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礼十岁继位,如今刚好是太和十一年。

    执政十年的大雍皇帝也不过才及冠一年,甚至连寿辰都还没过。

    二十一岁当父亲没什么 ,民间男子束发即可成亲,及冠时有个三四岁幼子不算什么稀奇事。

    可阮家这少年哪里是三岁幼童怕不是十三四都超了吧瞧这模样虽未束发,但也不远了。

    弱冠年纪有个已束发的儿子

    可鉴忍无可忍“陛下您五六岁时就这么能耐了吗”

    殷礼迟疑“朕居然只比他年长六岁”

    可鉴戳破他“最多五岁”

    殷礼“唔”

    可鉴以为他知难而退放弃当爹,谁知太和帝执着至此“就当朕天赋异禀罢”

    可鉴和尚一口血差点喷出来“天赋异禀有您这么天赋异禀的吗五岁生孩子,这是天赋的问题”

    太和帝也不是那不通情理之人,反问“不妥”

    可鉴大师的静心咒都不好使了“十分不妥”

    殷礼看了眼睡着的少年,又有了主意“那就当是他天赋异禀。”

    饶是和太和帝一起长大的可鉴和尚也没反应过来。

    殷礼好心解释“回头登记名册时,给照儿记个五岁。”

    可鉴“”

    照儿五岁

    和尚头发没了,耳朵莫非也没了,要不他怎么脑子不好使了

    太和帝一脸认真,仿佛大事已定,就差立储。

    和尚回过神了,指着床上那手长腿长的七尺照儿破声道“陛下您说他年仅五岁”

    别说五岁这孩子如此高挑,若非眼眸清澈,说十四五都没人信好嘛

    殷礼逻辑自洽“所以才说他天赋异禀。”

    可鉴“”

    别问,问就是大师不懂天赋异禀这四个字

    十三年的相处经验告诉可鉴大师,跟太和帝讲道理是不可能的,谁都没有殷小礼道理多,啊呸,是歪理多

    可鉴到底是了解他,平心静气戳重点“以你俩的年纪差,可认作兄弟”非要沾亲带故,兄弟也比父子靠谱好吗。

    殷礼叹气,说出顾虑“大雍朝开国至今,还没有过太弟。”

    这话一出可鉴懂了,行吧,什么儿子弟弟都是次要的,太和帝就是想立储。

    太弟的确比太子难继位,但您这太子也不是亲生的

    就这年龄差,您非要说是亲生的,当大雍朝臣像您一样天赋异禀呢

    可鉴大师的确简在帝心,就这乱七八糟的都能理出头绪“立储一事不急。”

    殷礼眼尾看他,要笑不笑。

    可鉴硬声道“贫僧说不急,那就一定不急”

    殷礼应承道“嗯,师兄说得都对。”

    殷礼这明明是极其敷衍的一句话,却听得可鉴心脏一刺,他压着胸腔里的翻江倒海,强调“你若真想护着他,不如收入凤鸣殿。”

    比起什么太弟太子的,做个后宫得宠的美人对于这孩子来说,反而相对安全了。

    可鉴继续劝道“再说他生得如此和你心意,你”

    殷礼打断他“不行。”

    可鉴闭嘴。

    殷礼看向少年,视线有如实质般一点点的落在他额间、眉眼、鼻梁和薄唇上。

    六七成像

    分明是一模一样。

    殷礼五岁那年第一次见到师父,就永远记住了。

    无论过去多久,他都记得。

    殷礼别开视线,道“他是最适合的继承人。”

    可鉴“”

    殷礼“毕竟是阮家后人。”

    可鉴一个字都说不出了,他始终不敢戳的就是这一层,没想到殷礼自己说出口了。

    透过庙里破破烂烂的床帷,可鉴看到了踏实睡着的少年。

    他生了一副像极玄天圣人的面孔,又流淌着上郡阮氏的血脉,虽然凤凰翎羽失踪,但这位少年绝对是可以继承翎羽的人。

    唯有龙鳞权杖认主,才能继承大雍。

    太和帝不会有亲生血脉,这孩子无疑是最适合的。

    事关阮家,可鉴不忍再提,打个趣调节气氛“这孩子原名单字兆,你这音倒是给对了。”

    和尚指尖微动,空中聚了一个字的光影。

    神医武力值不够,小把戏却是天下第一多。

    殷礼蹙眉“兆”

    可鉴话到嘴边,想点评一下这个满含预示的兆字,就听太和帝嫌弃道“难听。”

    可鉴“”

    殷礼“还是照好听。”

    可鉴没好气“这俩难道不是同音字”怎么就一个好听一个不好听了

    眼见太和帝对照字如此迷恋,可鉴大师灵机一动“可鉴有照的意思,莫非陛下您一直倾慕贫僧”

    殷礼“”

    和尚戏精附体“陛下三思,贫僧一心向佛,回应不了您的一片”

    太和帝眉眼一弯,笑得比凤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江山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龙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龙柒并收藏江山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