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回去交差。”王大力道。
他心里对这位三太爷虽然不满,可现在他已经学会隐藏情绪,不会轻易表露了。
里正点了点,道“是这个数。大力今晚上留下来吃个饭,我们喝一杯。”
“这不巧了,我娘饭已经做好了,全家人都在等着我呢。”王大力客气道。
“那行,那我送送你。”
“这怎么好意思,三太爷您忙,就几步路,我自己走回去就成。”
见他拒绝,里正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道“大力啊,今年这活,明年村里还能不能做镇上那边有没有给个准话”
见他终于把话说到点子上了,王大力心里冷笑,但脸上却露出一丝苦笑“今年这什么情况,三太爷您也看到了。这本来是我们村定了契的事,最后被大家伙给出卖了,无论是谁也都会恼火万分。现在这银子是没法赚了,明年又怎么可能会请人。”
里正一听,叫屈道“村里人这么多,我不可能每个都去管吧。嘴巴长在人家身上,我想管也管不到啊。”
又是这套说辞,王大力点点头,也不反驳,只道“三太爷,我实话跟您说吧,这事其实毁的是我们自己的财路。
如果羽绒衣只我们一个村的人能做,到时候肯定不愁没活干。
一件羽绒衣,我们单单是工钱就有二十文。一家人都一起动手,您算算,一个冬天下来能赚多少,整个村又能赚多少少。
这东西只我们会做,第一年能赚,以后年年肯定都能赚。
而且来的时候,大丫说原本想今年过完,到时候她就只拿一半的红利,其余的全给村里。
今年不说多吧,这羽绒服少说赚了几千两银子,分一半下来的话,我们村每家每户最少一百块两。
不过可惜,这事现在弄成这样,肯定是没法成了。”
说完,王大力重重的叹了口气,摸黑离开了。
留下里正站在那,只觉得眼前一阵发黑。
他竟然损失了几千两银子
王大力才不管里正什么想法,后面的话都是他编的。
不过他觉得大丫当初能那样对他们,村里人如果要厚道的话,大丫未必不会这么做。
只是可惜了。
回到家后,王大力把和里正说的话和家人通了口气,让他们别露馅了。
谁知道把这些话说完后,却见家人全都看着他。
特别是大哥还捶了他一下,道“老三,没想到你去镇上大半年,人都变精了啊。”
换做是以前的三弟才不会这样呢。
王大力愣了愣,下意识的摸了摸鼻子,“真的”或许是吧。
大年初八这天,镇上出现了个大消息,说是两只鸡或鸭就能换一件羽绒衣,换的地点在食肆那里。
因为年前禽类的价格居高不下,这也就导致镇上的禽类滞销。
等到禽类价格随着羽绒衣价格一路下降,大家急着出手,又出现了相互压价的迹象,鸡鸭卖不出价格。
这种东西不比羽绒衣,很多人宁愿继续养着,也不愿意贱卖。
但是一直卖不出去也挺糟心的,毕竟养这些东西也要用粮食。
如今听说差不多两只鸡就能换一件羽绒衣,不少人都拎着鸡鸭过来了。
羽绒衣这东西他们不是不知道,但是价格太高,他们舍不得。
可如果用鸡鸭来换的话,那就便宜多了。
趁着价格这么便宜,给家里的老人换身暖和的衣服,也不是不行。
于是,这一天,食肆门口排了一路非常长的队。
林行止坐着马车从这边路过时,向夫人感叹道“卖羽绒衣的地方,当地的人却穿不起,这是地方父母官的耻辱。”
林夫人掀开了一点帘子,道“我昨天还说叶家要亏钱,现在看来我那些话说早了,这怕是得要倒贴。”
羽绒衣的收价比如今的两只鸡的价格可贵多了。
也不知道叶家那个大姑娘是怎么想的。
反正她是被绕晕了。
林行止却比夫人看得远,他觉得,这件事无利可图叶家也不会去做。
现在事情发现到这里,这最后一环怕是要扣上了。
果然,三天后,一道名为“香薰腊腿”新食材出现在乐安镇唯一一家食肆中。
这东西滋味特殊,无论是蒸煮炖炒,味道都十分美妙。
最关键的是,价格挺贵,一般人根本舍不得吃。
林行止作为本镇最有声望也最有钱的人,他少不得去品尝一番。
这滋味究竟如何,没有人细说,但是林大先生吃完后,二话不说,定了三十辆马车的香薰腊腿送往府城。
据说车队出发那日,周围香气弥漫,路过哪哪都轰动了,争相来看。
随着车队往府城一路走,乐安镇继羽绒衣之后,又一样东西出名了
他心里对这位三太爷虽然不满,可现在他已经学会隐藏情绪,不会轻易表露了。
里正点了点,道“是这个数。大力今晚上留下来吃个饭,我们喝一杯。”
“这不巧了,我娘饭已经做好了,全家人都在等着我呢。”王大力客气道。
“那行,那我送送你。”
“这怎么好意思,三太爷您忙,就几步路,我自己走回去就成。”
见他拒绝,里正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道“大力啊,今年这活,明年村里还能不能做镇上那边有没有给个准话”
见他终于把话说到点子上了,王大力心里冷笑,但脸上却露出一丝苦笑“今年这什么情况,三太爷您也看到了。这本来是我们村定了契的事,最后被大家伙给出卖了,无论是谁也都会恼火万分。现在这银子是没法赚了,明年又怎么可能会请人。”
里正一听,叫屈道“村里人这么多,我不可能每个都去管吧。嘴巴长在人家身上,我想管也管不到啊。”
又是这套说辞,王大力点点头,也不反驳,只道“三太爷,我实话跟您说吧,这事其实毁的是我们自己的财路。
如果羽绒衣只我们一个村的人能做,到时候肯定不愁没活干。
一件羽绒衣,我们单单是工钱就有二十文。一家人都一起动手,您算算,一个冬天下来能赚多少,整个村又能赚多少少。
这东西只我们会做,第一年能赚,以后年年肯定都能赚。
而且来的时候,大丫说原本想今年过完,到时候她就只拿一半的红利,其余的全给村里。
今年不说多吧,这羽绒服少说赚了几千两银子,分一半下来的话,我们村每家每户最少一百块两。
不过可惜,这事现在弄成这样,肯定是没法成了。”
说完,王大力重重的叹了口气,摸黑离开了。
留下里正站在那,只觉得眼前一阵发黑。
他竟然损失了几千两银子
王大力才不管里正什么想法,后面的话都是他编的。
不过他觉得大丫当初能那样对他们,村里人如果要厚道的话,大丫未必不会这么做。
只是可惜了。
回到家后,王大力把和里正说的话和家人通了口气,让他们别露馅了。
谁知道把这些话说完后,却见家人全都看着他。
特别是大哥还捶了他一下,道“老三,没想到你去镇上大半年,人都变精了啊。”
换做是以前的三弟才不会这样呢。
王大力愣了愣,下意识的摸了摸鼻子,“真的”或许是吧。
大年初八这天,镇上出现了个大消息,说是两只鸡或鸭就能换一件羽绒衣,换的地点在食肆那里。
因为年前禽类的价格居高不下,这也就导致镇上的禽类滞销。
等到禽类价格随着羽绒衣价格一路下降,大家急着出手,又出现了相互压价的迹象,鸡鸭卖不出价格。
这种东西不比羽绒衣,很多人宁愿继续养着,也不愿意贱卖。
但是一直卖不出去也挺糟心的,毕竟养这些东西也要用粮食。
如今听说差不多两只鸡就能换一件羽绒衣,不少人都拎着鸡鸭过来了。
羽绒衣这东西他们不是不知道,但是价格太高,他们舍不得。
可如果用鸡鸭来换的话,那就便宜多了。
趁着价格这么便宜,给家里的老人换身暖和的衣服,也不是不行。
于是,这一天,食肆门口排了一路非常长的队。
林行止坐着马车从这边路过时,向夫人感叹道“卖羽绒衣的地方,当地的人却穿不起,这是地方父母官的耻辱。”
林夫人掀开了一点帘子,道“我昨天还说叶家要亏钱,现在看来我那些话说早了,这怕是得要倒贴。”
羽绒衣的收价比如今的两只鸡的价格可贵多了。
也不知道叶家那个大姑娘是怎么想的。
反正她是被绕晕了。
林行止却比夫人看得远,他觉得,这件事无利可图叶家也不会去做。
现在事情发现到这里,这最后一环怕是要扣上了。
果然,三天后,一道名为“香薰腊腿”新食材出现在乐安镇唯一一家食肆中。
这东西滋味特殊,无论是蒸煮炖炒,味道都十分美妙。
最关键的是,价格挺贵,一般人根本舍不得吃。
林行止作为本镇最有声望也最有钱的人,他少不得去品尝一番。
这滋味究竟如何,没有人细说,但是林大先生吃完后,二话不说,定了三十辆马车的香薰腊腿送往府城。
据说车队出发那日,周围香气弥漫,路过哪哪都轰动了,争相来看。
随着车队往府城一路走,乐安镇继羽绒衣之后,又一样东西出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