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小说足以。

    用罗杰疑案埋下了基础和伏笔。

    用东方快车谋杀案打开了口碑和认知。

    未来波洛的故事也许还会继续,但到了这一刻,波洛这位放过凶手的名侦探,已经迎来了在读者心目中的大红大紫

    当然。

    猜谜爱好者也被照顾到了,就像这条评论说的

    “永远猜不到楚狂老贼的套路最为可恨的一点在于,楚狂老贼信誓旦旦地给出了极为复杂的设置,甚至连车厢简图和人物行动时间表等等都列出来了,在我绞尽脑汁的画满一张纸后却突然甩出了他新发明的不可能犯罪模式”

    是的。

    有很多读者在阅读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时候都试图比侦探早一步找出真相,那是推理爱好者阅读此类书籍的一大爱好。

    可当大家看到结尾,震撼的同时,却都傻眼了。

    你是不是犯规了啊

    楚狂,竟然又完成了一种新的推理模式

    凶手竟然足足十三人

    当然要“竟然”,所有车厢的乘客们集体的合起伙作案,互相帮忙掩护,不在场证明,直接导致所有证词都可能是假的。

    这特么谁能想得到

    正常人的思维定式,不都是凶手只有一个人么

    偶尔有合伙作案的,最多也就两三个人不是么

    可在这部小说里,一切常规的推理方式都不对,结局根本就是全员善人

    同时,全员凶手

    这就和第一次看叙诡,无论如何也猜不到凶手一样,楚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这又是一个全新的推理模式

    基本没法猜

    所以大家看完,想不懵逼都难

    更别说,一直到答案揭晓之前,大家都本能的以为,楚狂写的是叙诡。

    媒体的噱头都打出来了。

    楚狂和冷光的文斗,叙诡和传统的对决。

    结果楚狂新书一出,大家看到头才发现,啊,这货就是诚心逗我们玩,他这次和冷光写的一样,属于传统推理范畴

    甚至,连密室杀人的模式都相差无几

    “我感觉楚狂真的是最能捉弄读者的作家了,偏偏我被捉弄的还甘之如饴。”

    “楚狂开创了叙诡,但楚狂从没有说过自己只会叙诡,他就是蔫坏,明知道大家有惯性思维,就是不解释这次写的类型,不过也因为他没有解释,所以当我发现这是一部传统推理,同时又几乎颠覆了传统推理模式的时候,我才会目瞪口呆”

    “不愧是老贼。”

    “老贼在疯狂玩弄我们的感情他肯定躲在哪里偷笑呢”

    “被玩弄最惨的明明是冷光,拉着楚狂对决,结果楚狂用冷光最擅长的传统推理击败了冷光。”

    “这就相当于,楚狂用冷光最擅长的武功击败了冷光,这就有点尴尬了。”

    “心疼冷光,虽然这货爱喷,但人家也不是张口就来,喷的基本有理有据,这次撞楚狂,实在是运气差撞鬼了。”

    “楚狂这波还打了反叙诡读者的脸,之前咚咚吊桥坠落出来,不是很多人都吐槽说楚狂就会一个叙诡吗,还给第二投票,想拉楚狂下马,结果现在楚狂就明明白白的告诉大家哥的传统推理比叙诡玩的还要出色哦。”

    “”

    这次就不是脑补与过度解读了。

    林渊确实是这种想法。

    他不想给大家留下自己只会叙诡的印象。

    所以,这次必须要用传统推理,而且必须要是一部足够炸的作品。

    现在,这部作品真的炸了

    传统推理,还能推陈出新,写出一个全员合作的杀人模式

    简直是诡计中的诡计

    直接把之前那些对楚狂不屑的推理迷脸都打肿了。

    真就像某些读者评论的那样,谁能想到,楚狂的传统推理,竟然玩的比叙诡还出色

    之前给楚狂投过黑票的,有一个算一个,在东方快车谋杀案面前集体罚站。

    而这场爆炸的余波,不仅仅震到了读者,也震翻了推理圈得无数作者

    要知道,推理作家,才是对推理小说最为敏感的一批人。

    读者只是在赞叹这个故事的精妙,推理作家们,却清楚的明白这样的故事想要创作出来究竟多难

    “楚狂太妖孽了”

    这一天,同样读完东方快车谋杀案,某个推理作家群内,有人感慨了这么一句。

    群内,全是1。

章节目录

全职艺术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我最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最白并收藏全职艺术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