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抄家的那富商那里得到的,红薯是逃难路上捡到的,应该是换了红薯的人觉得上当受骗就给扔了,恰好被魏景和捡到。

    这就说得通了,要不怎么说他有福运呢。

    既然是不接受外人踏足的岛,承光帝自然也不会强求,只要对大虞不构成威胁,可以当楚梁这小国一样存在。他只想知道出海的可能性,如何出海。

    魏景和就坐在旁边听他的岳父大人跟承光帝相谈甚欢,真该让安觅来瞧瞧,到底谁才是最会忽悠的那一个。

    最后,承光帝还留两人用了午膳,表示和逍遥岛岛主相谈甚欢,又督促魏景和尽早将那什么六分仪做出来。

    魏景和知道承光帝只怕不久就要派人组建出海的军队了,这个跟他们组建的小队不同,朝廷要出海,哪怕有了方向,要组建完善起码也得要一年,而他们组建的年后就从南边海域出发了。

    承光帝独自接待逍遥岛岛主,还留二人一块共用午膳的消息传出来,关注这事的人不免又高看了魏家一眼。

    在他们看来这逍遥岛独立在大虞之外,已经相当于一个小国,而魏夫人就是一国公主。啧,这魏景和真是福运逆天。

    没多久,魏家就建了祠堂,从魏老头开始自成一族,也就是说以后魏老头就是这一支的祖宗,崭新的族谱写上子孙的名字,在安觅的提议下,魏老头也同意魏家女子一律上族谱,从此,魏氏大族由此展开。

    公堂那事后,都知道魏景和仅剩的族人出来作证将他置于死地,今日独立成族,倒没有人说什么。经了那场事,也是真的怕了,连爱弹劾魏景和的杨御史都歇了。

    之后就是分家。

    虽然魏家二老让安爸安妈参与,但安爸安妈知道分寸,一早就躲去新家那边了,这事哪能掺和。

    其实也没什么可分的,家里的银钱只分庄子的出产和原来车子积木那些合作所得,像玻璃铺子这些,都默认是安觅的。

    银钱和庄子的出产,魏景和就没要,只要了庄子,如今庄子上太多东西,给魏老大也不妥。

    就算什么都不给魏老大,魏老大也毫无怨言,光是安觅给出的红薯粉制作方子就够他折腾了。

    就这样,两兄弟分了家,魏家二老秉着跟长子养老的风俗规矩,还住在魏老大那边,顺便照看两丫头。

    因为就隔一道墙,除了不一块吃饭,倒跟以前没多大区别。

    平安也知道要分开两家住了,还会抱着他奶安慰,说他会经常过来陪奶,或者奶过来玩。

    魏老太直说要不是就在隔壁,她才舍不得放她的乖孙走。

    安觅怕两丫头多想,以为分家了就生疏了,也开口让她们有空就过来玩,就同以前一般。

    二丫从这边学会好吃的就可以回家做给爷奶吃,搞得二丫那点伤感都没了,恨不得赶紧搬好,好去学做好吃的。

    安外婆会做的东西可多了。

    大丫比较腼腆,最近由魏清婉教那双面绣,天知道那双面绣,安觅当初也是看得头昏眼花,照她娘给的图画了好久绣法图,剩下的全靠魏清婉自个悟,好在她也悟出来了。

    这次搬家,也没有开暖房宴,怕耽搁魏景和,打算等魏景和高中后再一块办。

    朝廷做出来的水泥优先拿去筑堤修坝,建造城墙后,才轮到做马路。

    很快,大家就看到京城主街的砖被撬起来,然后官差用布围起来,谁也不敢轻易靠近,只知道里面叮叮当当的,一夜后又恢复平静,还有官兵往里洒水。

    这是种了东西吗

    终于,在元宵节当日,被布围起来的京城主街道出现了一条崭新平滑的路,上面还规划出两条线,中间车马行驶,两边行人行走,孩子们骑着小车在上面跑得更流畅了。

    看到这条路,所有人目瞪口呆,直呼夜里被神仙施了仙法。

    元霄后,朝廷开始征瑶役,做的便是修路,往城外延伸而去的是一条修往顺义县的官道。

    看到这条路,百姓们还是第一次服瑶役服得心甘情愿的。

    与此同时,承光帝一开印就将玉米和土豆这两样高产农作物昭告天下,还有修路的水泥,新出的竹纸。

    一开年就有这么好的消息,整个大虞都沸腾了,不光承光帝被百姓称赞为明君,魏景和这个名字也再一次烙进大虞子民的心里。

    承光帝也没将安觅意外造出竹纸的功劳给抹掉,安觅这个名字再一次被天下学子所知。

    分了家后,魏景和开始全心备考。

    魏老大的红薯粉厂有安爸这个生意老手指点,还有安二哥在生产工具上做了小改进,元宵节一过很快就开起来了。应安觅要求,除了力气活需要男人,其他的都招女工。

    这也是想为这个时代的女性争取点地位。在乡下,一个女人能挣到比当家的还多,家里多少都得给好脸。

    有钱就有底气这话没错。

    与此同时,安觅的纺织厂也开起来了,同样招的是女工。

    没棉花就做包包,收羽绒做羽绒服等,还有年前她让徐风去北边胡人那想法子买回来的羊毛,都能纺成线做衣服。包包有魏清婉教,羽绒服纺线织衣有魏老太,完全不需要安觅操心。

    又找到事做的魏老太彻底抛弃暖房里的菜,一头扎进纺织厂里。

    纺织厂是以她的名义开的,而蜂窝煤厂则是以大哥的名义,都是能招女工就招女工。

    当第一批蜂窝煤出来,一文钱一块煤,最先买开采权的人傻眼了,卖那么便宜这是傻子吧

    承光帝知道这蜂窝煤厂是以逍遥岛的少岛主开的,按照那逍遥岛岛主说的,是为了就近照顾妹妹,还有方便逍遥岛的人出来采买,相当于逍遥岛在大虞的一个落点。

    这蜂窝煤厂卖的煤又不贵,朝廷还能收税,又能促进两边邦交,承光帝接受度良好。

    甚至都觉得这逍遥岛把煤卖那么便宜,是有意让利于民,丝毫不知道这煤是混合黏土做成的,成本并不高。

    时间转眼就入了二月,快到会试的时候,安觅计划要开的幼儿园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只差老师。

    老师人选她一早就看好了的。

    这日,她便邀请柳沉璧入府。

    魏家大年初一被告上公堂,柳沉璧还担心了一番,听说国子监的学子跟着闹事,差点去求她爹出面,幸好最近是虚惊一场。

    安觅说她幼儿园需要她帮忙的时候,柳沉璧还以为是需要她帮忙照看来园子游玩的孩子,左右她也没什么事就答应了。

    等听到安觅说让她当教书先生,柳沉璧整个人都是懵的。

    不是供小孩玩耍的幼儿园吗怎么还需要教书先生

    这世上还有女子当先生的

    安觅想到柳沉璧有个老顽固的爹,知道她的顾虑。路她是给了,就看柳沉璧有没有勇气挣扎出来。

    “你若是觉得不妥”

    “我答应”也不问这个幼儿园到底是什么样的,柳沉璧就用破釜沉舟的语气应下。

    安觅笑了,“好。”

    安觅又将幼儿园的发展说给柳沉璧听,柳沉璧越听越震惊,整个人都激动得无以附加,眼中对安觅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最后,安觅又将幼儿园的校规手册、招生简章以及她拟的课程表等,给柳沉璧拿回去看,让她有何意见都可以提,等幼儿园对外开放就可以到任了。

    “平安弟弟,我爹爹要娶后娘了,不过说要我也同意才会娶,可是我不知道哪个是好的。”怀远觉得他还这么小就已经有这么大的烦恼了。

    柳沉璧宝贝一样地抱着安觅给她的书册经过竹园,刚好听到怀远这番话,不由得慢下脚步,有些发怔。

    虽说子不言父过,但她当时年少时,真的因为她爹的关系,不想嫁入迂腐的文人世家,倒也想过嫁入武将世家,也曾将他做幻想对象。

    听说镇国公府有意的时候,她也是隐隐欣喜期待的,后来听说父亲因为顽固迂腐不愿与武将结亲给推了,她就知道,她这辈子只能嫁给文人。

    多年前不可能,多年后的今日更是不可能了。

    当年镇国公府是遭太上皇忌惮才低门娶妇,如今受皇上重用的镇国公府,当家主母怎么也得是出身名门世家,她不过是个四品官之女,算来还是个二嫁的,轮也轮不到她。

    柳沉璧收起心里的那一点点失落,她如今该担心的是如何说服父亲同意让她去幼儿园当夫子。

    这一次,她定要力争到底。

    “柳姨姨。”

    柳沉璧出神的这么会功夫,平安已经跑到跟前。

章节目录

我在古代有个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禅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禅猫并收藏我在古代有个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