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风带着北方特有的料峭, 从奉天殿门口刮入,角度刁钻的往垂头跪着的刑文盛领口里灌,吹走他一身热度。

    他下意识地看向阁老, 年迈的次辅却对他微微摇头。

    ――庆云帝时日无几, 太子就是名正言顺的下一任帝王。如今他铁了心要让宋微查案,其中定有深意,再劝谏下去,只怕会适得其反。

    在刑文盛余光里, 那个与宋九面容相似, 却因为品阶不够, 不能穿飞鱼服, 只穿着褐衫和皂靴的姑娘膝盖弯曲, 瘦削的脊背微微前倾。

    与此同时, 刑文盛听到宋微清澈的嗓音“臣宋微领旨, 谢殿下恩典。”

    至此,由刑部协助宋微调查八百万两银子丢失, 成了铁板钉钉之事。

    一下朝, 宋微就被太子身边的小顺子请去养心殿西暖阁,与她同行的还有刑部尚书刑文盛。

    至于燕王时逍, 则跟着其他两位兄长探望庆云帝――立春宴已过去三日,他不仅没有丝毫醒过来的征兆, 而且气息日愈衰弱, 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驭龙宾天。

    这时候若是不去服侍汤药,那就有违孝道。

    因此, 不管周王与文王是否愿意, 表面的形式都得做到位。

    一下朝堂,周王就解开了束发的发冠, 任由过肩的头发披散下来――他在北地边境驻守十余年,马背上讨生活,从来不喜欢约束。

    他重重的拍了两下时逍的肩膀,眼睛里带着一丝晦暗不明的含义,嘴巴上却朗声笑着“四弟可真是深藏不漏啊,这一手守城之术,二哥我都得甘拜下风。”

    “二哥谬赞,不过是多看了些兵书。”已经将实力暴露在外,时逍索性坦荡承认。

    “仅仅看兵书就能用三万五少爷兵挡住十万穷凶极恶的土匪,四弟可真是一个将才,”说着,他拢着时逍的肩膀,带着他一起回头看了眼正跟刑文盛并肩通行的宋微,调笑道,“等你娶了正妃,侧妃之位就能按照你的意思纳。到时得了封地,可得多多来找二哥喝酒。咱们兄弟俩好好探讨一下排兵布阵”

    文王身子骨还是不大好,走了几步就咳嗽,他用帕子掩住口鼻,说“四弟年纪小,又从小在帝后膝下长大,何必跟你一样去那苦寒之地吃沙子。还不如去南方,小桥流水,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富贵又清闲。”

    文王说这句话的时候,目光落在前面带路的小太监身上,随着他下一次咳嗽的动作,不动声色收回视线。

    今日太子代帝理朝,已经是在为日后登基作准备。看似理所应当,但这其实已经是满朝文武与周王和文王博弈的结果。

    周王和文王心里门清――一旦十万土匪连夜逼宫不成,太子登基就成为大势所趋。毕竟他是庆云帝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在太子之位上坐了十年,已经被满朝文武所认可。

    若是他们两位仗着手里有兵权,在此刻发动叛变,即使成功了,那也名不正言不顺。且不说天下人每人一口唾沫星子就能把他们淹死,单单是后人的评价,不用想也知道都是一些狼子野心、杀兄弑父之类的词语。

    简直遗臭万年。

    因此,两位王爷才愿意妥协,只等着庆云帝宾天,太子登基,他们就回各自封地,静待下一次时机。

    他们俩可以在各自封地天高皇帝远的蛰伏起来,但时逍不行,他还未曾娶妻,没有封地――如今他又因为过早地展现了实力而被太子忌惮,以后的日子艰难着呢。

    刑文盛没有察觉前面三位王爷的兄友弟恭,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八百万两白银案的事情。

    他走在宋微右侧,趁小顺子不注意的时候看了宋微两眼,他想提醒宋微――太子让她查案,并不是真心要给她职权、重用她,最终目的只是要用她来牵制燕王时逍。

    邺都城内向来瞒不住消息,一点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大家的耳目。更别提宋微自那日土匪逼宫后,就大摇大摆的住进了燕王府,一连三日,闭门不出。

    他们大夏朝虽然民风开放,但却鲜少有未出阁的姑娘堂而皇之的住进大龄未婚男人家里的情况。

    孤男寡女,同在一个屋檐下,要说两人只是单纯的上下级关系,恐怕没人信。

    既然宋微与时逍关系暧昧,而太子又不能明目张胆的动这位刚立下泼天功劳的燕王,那么遭殃的显然就成了宋微。

    刑文盛想告诉宋微,不要被这突如其来的查案权柄冲昏头脑,太子最后的目的可能是通过她来制衡燕王。但他们身边还有小顺子,刑文盛到底没说出来。

    宋微则一直目视前方,对刑文盛的目光恍若未觉。她拿到了初入邺都以来最想获得的查案权利,却依然不悲不喜,面色甚至可以称得上平静,仿佛早就预料到太子在朝堂上会有如此做派。

    走在最前面的时逍,则在跟文王的寒暄中,不着痕迹的往后一瞥,恰好跟宋微盈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锦衣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之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之昔并收藏锦衣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