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用旌节,无节者,有则不达。

    早在先秦时代,便有一种名为节的凭证,由竹板制作而成,上面刻着个人信息、相貌特征,如果出门在外,没有带上这类信物,就将面临举步维艰的困境。

    而到了汉朝,规矩更加严格通达天下者,必有节,传辅之。

    “在下季忠,原公亭亭长。”

    “陆孟明,游学士子。”

    两人都在打量对方

    穿着袴、褶,头顶没有束冠,只裹了帻巾,这亭长看上去颇为干练。

    而季忠的视线在陆离腰间顿住了,环首刀

    这是汉军制式武器,怎么会出现在游学士子身上

    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下意识地,季忠将手搭在剑柄上,两名亭卒更是攥住长矛,举在身前。

    “如今世道不宁、道路不靖,家父特意为我准备了一把环首刀防身。”

    说着,陆离将手伸进怀中,摸出一块木板、一本纸册,面对三人审视的目光,浑不在意道

    “节、传在此。”

    闻言,一名亭卒走了过来,双手接过凭证,接着,转呈给亭长。

    而陆离从马背上跃下,一边轻抚黑鬃马的脖颈,一边做自我介绍

    “家父平陶县门下贼曹,季亭长可以叫我陆离。”

    “陆君之子”

    显然,季忠听说过陆诩,并且非常客气地称其为君,只不过,视线依旧在竹板以及陆离脸上徘徊,这尽职尽责的架势,着实罕见,估计是把他当成不轨之徒了。

    离,长七尺五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

    陆离,身高七尺五寸,皮肤白皙,眉清目秀,留着好看的短须。

    在没有摄影技术的年代,便是如此,详细描写相貌,以便查验。

    而这个时候,季忠已经确认眼前这个青年,就是节上描述的人,但他依然没有完全放松警惕。

    因为,传同样很重要,并且描述得更加详细、更为难得,需要有名望的人帮忙担保。

    毕竟成年男子有缴税和服役的责任,朝廷为了阻止人口大量流动,自然会提高门槛。

    可能是察觉到陆离等得有些不耐烦了,亭长低下头,一目十行

    中平四年,平陶县士子,陆离,年贰十,因游学所需恐所在关镇,不练情由

    进一步写明籍贯、年貌、外出原因,以及大量套话。

    视线飘向最后几行。

    保人陆诩,平陶门下贼曹

    保人符兴,平陶县丞

    款陆离所将人畜,保并非寒盗诓诱等色证明所带人畜来路合法

    最后是县令的印章,以及批示

    任去

    看到这里,亭长季忠才将文书合上,双手呈递过去“郎君,请随我来。”

    “嗯。”

    陆离点了点头,准备休息一夜,等黑鬃马饱腹后再上路。

    至于身后的黄巾军,最快也得明天中午才能抵达这里

    原公亭,得名于原公水,长达数十里,属汾水支流,已不属平陶县管辖,而归汾阳,只要明早坐船渡了河,有天堑阻拦,自此便是海阔凭鱼跃,可直奔雒阳,去见一见这天下诸侯

    除此之外,这里还是前往汾阳的必经之地,不出意外的话,护卫周俊也会来此歇息,到时候便知陆诩是生是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神秘的行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神秘的行星并收藏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