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不了多久可能还有一批知青, 人多不好管理,张支书当然希望心术不正的都回城。
可是农场有几十个生产队, 张庄生产队知青最多,给两个名额已经不少了。
张小草能知道这个消息,说明这事传出去了。农场愿意,其他村的村支书知道了也不见得同意。
想归想,翌日上午到了农场,张支书依然要四个名额。
老话说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要两个可能给一个,要五个太不要脸, 总共才十个名额。那要四个极有可能给三个。
然而主任一句话把张支书顶回来三个上大学名额已经给张庄生产队一个, 知青名额就别争了。
张支书怕最后只给一个,不敢跟他们讨价还价, 直接把刘季新和段伊然的情况上报给他们。农场也怕知青出事,便给张支书两个名额。
话又说回来,夏天没什么事,只待庄稼长大。
方剑平寻思着等庄稼长大, 按小芳的成绩就可以上三年级了。可他还是教一二年级。担心小芳不愿去, 他就去学校拿两本书三年级上学期的语文和数学。
张支书走后, 方剑平就把小芳移到树下给她补课, 以免她愿意去却因为听不懂而大闹课堂。
小芳乖乖听话就不是她了。
于是她就趴在桌子上耍赖。
方剑平拿两颗糖, “学完语文给你一个, 学完数学再给你一个。”
小芳真想回他一句“你哄孩子呢。”
可在方剑平眼里她就是个孩子啊。
小芳哼哼道“那一盒都是我的,我让你给”
方剑平噎了一下,随即忍不住笑了孩子大了不好哄了。
“你想不想考双百分, 别人说你傻, 你可以说他傻, 还可以说, 你们全家都是大傻子,没一个考双百分的”
小芳觉得差不多了就坐起来。
方剑平以为有戏,“不学太久,语文半小时,然后你写一会儿作业,再学半小时数学。总共两个小时。”往东边看一下,“现在顶多七点。学好了才九点。离中吃午饭十一二点还有三四个小时。”
小芳掰着手指的算一下,等于学两小时玩四个小时,这才勉强同意。
为了闺女多学点东西,张支书也是煞费苦心。
便于方剑平教学,张支书特意请木匠大头给他做个小黑板。
方剑平就把黑板挂在柿子树上写需要学的课文和生字。
由于不稳当,方剑平需要一只手扶着一只手写。见他这么费力,小芳不好意思故意调皮捣蛋。
乖乖的等这节课结束,小芳装天真冲他伸出手。
方剑平乐了“不是不要”
“不要白不要”小芳说的理所当然,方剑平很高兴,她又聪明了。
再过段时间可能跟她奶奶一样能无理搅三分。
思及此,方剑平不由得想起高氏的做派,连忙摇摇头把这个可怕的想法挥出去用裹脚布堵人家的嘴,真不是人干事。
这事反倒让方剑平想起张老九他们的担忧。
张支书只有一个女儿还嫁人了,嫁的人还是拿工资的老师,没有天灾人祸,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高家人占便宜习惯了,不甘心放弃这门亲戚肯定会让人上门劝和。
高素兰因为昨天的事没脸出去,就在堂屋里做活。
方剑平看一下她好像没注意到外面的情况,立马把大门从里面别上。
小芳不禁问“插啥”
方剑平做个“嘘”的手势,小声说“以免有人突然进来,你现在脚使不上劲,我一个人赶不走。”
过来服软肯定得先商议商议说辞,小高庄离这边又不近,方剑平算一下时间,不出意外给小芳上完课就差不多了。
九点左右,没人来方剑平依然不敢大意。
这时候温度上来,院里热起来,方剑平想带着小芳出去乘凉。可是丈母娘在屋里,他就不好从外面锁门了。
方剑平就用小芳要出去凉快的名义让她帮忙拿板凳,然后再让小芳命令她陪伴。
小芳家对面就是小树林,路边还有几棵大树,所以这边十分凉快。
村西头的人几乎每天都会到这边做活。
没等小芳出马,谢兰等人就招呼高素兰坐下。高素兰脸皮薄,人家开口了,她就不好意思再躲回屋里。
方剑平目的达到就不再管她,以给小芳拿吃的名义回院里摘两根黄瓜,夹一本书出来顺手把大门锁上。
村西头坐了几十口人,不用担心生人进去,以至于家家户户大门敞开着。
方剑平一锁门,别人想不多想都难。
高素兰瞧着众人神色有异,就想数落方剑平几句,然而他快速到小芳身边,离她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得有五六米。
高素兰好意思吼亲闺女,不好意思吼女婿,悻悻地把话咽回去。
钥匙上有个很长的绳子,以免丢了不好找。方剑平就把钥匙挂在小芳脖子上,“除了我和你爹,谁要都别给。”
小芳“咔擦”一下咬掉一口黄瓜,瓮声说“我又不傻。”
方剑平终于没有忍住,摸摸她的头“你最聪明。”
愈发像哄孩子了。
小芳皱着眉头拨开他的手“我长大了”
方剑平心说,什么时候不说这话,你才真正长大了。
“要不要我给你讲故事”
小芳下意识看他手里的书,拿着毛选给她讲故事讲党的发展史吗。
“啥故事”小芳佯装十分好奇。
方剑平“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
小芳一点不意外,更想说我比你知道的多。可是这点无法解释啊。
“打小鬼子吗”小芳摇摇头“不是小鬼子我不听。”
此话一出,坐在一旁和泥或者站在一旁打纸炮的孩子都不由得看过来。
方剑平觉得应该让他们知道现在生活虽然辛苦,但比以前好太多太多再也不用担心一抬头落下一个东西,不是鸟屎而是手榴弹。
“那就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故事”
这事离他们最近,很多小孩都知道这事,说了他们有代入感。
小芳故意问“不是打鬼子啊”
“这也是。”
大胖不禁说“这是帮别人打鬼子。”
方剑平摇了摇头“不是的。”找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一下两国边境,“咱们两个国家离得近,近的就像我们家和你们家吧”
大胖点头。
方剑平“其实比你我两家还近。咱们两家中间有墙,咱们国家和朝鲜之间连墙都没有。我要是在我家墙上
可是农场有几十个生产队, 张庄生产队知青最多,给两个名额已经不少了。
张小草能知道这个消息,说明这事传出去了。农场愿意,其他村的村支书知道了也不见得同意。
想归想,翌日上午到了农场,张支书依然要四个名额。
老话说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要两个可能给一个,要五个太不要脸, 总共才十个名额。那要四个极有可能给三个。
然而主任一句话把张支书顶回来三个上大学名额已经给张庄生产队一个, 知青名额就别争了。
张支书怕最后只给一个,不敢跟他们讨价还价, 直接把刘季新和段伊然的情况上报给他们。农场也怕知青出事,便给张支书两个名额。
话又说回来,夏天没什么事,只待庄稼长大。
方剑平寻思着等庄稼长大, 按小芳的成绩就可以上三年级了。可他还是教一二年级。担心小芳不愿去, 他就去学校拿两本书三年级上学期的语文和数学。
张支书走后, 方剑平就把小芳移到树下给她补课, 以免她愿意去却因为听不懂而大闹课堂。
小芳乖乖听话就不是她了。
于是她就趴在桌子上耍赖。
方剑平拿两颗糖, “学完语文给你一个, 学完数学再给你一个。”
小芳真想回他一句“你哄孩子呢。”
可在方剑平眼里她就是个孩子啊。
小芳哼哼道“那一盒都是我的,我让你给”
方剑平噎了一下,随即忍不住笑了孩子大了不好哄了。
“你想不想考双百分, 别人说你傻, 你可以说他傻, 还可以说, 你们全家都是大傻子,没一个考双百分的”
小芳觉得差不多了就坐起来。
方剑平以为有戏,“不学太久,语文半小时,然后你写一会儿作业,再学半小时数学。总共两个小时。”往东边看一下,“现在顶多七点。学好了才九点。离中吃午饭十一二点还有三四个小时。”
小芳掰着手指的算一下,等于学两小时玩四个小时,这才勉强同意。
为了闺女多学点东西,张支书也是煞费苦心。
便于方剑平教学,张支书特意请木匠大头给他做个小黑板。
方剑平就把黑板挂在柿子树上写需要学的课文和生字。
由于不稳当,方剑平需要一只手扶着一只手写。见他这么费力,小芳不好意思故意调皮捣蛋。
乖乖的等这节课结束,小芳装天真冲他伸出手。
方剑平乐了“不是不要”
“不要白不要”小芳说的理所当然,方剑平很高兴,她又聪明了。
再过段时间可能跟她奶奶一样能无理搅三分。
思及此,方剑平不由得想起高氏的做派,连忙摇摇头把这个可怕的想法挥出去用裹脚布堵人家的嘴,真不是人干事。
这事反倒让方剑平想起张老九他们的担忧。
张支书只有一个女儿还嫁人了,嫁的人还是拿工资的老师,没有天灾人祸,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高家人占便宜习惯了,不甘心放弃这门亲戚肯定会让人上门劝和。
高素兰因为昨天的事没脸出去,就在堂屋里做活。
方剑平看一下她好像没注意到外面的情况,立马把大门从里面别上。
小芳不禁问“插啥”
方剑平做个“嘘”的手势,小声说“以免有人突然进来,你现在脚使不上劲,我一个人赶不走。”
过来服软肯定得先商议商议说辞,小高庄离这边又不近,方剑平算一下时间,不出意外给小芳上完课就差不多了。
九点左右,没人来方剑平依然不敢大意。
这时候温度上来,院里热起来,方剑平想带着小芳出去乘凉。可是丈母娘在屋里,他就不好从外面锁门了。
方剑平就用小芳要出去凉快的名义让她帮忙拿板凳,然后再让小芳命令她陪伴。
小芳家对面就是小树林,路边还有几棵大树,所以这边十分凉快。
村西头的人几乎每天都会到这边做活。
没等小芳出马,谢兰等人就招呼高素兰坐下。高素兰脸皮薄,人家开口了,她就不好意思再躲回屋里。
方剑平目的达到就不再管她,以给小芳拿吃的名义回院里摘两根黄瓜,夹一本书出来顺手把大门锁上。
村西头坐了几十口人,不用担心生人进去,以至于家家户户大门敞开着。
方剑平一锁门,别人想不多想都难。
高素兰瞧着众人神色有异,就想数落方剑平几句,然而他快速到小芳身边,离她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得有五六米。
高素兰好意思吼亲闺女,不好意思吼女婿,悻悻地把话咽回去。
钥匙上有个很长的绳子,以免丢了不好找。方剑平就把钥匙挂在小芳脖子上,“除了我和你爹,谁要都别给。”
小芳“咔擦”一下咬掉一口黄瓜,瓮声说“我又不傻。”
方剑平终于没有忍住,摸摸她的头“你最聪明。”
愈发像哄孩子了。
小芳皱着眉头拨开他的手“我长大了”
方剑平心说,什么时候不说这话,你才真正长大了。
“要不要我给你讲故事”
小芳下意识看他手里的书,拿着毛选给她讲故事讲党的发展史吗。
“啥故事”小芳佯装十分好奇。
方剑平“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
小芳一点不意外,更想说我比你知道的多。可是这点无法解释啊。
“打小鬼子吗”小芳摇摇头“不是小鬼子我不听。”
此话一出,坐在一旁和泥或者站在一旁打纸炮的孩子都不由得看过来。
方剑平觉得应该让他们知道现在生活虽然辛苦,但比以前好太多太多再也不用担心一抬头落下一个东西,不是鸟屎而是手榴弹。
“那就讲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故事”
这事离他们最近,很多小孩都知道这事,说了他们有代入感。
小芳故意问“不是打鬼子啊”
“这也是。”
大胖不禁说“这是帮别人打鬼子。”
方剑平摇了摇头“不是的。”找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一下两国边境,“咱们两个国家离得近,近的就像我们家和你们家吧”
大胖点头。
方剑平“其实比你我两家还近。咱们两家中间有墙,咱们国家和朝鲜之间连墙都没有。我要是在我家墙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