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共分大宛
他们跟大汉可还谈都没谈呢,会不会就坏在这事上,因为霍嬗还没跟他们谈,所以大宛付出利益,他们动心了
霍嬗想了半天,还是有点想不通
“你们觉得,是谁”
刘据日常不表态,只带耳朵,不带嘴巴,除非霍嬗特意问他。
而平常是张安世开这个口,现在就是霍光了。
“康居。”
“臣觉得也是康居。”
霍嬗点点头,至于为何不说大月氏,因为大月氏和大宛有些渊源,也知道大汉的强大。
他们走的虽然早,大汉还没崛起,但是这些年打的匈奴没脾气。
匈奴的强大他们可是一清二楚,而且印象深刻。
匈奴打的他们逃亡万里,这印象能不深刻吗,虽然过了几十年的好日子,仇恨减轻了一些,但是这历史他们还没忘。
只此一点,当然说不通,真正的原因,他们能从大汉得到的利益,比大宛要大。
简单来说,就是大宛给不起这个价格,就算请也只能请一国。
而大月氏和康居一比,实力更弱,还跟大汉有渊源,而且是个外来户,这怎么选择自不用说。
而且还与大月氏国内的情况有些关系,大月氏的制度,很复杂,那种真正的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几个部落轮流坐大月氏之主,这国内的争斗就激烈的多了。
而且他们的好日子过惯了,支持大汉分些地盘可以,出钱让我抵御大汉不可能,不缺钱。
所以,只能是康居了。
“那现如今这个情况,该怎么办”
霍嬗没说话,想通以后看向问话的钟干露出一个笑容
“后勤照旧,将士们休息,一切照旧,这个山必须要翻过去,咱们在这乱猜,不如等过去了我们再看情况。”
说到这儿,霍嬗面色一冷
“若真是康居敢插手,那本侯不介意再多一个敌人,大宛康居一起打。”
一群人听的提气,嚷嚷着一起灭了大宛,对众将来说,仗自然是越多越好。
但霍嬗心里只想着灭大宛,他不太想再树敌了,仗是永远也打不完的,没啥仇怨,那能和平解决的就和平解决。
所以霍嬗准备过去了再看,若是敌方不攻,存着商谈的心思,那就谈一波,稳住再说,明年再收拾。
不过想让霍嬗出血,那是不可能的,对康居,霍嬗的态度是答应你的利益,跟我去大宛抢就是。
至于跟大宛,没啥好谈的,霍嬗又不是没给过机会。
但若是康居真的敢直接动手,那打就是了,二十万匈奴兵马都不怕,怕你一个康居
你是大国没错,但也只是西域的大国。
其实按照霍嬗的猜测,与康居,怕是要真动点手了,不过这也好,免得被人轻视。
等众人都走了以后,霍光,张安世,刘据留了下来。
刘据先开口问道
“子侯,此战你是个什么想法,对康居,打还是不打”
霍嬗沉吟半晌,吐出一个字
“打。”
“该如何打”
霍光发出了疑问。
霍嬗呼出一口气,看着帐门帘想了想说道
“已经过了立冬,大月氏怕是靠不住了,不过这个需要过去再看看,打了个乌孙,时间拖的太久了,我也没指望他们,口头申援即可。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大宛是一定要灭的,跟他们没什么好谈的。
康居倒是能够谈一谈,看看他们的态度。
若是谈不拢,那就只能打了,不过只在大宛境内,所有碰到的兵马,那就都是敌人。
年前我不准备出境,打完大宛以后,休养生息,明年再攻康居,把大月氏叫上。
不可能全都灭了,我们需要一个盟友,就算打康居,也不能灭了他,得胜就行,我们的盟友需要有一个敌人。
我军兵马都是游牧将士,也没啥开艮荒地的事要干,他们种的地,大宛已经有了,城池也有了。
所以明年东边倒是很忙,西边没事,打打康居也不耽误。”
霍嬗说完了以后,张安世直接补充道
“大都督的意思是要快打”
霍嬗点点头
“正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横扫了大宛境内的抵抗力量,拖的越久,其实对我军越不利。
而且此战只对贵族和兵马,不能对民众,就像乌孙一样,咱们需要收一收民心,日后的事物才好安排下去。”
说到这个,刘据连连点头
“确实如此,确实如此,西域的民众,说是百姓,还不如说是大贵族们的奴隶,连匈奴都不如。
我大汉光凭靠着兵马,是做不到在西域扎下根的,必须得收民心,让西域的民众心里有我大汉。”
说到这儿,刘据转头盯着霍嬗
“其实打一开始,我就觉得你做的不对,不能太过于赶尽杀绝。”
霍嬗一愣,我错了不对,我没错啊
霍嬗想了想就明白了,刘据这是没反应过来啊。
“表叔,你没想明白,这几十万人口大国和小国那是不一样的,而且我也从没有杀过普通民众啊”
旁边的张安世没忍住咧咧嘴,你是没啥,你把人吃的都抢走了,还不如杀了呢。
刘据有些纳闷
“我哪儿没想明白”
“西域诸国,除了这几个大国,其他的我们横扫的小国,没法收民心。
国内人口小,兵马都是民众的家人,我军都是清扫,仇怨太大,收降的话,里面水分太多,我军必须留兵驻守。
那时候兵马紧张,管不过来啊,所以没有这个必要。
龟兹倒是有点体量,可以这么做,但没办法,没粮草了。”
霍嬗话一说完,其他两人都是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刘据听完以后,低着头思索了起来。
霍嬗又想开口说一说西域与大汉的不同之处,但是霍光突然问了一句话,让霍嬗愣在了原地。
“子侯,你既然决定明年对康居下手,让他看看实力,那为何不直接上,还谈什么
康居来讨说法,就直接说当成大宛兵马了,还可以反问于他,为明年攻打他们找到了理由。”
他们跟大汉可还谈都没谈呢,会不会就坏在这事上,因为霍嬗还没跟他们谈,所以大宛付出利益,他们动心了
霍嬗想了半天,还是有点想不通
“你们觉得,是谁”
刘据日常不表态,只带耳朵,不带嘴巴,除非霍嬗特意问他。
而平常是张安世开这个口,现在就是霍光了。
“康居。”
“臣觉得也是康居。”
霍嬗点点头,至于为何不说大月氏,因为大月氏和大宛有些渊源,也知道大汉的强大。
他们走的虽然早,大汉还没崛起,但是这些年打的匈奴没脾气。
匈奴的强大他们可是一清二楚,而且印象深刻。
匈奴打的他们逃亡万里,这印象能不深刻吗,虽然过了几十年的好日子,仇恨减轻了一些,但是这历史他们还没忘。
只此一点,当然说不通,真正的原因,他们能从大汉得到的利益,比大宛要大。
简单来说,就是大宛给不起这个价格,就算请也只能请一国。
而大月氏和康居一比,实力更弱,还跟大汉有渊源,而且是个外来户,这怎么选择自不用说。
而且还与大月氏国内的情况有些关系,大月氏的制度,很复杂,那种真正的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几个部落轮流坐大月氏之主,这国内的争斗就激烈的多了。
而且他们的好日子过惯了,支持大汉分些地盘可以,出钱让我抵御大汉不可能,不缺钱。
所以,只能是康居了。
“那现如今这个情况,该怎么办”
霍嬗没说话,想通以后看向问话的钟干露出一个笑容
“后勤照旧,将士们休息,一切照旧,这个山必须要翻过去,咱们在这乱猜,不如等过去了我们再看情况。”
说到这儿,霍嬗面色一冷
“若真是康居敢插手,那本侯不介意再多一个敌人,大宛康居一起打。”
一群人听的提气,嚷嚷着一起灭了大宛,对众将来说,仗自然是越多越好。
但霍嬗心里只想着灭大宛,他不太想再树敌了,仗是永远也打不完的,没啥仇怨,那能和平解决的就和平解决。
所以霍嬗准备过去了再看,若是敌方不攻,存着商谈的心思,那就谈一波,稳住再说,明年再收拾。
不过想让霍嬗出血,那是不可能的,对康居,霍嬗的态度是答应你的利益,跟我去大宛抢就是。
至于跟大宛,没啥好谈的,霍嬗又不是没给过机会。
但若是康居真的敢直接动手,那打就是了,二十万匈奴兵马都不怕,怕你一个康居
你是大国没错,但也只是西域的大国。
其实按照霍嬗的猜测,与康居,怕是要真动点手了,不过这也好,免得被人轻视。
等众人都走了以后,霍光,张安世,刘据留了下来。
刘据先开口问道
“子侯,此战你是个什么想法,对康居,打还是不打”
霍嬗沉吟半晌,吐出一个字
“打。”
“该如何打”
霍光发出了疑问。
霍嬗呼出一口气,看着帐门帘想了想说道
“已经过了立冬,大月氏怕是靠不住了,不过这个需要过去再看看,打了个乌孙,时间拖的太久了,我也没指望他们,口头申援即可。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大宛是一定要灭的,跟他们没什么好谈的。
康居倒是能够谈一谈,看看他们的态度。
若是谈不拢,那就只能打了,不过只在大宛境内,所有碰到的兵马,那就都是敌人。
年前我不准备出境,打完大宛以后,休养生息,明年再攻康居,把大月氏叫上。
不可能全都灭了,我们需要一个盟友,就算打康居,也不能灭了他,得胜就行,我们的盟友需要有一个敌人。
我军兵马都是游牧将士,也没啥开艮荒地的事要干,他们种的地,大宛已经有了,城池也有了。
所以明年东边倒是很忙,西边没事,打打康居也不耽误。”
霍嬗说完了以后,张安世直接补充道
“大都督的意思是要快打”
霍嬗点点头
“正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横扫了大宛境内的抵抗力量,拖的越久,其实对我军越不利。
而且此战只对贵族和兵马,不能对民众,就像乌孙一样,咱们需要收一收民心,日后的事物才好安排下去。”
说到这个,刘据连连点头
“确实如此,确实如此,西域的民众,说是百姓,还不如说是大贵族们的奴隶,连匈奴都不如。
我大汉光凭靠着兵马,是做不到在西域扎下根的,必须得收民心,让西域的民众心里有我大汉。”
说到这儿,刘据转头盯着霍嬗
“其实打一开始,我就觉得你做的不对,不能太过于赶尽杀绝。”
霍嬗一愣,我错了不对,我没错啊
霍嬗想了想就明白了,刘据这是没反应过来啊。
“表叔,你没想明白,这几十万人口大国和小国那是不一样的,而且我也从没有杀过普通民众啊”
旁边的张安世没忍住咧咧嘴,你是没啥,你把人吃的都抢走了,还不如杀了呢。
刘据有些纳闷
“我哪儿没想明白”
“西域诸国,除了这几个大国,其他的我们横扫的小国,没法收民心。
国内人口小,兵马都是民众的家人,我军都是清扫,仇怨太大,收降的话,里面水分太多,我军必须留兵驻守。
那时候兵马紧张,管不过来啊,所以没有这个必要。
龟兹倒是有点体量,可以这么做,但没办法,没粮草了。”
霍嬗话一说完,其他两人都是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刘据听完以后,低着头思索了起来。
霍嬗又想开口说一说西域与大汉的不同之处,但是霍光突然问了一句话,让霍嬗愣在了原地。
“子侯,你既然决定明年对康居下手,让他看看实力,那为何不直接上,还谈什么
康居来讨说法,就直接说当成大宛兵马了,还可以反问于他,为明年攻打他们找到了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