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音笛的音色,醇厚、辽阔。
像是江南水乡,委婉柔美。
姑苏行
这匹小马,它不想干活,竟然又蹿到了江南去了
突然间,柔美的江南风光,突然飘起了漫天的大雪。
寒江残雪
谷小白一晃脑袋,一声似悲似哭的长音传来。
刹那间,八百里秦川赫然在望。
秦川抒怀
当秦川抒怀响起时,秦川已经一抬手,一跺脚,宛若快马疾奔的三吐音响起来。
秦川情
来来来,来了我们西北,还是听我的吧来让我做东别客气
两首咏叹秦川,从秦腔之中化出来的笛曲,就此在空中融汇。
闭上眼,似乎就能看到,那浩瀚的黄土高原,那蜿蜒流淌的长河,那起伏连绵的青山,那胸腔如同黄土一般宽厚的人。
谷小白伸手又从傻狗的口中接过了一根长笛。
这是一根低音长笛。
几声宛若宫阙晨钟的长音,低沉、温润。
西风呼啸,白云悠悠
古意长安响起,转瞬间这秦川之上,宫阙拔地而起,铁甲林立,长袖招招,宫禁森森,一晃眼,这匹小白马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从强汉到盛唐,六朝古都日月轮回,朝夕万年
突然,一声气杀声响起。
“刷”
像是不会吹笛子的人,拼命吹不响的声音。
然后,一声干涩、朴拙的笛声响起,来自更西北方的风沙,覆盖了无尽的宫阙,无尽的辉煌。
大漠
但眨眼间,那粗粝的大漠之风,又被一股水润的笛声驱散。
塞上风情
谁说西北地区全是一片荒漠,我们这里也可以赛江南
只要每个人都拼命的努力,天地也无法限制我们
台下,所有人目瞪口呆,看着台上的两个人。
他们在电视上看到过乐队batte,看到过说唱歌手即兴对决,但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飙笛子。
他们一个随手从面前的箱子里向外抽笛子,一个就是那摇着尾巴的大狗拣到哪个就是哪个。
不,不只是在飙笛子。
他们手中各种制式的笛子、篪变幻不停,音色也不停变化。
有的像是婴儿啼哭,有的像是古埙空灵,有得像是巴乌圆润
两个人越玩越开心,越玩越high。
白马的光影,在他们身边撒欢狂奔。
一条大狗,还到处奔跑着帮小白拣笛子。
这现场,莫名的喜感,莫名的好玩。
台下的观众们,听着两个人的笛曲,只觉得面前忽而是春风拂面,忽而是寒风刺骨,忽而是大雨瓢泼,忽而是风沙扑面,忽而又是狼烟滚滚,忽而香风四溢。
那一瞬间,却已经踏足神州各地,上下五千年。
突然,骏马谣的旋律再起。
不知道什么时候,谷小白已经收拢了台上所有散落的笛子、篪,坐回了自己的吧凳上。
后面,伴奏的民乐团们愣了一下,才慌忙跟上节奏。
回来了
这匹撒欢的小白马,他跑了一圈,又回来了吗
刹那间,铮铮的琵琶声起,像是铁蹄铮铮,箭羽破空。
舞台一侧,灯光再次亮起。
这次,它照在了合唱团的最后一排身上。
他们有英武的青年,有宽厚的中年,有两鬓斑白的老人。
他们都是山中县一中的老师们。
他们有的是从民办教师干起,为这座城市,这个学校贡献了自己的一辈子。
有的是刚刚来支教还没有一个月的时间。
唯一相同的是,他们对这片土地,都满怀着热诚,热忱。
他们或许没有大城市的人生活的那么精彩,他们物资上或许也没有那么富足。
但他们无怨无悔。
他们张口,厚重的朗诵声起。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就在此时,谷小白放下了手中的笛子,高亢的嗓音响起
“你要走
就千万别回头
你的北方
在日夜赶路哟
你要走
哪怕山高路远呦
你是骏马
是骏马”
谷小白的嗓音,干净、透彻的像是一匹在雪地上奔驰的白马。
他没有丝毫的炫技,没有特别的高亢,他就是静静坐在那里。
淡然,决然,却巍然。
白马照夜的虚影站在他的身边,抖动着耳朵,突然一转身,向远方狂奔而去。
虚影踏空而行,慢慢消失在虚空之中。
笛声再起。
如泣如诉。
在笛声中,童声的念诵声传来。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一个轮回,一个循环。
当年的游侠儿,已经成长,已经苍老,但新一代的少年们,却又在他们的羽翼之下成长,终有一天,他们也会踏上行程。
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继,永不停歇。
这世界上最大的尊敬,就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这就是所谓的传承。
朗诵的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直到完全安静。
舞台上下,一片安静。
他们久久无法从这首歌中脱离出来。
这首歌,它其实没有太过强烈的感情,它不激昂,不激愤。
如果一定要说它是什么,就像是一名老师站在讲台上,给台下的学生们讲白马篇,讲着讲着,突然聊起了江南的水,北国的雪,聊起了那贯穿国土的大河,聊起了那河水之中流淌着的水,它叫炎黄血脉,它滋润过六朝古都,滋润过秦川八百里,也滋润着这一匹匹的小马驹们。
此时,老师看着下方,回忆起曾经的自己。
总有一天,这些小马驹,会变成千里马。
会奔向这片苍茫大地的各个方向。
朗诵的小演员们,胸膛起伏着,茫然地看着下方,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表演如何,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鼓掌。
舞台上的灯光慢慢亮起,突然间,掌声雷动,欢呼声四起。
“嗷嗷嗷嗷”
“安可安可”
“啊啊啊啊”
像是江南水乡,委婉柔美。
姑苏行
这匹小马,它不想干活,竟然又蹿到了江南去了
突然间,柔美的江南风光,突然飘起了漫天的大雪。
寒江残雪
谷小白一晃脑袋,一声似悲似哭的长音传来。
刹那间,八百里秦川赫然在望。
秦川抒怀
当秦川抒怀响起时,秦川已经一抬手,一跺脚,宛若快马疾奔的三吐音响起来。
秦川情
来来来,来了我们西北,还是听我的吧来让我做东别客气
两首咏叹秦川,从秦腔之中化出来的笛曲,就此在空中融汇。
闭上眼,似乎就能看到,那浩瀚的黄土高原,那蜿蜒流淌的长河,那起伏连绵的青山,那胸腔如同黄土一般宽厚的人。
谷小白伸手又从傻狗的口中接过了一根长笛。
这是一根低音长笛。
几声宛若宫阙晨钟的长音,低沉、温润。
西风呼啸,白云悠悠
古意长安响起,转瞬间这秦川之上,宫阙拔地而起,铁甲林立,长袖招招,宫禁森森,一晃眼,这匹小白马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从强汉到盛唐,六朝古都日月轮回,朝夕万年
突然,一声气杀声响起。
“刷”
像是不会吹笛子的人,拼命吹不响的声音。
然后,一声干涩、朴拙的笛声响起,来自更西北方的风沙,覆盖了无尽的宫阙,无尽的辉煌。
大漠
但眨眼间,那粗粝的大漠之风,又被一股水润的笛声驱散。
塞上风情
谁说西北地区全是一片荒漠,我们这里也可以赛江南
只要每个人都拼命的努力,天地也无法限制我们
台下,所有人目瞪口呆,看着台上的两个人。
他们在电视上看到过乐队batte,看到过说唱歌手即兴对决,但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飙笛子。
他们一个随手从面前的箱子里向外抽笛子,一个就是那摇着尾巴的大狗拣到哪个就是哪个。
不,不只是在飙笛子。
他们手中各种制式的笛子、篪变幻不停,音色也不停变化。
有的像是婴儿啼哭,有的像是古埙空灵,有得像是巴乌圆润
两个人越玩越开心,越玩越high。
白马的光影,在他们身边撒欢狂奔。
一条大狗,还到处奔跑着帮小白拣笛子。
这现场,莫名的喜感,莫名的好玩。
台下的观众们,听着两个人的笛曲,只觉得面前忽而是春风拂面,忽而是寒风刺骨,忽而是大雨瓢泼,忽而是风沙扑面,忽而又是狼烟滚滚,忽而香风四溢。
那一瞬间,却已经踏足神州各地,上下五千年。
突然,骏马谣的旋律再起。
不知道什么时候,谷小白已经收拢了台上所有散落的笛子、篪,坐回了自己的吧凳上。
后面,伴奏的民乐团们愣了一下,才慌忙跟上节奏。
回来了
这匹撒欢的小白马,他跑了一圈,又回来了吗
刹那间,铮铮的琵琶声起,像是铁蹄铮铮,箭羽破空。
舞台一侧,灯光再次亮起。
这次,它照在了合唱团的最后一排身上。
他们有英武的青年,有宽厚的中年,有两鬓斑白的老人。
他们都是山中县一中的老师们。
他们有的是从民办教师干起,为这座城市,这个学校贡献了自己的一辈子。
有的是刚刚来支教还没有一个月的时间。
唯一相同的是,他们对这片土地,都满怀着热诚,热忱。
他们或许没有大城市的人生活的那么精彩,他们物资上或许也没有那么富足。
但他们无怨无悔。
他们张口,厚重的朗诵声起。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就在此时,谷小白放下了手中的笛子,高亢的嗓音响起
“你要走
就千万别回头
你的北方
在日夜赶路哟
你要走
哪怕山高路远呦
你是骏马
是骏马”
谷小白的嗓音,干净、透彻的像是一匹在雪地上奔驰的白马。
他没有丝毫的炫技,没有特别的高亢,他就是静静坐在那里。
淡然,决然,却巍然。
白马照夜的虚影站在他的身边,抖动着耳朵,突然一转身,向远方狂奔而去。
虚影踏空而行,慢慢消失在虚空之中。
笛声再起。
如泣如诉。
在笛声中,童声的念诵声传来。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一个轮回,一个循环。
当年的游侠儿,已经成长,已经苍老,但新一代的少年们,却又在他们的羽翼之下成长,终有一天,他们也会踏上行程。
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继,永不停歇。
这世界上最大的尊敬,就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这就是所谓的传承。
朗诵的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直到完全安静。
舞台上下,一片安静。
他们久久无法从这首歌中脱离出来。
这首歌,它其实没有太过强烈的感情,它不激昂,不激愤。
如果一定要说它是什么,就像是一名老师站在讲台上,给台下的学生们讲白马篇,讲着讲着,突然聊起了江南的水,北国的雪,聊起了那贯穿国土的大河,聊起了那河水之中流淌着的水,它叫炎黄血脉,它滋润过六朝古都,滋润过秦川八百里,也滋润着这一匹匹的小马驹们。
此时,老师看着下方,回忆起曾经的自己。
总有一天,这些小马驹,会变成千里马。
会奔向这片苍茫大地的各个方向。
朗诵的小演员们,胸膛起伏着,茫然地看着下方,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表演如何,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鼓掌。
舞台上的灯光慢慢亮起,突然间,掌声雷动,欢呼声四起。
“嗷嗷嗷嗷”
“安可安可”
“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