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海外啊”皇帝沉默许久, 问,“确定吗”
霍决道“不确定。”
他看着皇帝道“只是怀疑,只有些蛛丝马迹,不能说是证据。臣只把这可能禀告陛下, 至于要怎么样, 由陛下决断。”
皇帝想了许久, 道“若是我,大概也往海外避去。大周领土之内,遍布番子。也只有出了海, 才踏实。”
他想了想, 又道“若是我,还会考虑到东洋国或者高句丽去借兵。这些小国, 便是大周的商贾都奉为上宾, 何况他那样的身份。他应该能想得到。”
“他一直是个机灵的孩子, 比他父亲强得多, 只吃亏在年纪上。”
说完, 皇帝又沉默了许久, 叹道“连毅, 我何时能真正睡个踏实觉”
霍决抬眸, 看着皇帝。
当年的四公子,如今已经全变了模样。时间推着人往前走, 谁也不能回头。
“陛下只管勤政牧民, 文治武功,踏实睡觉。”霍决垂首倾身,“这些事, 交给臣。”
皇帝凝视他良久, 终于点头“好, 就照你说的去做。钱从私库里出,省得朝臣们又有话说。”
霍决道“遵命。”
霍决待要告退,皇帝却喊住了他。
说完正事,他的眉眼轻松许多,看了霍决两眼,问“你最近是怎么了”
霍决凝目。
“你最近很爱笑。”皇帝说,“而且眉眼都舒展开了,跟从前很不一样。”
皇帝愈是看霍决,愈觉得是。
纵然他爱重霍决,也得承认,霍决身为阉人,从在长沙府时眉间就有阴郁之气。这种阴郁之气,很多阉人身上都有,毫不稀奇。
但现在,皇帝再看霍决,眉眼间深沉依旧,那股阴郁之气却明显不见了。
霍决沉默了一下,缓缓道“注意饮食调理,早晚功课不辍,人自然有精神。”
皇帝要是信他就有鬼了。
皇帝跟文臣说话,要绕三个弯,跟霍决说话,却是直着说“你夫人原谅你了”
霍决叹口气,道“小安又欠收拾。”
“他跟我,自然是无话不说的。”皇帝好奇心起来,“真的原谅你了你可真行,这都能做到”
皇帝情不自禁地向前倾身“跟我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自来女子最怕便是心伤,这心真的伤了,便很难愈合。我只知道你做事有手段,竟不知道你对女子还有这等手段。说说,说说。”
霍决与皇帝,从长沙的襄王府,到京城的齐王府,到深宫大内,一路走来,彼此知道的太多,的确也没什么可瞒的。
如今温蕙是他不可分割之人,也得跟皇帝交交底。
他道“说来十分简单,因我对她,什么手段都没有了。我做事的手段用在她身上,只会让她恨我憎我。所以我只能乞怜。”
“我与她自小订婚,也算两小无猜。虽然中间隔了这许多年许多事,但她终究是怜我的。”
“我也就指着这份怜活了。”
皇帝却笑了“真不知道你到底是懂女人还是不懂女人。”
他道“怜与爱自古不分离。”
“那女子若怜你,天长日久,终会爱你。”
霍决垂头,品味这四个字“天长日久”
这四个字,不就是他所求的吗。
皇帝出了个馊主意“我赐两个美人给你吧。女人易惊爱妒,让她患得患失,更晓得要抓牢你。”
觉得自己这主意很是聪明。
霍决叹了口气。
“陛下的主意自然是好的。”霍决倾身道。
“只,让她受惊不安,陛下舍得,”他抬眸,拒绝,“我不舍得。”
皇帝咋舌而笑。
笑完,皇帝看看天,道“今天没什么事了,走,去翰林院转转。”
翰林院离皇宫不远,就在御河桥靠东长安街。这是国家储才之地,经过历代不断地扩张修缮,引水为池,秘石为山,轩窗敞亮,树木荫蔽。曾有诗云“金殿当头玉堂署,十二朱廊隐宫树”、又诗云“咫尺玉堂清切地,底夸瀛岛说登仙”,描绘翰林院的静幽、清秘,最是一等的读书之地。
皇帝驾幸翰林院,翰林们出迎,霍决一眼便在人群中看到了陆睿。
青色的文臣常服穿在他身上,有出尘之感。静立于众人之中,濯濯然耀眼。
翰林官轮值禁中,陆睿并不是日日都在禁中,便是在,也未必能和霍决碰上。他们见面的次数并不多。
见到陆睿,霍决脑海中浮现的却是温蕙的面孔。
四哥,四哥
她面若桃花,低声唤着她。
她对他始终都还有不信、警惕和戒惧,但她也怜他。
她的吻温柔得令他心颤。
拥她在怀的时候,他感觉自己是完整的。
霍决站在皇帝的身后,目光越过皇帝的肩膀看着陆睿。
春光里,霍决觉得小陆探花看起来格外的清隽美好。
对这个人,他曾经羡慕过、嫉妒过、自卑过。可此时,看着他是一个如此出色俊秀的男子,霍决却觉得欣慰。
蕙娘的前半生这与他退了婚,没有他陪伴的前半生,有陆嘉言这样出色的男子伴她身侧,或许也有过伤心难过,却有更多的美好的回忆。不用怀疑,这是必然的,否则蕙娘为什么爱他。
霍决欣慰于温蕙的前半生有陆嘉言相伴。因他一想到,倘若是别的什么人,没那么优秀,没那么出色,甚至没那么富庶,都要为温蕙感到心疼。
幸好。
陆睿随着学士、侍读、侍讲们向皇帝行礼,抬起眸子,看到了皇帝身边那个穿着黑底金线蟒袍的男人,在春光里对他微微一笑,而后移开了视线。
很奇怪,那个人变得不太一样了。
陆睿与监察院都督霍决实在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但从淳宁四年年初酒楼的
“海外啊”皇帝沉默许久, 问,“确定吗”
霍决道“不确定。”
他看着皇帝道“只是怀疑,只有些蛛丝马迹,不能说是证据。臣只把这可能禀告陛下, 至于要怎么样, 由陛下决断。”
皇帝想了许久, 道“若是我,大概也往海外避去。大周领土之内,遍布番子。也只有出了海, 才踏实。”
他想了想, 又道“若是我,还会考虑到东洋国或者高句丽去借兵。这些小国, 便是大周的商贾都奉为上宾, 何况他那样的身份。他应该能想得到。”
“他一直是个机灵的孩子, 比他父亲强得多, 只吃亏在年纪上。”
说完, 皇帝又沉默了许久, 叹道“连毅, 我何时能真正睡个踏实觉”
霍决抬眸, 看着皇帝。
当年的四公子,如今已经全变了模样。时间推着人往前走, 谁也不能回头。
“陛下只管勤政牧民, 文治武功,踏实睡觉。”霍决垂首倾身,“这些事, 交给臣。”
皇帝凝视他良久, 终于点头“好, 就照你说的去做。钱从私库里出,省得朝臣们又有话说。”
霍决道“遵命。”
霍决待要告退,皇帝却喊住了他。
说完正事,他的眉眼轻松许多,看了霍决两眼,问“你最近是怎么了”
霍决凝目。
“你最近很爱笑。”皇帝说,“而且眉眼都舒展开了,跟从前很不一样。”
皇帝愈是看霍决,愈觉得是。
纵然他爱重霍决,也得承认,霍决身为阉人,从在长沙府时眉间就有阴郁之气。这种阴郁之气,很多阉人身上都有,毫不稀奇。
但现在,皇帝再看霍决,眉眼间深沉依旧,那股阴郁之气却明显不见了。
霍决沉默了一下,缓缓道“注意饮食调理,早晚功课不辍,人自然有精神。”
皇帝要是信他就有鬼了。
皇帝跟文臣说话,要绕三个弯,跟霍决说话,却是直着说“你夫人原谅你了”
霍决叹口气,道“小安又欠收拾。”
“他跟我,自然是无话不说的。”皇帝好奇心起来,“真的原谅你了你可真行,这都能做到”
皇帝情不自禁地向前倾身“跟我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自来女子最怕便是心伤,这心真的伤了,便很难愈合。我只知道你做事有手段,竟不知道你对女子还有这等手段。说说,说说。”
霍决与皇帝,从长沙的襄王府,到京城的齐王府,到深宫大内,一路走来,彼此知道的太多,的确也没什么可瞒的。
如今温蕙是他不可分割之人,也得跟皇帝交交底。
他道“说来十分简单,因我对她,什么手段都没有了。我做事的手段用在她身上,只会让她恨我憎我。所以我只能乞怜。”
“我与她自小订婚,也算两小无猜。虽然中间隔了这许多年许多事,但她终究是怜我的。”
“我也就指着这份怜活了。”
皇帝却笑了“真不知道你到底是懂女人还是不懂女人。”
他道“怜与爱自古不分离。”
“那女子若怜你,天长日久,终会爱你。”
霍决垂头,品味这四个字“天长日久”
这四个字,不就是他所求的吗。
皇帝出了个馊主意“我赐两个美人给你吧。女人易惊爱妒,让她患得患失,更晓得要抓牢你。”
觉得自己这主意很是聪明。
霍决叹了口气。
“陛下的主意自然是好的。”霍决倾身道。
“只,让她受惊不安,陛下舍得,”他抬眸,拒绝,“我不舍得。”
皇帝咋舌而笑。
笑完,皇帝看看天,道“今天没什么事了,走,去翰林院转转。”
翰林院离皇宫不远,就在御河桥靠东长安街。这是国家储才之地,经过历代不断地扩张修缮,引水为池,秘石为山,轩窗敞亮,树木荫蔽。曾有诗云“金殿当头玉堂署,十二朱廊隐宫树”、又诗云“咫尺玉堂清切地,底夸瀛岛说登仙”,描绘翰林院的静幽、清秘,最是一等的读书之地。
皇帝驾幸翰林院,翰林们出迎,霍决一眼便在人群中看到了陆睿。
青色的文臣常服穿在他身上,有出尘之感。静立于众人之中,濯濯然耀眼。
翰林官轮值禁中,陆睿并不是日日都在禁中,便是在,也未必能和霍决碰上。他们见面的次数并不多。
见到陆睿,霍决脑海中浮现的却是温蕙的面孔。
四哥,四哥
她面若桃花,低声唤着她。
她对他始终都还有不信、警惕和戒惧,但她也怜他。
她的吻温柔得令他心颤。
拥她在怀的时候,他感觉自己是完整的。
霍决站在皇帝的身后,目光越过皇帝的肩膀看着陆睿。
春光里,霍决觉得小陆探花看起来格外的清隽美好。
对这个人,他曾经羡慕过、嫉妒过、自卑过。可此时,看着他是一个如此出色俊秀的男子,霍决却觉得欣慰。
蕙娘的前半生这与他退了婚,没有他陪伴的前半生,有陆嘉言这样出色的男子伴她身侧,或许也有过伤心难过,却有更多的美好的回忆。不用怀疑,这是必然的,否则蕙娘为什么爱他。
霍决欣慰于温蕙的前半生有陆嘉言相伴。因他一想到,倘若是别的什么人,没那么优秀,没那么出色,甚至没那么富庶,都要为温蕙感到心疼。
幸好。
陆睿随着学士、侍读、侍讲们向皇帝行礼,抬起眸子,看到了皇帝身边那个穿着黑底金线蟒袍的男人,在春光里对他微微一笑,而后移开了视线。
很奇怪,那个人变得不太一样了。
陆睿与监察院都督霍决实在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但从淳宁四年年初酒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