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1/2)
解决完那几个王后的手下, 两人一道回了终北城内。
烛方发现,每次只要他遇到了危险,重台就会立马出现在他身边。
之前在灵山宗是这样, 如今在终北城也是如此。
如果说荧惑的来源与观溟幼时有关, 那么重台呢重台又是为何而存在呢
天气放晴, 街上的行人也变得多了起来。
因为重台的出现,烛方没有再继续按原计划追查孟家, 而是带着重台在城里闲逛。
“为什么你每次都来得那么及时,就好像知道我会遇险一样”烛方忍不住好奇道“是因为我们结为了道侣吗”
“因为”重台直视着他的眸子,每个字都说得特别认真“我说过我会保护好你, 不让你受到半点伤害。”
观溟有说过这话
烛方仔细回想了一下, 实在想不起来,只感觉浑身都在冒鸡皮疙瘩。
“肉麻。”他扭过头, 嘴角却微微上扬,目光放向远处“那边好热闹, 我们去看看吧。”
前面围了不少人,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时不时鼓掌高喝。走近了一看, 原来人群中间搭了一座台子。台上有两名男子正在喝酒,脚边堆满了酒坛酒碗。
“今年的赛酒会比去年人多,好像还来了不少外地人。”
“去年赢了也就才一千灵石, 今年升到了三千, 来的人当然多。”
“明日就是最后一天了,还不知道谁能得这三千灵石。”
烛方刚和重台寻了个位置站定, 便听到了旁边二人的议论声。他虽不擅饮酒, 但却喜欢凑热闹, 头次来这种冰天雪地的地方,看什么都觉得稀奇。
不一会儿,又换了两人上去。
右边那人是个彪形大汉,扭了扭脖子,放了一盒灵石在手边,朝对面那人道“我们换个比法,你若在我前面喝完十碗酒,这盒灵石便归你。”
“行。”左边那人同样身形魁梧,眉眼更深邃些。一身黑衣,满头散发。他将背上的长匣子卸下放在一旁,自袖中摸出一柄匕首,面带笑意“你若在我前面喝完十碗酒,这匕首便归你。”
那柄匕首的鞘上嵌着各色宝石,明眼人一看便知比那盒灵石还要值钱。
两人说定之后,端起酒碗就开始喝。那酒碗比寻常的饭碗要大很多,酒味又浓,想要一口气喝光十碗并非易事。
“喝喝喝”
台下的声音一波盖过一波,台上的两人转眼已经喝完了五碗,几乎是不相上下。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上面,连烛方也全神贯注地看着。只有重台时刻留意着四周,小心护着身前的烛方,直到隐藏在暗处的人悄悄退去。
等他放下戒备时,左边那名黑衣男子刚好喝完了十碗酒,而对面的彪形大汉在喝到第九碗后便醉得不成样子。
台下全都是喝彩声。
彪形大汉被人扶下去了,只留下黑衣男子一人在台上。他把玩着手中的匕首,笑着看向台下跃跃欲试的众人“还有人要与我比吗”
“他喝酒真厉害。”烛方道“他那柄匕首也好看。”
“烛烛喜欢”
“还行。”说完,烛方看见重台往人群里走了一步,拦下他问道“你这是要去做什么”
重台面不改色地回答“喝酒。”
“为了那匕首”
“嗯。你既然喜欢,我便去把它赢回来。”
去喝酒赢那柄匕首
想起观溟三杯倒的酒量,烛方摇了摇头,赶紧拉住他“不用去,我只是觉得新奇,也没多喜欢。”
重台以为他这是不好意思,慢慢松开他的手“我是你的夫君,你不必同我客气。”
似是注意到了这边,黑衣男子往他们的方向望了过来,目光在他们二人身上扫来扫去。
“我真的没有很喜欢,不是在跟你客气。好了,看完了,我们走吧。”烛方拉着重台走出人群“我有点饿,我想去喝蹄花汤”
“好。”
听他说饿了后,重台这才罢了。
喝完蹄花汤出来还没到傍晚,天色却格外昏沉,看样子又要下雪了。
走在回客栈的路上,烛方瞧见卖糖葫芦的小贩从旁经过,连忙叫住他买了两串。
“一人一串。”烛方掰开重台的手指,将糖葫芦放在他的手上“咯,这串是你的,拿着。”
重台没有接过去,而是说“你喜欢,都归你。”
“不行。”烛方坚持要塞给他“说好了这串是你的,一起吃才会甜。”
重台不得不把糖葫芦接到手里,却没有送到嘴边,只是定定地看着它,就像在看什么珍宝一样。
雪将下未下,寒风从这头窜到那头。
街边坐着个小乞儿,穿了一身破破烂烂的棉衣,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们手中的糖葫芦。
烛方刚要咬下去,在感受到小乞儿的视线后倏地停下了动作。他回看了一眼,然后拿着糖葫芦走到小乞儿的面前。
“给你。”烛方说着又递了些灵石给他“仔细揣好。”
小乞儿点了点头,像是还没回过神来,弱弱地说了声谢谢。
重台站在原地望着这一幕,一会儿低头看自己的糖葫芦,一会儿去看小乞儿手里那串,来来回回看了好几次。
“要下雪了,走啦。”
烛方回到重台身边时,正见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小乞儿手里的糖葫芦出神。
他顺着重台的视线看了看,心里咯噔一声,难道这是吃醋了
这么想着,烛方装成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挽过他的手臂,朝着客栈的方向直走。
待走远了些,他才缓缓开口“那个小男孩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些事”
烛方说得很慢,也不知道重台有没有在听。
他本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和原主的身世背景又截然不同,因此在说的时候刻意地略过了某些细节。
那时烛方八岁,生长在一个殷实美满的家庭,父亲母亲恩爱和睦,老师同学友好和善,每天都过得无忧无虑。
万万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带走了他的双亲。于是,一夜之间,他变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
烛方当时虽然年幼,却并没有被现实击倒,也没有性格大变。他
烛方发现,每次只要他遇到了危险,重台就会立马出现在他身边。
之前在灵山宗是这样, 如今在终北城也是如此。
如果说荧惑的来源与观溟幼时有关, 那么重台呢重台又是为何而存在呢
天气放晴, 街上的行人也变得多了起来。
因为重台的出现,烛方没有再继续按原计划追查孟家, 而是带着重台在城里闲逛。
“为什么你每次都来得那么及时,就好像知道我会遇险一样”烛方忍不住好奇道“是因为我们结为了道侣吗”
“因为”重台直视着他的眸子,每个字都说得特别认真“我说过我会保护好你, 不让你受到半点伤害。”
观溟有说过这话
烛方仔细回想了一下, 实在想不起来,只感觉浑身都在冒鸡皮疙瘩。
“肉麻。”他扭过头, 嘴角却微微上扬,目光放向远处“那边好热闹, 我们去看看吧。”
前面围了不少人,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时不时鼓掌高喝。走近了一看, 原来人群中间搭了一座台子。台上有两名男子正在喝酒,脚边堆满了酒坛酒碗。
“今年的赛酒会比去年人多,好像还来了不少外地人。”
“去年赢了也就才一千灵石, 今年升到了三千, 来的人当然多。”
“明日就是最后一天了,还不知道谁能得这三千灵石。”
烛方刚和重台寻了个位置站定, 便听到了旁边二人的议论声。他虽不擅饮酒, 但却喜欢凑热闹, 头次来这种冰天雪地的地方,看什么都觉得稀奇。
不一会儿,又换了两人上去。
右边那人是个彪形大汉,扭了扭脖子,放了一盒灵石在手边,朝对面那人道“我们换个比法,你若在我前面喝完十碗酒,这盒灵石便归你。”
“行。”左边那人同样身形魁梧,眉眼更深邃些。一身黑衣,满头散发。他将背上的长匣子卸下放在一旁,自袖中摸出一柄匕首,面带笑意“你若在我前面喝完十碗酒,这匕首便归你。”
那柄匕首的鞘上嵌着各色宝石,明眼人一看便知比那盒灵石还要值钱。
两人说定之后,端起酒碗就开始喝。那酒碗比寻常的饭碗要大很多,酒味又浓,想要一口气喝光十碗并非易事。
“喝喝喝”
台下的声音一波盖过一波,台上的两人转眼已经喝完了五碗,几乎是不相上下。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上面,连烛方也全神贯注地看着。只有重台时刻留意着四周,小心护着身前的烛方,直到隐藏在暗处的人悄悄退去。
等他放下戒备时,左边那名黑衣男子刚好喝完了十碗酒,而对面的彪形大汉在喝到第九碗后便醉得不成样子。
台下全都是喝彩声。
彪形大汉被人扶下去了,只留下黑衣男子一人在台上。他把玩着手中的匕首,笑着看向台下跃跃欲试的众人“还有人要与我比吗”
“他喝酒真厉害。”烛方道“他那柄匕首也好看。”
“烛烛喜欢”
“还行。”说完,烛方看见重台往人群里走了一步,拦下他问道“你这是要去做什么”
重台面不改色地回答“喝酒。”
“为了那匕首”
“嗯。你既然喜欢,我便去把它赢回来。”
去喝酒赢那柄匕首
想起观溟三杯倒的酒量,烛方摇了摇头,赶紧拉住他“不用去,我只是觉得新奇,也没多喜欢。”
重台以为他这是不好意思,慢慢松开他的手“我是你的夫君,你不必同我客气。”
似是注意到了这边,黑衣男子往他们的方向望了过来,目光在他们二人身上扫来扫去。
“我真的没有很喜欢,不是在跟你客气。好了,看完了,我们走吧。”烛方拉着重台走出人群“我有点饿,我想去喝蹄花汤”
“好。”
听他说饿了后,重台这才罢了。
喝完蹄花汤出来还没到傍晚,天色却格外昏沉,看样子又要下雪了。
走在回客栈的路上,烛方瞧见卖糖葫芦的小贩从旁经过,连忙叫住他买了两串。
“一人一串。”烛方掰开重台的手指,将糖葫芦放在他的手上“咯,这串是你的,拿着。”
重台没有接过去,而是说“你喜欢,都归你。”
“不行。”烛方坚持要塞给他“说好了这串是你的,一起吃才会甜。”
重台不得不把糖葫芦接到手里,却没有送到嘴边,只是定定地看着它,就像在看什么珍宝一样。
雪将下未下,寒风从这头窜到那头。
街边坐着个小乞儿,穿了一身破破烂烂的棉衣,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们手中的糖葫芦。
烛方刚要咬下去,在感受到小乞儿的视线后倏地停下了动作。他回看了一眼,然后拿着糖葫芦走到小乞儿的面前。
“给你。”烛方说着又递了些灵石给他“仔细揣好。”
小乞儿点了点头,像是还没回过神来,弱弱地说了声谢谢。
重台站在原地望着这一幕,一会儿低头看自己的糖葫芦,一会儿去看小乞儿手里那串,来来回回看了好几次。
“要下雪了,走啦。”
烛方回到重台身边时,正见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小乞儿手里的糖葫芦出神。
他顺着重台的视线看了看,心里咯噔一声,难道这是吃醋了
这么想着,烛方装成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挽过他的手臂,朝着客栈的方向直走。
待走远了些,他才缓缓开口“那个小男孩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些事”
烛方说得很慢,也不知道重台有没有在听。
他本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和原主的身世背景又截然不同,因此在说的时候刻意地略过了某些细节。
那时烛方八岁,生长在一个殷实美满的家庭,父亲母亲恩爱和睦,老师同学友好和善,每天都过得无忧无虑。
万万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带走了他的双亲。于是,一夜之间,他变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
烛方当时虽然年幼,却并没有被现实击倒,也没有性格大变。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