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第二百二十二声 (1/2)
康熙的口谕传下去, 队伍很快做出调整。
大阿哥听闻此事后,眉头一皱,瞧见梁九功正匆匆走过,忙拉住梁九功“梁公公, 皇阿玛怎么突然着急起赶路了”
前几日, 皇阿玛还分明不着急,一路批改奏折一路面见大臣。
这突然间要赶回京城, 岂不叫人心里忐忑
梁九功对大阿哥躬身行了个礼, “大阿哥, 这事奴才也不知晓,但万岁爷吩咐, 自然有万岁爷的道理。”
胤褆看了梁九功一眼, 笑了下, “梁公公说的是。”
他示意刘启正拿钱打赏了梁九功。
等梁九功走后,胤褆才骂了句“老狐狸, 拿钱不办事, 刘启正, 你去打听打听,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喳。”刘启正应声而去。
没多久打听到一个消息回来,万岁爷是收了钮贵妃娘娘的信后才动怒的。
胤褆心里越发起疑,面上对康熙越发恭敬。
等到了紫禁城。
胤褆还没坐稳, 连一杯热茶都没喝,就被突如其来的重磅消息砸的头晕眼花。
他难以置信地看向大福晋“福晋,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这种事可不能随便拿来胡说。”
大福晋亲自从花叶手里捧茶送到大阿哥面前,“爷, 臣妾难道是那种不懂事的人吗正因为这事重大, 臣妾才赶紧告诉您, 就怕万一万岁爷真怪罪下来,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大阿哥本抱着万一可能是大福晋夸张的念头,可大福晋都这么说,这事显然不可能假。
他脸色青了又白,白了又青,半晌恼怒道“额娘怎么掺和进这种事”
他说惠妃不是,大福晋却没有顺着他的话往下说。
她知道即便大阿哥再怎么抱怨惠妃娘娘,惠妃也终究是他生母,有些话,大阿哥能说,大福晋却一句话都不能说。
反而,大福晋还要安慰道“爷,额娘兴许也是被皇贵妃蒙骗了,好在她只是在旁边帮腔,并没有真做什么,即便皇阿玛怪罪下来,也轮不到怪咱们额娘。”
“你不懂。”
大阿哥眉头没有松开,他见大福晋肚子已经大起来了,脸上神色有些苍白,叹了口气道“这事你别管了,你现在有身子,一切以你身子为重。”
“是。”大福晋低声答应。
她本也不打算插手管这事。
大阿哥在眉头紧锁,想着万一皇阿玛真怪罪额娘该怎么行事才好。
另外一边,回宫后的康熙,先去见了皇太后。
“儿臣归来晚了,让皇额娘担心了。”
皇太后面上笑盈盈,招手道“皇帝快起来吧,你是为社稷奔波,哀家虽然担心你,但也知道你是为了咱们大清。这一路可辛苦”
康熙笑道“辛苦也是值得的,这回南巡,南人归顺之心日盛,那些文人书生都想方设法地想投递文章呢,天下英才尽入朝廷想必不日可待。”
“那便好。”皇太后欣慰不已,她颔首,下意识道“太皇太后若是知道,必定欣喜。”
说到太皇太后,康熙脸上露出几分感伤。
皇太后瞧见了,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忙岔开话题“万岁爷想必还没用膳吧,不如陪哀家一起用晚膳。”
康熙笑着应下。
御膳房这边准备的晚膳十分丰盛,四十九道菜,两张桌子才摆得下。
但康熙没什么胃口,只为了陪皇太后,就着清炒时蔬,用了一碗胭脂米。
皇太后也瞧出他心事重重,也猜出他心里挂记着的是什么事,只装作不知。
等用完膳食,她便知情识趣地借口自己歇午晌,让康熙先走了。
苏麻喇姑替皇太后换了衣裳,添了屋子里的银霜炭。
虽是三月,可皇太后上了年纪,到底不比以前,如今还用着炭火。
皇太后对苏麻喇姑道“这回只盼能让那位消停消停,哀家实不想理后宫的事。”
苏麻喇姑道“娘娘放心,万岁爷是心里清楚的人。”
康熙回了乾清宫,先让梁九功去把小钮钴禄氏和阮烟请来。
这个点儿,阮烟本该在歇息了,可她知道万岁爷今儿个回来,少不得要问起这事,因此并没有更衣。
孙小乐一来,阮烟就道了声知道了,也没套话,知道这事他难做,只对春晓道“你同本宫一块儿过去吧。”
春晓心里一紧,脸上神色有些紧张。
阮烟笑着拍了拍她的手,“不必紧张,不过是陪本宫去罢了,若是万岁爷问起,照实话说,横竖做错事的又不是咱们。”
听了阮烟这话,春晓心里松了口气,乖巧道了声是。
孙小乐和钟粹宫这么多年交道了,即便一开始意图是想抱大腿,这些年也处出几分感情。
见春晓担心害怕,还宽慰道“不必担心,万岁爷只是请娘娘过去问清楚当日的事罢了。”
阮烟冲孙
大阿哥听闻此事后,眉头一皱,瞧见梁九功正匆匆走过,忙拉住梁九功“梁公公, 皇阿玛怎么突然着急起赶路了”
前几日, 皇阿玛还分明不着急,一路批改奏折一路面见大臣。
这突然间要赶回京城, 岂不叫人心里忐忑
梁九功对大阿哥躬身行了个礼, “大阿哥, 这事奴才也不知晓,但万岁爷吩咐, 自然有万岁爷的道理。”
胤褆看了梁九功一眼, 笑了下, “梁公公说的是。”
他示意刘启正拿钱打赏了梁九功。
等梁九功走后,胤褆才骂了句“老狐狸, 拿钱不办事, 刘启正, 你去打听打听,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喳。”刘启正应声而去。
没多久打听到一个消息回来,万岁爷是收了钮贵妃娘娘的信后才动怒的。
胤褆心里越发起疑,面上对康熙越发恭敬。
等到了紫禁城。
胤褆还没坐稳, 连一杯热茶都没喝,就被突如其来的重磅消息砸的头晕眼花。
他难以置信地看向大福晋“福晋,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这种事可不能随便拿来胡说。”
大福晋亲自从花叶手里捧茶送到大阿哥面前,“爷, 臣妾难道是那种不懂事的人吗正因为这事重大, 臣妾才赶紧告诉您, 就怕万一万岁爷真怪罪下来,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大阿哥本抱着万一可能是大福晋夸张的念头,可大福晋都这么说,这事显然不可能假。
他脸色青了又白,白了又青,半晌恼怒道“额娘怎么掺和进这种事”
他说惠妃不是,大福晋却没有顺着他的话往下说。
她知道即便大阿哥再怎么抱怨惠妃娘娘,惠妃也终究是他生母,有些话,大阿哥能说,大福晋却一句话都不能说。
反而,大福晋还要安慰道“爷,额娘兴许也是被皇贵妃蒙骗了,好在她只是在旁边帮腔,并没有真做什么,即便皇阿玛怪罪下来,也轮不到怪咱们额娘。”
“你不懂。”
大阿哥眉头没有松开,他见大福晋肚子已经大起来了,脸上神色有些苍白,叹了口气道“这事你别管了,你现在有身子,一切以你身子为重。”
“是。”大福晋低声答应。
她本也不打算插手管这事。
大阿哥在眉头紧锁,想着万一皇阿玛真怪罪额娘该怎么行事才好。
另外一边,回宫后的康熙,先去见了皇太后。
“儿臣归来晚了,让皇额娘担心了。”
皇太后面上笑盈盈,招手道“皇帝快起来吧,你是为社稷奔波,哀家虽然担心你,但也知道你是为了咱们大清。这一路可辛苦”
康熙笑道“辛苦也是值得的,这回南巡,南人归顺之心日盛,那些文人书生都想方设法地想投递文章呢,天下英才尽入朝廷想必不日可待。”
“那便好。”皇太后欣慰不已,她颔首,下意识道“太皇太后若是知道,必定欣喜。”
说到太皇太后,康熙脸上露出几分感伤。
皇太后瞧见了,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忙岔开话题“万岁爷想必还没用膳吧,不如陪哀家一起用晚膳。”
康熙笑着应下。
御膳房这边准备的晚膳十分丰盛,四十九道菜,两张桌子才摆得下。
但康熙没什么胃口,只为了陪皇太后,就着清炒时蔬,用了一碗胭脂米。
皇太后也瞧出他心事重重,也猜出他心里挂记着的是什么事,只装作不知。
等用完膳食,她便知情识趣地借口自己歇午晌,让康熙先走了。
苏麻喇姑替皇太后换了衣裳,添了屋子里的银霜炭。
虽是三月,可皇太后上了年纪,到底不比以前,如今还用着炭火。
皇太后对苏麻喇姑道“这回只盼能让那位消停消停,哀家实不想理后宫的事。”
苏麻喇姑道“娘娘放心,万岁爷是心里清楚的人。”
康熙回了乾清宫,先让梁九功去把小钮钴禄氏和阮烟请来。
这个点儿,阮烟本该在歇息了,可她知道万岁爷今儿个回来,少不得要问起这事,因此并没有更衣。
孙小乐一来,阮烟就道了声知道了,也没套话,知道这事他难做,只对春晓道“你同本宫一块儿过去吧。”
春晓心里一紧,脸上神色有些紧张。
阮烟笑着拍了拍她的手,“不必紧张,不过是陪本宫去罢了,若是万岁爷问起,照实话说,横竖做错事的又不是咱们。”
听了阮烟这话,春晓心里松了口气,乖巧道了声是。
孙小乐和钟粹宫这么多年交道了,即便一开始意图是想抱大腿,这些年也处出几分感情。
见春晓担心害怕,还宽慰道“不必担心,万岁爷只是请娘娘过去问清楚当日的事罢了。”
阮烟冲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