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人才如何选拔

    王安听得有些懵, 但他能知道这必然是件大事。

    因为有关于义务教育的决定是他参与其中的,无论是提出这种建议的莫夫子,还是下了决断的庄郡守, 都将利害关系讲的清楚明白, 特别是在齐国这样举国重视教化的地方,有关于教育的一切自然是重中之重。

    特别是王安这种曾经穷苦到被迫放弃学业的人, 最是明白里面的好处。

    而庄郡守更是写了折子,顾不上如今正在过年,急忙忙的让人加急递给齐王。

    结果, 这个选拔考试竟是和义务教育一同发布, 俨然摆在了同等紧要的位置。

    这让王安立刻有了兴趣。

    但是他并没有立刻挤过去看,而是先把自己刚刚采买的东西送回了家,这才再去。

    结果这么一来一回, 布告栏前的人更多了。

    正在王安犹豫的时候,已经有差官来寻了他“王管事,我家郎君有请。”

    而能让丰禾郡差官称呼为郎君的就只有庄郡守的独子庄询一人。

    王安不敢怠慢, 立刻跟了过去。

    见到庄询的时候, 王安想要行礼, 却没想到对方比自己的动作更快。

    只见庄郎君拱了拱手,笑着道“见过小师叔,小师叔新年好啊。”

    一句话就让王安的脸上有了些错综复杂。

    说起这个辈分, 是他自己都没想到的。

    当初王安拜到莫夫子门下,只知道莫夫子赏识他, 其实王安自己并不清楚夫子到底有多大的名气。

    毕竟他是寒门出身,以前做小木匠做街串巷, 接触的至多是富户,鲜少接触到城里的事情。

    等真的成了莫夫子最小的弟子, 他才意识到,自己这是得了个天降巨饼。

    旁的不说,这辈分就一下子拔高了。

    比如眼前的庄询,曾经想要拜莫夫子,但最终却是被莫夫子的学生收了。

    算起来也不亏,毕竟那位学生如今也是官运亨通,以后能给庄询的助力更多。

    可是这么算下来,王安平白涨了一辈。

    人家叫他小师叔也没错。

    放在以前,王安万万不会应下的,人家是官家弟子,自己寒门出身,如何能接的了这个口

    可现在见识多了,王安心里清楚,这一声喊的不单单是因为莫夫子,还是在喊仙人的脸面。

    他作为在丰禾郡内和琅云仙人们接触较多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但是有些话心里清楚就好,不用说的太直白。

    故而这会儿王安便侧了侧身,没有受他的全礼,然后就从怀里拿了个红包出来,笑着递过去“郎君过年好,愿一切安泰。”

    庄询也笑起来,大大方方的把红包收了。

    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收下比自己年纪小的人的红包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过年,就是小辈的狂欢

    而王安则是看向了依然人头攒动的告示栏,开口问道“我还有一事,希望郎君解惑。”

    庄询也瞧了一眼,立刻明白了这人的意思。

    于是,根本不用王安开口,他便直接说道“这个选拔考试乃是仙人出的主意,家父觉得甚好,便贴出来,以盼全郡推行。”

    王安好奇“说起考试,在学堂里也是有的,只不过是会在一门学科结束的时候,夫子会测试一下是否合格,那这个考试是否和学堂里的相同”

    庄询解释道“略有不同,内容会更加复杂,涉及的科目也更多,基本上每个学科都会有所涉及。”

    “看综合能力”

    “如果单科成绩格外出色,也会被选中,去参加相关的职业培训,总体而言,就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建设丰禾郡而选拔人才的。”

    王安大概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便又多问了两句“不知接下去要做些什么呢”

    庄询也不隐瞒,坦然道“一个郡城内想要建造起来,便是那几条线,农事,商贸,工事,以及其他各种相关的事由。”

    这话说起来简单,可是两人心里都清楚,想要事事做好并不容易。

    他们运气极好,得到了仙人垂怜,但不能时时都指望着仙境。

    如今他们便是应了那句话。

    仙人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许多实际的活计都是要寻人去做的。

    王安轻声道“可以选拔出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但是劳力还是会有不足。”

    庄询先是点头,然后就笑起来“船到桥头自然直,总有办法的,比起这个,小师叔可肚饿了不如一道去用饭吧。”

    “好,不知道郎君想去何处”

    “去吃串串香,”说着,晃了晃红包,“刚得了,正好花销。”

    而在郡城里会卖这种吃食的,只有王安的爹爹。

    这人摆明了是要把自己的钱又还给自己。

    王安也不点破,只管笑着同庄询一道离开了郡守衙门。

    王家串串香的摊子摆在城门口,他们也没有坐马车,直接顺着丰禾郡的主干道一路前行。

    而这一路上,庄询脸上的笑就没停下来过,声音里带着感慨“如今郡内百业待兴,虽然还做不到所有百姓安居乐业,但较之前,已然安泰许多。”

    王安作为乡下来的务工小伙儿,对于之前的丰禾郡城是何种模样并不清楚。

    但是,现在瞧瞧郡城。

    两侧的房屋修建整齐,店铺顾客盈门,处处都是欣欣向荣。

    特别是仙庙周围,更是热闹非凡。

    可以说,现在的丰禾郡城虽然还没有彻底建造完成,但已经能看得出规模了。

    王安轻声感慨“此番种种,让王某总是想着,仙人们是否真的是会点石成金”

    庄询则是笑道“仙境带来的,却是比点石成金还要紧要的。”

    王安想了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而这话是他从琅云学生聊天的时候偶然听到的,齐国书本上没有,庄询从未见过。

    正想问问何意,却听到从城门那里有动静传来。

    两人循声望去,就看到了是守城士兵正在往外赶人,而被轰赶的一方看上去衣衫褴褛,颇为可怜。

    王安面露惊讶“那是乞丐”

    庄郎君则是看得更加清楚“只怕是外地来的流民。”

    王安下意识问道“怎么会有流民”

    庄询笑了笑,声音轻轻“并不是每个郡守都能和我父一样勤勉,也不是每个郡城都能和丰禾郡一样幸运。”

    王安微愣,然后就瞧见庄郎君已经走上前去,他也急忙跟上。

    待走近了,王安就知道刚刚庄询所说不错。

    正在对着守城士兵求情的男人瞧着高壮,但是看脸色就知道许久未曾吃过正经饭了,跟着他的显然是他的妻儿,也都是摇摇欲坠的模样。

    至于城门外正朝着这边张望的,看上去和男人一家处境相似,都是一身的狼狈。

    而丰禾郡内出现流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事实上,自从丰禾郡成为交通枢纽之后,就经常有流民经过。

    但丰禾郡从未收过。

    事实上,放眼整个齐国,也没有几个郡城会接收流民的。

    因为各地都有自家人要顾及,哪怕不看宗族,单单是衙门要为了这些人付出的口粮、教化、房产田地等等东西就要多上不知道多少开销,况且对官吏而言,他们要的就是守成罢了。

    拒绝了,可能无功,但要是收下了,一旦出了乱子就是有过。

    故而丰禾郡的守城士兵和之前一样,直接拒绝他们进城,态度坚决,不过说起话来还是客气的“你们若是在城内没有亲戚,是不能进城的,若是想要去其它郡城,尽可以绕路。”

    男人就快要给士兵跪下了“这位大人,我们实在是没了法子,是在过活不下去,求求您给条活路吧。”

    守城士兵没说话,但是表情很明确――

    十分同情,但是爱莫能助。

    这也是没办法,齐国这么大,总会有倒霉的人,总不能任谁说上两句好话就随便乱放人。

    而这时候,庄询和王安走了过来。

    士兵立刻行礼道“见过郎君。”

    庄询点点头,然后就看向了说话的人,温声问道“你叫什么”

    那男人已经听到士兵喊他郎君了。

    虽然不知道是谁家郎君,但也能听得出是个能说得上话的,赶忙道“我草民叫万东。”

    “家里出了什么事”

    听了这话,万东就止不住的鼻酸。

    而他说出来的缘由其实和庄询之前想的差不多。

    齐国虽然是诸国之中出了名的风调雨顺,但如今的人扛不住天命,难免会遇到一些灾祸。

    丰禾郡倒霉,遇到了地动,但自己撑过来了。

    可是这些人所在的郡县仅仅是因为一场大雪就成了流民。

    王安想问,这般灾祸衙门就没有出钱粮赈济么

    可是想到刚刚庄郎君说的那句话,他就把嘴巴闭上了。

    而名叫万东的男人已经结结实实的跪在地上,声音哀戚“如今着实过活不下去了,求贵人收留,卖身亦可,只求活命。”

    王安心中一突。

    卖身,就是要入贱籍,而刚刚他还同庄询说起过,丰禾郡内缺少劳力

    虽说这里面的人他大多不认识,也不觉得丰禾郡有救助他们的义务,但是王安到底是穷苦出身,此番难免生出些兔死狐悲。

    而跟着万东一起祈求的还有其他人,而数量远比刚刚看到的要多。

    现在突然冒出来,一旁的士兵都吓了一跳,急忙上前阻拦。

    可是庄询却突然开口道“你们所求之事,我倒可以想到些法子。”

    此话一出,众人皆露出了惊喜之色。

    然后就听庄询接着道“你们也不用提卖身之事,百姓如何,而等便如何,只要服从教化便好。”

    瞬间,鸦雀无声。

    下一瞬,便是一阵惊呼。

    万东更是浑身发抖,大喜过望,都忘了笑,只哭个不停。

    庄询却没多看他们,只管和一旁的士兵叮嘱了几句,让他们去将这些人安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全校都穿越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安碧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碧莲并收藏我全校都穿越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