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毅打量了一下杨广孝的书房。

    书房分为内外两间。

    内间有一张床榻,估计是用来休息的。

    外间有一张书桌,三个书橱,两把椅子,其中一把还是杨广孝坐的,另外一把估计是为客人留下的。

    杨广孝的书房布置的倒是颇为简单,没有什么装饰品。

    “学生苏毅,拜见知府大人”。

    苏毅向杨广孝作揖行礼。

    “免礼吧”。杨广孝笑着说道。

    苏毅说道,“此番前来,是特地来向知府大人道谢,多谢知府大人开恩,学生的老父亲大人才能够被释放出来”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杨广孝笑了笑说道。

    苏毅说道,“在大人看来是小事,但是对学生而言,却是大事,知府大人,真不愧是青天大老爷”

    “青天大老爷”。

    杨广孝微微一愣,心里顿时高兴起来。

    据苏毅了解,大武王朝还没有青天大老爷这种说法。

    读书人最看重是什么

    当然是名望了。

    而当官的读书人,除了看重名望之外,最为看重的就是名声了。

    如今苏毅将地球电视剧之中的“青天大老爷”都搬出来了。

    杨广孝能不高兴吗

    苏毅可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杨广孝作为余杭府知府,乃是正五品官员。

    放在后世,相当于地级市一把手啊。

    不对。

    比地级市一把手的权利还要大的多。

    苏毅没有什么背景,自然要抱紧杨广孝的大腿了。

    杨广孝虽然对青天大老爷这个称呼十分的满意,但嘴上却说道,“本官怎能当得起这个称呼”。

    苏毅说道,“如果连知府大人都当不起的话,试问,谁还能当得起这个称呼”。

    杨广孝笑着说道,“你这小子,倒是能言善辩”

    苏毅看到杨广孝心情不错,便取出了一张纸。

    随即缓缓展开。

    说道,“学生之前见大人似乎挺喜欢学生做的那首古诗,因此回去之后,学生便将古书写在了这张纸上,送给大人,希望大人喜欢”

    “好,速速呈送上来”杨广孝露出了兴致。

    这可是一首好诗,如果呈送给文庙,说不定有机会登上文庙的“圣刊”。

    而且,这首古诗还可以作为战争古诗。

    所以第一个得到馈赠之人,将能够得到文气反馈,得到赠诗之人,文气也会增加,如果原作者以后文位越来越高,写着这首古诗的宣纸甚至可能蜕变成强大的文宝。

    此外。

    杨广孝觉得苏毅诗才惊人,能言善辩,为人聪慧机智,未来不可限量,如果以后苏毅真的飞黄腾达,苏毅的墨宝,到时候可能价值连城。

    苏毅赶紧将纸张递给了杨广孝。

    “这字”。

    看到苏毅的字之后,杨广孝顿时露出了吃惊的表情来。

    苏毅前世作为文学系大学生,他的导师可是全国有名的一位教授。

    最为推崇宋朝宋徽宗的瘦金体。

    曾经极力推荐学生也可以去模仿瘦金体。

    练习书法的好处还是很多的。

    从修身的角度讲,可以提升文学修养,提高文化内涵。

    从日常休闲讲,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书写的乐趣,把闲暇时间从翻看手机、电脑游戏上转移到书法练习上。

    从身心健健上来讲,练习书法时的心平气和,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所以苏毅大学时候,很喜欢书法。

    模仿了三年瘦金体,瘦金体也算是登堂入室了。

    而大武王朝,显然没有瘦金体这种书法。

    杨广孝虽然不算书法大家,但是,科举考试有一件事情很重要,那就是字体,字写不好,一般很难有什么好名次。

    杨广孝能够考上进士,可见他的书法也是极好的。

    所以。

    当杨广孝看到苏毅这种瘦金体之后,顿时十分震惊,越看越是喜欢。

    “这是什么字体为何从未见过”。杨广孝疑惑不解的问道。

    许多书法大家的字帖,杨广孝基本上都见到过。

    但是这种瘦金体,他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苏毅暗道,“这瘦金体你见过才算邪门呢”

    当然。

    心里想的这些话,苏毅自然不会说出来,他说道,“回禀大人,这种字体叫做瘦金体,乃是一天晚上,学生入梦,在梦中见到了一位神秘大儒,那位神秘大儒传授给学生的一种字体”。

    苏毅之所以没有说这瘦金体是他发明的,那是因为说了也没有人相信啊,任何一种字体,都需要经过几十年的打磨,才能够趋于完美,关键苏毅才多大啊,如果苏毅说这瘦金体是自己研究出来的,保证没有人相信,而且还会落得一个沽名钓誉的名声。

    读书人最看重的就是名声,一旦名声有侮,以后别想在世林混下去了。

    所以。

    一些话能说,一些话不能说。

    至于梦中得了传承这种事情,其实并不少见。

    比如一千年前,孔子“托梦”传道统于刘勰。

    刘勰乃是大武王朝很有名气的一位大儒。

    著有文心雕龙。

    他在文心雕龙序志说,在三十多岁时,“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

    他梦见自己手捧红色的祭器,跟随孔子向南走。

    梦醒后,感到非常高兴。

    而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不少,所以苏毅在梦中跟着大儒学会了瘦金体这种字体,听着虽然稀奇,但并不是不能接受。

    杨广孝听了之后,说道,“看来你也是有气运之人,竟然能得大儒入梦传授”。

    顿了顿,杨广孝问道,“你今年多大了”。

    苏毅道,“学生今年十五”。

    “都读了什么书”。杨广孝问道。

    一般启蒙读的都是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内容。

    这是论语之中提及的小学之道。

    年龄大一些,大概到了八岁左右,开始读四书五经。

    科举考试的试题,也主要是从四书五经之中出题,所以这是必修学科。

    到了十二岁,还要学习六艺。

    科举考试之中,还有一部分题目从六艺之中演变而来。

    当然,如果条件好的话,家中有藏书,可以读更多的书籍。

    多增加知识面,当然是好的。

    杨广孝询问的显然不可能是基础的启蒙书籍,而是小学之后都读了什么书。

    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儒神在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秋风揽明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风揽明月并收藏儒神在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