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得到了魏国的支持, 金国的大王子顺利撵走了弟弟,继位为新的可汗。
他的女儿们也成了名正言顺的金国公主。
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后,四爷魏昡要带着迎亲队伍去北疆迎亲了, 金国那边也会有送嫁队伍将他们的公主送到约定好的地点。
燕王让魏曕、郭侧妃的两个外甥郭远、郭进陪魏昡一块儿去。
魏昡的脸已经绷了快两个月了,为皇祖父分忧的道理他明白, 可他就是不高兴娶敌国公主。
魏曕沉默寡言,看出四弟不高兴也没有安慰什么, 毕竟他有过类似的经历,自己没想明白的时候, 谁劝也没用。
不过,他当时不高兴,是以为父王不看重自己, 四弟的婚事却是皇祖父赐婚, 与父王无关, 四弟不至于误会父王。
郭家三兄弟与魏昡一直走得很近, 见魏昡冷着脸骑在马上, 郭远笑道“老四快别不高兴了, 我们从金国商人那里打听过,据说金国的大公主十分美貌, 且精通女真、中原、匈奴三国语言, 无论女真的望族还是匈奴各部落都曾派人前去求娶, 人家金国可汗一直没答应, 就等着给大公主挑个最好的夫婿呢。”
魏昡嗤道“草原风吹日晒的, 能有什么美人”
郭进“这话可就错了, 风吹日晒的是普通牧民, 人家堂堂公主, 肯定也像咱们这边的公主, 养尊处优的。”
魏昡对未婚妻的容貌还是不报任何希望“既然养尊处优,如何让本国商人瞧见可见只是虚名。”
因为两个表哥都夸金国公主,魏昡更加不快,故意骑马来到冷冰冰的魏曕身边。
郭进气到了,低声与郭远道“瞧瞧,咱们好心哄他,反倒不如三爷啥也不说强。”
郭远“那就不哄了,反正是皇上赐的婚,他不想娶也得娶。”
如此走了十来日,新郎官率领的迎亲队伍与金国的送嫁队伍终于在草原上相逢了。
两国使臣客套一番,交换过聘礼与嫁妆,这就要道别了。
魏昡骑在马上,看见未婚妻的哥哥金国王子骑马靠近花轿前,轿帘微挑,从他这里却什么都看不到。
新娘子不知说了什么,金国王子红了眼圈,朝魏昡看来。
魏昡还是那副倨傲的表情。
金国王子脸色一沉,带着护卫们纵马离去。
接了新娘,魏曕、魏昡等人又开始往回走,因为中间又下了一场雪,他们不得不在一处驿站多住了一晚。
雪下个不停,魏昡心中烦闷,提着酒坛去找三哥了。
魏曕在看书,听到他的声音,放下书,过来开门。
魏昡直接走了进来。
魏曕也不介意他的失礼,随他坐到桌子旁。
魏昡带了两只酒碗,什么都不说,先倒满两碗。
“为何喝酒”魏曕问。
魏昡看向窗户“心里不痛快。”
他才十八岁,比魏曕成亲时还小两岁,从小到大不但有父母疼爱,还有一位边关大将的舅舅,使得魏昡成了兄弟五人当中最恣意张扬的一个,想什么也就说出来了。
燕王对郭侧妃所出的这对儿龙凤胎,也的确比较偏爱,就是不知是因为他爱屋及乌,还是龙凤胎的性子讨他喜欢。
魏曕笑了下“为何来找我三哥可不擅长安慰人。”
这话也算是解释了,为何郭家兄弟俩天天围着魏昡转,他却什么都没做。
不是不关心,只是不擅长。
魏昡看眼兄长,道“我还不清楚你的脾气我也不需要别人安慰,安慰又不能取消这门婚事。”
魏曕点点头,端起酒碗,浅尝一口。
魏昡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等魏曕放下酒碗,魏昡抿抿唇,迟疑着开口道“三哥,当初你娶三嫂时,心里是不是也不痛快”
魏曕看过来,目光清冷,难辨喜怒。
魏昡的心还是抖了抖,连忙解释道“三哥别误会,我没有旁的意思,三嫂挺好的,我,哎,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语无伦次,魏昡端起酒碗,咕咚咕咚一口喝到底。
魏曕并没有生气。
与成亲之前大哥二哥的同情安慰相比,四弟这种交心之举,至少也带着几分兄弟间的亲近。
“为何不痛快”魏曕按下重新被魏昡抓起来的酒坛,心平气和地道,“当年国库空虚,燕地急缺军饷,是你三嫂家里帮了咱们。”
魏昡“可,你不觉得殷家的门第配不上你吗当然,在我眼里,殷家比金国强多了,至少不是仇人。”
魏曕“婚姻是结两家之好,于我们有利便是好婚。如果你的婚事能换取魏、金停战,哪怕只持续两代几十年,也算造福燕地、造福边疆百姓了。”
魏昡想了想,佩服道“三哥胸怀广阔,事事为大局着想,我自愧不如。”
魏曕“你还年轻,再过几年自己也能想明白。”
与魏曕谈过之后,魏昡不再像之前那般抗拒这门婚事,不抗拒了,他开始好奇花轿中的金国公主到底容貌如何。
接下来,每当金国公主上下马车的时候,魏昡都悄悄地盯着那边,然而金国公主头上的红盖头仿佛粘住了一样,一次都没脱落过,偶尔有风吹来,金国公主也会及时伸手按住。
那手倒是很好看,很白,像是养尊处优的。
越看不到,越惦记,等迎亲队伍赶在吉日回了平城,魏昡的心境已经恢复了平和,也能笑出来了,像个真正的新郎官。
王府西华门外,宾客们都在等着观礼了,大郎带着弟弟们也站在一旁,等着看鞭炮。
对孩子们而言,今日是个难
他的女儿们也成了名正言顺的金国公主。
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后,四爷魏昡要带着迎亲队伍去北疆迎亲了, 金国那边也会有送嫁队伍将他们的公主送到约定好的地点。
燕王让魏曕、郭侧妃的两个外甥郭远、郭进陪魏昡一块儿去。
魏昡的脸已经绷了快两个月了,为皇祖父分忧的道理他明白, 可他就是不高兴娶敌国公主。
魏曕沉默寡言,看出四弟不高兴也没有安慰什么, 毕竟他有过类似的经历,自己没想明白的时候, 谁劝也没用。
不过,他当时不高兴,是以为父王不看重自己, 四弟的婚事却是皇祖父赐婚, 与父王无关, 四弟不至于误会父王。
郭家三兄弟与魏昡一直走得很近, 见魏昡冷着脸骑在马上, 郭远笑道“老四快别不高兴了, 我们从金国商人那里打听过,据说金国的大公主十分美貌, 且精通女真、中原、匈奴三国语言, 无论女真的望族还是匈奴各部落都曾派人前去求娶, 人家金国可汗一直没答应, 就等着给大公主挑个最好的夫婿呢。”
魏昡嗤道“草原风吹日晒的, 能有什么美人”
郭进“这话可就错了, 风吹日晒的是普通牧民, 人家堂堂公主, 肯定也像咱们这边的公主, 养尊处优的。”
魏昡对未婚妻的容貌还是不报任何希望“既然养尊处优,如何让本国商人瞧见可见只是虚名。”
因为两个表哥都夸金国公主,魏昡更加不快,故意骑马来到冷冰冰的魏曕身边。
郭进气到了,低声与郭远道“瞧瞧,咱们好心哄他,反倒不如三爷啥也不说强。”
郭远“那就不哄了,反正是皇上赐的婚,他不想娶也得娶。”
如此走了十来日,新郎官率领的迎亲队伍与金国的送嫁队伍终于在草原上相逢了。
两国使臣客套一番,交换过聘礼与嫁妆,这就要道别了。
魏昡骑在马上,看见未婚妻的哥哥金国王子骑马靠近花轿前,轿帘微挑,从他这里却什么都看不到。
新娘子不知说了什么,金国王子红了眼圈,朝魏昡看来。
魏昡还是那副倨傲的表情。
金国王子脸色一沉,带着护卫们纵马离去。
接了新娘,魏曕、魏昡等人又开始往回走,因为中间又下了一场雪,他们不得不在一处驿站多住了一晚。
雪下个不停,魏昡心中烦闷,提着酒坛去找三哥了。
魏曕在看书,听到他的声音,放下书,过来开门。
魏昡直接走了进来。
魏曕也不介意他的失礼,随他坐到桌子旁。
魏昡带了两只酒碗,什么都不说,先倒满两碗。
“为何喝酒”魏曕问。
魏昡看向窗户“心里不痛快。”
他才十八岁,比魏曕成亲时还小两岁,从小到大不但有父母疼爱,还有一位边关大将的舅舅,使得魏昡成了兄弟五人当中最恣意张扬的一个,想什么也就说出来了。
燕王对郭侧妃所出的这对儿龙凤胎,也的确比较偏爱,就是不知是因为他爱屋及乌,还是龙凤胎的性子讨他喜欢。
魏曕笑了下“为何来找我三哥可不擅长安慰人。”
这话也算是解释了,为何郭家兄弟俩天天围着魏昡转,他却什么都没做。
不是不关心,只是不擅长。
魏昡看眼兄长,道“我还不清楚你的脾气我也不需要别人安慰,安慰又不能取消这门婚事。”
魏曕点点头,端起酒碗,浅尝一口。
魏昡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等魏曕放下酒碗,魏昡抿抿唇,迟疑着开口道“三哥,当初你娶三嫂时,心里是不是也不痛快”
魏曕看过来,目光清冷,难辨喜怒。
魏昡的心还是抖了抖,连忙解释道“三哥别误会,我没有旁的意思,三嫂挺好的,我,哎,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语无伦次,魏昡端起酒碗,咕咚咕咚一口喝到底。
魏曕并没有生气。
与成亲之前大哥二哥的同情安慰相比,四弟这种交心之举,至少也带着几分兄弟间的亲近。
“为何不痛快”魏曕按下重新被魏昡抓起来的酒坛,心平气和地道,“当年国库空虚,燕地急缺军饷,是你三嫂家里帮了咱们。”
魏昡“可,你不觉得殷家的门第配不上你吗当然,在我眼里,殷家比金国强多了,至少不是仇人。”
魏曕“婚姻是结两家之好,于我们有利便是好婚。如果你的婚事能换取魏、金停战,哪怕只持续两代几十年,也算造福燕地、造福边疆百姓了。”
魏昡想了想,佩服道“三哥胸怀广阔,事事为大局着想,我自愧不如。”
魏曕“你还年轻,再过几年自己也能想明白。”
与魏曕谈过之后,魏昡不再像之前那般抗拒这门婚事,不抗拒了,他开始好奇花轿中的金国公主到底容貌如何。
接下来,每当金国公主上下马车的时候,魏昡都悄悄地盯着那边,然而金国公主头上的红盖头仿佛粘住了一样,一次都没脱落过,偶尔有风吹来,金国公主也会及时伸手按住。
那手倒是很好看,很白,像是养尊处优的。
越看不到,越惦记,等迎亲队伍赶在吉日回了平城,魏昡的心境已经恢复了平和,也能笑出来了,像个真正的新郎官。
王府西华门外,宾客们都在等着观礼了,大郎带着弟弟们也站在一旁,等着看鞭炮。
对孩子们而言,今日是个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