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早晨七点,青木星内的气氛开始热烈,整个行星空间中的人,都在翘首盼望着一个奇迹的诞生人类历史上首颗人造太阳,将在这里升起。

    寂寂的星空里,每一颗行星的温度都不同,有的高有的低高的高到几千度,低的也低至零下几百度。在西宿星域,由于有晟阳的存在,使得星系内行星表面的温度,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有的行星昼夜温度相差上千度,一般的行星昼夜温差也都在一百五十度左右,只有母星因为有大气层的存在,才能够保持在十五度之内。就象钟教授说过的一样在巨大的温差之下,只有最变态的生物才能够存活下来。问题是这样变态的生物,至今也没有出现在人类的视界之中。

    自人类走向太空,为了保证人们在星空中生存下来。科学家不得不采取各种方式来控制生存环境的温度,使之适宜人类的需要。经过无数年的实践,人们最终发现只有挖空行星的内部,让人类居住在行星内这种方式,才是最经济的方式。不但居住的人口最多,也可借助行星本身的岩层来保持内部温度的恒定,从而减少能源的损耗。但这种方式仍然还不够经济,虽然采取了足够多的保温措施,但行星热量的逃逸速度仍然快得惊人,每颗行星每天用于保证适宜人类生存温度所用的能源,仍然可以用海量来形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造太阳计划一直在进行着。

    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无数专家反复的实验和验证,今天一颗新研制成功的人造太阳,将在青木星内升起,一旦升起并点燃成功,必将开创人类全新的未来,宣示着一个新时代人造太阳时代的来临。

    “钟教授,非常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与我们一起见证奇迹的诞生。”青木大学最大的广场上,人头攒动。在广场的中心处,隔离出来了一块方形的空地。青木大学常务副校长文辉聪站在台上,激动地对旁边的钟教授说道“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计划,从提出来到现在差不多已经有八十年,也算是研制时间最长的一项人类工程了。”

    钟教授叹了一口气,有些忧伤地说道“是啊,可惜为它付出的太多人已经看不到它的成功。”他神情变得复杂,既象是欢喜,又象是憎恨,道“很多的人因为研制它而牺牲,很多的人因为研制它而残废,甚至有很多的人因为研制它而将承受长久的伤痛。”说到这里他停下来,看了看已经被清理出来的天空,又看了看广场中的那颗圆形球体,颇为感叹地说道“它承载了太多的感情,只希望今天能够成功点燃,不然不知又有多少人要为它伤心流泪了。”

    文辉聪眼角跳动了几下,以同情的语调说道“研究过程中出现事故,这是谁也不能避免的,特别是研究核能的运用,虽然太多的人因为事故而失去生命,但有些事情必须得有人去做。我相信,”他将左手紧握拳头,放到胸前,说道“他们对人类的贡献将永远雕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人类不会忘记他们。”钟教授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又转头默默地看着广场的中央,紧抿着嘴不再言语。文辉聪知道这是教授不愿多说的习惯性动作,他也不以为意,转头跟其他的人交流了起来。

    三天前,人造太阳就已经组装完毕。现在盖在上面的幕布已经掀开,露出了橙红色的球体。

    到八点钟的时候,广场四周已经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更多不能到达现场的人,只能留在学校之外,寻找一个好位置,翘首以待。

    就在此时,东北方向的人群之中,起了一些骚乱。有人问道“谁这么大的架子,几步路的距离,走过来不就行了吗竟然能在这么多人的头顶上飞,难道是校长么”另一个不无妒忌地说道“别眼红啊,世界上总会有很多的特权人物,他们走的路就是跟我们不一样。你只要对他视而不见就行了,反正你也管不了。”旁边另一人根本就不关心谁在天上飞,他只想早点看到太阳升起,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说道“太阳要几时才升起啊我都站了快一个钟头了,怎么现在还在磨叽,要不是想拍几张照作为留念,早到西宿星空玩去了。”

    就在人们的议论声中,一个挂满了彩带的碟形飞行器,升到了空中,并向广场的中央漂浮了过来。

    文辉聪仰头看了一眼,笑道“终于来哪”钟教授不明所以的问道“什么来哪”文辉聪道“郭乘巽,郭老他终于赶到了。我去迎接一下,很快就过来。”钟教授转头问巫芸“郭乘巽这个名字好熟。”巫芸翻了翻记事本,找到了郭乘巽的相片,举到教授的面前。“哦是这家伙”钟教授高兴地笑道“还是我叫他来的,不过我只知道他叫小郭,突然有人说他叫郭老,还吓了我一跳。”

    飞行器在广场的空地上降落了下来,一行人下来之后,在文辉聪的带领下,走了过来。

    当头的人,是一个穿着一身浅灰色正装,气度雍容的中年人,他本来居于文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星辰的脉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黄诗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黄诗云并收藏星辰的脉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