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韧微笑无言,握住对方的手。那沈凝手腕纤细,瘦如蝉蜕,像是大病初愈。

    当日狱中黑暗,沈凝因病从未出外望风过。他的洗涮吃喝,全靠苏韧扶侍。隔了半年,二人骤然在日光下重逢,苏韧觉得他几乎是陌生的。

    沈凝收了书板,眸子闪亮,拉着苏韧说“苏兄,请过寒舍叙旧。”

    苏韧朝惊讶的僧头合掌,笑道“托贵寺福,这施主和我乃旧相识。”

    沈凝居室布置清寒,一如僧侣。火炕四周的地上,堆满书籍。因为天寒,砚墨凝冻,纸张被风吹动,发出僵硬脆响。沈凝全不在意,提起秃笔,将方才吟诗飞草记下。写完了,他才想起客人来,忙让苏韧坐。

    苏韧挨着炕“沈兄,不瞒你说,我已从报上得知你中举的消息,原来你是江南沈家的少爷。”

    沈凝脸红,丢下笔“我最恨人家说我是沈家公子。世间不看重人,只看钱财。直说得好像沈卓然是钱眼生出,珠玉养大的。怕是我下了地府,阎王都要勒索我呢。”

    苏韧看他发小孩脾气,忍不住笑道“你的话,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让穷人听了,恨不得当头一棒打下去。我可没想勒索你。要不,我早就找上门了。”

    沈凝愣了愣,问“对啊你为何不来找我我倒是想找你呢。”

    苏韧一闭眼“我怕影响你心情。再说,狱中日子,又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我只盼望你蟾宫折桂,打马长街,你是真才实学,有那个实力。万万没想到,你我能先在此处相见。”

    沈凝起身,像是寻热水给他喝,四处都找不到,便空手坐下,搓掌说“嘉墨你的美中不足,就是讲话太好听。考试本不看排名,只求竭心尽力。来京举子成千上万,谁不是寒窗苦读的我第一次参加会试,不敢奢望,如果侥幸能中到二甲,父母面上就可交待。二甲虽然难入翰林,但能当个县城父母官,也可脱离我家环境,了解民间疾苦。当今朝廷,奸佞蔽日,儒林衰微,光闭在翰林院里念圣贤书,说不定也难逃本月被处决两位翰林的下场。”

    苏韧默然一笑,想他还是有几分耿介之气。只是沈父那般的积极运筹,恐怕对儿子期望更高。

    他岔开话题“帝京冬日极冷,你为何住在山寺里对身体不利呢。令尊令堂也会担心。”

    “嘉墨你有所不知,家父是个朋友遍天下的人,我又自幼奉命与文人唱和。要是京城亲旧得知我入京,总会来探望。我的脾气不善应酬。为躲耳根清静,我才选了这么个好地方。内人秋天产下一女,父母留在江南照管家事,要到明春才携带全家北上呢。”

    苏韧连忙说“恭喜恭喜,你家在京可有居所”

    沈凝回答“本来有几处产业,但家父嫌离皇城太远,托人购了皇城根的李园。房屋还在整理,我想等家眷上京后一齐迁入。”

    苏韧暗中叹息不愧财力雄厚之家,敢吃下荒弃多年的李园。李园,是政变后拥戴新帝有功,主管东厂的大宦官李云的豪宅。此宅贴着紫禁城根,曾煊赫一时。但十年前皇帝突然处决李云后,不知什么缘故,总无人能买下那块地皮。偌大宅第逐渐杂草丛生,狐狸出没

    他看沈凝冻得直哆嗦,便问“怎么也不见个下人服侍你”

    沈凝笑道“我就带来一老一小。小书童看寺里藏的经变图画入迷了,等吃饭时候我再去叫他。小孩子,看书总没错的。老家人每日下山一次健身。上年纪人,我懒得劳动他。你冷吗”

    苏韧这回真笑了“书呆子我不来问你,你还来问我。”

    沈凝皱眉“可是,已经热炕了的。怎么还冷”

    苏韧推开房门,廊下果然有个炉子。他把炉子抬进屋子,加了点煤块,扇拨热了才说“你还是不会照顾你自己。帝京城里都是烧了炕还烧炉子,才能过得去冬。何况你住在山里呢你出狱之后,是不是病了若没好利索,我劝你还是另找个暖和地躲躲。”

    沈凝侧头,低声说“我记得你的话,出狱后死活都不碰乌香了。戒毒活像蜕皮,但我有如重生一次,精神也不再萎靡。若将来我有所成就,嘉墨你的恩情我永远都不会忘的。”

    他好像动了感情,眼中湿润。

    苏韧擦手,笑道“这是好事。青年理当尽忠望君恩,以古贤为戒,万不可沉湎酒色毒赌。将来你能做到清流忠臣,我还要多谢上苍,哪里会要你感激”

    沈凝一时说不出话,打开书案旁的一个木匣子。木匣刻着连枝蝙蝠,油漆新亮,精美异常。

    只听沈凝铮铮道“做忠臣,理当死忠。跻身清流非我志向。哲人说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读书人本不该结党。看清流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给朝廷带来了什么好气象光知道排斥异己,明哲保身。牺牲了应天府读书人,再牺牲翰林院同仁不能光怪蔡党步步紧逼,清流局限于党派不争气,也是事实。我还不算君子,但知道率性而为,乃是大道。我宁死也不同流合污。”

    苏韧点了点头。他咀嚼“小人党而不群”六个字,自己虽暗附蔡党,跟蔡党人也不是一心。

    他不想在沈凝面前流露情绪,便转了话头“这木盒子精致,可是江南家里带来的”

    沈凝摇头“不是。这是家父的友人赠送的。我来寺的第一日,它就放在案上。我用它储信。前几天,翰林院掌院学士杨映先生来此寺观赏铁树,曾邂逅我。昨日派人送了这个帖子来,邀请我入履霜社。我不高兴去,但找不出理由退却。我少年曾与杨掌院通信,向他讨教五经,算是有师生之谊吧。”

    苏韧大感兴趣。杨映曾做过他入内阁考试的考官,为人极倨傲。履霜社是近年来士林“雅集之地”,一经入社,就身价倍增的。他的清高同事徐隐,就是成员。难道沈凝要放弃这种他人羡慕的机会他想到这里,劝说道“杨掌院的面子,履霜社的名声,都不该辜负。你只要抱着做诗闲游的心情去,不要想太多。考虑党不党的,反而有失洒脱,显得顽固。你刚入京,既有忧国忧民的抱负,就尽量不要得罪人。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那种帖子,我这种官吏,是一生都不能收到的。”

    沈凝摇了摇头。

    苏韧以为他还要反驳,他却说“好吧,我去。到时候,嘉墨,你跟我一起参加该社,愿意吗”

    苏韧喉结一动,心思摇曳。他权衡片刻,才说“我怎么好入社呢不请自去,本来不礼貌。何况我不算文人雅士,也没经历过科举。我虽然努力学诗,但做的很不成体统”

    沈凝不以为然,坚持说“你是我的好友恩人,为何不能去我在应天府学的师友被奸臣逼死大半,你代替他们去,有何不可清流已入末路,要改变旧风,才会有前途。从你我开始,做个尝试。放心,我会与你共同进退,拒绝你,便是拒绝我。”

    沈凝说话十分认真,两眼盯着苏韧。苏韧不由自主,“嗯”了一声,算是答应。

    有女人的笑声传来“苏嘉墨你又在哪里哄人呢”

    那笑声中气十足,叫苏嘉墨三个字,更是洪亮。

    沈凝吃惊,眯起眼,才看清门前那位女郎。不用说,来人正是谭香。

    苏韧咳嗽一声,耳语说“卓然,这是内人。她并没死。此话太长,以后说吧。你我在狱里的事情,内人并不知详情。”他知道沈凝极爱惜名声,因此从未和谭香说过沈吸毒等丑事。

    “阿香,这是和我同牢的兄弟。沈凝,沈卓然,扬州人。”

    沈凝肃立躬身道“苏夫人,失敬失敬。”

    谭香道了万福,眼瞅着沈凝,毫不含糊。沈凝颇不好意思,干咳几声。

    谭香这才笑着说“怪不得我眼皮跳,原来遇到了大同乡。沈大哥,我没想到能见到你,只带了这个,请你咬尝一口吧。”她伸出手心,递到沈凝嘴边。

    沈凝看她手指上白花花亮晶晶的果子,又看苏韧。

    苏韧笑说“这是帝京的特产冻柿子。她叫你吃,你就吃嘛。”

    沈凝把柿子捧到唇边咬破,吸了一口,眉头皱了皱。

    谭香杏眼如丝“不好吃吗”

    沈凝老实说“差强人意。我吃不惯北方东西。”

    谭香笑了“那不好,你一定要习惯起来。我从前也吃不惯,但我们家弄到零食不容易,我就对自己说我爱吃,我爱吃。怪了,如今我真的爱吃北方东西了。这柿子又香又甜,还去火气。三九天,满大街都是吆喝喝了蜜的,大柿子。多好”

    沈凝听她粗着嗓门学吆喝,忍俊不禁“苏夫人天性率真,在下聆听教诲。”

    谭香摆手“别叫夫人,我别扭。你喊我谭香好了。阿墨,我和他长得有点像呢。”

    苏韧好奇“我怎么没看出来”

    谭香说“我眼睛老爱眯,沈大哥也是眯眯眼。”

    苏韧咳嗽一声,沈凝讪讪说“啊我是费眼神多,眼睛不好。”

    这时,远处有人吆喝道“喝了蜜的,大柿子。还有么给我来一个吧。”

    谭香大声说“没有了”她告诉苏韧“大白在这里。他转了几圈,没跟我进来。咱们出去见他吧。”

    苏韧沉下脸,想沈凝迟早要认出宝翔,便简略告诉他,宝翔就是那个老白,微服私访入狱的。沈凝听了,微微变色,他拿起手头的书本,道“我不大记得这个人。既然是狼狈为奸的唐王爷,还是不见为妙。他跟我,完全不是一种人。我定然不会喜欢他。”

    苏韧问“不喜欢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小人通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谈天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谈天音并收藏小人通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