吃柿饼喜欢到什么程度呢她曾经计划着要装病,请上回帮她看脚的那位徐太医过来帮她诊脉,借此机会可以蹭他的柿子饼吃。

    但是被珠珠无情地戳破了她的幻想,珠珠告诉她,若她生病来的只会是太医院那些开着苦药方的老太医,徐太医根本就轮不到她。

章节目录

娘娘她千娇百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向阳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向阳葵并收藏娘娘她千娇百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