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都有些零零碎碎的疤痕。
除此之外,看不出什么稀奇之处,这就只是个乡下随处可见的农妇。
当军官走上前去,询问她的时候,那个女人低眉敛目,低声答了军官的问话。
安静乖顺,看起来也是最卑微不过的黔首模样。
士兵们嘀嘀咕咕的声音稍大了些。
但顷刻间便被另一种声音盖了过去。
一阵接一阵低沉的战鼓声自城下响起如同大地深处传出的咆哮
袁谭又一次开始攻城
“列队列队”军官跑了过来,“弓手”
而正在此时,另一名军官也跑了上来,“矛手矛手随我来”
“校尉,要矛手何用”
“下城墙”那个偏将大声吼道,“将军有令准备出城杀敌”
守城的这名队率一瞬间便怔了,“城墙上人手不足,如之奈何”
偏将用力地吐了一口唾沫,“你去多寻些民夫来顶上便是这等事还要问汝公不成”
城中的守军没有那么足,这是毫无疑问的。
然而田豫仍然制订了这样一个计划。
如果继续守下去,他很确定仍然能够坚守十数日,那时即使陆廉还未归来,但必定已有援军的眉目。
但在这十数日里,剧城将承受巨大的伤亡,这座城池将变得满目疮痍,哀鸿遍野。
因此他必须想出一个办法,即使不能令袁谭退兵,至少也要扼制他那些楼橹的作用。
他考虑过以牙还牙地也用石头扔过去,砸烂那些车。
但比起袁谭只需要瞄准一条线,他的反击是必须瞄准数百步外的一个点,这太难了。
因此他要想一些别的什么办法。
比如说,袁谭的军队是驻扎在土山下的,土山上只有工匠与运送石头的民夫。
但每天都有那么一阵,一队骑兵举着旗,上了土山,而且这些骑兵会在剧城四面游走,但只会爬城西的土山。
这就很值得在意了,田豫想,袁谭很可能是觉得这个距离很安全,没人能伤到他,因此会爬一爬楼橹,居高临下地观望一下攻城的态势。
如果将军或是太史子义在的话,说不定是能留下他的。
尽管他们都不在,田豫仍然要试一试。
那个妇人仍然在盯着弩机上的望山看,谁也不知道她在看个什么。
但周围的守军已经无暇再看热闹了。
城墙上下,到处都是一片战火。
有被巨石砸出的缺口,顷刻便有冀州兵攀附其上,人一组,并肩作战,占住了这一片城头
他们可不是那些青州匪类,更不是用来徒劳消耗守军人力的民夫,他们各个都是冀州精兵,袁氏父子以恩义厚待他们,他们的父母妻儿都能在北国肥沃而宁静的土地上耕种生活,他们只需要不断进取,不断攫取荣誉与战功无论生死,都能令家人活得更好
先登的功劳那样光耀夺目,甚至盖过了太阳的光芒,盖过了生死的恐惧。
但对于守军而言,战功与犒赏都不那么重要他们人人都听说了千乘陷落之后的遭遇。
他们也因此坚信,如果剧城失守,这也是他们将迎来的命运。
这也许是整个青州将迎来的命运因此谁敢后退一步
他们就这样牙齿里冒出血沫,眼眶几乎也要裂开地上前去争夺,上前一步再上前一步把他们掀下去掀下去
城头如同一锅煮沸的热汤,所有人都烩在里面,哀嚎着,咆哮着,挣命着,连那些健妇营的女兵也拔出武器,同冀州人厮杀起来的时候,那个黑皮肤的妇人还在盯着望山看,一动不动。
天空上飞过一只乌鸦,盘旋了一圈,迎着寒风,向西而去。
寒风将十几面旗帜展开,那些旗帜稳稳地擎在骑兵的手中,自中军而出,爬上了土坡。
五座楼橹中,左侧第二座被反复加固过,因此比其他的楼橹更加结实一些,离远看也更加臃肿一些。
她的望山正对着那座楼橹。
有几乎看不清,如同一片鸦羽的东西,自楼橹间轻飘飘地打了个旋。
那个妇人的嘴角动了一下。
那不是鸦羽,那是一件皮毛光滑的黑色大纛。
她轻轻地伸出了一只手,向着身边的一个妇人打了手势。
当那个女兵磕磕绊绊,自满是尸体的城墙上跑下来时,传令官立刻便看到了她从怀里摸出的那面小旗。
“将军,袁谭登上了楼橹”
袁谭的确是爬上了楼橹。
他今天的攻城效果很不错,尽管损失也很惊人,但他心里算计着,至少可以维持五日这样的攻城规模。
但剧城能支撑多久呢那些守军还有多少斗志呢
他想亲眼看一看,因此在一队骑兵的护卫下,登上了楼橹。
这原本不是什么鲁莽之举,土山前面便是他的中军,后面是他的大营,他站在楼橹上,离城池有数百步之遥,楼橹上又防护极为严密,堪称万无一失。
尤其登高望远能令他一舒胸中郁气,他便更加喜爱这座楼橹了。
此刻这位年轻统帅将手扶在粗木搭建而成的围栏上,满意地注视着那座被鲜血浸透的城池时,他忽然发现了一个异样的事。
吊桥在渐渐被放下。
“他要开城门”袁谭的瞳孔一瞬间缩紧,“他为何要出城”
他刚想要弯一弯腰,看得更清楚些的时候,空气中忽然传来一声不祥的蜂鸣
不,那不是蜂鸣,那是利箭破开空气时,发出的警告
他的身体比他的头脑更快,想也不想地就准备趴下躲藏。
可是那支弩矢比他的反应更快了一步。
“他们说你是个神箭手。”
“小人的夫家是猎户,”那女人匍匐在地上,“夫君一家擅射,小人只是曾经跟着练过几次。”
“你有夫家你不是独自一人,入的健妇营”
“小人曾有夫家,还曾有几个儿女,”那妇人的头仍然低着,“现在都不在了。”
他们在连年的攻伐中散落在各处,化为了青州的野草,连她的精魂也跟着一起丢在了那片袁谭与田楷相互攻伐过的荒野上。
她的手很稳,眼睛一眨也不眨。
当她将反复校对后的弩矢对准远处那一小片鸦羽时,这个野草一般安静柔顺的妇人心跳甚至都没有快过一拍。
那不是什么乌鸦,也不是野猪,那是敌军的统帅
那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的袁氏之子
她岂看不到那些丢进来的人头吗
她岂不知千乘一个俘虏都没有剩吗
这个黔首出身的妇人眼睛里看不见累世阀阅,也看不见名门风流。
但当弩矢从炼狱一般的城头上飞出,狠狠地扎进目标的身体里时,那位累世阀阅的青年将军发出了一声前所未有的惨叫。
城门终于完全打开了。
手提长牌的士兵发出了一声战吼
“为剧城”
“为剧城”
田豫咬着牙,拔出了他的长剑。
“为千乘”
为那些背井离乡的百姓。
为那些再也不能回来的士兵。
为那位再也不能以文采传世的先生。
当这支兵马与攻城的冀州军厮杀在一起时,一小队骑兵已经迅速冲出城去,奔向了那座楼橹
除此之外,看不出什么稀奇之处,这就只是个乡下随处可见的农妇。
当军官走上前去,询问她的时候,那个女人低眉敛目,低声答了军官的问话。
安静乖顺,看起来也是最卑微不过的黔首模样。
士兵们嘀嘀咕咕的声音稍大了些。
但顷刻间便被另一种声音盖了过去。
一阵接一阵低沉的战鼓声自城下响起如同大地深处传出的咆哮
袁谭又一次开始攻城
“列队列队”军官跑了过来,“弓手”
而正在此时,另一名军官也跑了上来,“矛手矛手随我来”
“校尉,要矛手何用”
“下城墙”那个偏将大声吼道,“将军有令准备出城杀敌”
守城的这名队率一瞬间便怔了,“城墙上人手不足,如之奈何”
偏将用力地吐了一口唾沫,“你去多寻些民夫来顶上便是这等事还要问汝公不成”
城中的守军没有那么足,这是毫无疑问的。
然而田豫仍然制订了这样一个计划。
如果继续守下去,他很确定仍然能够坚守十数日,那时即使陆廉还未归来,但必定已有援军的眉目。
但在这十数日里,剧城将承受巨大的伤亡,这座城池将变得满目疮痍,哀鸿遍野。
因此他必须想出一个办法,即使不能令袁谭退兵,至少也要扼制他那些楼橹的作用。
他考虑过以牙还牙地也用石头扔过去,砸烂那些车。
但比起袁谭只需要瞄准一条线,他的反击是必须瞄准数百步外的一个点,这太难了。
因此他要想一些别的什么办法。
比如说,袁谭的军队是驻扎在土山下的,土山上只有工匠与运送石头的民夫。
但每天都有那么一阵,一队骑兵举着旗,上了土山,而且这些骑兵会在剧城四面游走,但只会爬城西的土山。
这就很值得在意了,田豫想,袁谭很可能是觉得这个距离很安全,没人能伤到他,因此会爬一爬楼橹,居高临下地观望一下攻城的态势。
如果将军或是太史子义在的话,说不定是能留下他的。
尽管他们都不在,田豫仍然要试一试。
那个妇人仍然在盯着弩机上的望山看,谁也不知道她在看个什么。
但周围的守军已经无暇再看热闹了。
城墙上下,到处都是一片战火。
有被巨石砸出的缺口,顷刻便有冀州兵攀附其上,人一组,并肩作战,占住了这一片城头
他们可不是那些青州匪类,更不是用来徒劳消耗守军人力的民夫,他们各个都是冀州精兵,袁氏父子以恩义厚待他们,他们的父母妻儿都能在北国肥沃而宁静的土地上耕种生活,他们只需要不断进取,不断攫取荣誉与战功无论生死,都能令家人活得更好
先登的功劳那样光耀夺目,甚至盖过了太阳的光芒,盖过了生死的恐惧。
但对于守军而言,战功与犒赏都不那么重要他们人人都听说了千乘陷落之后的遭遇。
他们也因此坚信,如果剧城失守,这也是他们将迎来的命运。
这也许是整个青州将迎来的命运因此谁敢后退一步
他们就这样牙齿里冒出血沫,眼眶几乎也要裂开地上前去争夺,上前一步再上前一步把他们掀下去掀下去
城头如同一锅煮沸的热汤,所有人都烩在里面,哀嚎着,咆哮着,挣命着,连那些健妇营的女兵也拔出武器,同冀州人厮杀起来的时候,那个黑皮肤的妇人还在盯着望山看,一动不动。
天空上飞过一只乌鸦,盘旋了一圈,迎着寒风,向西而去。
寒风将十几面旗帜展开,那些旗帜稳稳地擎在骑兵的手中,自中军而出,爬上了土坡。
五座楼橹中,左侧第二座被反复加固过,因此比其他的楼橹更加结实一些,离远看也更加臃肿一些。
她的望山正对着那座楼橹。
有几乎看不清,如同一片鸦羽的东西,自楼橹间轻飘飘地打了个旋。
那个妇人的嘴角动了一下。
那不是鸦羽,那是一件皮毛光滑的黑色大纛。
她轻轻地伸出了一只手,向着身边的一个妇人打了手势。
当那个女兵磕磕绊绊,自满是尸体的城墙上跑下来时,传令官立刻便看到了她从怀里摸出的那面小旗。
“将军,袁谭登上了楼橹”
袁谭的确是爬上了楼橹。
他今天的攻城效果很不错,尽管损失也很惊人,但他心里算计着,至少可以维持五日这样的攻城规模。
但剧城能支撑多久呢那些守军还有多少斗志呢
他想亲眼看一看,因此在一队骑兵的护卫下,登上了楼橹。
这原本不是什么鲁莽之举,土山前面便是他的中军,后面是他的大营,他站在楼橹上,离城池有数百步之遥,楼橹上又防护极为严密,堪称万无一失。
尤其登高望远能令他一舒胸中郁气,他便更加喜爱这座楼橹了。
此刻这位年轻统帅将手扶在粗木搭建而成的围栏上,满意地注视着那座被鲜血浸透的城池时,他忽然发现了一个异样的事。
吊桥在渐渐被放下。
“他要开城门”袁谭的瞳孔一瞬间缩紧,“他为何要出城”
他刚想要弯一弯腰,看得更清楚些的时候,空气中忽然传来一声不祥的蜂鸣
不,那不是蜂鸣,那是利箭破开空气时,发出的警告
他的身体比他的头脑更快,想也不想地就准备趴下躲藏。
可是那支弩矢比他的反应更快了一步。
“他们说你是个神箭手。”
“小人的夫家是猎户,”那女人匍匐在地上,“夫君一家擅射,小人只是曾经跟着练过几次。”
“你有夫家你不是独自一人,入的健妇营”
“小人曾有夫家,还曾有几个儿女,”那妇人的头仍然低着,“现在都不在了。”
他们在连年的攻伐中散落在各处,化为了青州的野草,连她的精魂也跟着一起丢在了那片袁谭与田楷相互攻伐过的荒野上。
她的手很稳,眼睛一眨也不眨。
当她将反复校对后的弩矢对准远处那一小片鸦羽时,这个野草一般安静柔顺的妇人心跳甚至都没有快过一拍。
那不是什么乌鸦,也不是野猪,那是敌军的统帅
那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的袁氏之子
她岂看不到那些丢进来的人头吗
她岂不知千乘一个俘虏都没有剩吗
这个黔首出身的妇人眼睛里看不见累世阀阅,也看不见名门风流。
但当弩矢从炼狱一般的城头上飞出,狠狠地扎进目标的身体里时,那位累世阀阅的青年将军发出了一声前所未有的惨叫。
城门终于完全打开了。
手提长牌的士兵发出了一声战吼
“为剧城”
“为剧城”
田豫咬着牙,拔出了他的长剑。
“为千乘”
为那些背井离乡的百姓。
为那些再也不能回来的士兵。
为那位再也不能以文采传世的先生。
当这支兵马与攻城的冀州军厮杀在一起时,一小队骑兵已经迅速冲出城去,奔向了那座楼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