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蕙怔住。
霍决却飞快地反应过来了“现在不喜欢了”
温蕙是带着箱笼来的,她到现在穿的衣裳,都是她自己的衣裳。
一直淡淡,清雅,隽逸,出尘。
但她小时候,曾经连夜给他写信。
我从没见过那么好看的衣裳,鲜红鲜红,还织着金线。贺夫人穿着,好像王母娘娘下凡一样。娘说,那料子叫大红遍地金,连毅哥哥,你听说过吗但是好像挺贵的。还得去青州府才能买得到。
那时候温家底子还薄。温夫人带着温蕙去贺府,身上穿的体面衣服是刚浆洗过的细绸,板板整整的。
温蕙被贺夫人的衣裳迷了眼,因为太喜欢太喜欢,等不及,连夜给她的连毅哥哥写信,用了整整两页纸描写大红遍地金是一种多么好看的衣裳料子。
后来呢
温蕙想起来了,后来连毅哥哥给她回信了。
攒钱给你买,等你过门,也给你裁。
为什么,那些对她来说,需要触发才能想起来的久远回忆,他都还记得呢
温蕙的手指,捏紧了袖子。
“不喜欢的话,”霍决负手,看着别处,“叫她们换些别的来就是了,多的是。”
他又转回头来,问“你现在喜欢什么样的”
温蕙去看着桌上那些衣裳料子。
霍家和温家出身差不多,都是从底层的军士一步步爬上来的。大家从前都穷过,也都没读过什么书。
乡里的妇人,以胖为富足之美。温夫人胖胖的,堡里那些骨瘦如柴的女人都羡慕她。
穿衣裳,自然是稠丽的、闪亮的衣料为贵。大红大绿配着金线银线,才是他们这等人家的审美。
桌子上堆得小山似的,都是这样的料子。
温蕙再看霍决,霍决自己也是蟒袍裹身。虽是黑底,冬服的黑底也是华丽重锦,金线在上面闪耀。
番子们的衣服也都闪亮。因为衣服好看,所以被称为锦衣番子。
看着霍决就要唤人,把这些料子都换了去。温蕙伸出了手,扯住了黑色蟒袍的袖子。
霍决转身,低头看那白皙的手指,再抬头看她。
温蕙眼睛温润,道“都是我喜欢的,换什么。”
她虽没笑,神情唇角却都柔和,像一个妻子。
霍决立刻反握住她的手,目光灼灼“那就多裁几件。”
温蕙抿唇一笑。
她的目光转到那些料子上。
她没有欺骗霍决,桌上堆积的料子,的的确确都是她发自内心喜欢的。
她走过去,轻抚那浓丽的大红,明亮的宝蓝,华贵的真紫那些金线闪耀的光芒尤其让她喜欢。
只陆嘉言每看到她穿成这样,总是摇头笑。
虽也并没有不许她穿。
陆夫人虽说了,叫她只管自己喜欢就行。她实在是个很好的婆母,一直在教她,在男人之外,要保存“自己”。
可她是个品味那么高雅的人,她的品味也和陆嘉言是一样的。
温蕙生怕“自己喜欢”的,够不上陆府高雅的格调。便一直向她看齐,学习她的品味格调。
有这样好的老师,又有这么认真的学生,有这许多年舒缓、优雅的熏陶,理所当然地,温蕙出师了。
陆少夫人虽出身军户,却将自己修成了一位合格的世家夫人。
可到了现在,做了七八年的陆少夫人,温蕙却无奈地发现,原来她骨子里,还是那个俗里俗气的军户女。
我知道何为清雅,何为出尘。
可我,我真正喜欢的,依然是那份喧嚣热闹的俗丽。
因为终究,这才是我。
这些年怎么就,自己把自己都搞丢了呢
京城陆府,陆睿抬头“总算有回信了”
他放下笔,道“快拿与我。”
十月离开开封,到了京城便修书一封给家里报平安。
他们这种人家,信件可以走官驿,估算来回路上的时间,若家里一收到便回信,小年之前该能收到了。
可却一直没有。
紧跟着过年了,各衙门口都放假到正月十六才开印,官驿也不例外。等开了年又盼着,今日里都二月二龙抬头了,可算将家信盼来了。
果然人在异乡,家书抵万金。
只陆睿拿在手里,便觉得那信件过薄。玉刀裁开封口抽出信笺,果然只有薄薄一张。
那信却是陆正手书的。
“家里都好呢。”陆睿告诉平舟。
“当然。”平舟不以为然,“家里能有什么不好,自然样样都好。”
下人们常这样,要讨口彩,叫主人听了高兴。
陆睿不以为意。
陆正的信意简言赅,报了平安,叫他好好考试,勿要分心。
责令汝母并温氏,不得写信扰你心神。男儿志在朝堂,求封妻荫子,汝亦当专注春闱,勿挂念家中妇人。
原来是这样,是父亲不许母亲和蕙蕙给他写信。
的确春闱对读书人来说,是太重要的一件事。他如今的年纪,也该出仕了。
文官最好的发展路线是中进士,考庶吉士,京城六部熬熬资历,然后外放。行政官、监察官轮历一番,履历刷够了,再杀回京城,一路杀入内阁。
便划下一辈子的功业。
但这只是,二甲、三甲普通进士的最好发展路线。
在二甲三甲之上,还有一甲。
状元、榜眼、探花,这是被公认的人尖子。
顶尖人才走的,不是普通人才的路线,直接便授官入翰林。一路,从编修、修撰,进侍读、侍讲,进学士,进侍郎,进尚书,登阁拜相。
这是最短平快,最叫人羡慕的仕途路线。
只陆睿忍不住想温蕙。
分开许久,她不想他吗
对他的怨,淡些否
待重逢,他慢慢偿。
陆睿将父亲的信折起。
蕙娘,你等我。
霍决却飞快地反应过来了“现在不喜欢了”
温蕙是带着箱笼来的,她到现在穿的衣裳,都是她自己的衣裳。
一直淡淡,清雅,隽逸,出尘。
但她小时候,曾经连夜给他写信。
我从没见过那么好看的衣裳,鲜红鲜红,还织着金线。贺夫人穿着,好像王母娘娘下凡一样。娘说,那料子叫大红遍地金,连毅哥哥,你听说过吗但是好像挺贵的。还得去青州府才能买得到。
那时候温家底子还薄。温夫人带着温蕙去贺府,身上穿的体面衣服是刚浆洗过的细绸,板板整整的。
温蕙被贺夫人的衣裳迷了眼,因为太喜欢太喜欢,等不及,连夜给她的连毅哥哥写信,用了整整两页纸描写大红遍地金是一种多么好看的衣裳料子。
后来呢
温蕙想起来了,后来连毅哥哥给她回信了。
攒钱给你买,等你过门,也给你裁。
为什么,那些对她来说,需要触发才能想起来的久远回忆,他都还记得呢
温蕙的手指,捏紧了袖子。
“不喜欢的话,”霍决负手,看着别处,“叫她们换些别的来就是了,多的是。”
他又转回头来,问“你现在喜欢什么样的”
温蕙去看着桌上那些衣裳料子。
霍家和温家出身差不多,都是从底层的军士一步步爬上来的。大家从前都穷过,也都没读过什么书。
乡里的妇人,以胖为富足之美。温夫人胖胖的,堡里那些骨瘦如柴的女人都羡慕她。
穿衣裳,自然是稠丽的、闪亮的衣料为贵。大红大绿配着金线银线,才是他们这等人家的审美。
桌子上堆得小山似的,都是这样的料子。
温蕙再看霍决,霍决自己也是蟒袍裹身。虽是黑底,冬服的黑底也是华丽重锦,金线在上面闪耀。
番子们的衣服也都闪亮。因为衣服好看,所以被称为锦衣番子。
看着霍决就要唤人,把这些料子都换了去。温蕙伸出了手,扯住了黑色蟒袍的袖子。
霍决转身,低头看那白皙的手指,再抬头看她。
温蕙眼睛温润,道“都是我喜欢的,换什么。”
她虽没笑,神情唇角却都柔和,像一个妻子。
霍决立刻反握住她的手,目光灼灼“那就多裁几件。”
温蕙抿唇一笑。
她的目光转到那些料子上。
她没有欺骗霍决,桌上堆积的料子,的的确确都是她发自内心喜欢的。
她走过去,轻抚那浓丽的大红,明亮的宝蓝,华贵的真紫那些金线闪耀的光芒尤其让她喜欢。
只陆嘉言每看到她穿成这样,总是摇头笑。
虽也并没有不许她穿。
陆夫人虽说了,叫她只管自己喜欢就行。她实在是个很好的婆母,一直在教她,在男人之外,要保存“自己”。
可她是个品味那么高雅的人,她的品味也和陆嘉言是一样的。
温蕙生怕“自己喜欢”的,够不上陆府高雅的格调。便一直向她看齐,学习她的品味格调。
有这样好的老师,又有这么认真的学生,有这许多年舒缓、优雅的熏陶,理所当然地,温蕙出师了。
陆少夫人虽出身军户,却将自己修成了一位合格的世家夫人。
可到了现在,做了七八年的陆少夫人,温蕙却无奈地发现,原来她骨子里,还是那个俗里俗气的军户女。
我知道何为清雅,何为出尘。
可我,我真正喜欢的,依然是那份喧嚣热闹的俗丽。
因为终究,这才是我。
这些年怎么就,自己把自己都搞丢了呢
京城陆府,陆睿抬头“总算有回信了”
他放下笔,道“快拿与我。”
十月离开开封,到了京城便修书一封给家里报平安。
他们这种人家,信件可以走官驿,估算来回路上的时间,若家里一收到便回信,小年之前该能收到了。
可却一直没有。
紧跟着过年了,各衙门口都放假到正月十六才开印,官驿也不例外。等开了年又盼着,今日里都二月二龙抬头了,可算将家信盼来了。
果然人在异乡,家书抵万金。
只陆睿拿在手里,便觉得那信件过薄。玉刀裁开封口抽出信笺,果然只有薄薄一张。
那信却是陆正手书的。
“家里都好呢。”陆睿告诉平舟。
“当然。”平舟不以为然,“家里能有什么不好,自然样样都好。”
下人们常这样,要讨口彩,叫主人听了高兴。
陆睿不以为意。
陆正的信意简言赅,报了平安,叫他好好考试,勿要分心。
责令汝母并温氏,不得写信扰你心神。男儿志在朝堂,求封妻荫子,汝亦当专注春闱,勿挂念家中妇人。
原来是这样,是父亲不许母亲和蕙蕙给他写信。
的确春闱对读书人来说,是太重要的一件事。他如今的年纪,也该出仕了。
文官最好的发展路线是中进士,考庶吉士,京城六部熬熬资历,然后外放。行政官、监察官轮历一番,履历刷够了,再杀回京城,一路杀入内阁。
便划下一辈子的功业。
但这只是,二甲、三甲普通进士的最好发展路线。
在二甲三甲之上,还有一甲。
状元、榜眼、探花,这是被公认的人尖子。
顶尖人才走的,不是普通人才的路线,直接便授官入翰林。一路,从编修、修撰,进侍读、侍讲,进学士,进侍郎,进尚书,登阁拜相。
这是最短平快,最叫人羡慕的仕途路线。
只陆睿忍不住想温蕙。
分开许久,她不想他吗
对他的怨,淡些否
待重逢,他慢慢偿。
陆睿将父亲的信折起。
蕙娘,你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