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夫人一下马车,就瞧出了院儿里的不妥。她仔细看了几眼,见不是有人找茬,这才放下心来。

    王氏也没想到,一下会碰上俩亲家,一时之间倒是有些拘谨了。

    也亏得刘氏会打圆场,同王氏打过招呼后,就嫌弃的把儿子推到一边,拉着宝茹的手说起了小话。

    王氏见刘夫人没等着她招待,这才赶忙招呼着人去寻满仓,顺便把赵屠户带进了院儿里歇着。

    她不敢轻慢俩边,前头同自家嫂子知会了一声。更是寻了自家大哥跟侄子说满仓师傅来了,赶紧让人去两边招呼起来。

    就这么着,就到巳时,正是上梁的吉时。

    大家伙也不耽搁,都拥着挤着往前院去了。

    贴着大红纸的大梁被抬进新屋堂前,帮忙的鲁大爷笑呵呵的扛了自个从家带过来的暗红八仙桌放好。

    鲁大娘也不耽搁,赶紧的在堂前摆好公鸡、鲤鱼、猪头、素盘、酒盅。接下来的事儿,娘们不能搀和,所以几个人就同王氏跟林宝茹齐齐站到外头,就等着瓦匠说些敬酒话。

    钱瓦匠也是做惯了这事儿的,抬手就提着酒壶开始念叨话了。

    “请梁请到厅堂前,双烛分两边,六支清香炉里装,一对和合喜洋洋;

    第一杯酒敬祖先,张班鲁班坐两边,年月日时大吉利,旧墓新宅富千年;

    第二杯酒敬寿星,八洞神仙坐两边,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如东海深无限;

    第三杯酒菜花香,白鹤飞来朝凤凰,凤凰不登无宝地,紫金地上造新房;

    第四杯酒紫云清,主人地上出金银,朝出金银共八宝,夜出银元聚宝瓶;

    第五杯酒洒得高,上有三星来高照,鲁班弟子来敬酒,王母娘娘献蟠桃;

    第六杯酒共三双,紫薇路过在天上,王道吉日上正梁,福禄寿喜万年长。”

    只六杯不多不少,正好把酒壶里的酒水用完。

    若说祭梁木是头事儿,那上梁时候抛喜大抵就是乡亲们最热闹的事儿了。

    王氏瞧着泥瓦匠指挥着几个徒弟把梁木抬上屋脊了,赶忙上前把装着白馍馍跟糖块的包裹递过去。泥瓦匠笑呵呵的把东西递上屋脊上头。

    这也是有讲究的,老话有说脚踏珍珠地,手把万年梯,脚踏楼梯步步高。农家宅子里所谓的步步高,无非就是收成好,六畜兴旺,如此也算是得个好盼头。

    厚重的梁木一尺多粗,为着好看,泥瓦匠还专门让木匠耍了一层漆面,如今晒干了瞧着十分喜庆。

    现在日头正好,那光透进院子里,越发显得这地方热闹了。

    就是林宝茹这之前觉得一个上梁那么多说道实在麻烦的人,都切身感受到了在泥瓦匠一声声的吆喝里,所显露出的对未来的希冀与盼望。

    大概这就是仪式,听得她热血沸腾,只觉得盖新房只是好生活的开端。往后,她们必须一定会活得更好。

    正说着话呢,林满仓就端着托盘走到了梁下,等泥瓦匠把大梁头上的红布包剪下的瞬间,他抬手接了东西。

    “主家儿接了宝,福、禄、寿、喜,万代存”泥瓦匠抬声吆喝着,来沾喜气儿的乡亲们都跟着乐呵呵的恭喜起来。

    接下来就是抛梁了,不过相较于大人,这个时候最兴奋的还是一群孩子。这不,泥瓦匠还没把那些个糖果,肉包跟点心还扔起来呢,一群孩子就哄笑着挤到了前头。

    等泥瓦匠往东边撒了,那些小毛头就凑凑的跑去南头等着。

    一直到四面都仨完了,他们才嬉笑着把藏在怀里的糖果跟吃的掏出来,跟伙伴们分享起来。

    “抛梁抛到东,东方日出满堂红;

    抛梁抛到西,麒麟送子挂双喜;

    抛梁抛到南,子孙代代做状元;

    抛梁抛到北,囤囤白米年年满。”泥瓦匠打梯子上下来之前,笑着看向王氏说道,“主家嫂子,你家红火的光景还在以后呢”

    这话说的大家有和善的看向王氏,自然,水根几个小一辈的就拍着林满仓的肩膀,跟着调侃起来。

    王氏笑眯眯的应了声,高兴的都合不拢嘴了。

    说实话,这样的喜庆话,谁不爱听

    尤其是今儿,她见着未来俩亲家。刘夫人那先不说,左右都是看重自家闺女的,何况就算闺女在刘家受了气,那还有她们娘家人呢。

    而赵屠户,虽然瞧着难交,可前头她是亲自带了儿子去拜师的,自然之道赵屠户只是面容凶恶了些,实际上很是仁义。再加上赵老叔跟梅老婶的面子,还有自家儿子的心思,她就越发觉得好了。

    日后自家儿子真娶了月季,肯定能麒麟送子挂双喜,那可是儿女双全的喜呢。,,,

章节目录

农家宝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锦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锦若并收藏农家宝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