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第120章 6500营养液加更 (1/2)
报刊的事情看似简单, 其实有很多细微的地方需要注意。
不说别的运营上的事情,这一层层下去,人员方面的安排, 她还是信任宰弘济能够完成的。
要不然也不会单独找他来做这件事。
不过报纸想要吸引人,卖得动,还是要找到对应的受众。
比如专门针对一个年龄层, 一个群体的特定内容, 会更有吸引力。
不过这对于现在这个完全没有竞争对手的时候, 也没有必要细分那么多, 她是打算每期登报的内容多元化,包含面向不同的受众对应层次的内容。
城静枫叮嘱道“虽然这看起来是个文人干的活,能让自己写的东西被全天下看见,但是绝不能按照文人的思路来做,一定要安排不同的人来选稿, 也要灵活每期稿件的来源。”
宰弘济若有所思“分成几个大的板块的话, 针对百姓的板块,相对来说肯定不能那么高深,甚至要通俗直白, 内容也要时刻紧跟百姓的关注点, 我会注意的。”
城静枫建议道“可以选取自投稿件的方式,民间趣事,百姓自投稿件,肯定比脱离的人强行去写更贴近生活。”
城静枫想到高考和各种考公机构赚的钱, 于是又补充道“可以请历年出科举考卷的考官, 讲一讲对于文章的理解, 他们都是大儒, 讲一些知识, 也足够普通考生受用了。”
宰弘济眼中划过一丝惊喜,这样的话,科举考生定会争相购买。
“此乃良策。”
两人在勤政殿商量了很久,城静枫提出各种建设性的意见,宰弘济主要是考虑到各种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一个人有想法,一个人有足够的能力和手段。
两相结合之下,古代版的报纸发行计划,很快就被制订了出来。
从几个大题材的确定,到每期内容的选取,再到每一块如何更好的吸引人持续的去买,最后到报纸形成过程中的印刷,发行等等一系列问题。
详细到每一个细节,看起来可执行性就很强,不会有别的问题。
宰弘济带着满脑子的计划,还有各种需要注意的点离开了皇宫。
一路上都在想,每一个板块应该请谁来坐镇,到时候执行起来的可能会遇到什么麻烦。
因为脑海中想着事情,所以面色很严肃。
不少官员听说了这个事情,都开始想他是为了什么这样严肃。
当被找上的时候,差点被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摊上什么事情了,结果仔细一听,一股喜悦就涌上心头。
人员,印刷,选材,定版各项事情都开始准备起来,慢慢步入正轨。
百姓们对这个事情一无所知,他们正积极的准备秋收。
京城附近的王家村。
在春天满怀期待领取了试验田中改良过的水稻良种,经过了一个春秋的辛苦种植,终于迎来了收获。
王村长站在村子中央,旁边站了好几个身穿官服的人。
一个巨大的石秤,摆在他们的面前。
原本要是官差在的话,大家可能有些紧张,甚至是害怕。
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自从陛下上位之后,那些不好的官差好像慢慢消失,要么就是自己改邪归正了,要么就是被处罚了。
现在的官差啊,可不会像以前一样,不给孝敬就随便欺负人喽。
要是受了欺负,还能去官府告状,前段时间好像就听说有人告赢了。
百姓们不像曾经那样惧怕官差,反而是目光灼灼的看着他们面前的那一杆秤。
不知道这个水稻会有多少斤
要知道只要过了500斤,剩下的就是属于自己的部分了。
大家卖力的收割,身上的劲儿像是使不完一样。
很快大家就将自家看起来产量最高的田给收干净了。
王村张家的田,肯定也是要收的,他儿子第一个将稻谷收好。
然后凑到王村长身边,面色平静道“爹,这有什么可高兴的,这顶多也就几百斤,人家土豆可是有两三千斤啊”
王村长伸手推推他,将他推到远一点的地方。
“别搁我这捣乱,一边玩去。”
小王不服气了,三下两下就将自己收割的粮食全都搬上去。
“我怎么就是捣乱了,我想要种土豆,我都已经研究清楚了,肯定能种得很好。”
村长无奈道“种地有我就行了,你扫盲班考了九十多分,等收获之后,就去高级班上课。”
小王眼里闪过一丝期待,但是还是嘴硬道“人家多厉害,看完一遍就记住,还考满分,我这种进去也没用,不可能考到前一百的。”
村长生气道“你这也就是大了,要是还想小,我拿鞋底揍你也要揍到你去好好学。”
王村长嘴上说着话,手下也不停,这个时候亩产已经被称出来了。
“八百六十斤”
周围围观的人也面露欣喜的神色。
“居然这么高”
“我还以为最多六百多刚好七百左右,没想到能到八百六。”
“快来称称我的,我种出来的说不定会更高。”
小王虽然嘴上说着嫌弃它的产量不如土豆,但是听到了产量之后,还是忍不住很开心。
之前同样是辛苦了那么多年,明明种的是同样的东西,但是一亩地只有两百多斤的收获,现在一下子翻了好几倍,怎么能不开心
王村长一看就知道他现在心里偷着乐,趁机说教道“你看看陛下,指点一下就能让产量一下子翻倍好多,你真的不想去跟着陛下好好学一学”
小王倔强道“我不是都学会了吗那书上都讲得清清楚楚的,肥料是最关键的因素,再加上水,土,温度这些的配合。”
王村长只觉得头疼,他儿子怎么就和他年轻的时候一样,是个爱面子的倔脾气。
不就是在扫盲班最后考核的时候,比一个女孩考的分数低吗怎么就过不去这个坎了。
明明心里想去,明明心里很在乎,但是还非要说自己是随便考考,根本不在意。
话说出去了,现在就更拉不下脸去上课了。
他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年轻的时候的想法,瞥了一眼自家倔儿子的表情,还是要给个台阶下,要不然他还真的能为了面子,放弃这么个大好机会。
看了看村里大家都在,他举起拐杖就开始追着自家儿子打“你去不去,别人想去都没机会,你还随便考考,要是不去,我今儿就打死你。”
小王被打了一下之后,第一反应是有些愣住了,但是很快开心了起来。这不就是现成的借口吗
被打了几下之后慢慢跑远,还故意大声道“我去,我去还不行吗你可别气出什么毛病来。”
人越跑越远,到村子附近大的小山里,仔细看看四处无人,他才在脸上露出巨大的笑容。
笑声在山中回荡。
“哈哈哈哈,我居然种出了亩产八百多斤的粮食,还能去高级班上课了”
他用力的原地跳起,手还在空中挥了挥。
这次,他一定不会再输给那个女孩了,小王心想。
在他跑出来的时候,村子里的称重也都结束了。
虽然大家产量都不低,但是最高的还是小王种植的那一亩。
见不着小王,大家只要在王村长面前夸夸。
“村长,你儿子可真厉害,八百多斤的粮食,比我们都高处一截,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咱村里能有这么好的收成,村长你也是下了不少功夫,多亏了你了。”
王村长听见大家的夸奖,爱面子的他也是高兴极了“没有没有,过誉了。”
“我们现在收成高,等以后书上那个什么杂交良种出来了,我们还第一批种植,那可是不比土豆产量差的良种”
村民们听到他打的鸡血,更振奋了。
若是水稻也如书上那样杂交成功了,这样高产的作物,不管再发生什么大的天灾,应该都不会再有饥荒了吧。
丰收的喜悦占据了人心,全天下都沉浸在这种喜悦中。
大多数百姓能有相比往年来说翻倍的亩产,京城附近的不少百姓也通过水稻良种,将亩产提高到八百多斤。
这种欢庆的喜悦,久久不能散去。
粮食的香气遍布全天下,几乎每家每户,每一个衙门的粮仓都被塞得满满的。
在路上走着,或者是去朋友家里串门,都能看到大家都在煮
不说别的运营上的事情,这一层层下去,人员方面的安排, 她还是信任宰弘济能够完成的。
要不然也不会单独找他来做这件事。
不过报纸想要吸引人,卖得动,还是要找到对应的受众。
比如专门针对一个年龄层, 一个群体的特定内容, 会更有吸引力。
不过这对于现在这个完全没有竞争对手的时候, 也没有必要细分那么多, 她是打算每期登报的内容多元化,包含面向不同的受众对应层次的内容。
城静枫叮嘱道“虽然这看起来是个文人干的活,能让自己写的东西被全天下看见,但是绝不能按照文人的思路来做,一定要安排不同的人来选稿, 也要灵活每期稿件的来源。”
宰弘济若有所思“分成几个大的板块的话, 针对百姓的板块,相对来说肯定不能那么高深,甚至要通俗直白, 内容也要时刻紧跟百姓的关注点, 我会注意的。”
城静枫建议道“可以选取自投稿件的方式,民间趣事,百姓自投稿件,肯定比脱离的人强行去写更贴近生活。”
城静枫想到高考和各种考公机构赚的钱, 于是又补充道“可以请历年出科举考卷的考官, 讲一讲对于文章的理解, 他们都是大儒, 讲一些知识, 也足够普通考生受用了。”
宰弘济眼中划过一丝惊喜,这样的话,科举考生定会争相购买。
“此乃良策。”
两人在勤政殿商量了很久,城静枫提出各种建设性的意见,宰弘济主要是考虑到各种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一个人有想法,一个人有足够的能力和手段。
两相结合之下,古代版的报纸发行计划,很快就被制订了出来。
从几个大题材的确定,到每期内容的选取,再到每一块如何更好的吸引人持续的去买,最后到报纸形成过程中的印刷,发行等等一系列问题。
详细到每一个细节,看起来可执行性就很强,不会有别的问题。
宰弘济带着满脑子的计划,还有各种需要注意的点离开了皇宫。
一路上都在想,每一个板块应该请谁来坐镇,到时候执行起来的可能会遇到什么麻烦。
因为脑海中想着事情,所以面色很严肃。
不少官员听说了这个事情,都开始想他是为了什么这样严肃。
当被找上的时候,差点被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摊上什么事情了,结果仔细一听,一股喜悦就涌上心头。
人员,印刷,选材,定版各项事情都开始准备起来,慢慢步入正轨。
百姓们对这个事情一无所知,他们正积极的准备秋收。
京城附近的王家村。
在春天满怀期待领取了试验田中改良过的水稻良种,经过了一个春秋的辛苦种植,终于迎来了收获。
王村长站在村子中央,旁边站了好几个身穿官服的人。
一个巨大的石秤,摆在他们的面前。
原本要是官差在的话,大家可能有些紧张,甚至是害怕。
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自从陛下上位之后,那些不好的官差好像慢慢消失,要么就是自己改邪归正了,要么就是被处罚了。
现在的官差啊,可不会像以前一样,不给孝敬就随便欺负人喽。
要是受了欺负,还能去官府告状,前段时间好像就听说有人告赢了。
百姓们不像曾经那样惧怕官差,反而是目光灼灼的看着他们面前的那一杆秤。
不知道这个水稻会有多少斤
要知道只要过了500斤,剩下的就是属于自己的部分了。
大家卖力的收割,身上的劲儿像是使不完一样。
很快大家就将自家看起来产量最高的田给收干净了。
王村张家的田,肯定也是要收的,他儿子第一个将稻谷收好。
然后凑到王村长身边,面色平静道“爹,这有什么可高兴的,这顶多也就几百斤,人家土豆可是有两三千斤啊”
王村长伸手推推他,将他推到远一点的地方。
“别搁我这捣乱,一边玩去。”
小王不服气了,三下两下就将自己收割的粮食全都搬上去。
“我怎么就是捣乱了,我想要种土豆,我都已经研究清楚了,肯定能种得很好。”
村长无奈道“种地有我就行了,你扫盲班考了九十多分,等收获之后,就去高级班上课。”
小王眼里闪过一丝期待,但是还是嘴硬道“人家多厉害,看完一遍就记住,还考满分,我这种进去也没用,不可能考到前一百的。”
村长生气道“你这也就是大了,要是还想小,我拿鞋底揍你也要揍到你去好好学。”
王村长嘴上说着话,手下也不停,这个时候亩产已经被称出来了。
“八百六十斤”
周围围观的人也面露欣喜的神色。
“居然这么高”
“我还以为最多六百多刚好七百左右,没想到能到八百六。”
“快来称称我的,我种出来的说不定会更高。”
小王虽然嘴上说着嫌弃它的产量不如土豆,但是听到了产量之后,还是忍不住很开心。
之前同样是辛苦了那么多年,明明种的是同样的东西,但是一亩地只有两百多斤的收获,现在一下子翻了好几倍,怎么能不开心
王村长一看就知道他现在心里偷着乐,趁机说教道“你看看陛下,指点一下就能让产量一下子翻倍好多,你真的不想去跟着陛下好好学一学”
小王倔强道“我不是都学会了吗那书上都讲得清清楚楚的,肥料是最关键的因素,再加上水,土,温度这些的配合。”
王村长只觉得头疼,他儿子怎么就和他年轻的时候一样,是个爱面子的倔脾气。
不就是在扫盲班最后考核的时候,比一个女孩考的分数低吗怎么就过不去这个坎了。
明明心里想去,明明心里很在乎,但是还非要说自己是随便考考,根本不在意。
话说出去了,现在就更拉不下脸去上课了。
他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年轻的时候的想法,瞥了一眼自家倔儿子的表情,还是要给个台阶下,要不然他还真的能为了面子,放弃这么个大好机会。
看了看村里大家都在,他举起拐杖就开始追着自家儿子打“你去不去,别人想去都没机会,你还随便考考,要是不去,我今儿就打死你。”
小王被打了一下之后,第一反应是有些愣住了,但是很快开心了起来。这不就是现成的借口吗
被打了几下之后慢慢跑远,还故意大声道“我去,我去还不行吗你可别气出什么毛病来。”
人越跑越远,到村子附近大的小山里,仔细看看四处无人,他才在脸上露出巨大的笑容。
笑声在山中回荡。
“哈哈哈哈,我居然种出了亩产八百多斤的粮食,还能去高级班上课了”
他用力的原地跳起,手还在空中挥了挥。
这次,他一定不会再输给那个女孩了,小王心想。
在他跑出来的时候,村子里的称重也都结束了。
虽然大家产量都不低,但是最高的还是小王种植的那一亩。
见不着小王,大家只要在王村长面前夸夸。
“村长,你儿子可真厉害,八百多斤的粮食,比我们都高处一截,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咱村里能有这么好的收成,村长你也是下了不少功夫,多亏了你了。”
王村长听见大家的夸奖,爱面子的他也是高兴极了“没有没有,过誉了。”
“我们现在收成高,等以后书上那个什么杂交良种出来了,我们还第一批种植,那可是不比土豆产量差的良种”
村民们听到他打的鸡血,更振奋了。
若是水稻也如书上那样杂交成功了,这样高产的作物,不管再发生什么大的天灾,应该都不会再有饥荒了吧。
丰收的喜悦占据了人心,全天下都沉浸在这种喜悦中。
大多数百姓能有相比往年来说翻倍的亩产,京城附近的不少百姓也通过水稻良种,将亩产提高到八百多斤。
这种欢庆的喜悦,久久不能散去。
粮食的香气遍布全天下,几乎每家每户,每一个衙门的粮仓都被塞得满满的。
在路上走着,或者是去朋友家里串门,都能看到大家都在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