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也笑呵呵的收了,正好拿回去炖汤喝。

    都装好之后,沈仲康主动把肉都搬上马车,沈伯文朝老板拱了拱手,笑道“谢过您了,祝您生意兴隆。”

    “哈哈哈,那就借沈秀才吉言了”

    听到吉祥话儿,老板也挺乐呵的。

    买完了肉,他们又去卖鱼的摊子上,挑了十条活蹦乱跳的大肥鲤鱼,一条八文钱,还是老二搬东西,沈伯文结账。

    此外,又去了点心铺买了些糖和几包已经包装好的点心。

    在去布庄接人的路上,沈伯文突然想起舅舅和自己岳父这两个老人家还喜欢喝酒,又折道去酒坊买了两坛酒。

    买到这儿,也不过才花了不到七百文钱,这让沈伯文不由得在心里感叹,这时候的物价是真不高,货币的购买力也挺强的,居然买了这么多东西,还没花完一两银子。

    不过就算如此,沈仲康也是一脸呆滞的看着他大哥,小声说,“大哥你也太能花钱了。”

    沈伯文

    他哽住,只若无其事地道,“无事,快过年了,让家里人都吃好点,你们都辛苦一年了。”

    心里却也在反思,自己花钱似乎是确实有点大手大脚了。以后还是让周氏买东西,自己跟着先看,多学学吧。

    买完了东西,他们又顺路去了长垣书坊,沈伯文把自己抄的书送了过去。

    吴掌柜今天不在,不过已经交代过伙计,沈秀才抄的书是什么价钱,伙计很快算完,把钱送了过来,“一两银子,您收好。”

    谢过伙计,兄弟二人出了门,驾车去往布庄接那母女俩。

    路上,沈仲康语气中带着点儿羡慕,“大哥,原来你抄书竟然能赚这么多钱,看来要有出息,还是得读书啊。”

    沈伯文闻言却摇了摇头,道,“平日里没有这么高的价钱,这次主要是吴掌柜想把孙子送到我这里来读书,特意提高了工钱。”

    说到这儿却话头一转,“不过你说的也没错,读书确实是有很多好处,回头让瑢哥儿和理哥儿也来跟着我一块儿读书吧。”

    沈仲康听了很心动,但想了想还是说“得回去跟他们娘商量一下。”

    沈伯文点点头,表示理解。

    马车离开书坊门口,却没注意到,从对面的街上,走过来一位身穿儒衫的中年人,负手踱步踏入了书坊。

    这人一进去,伙计立马热情招呼起来,说“韩夫子,您也过来买书啊。”

    原来这人就是沈伯文和邵哲在书院的先生,韩辑,韩夫子。

    韩辑点了点头,捋了捋胡子,道“你忙,我先自己看看。”

    原来他是因为书院散了馆,在家待着有些烦闷,才出来透透气。

    随手翻开伙计还没收到书架上的一本三字经,随意地看了一眼,可就是这一眼,他就被上面的字惊艳了,这笔字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锋芒毕露,如断金隔玉一般,风格相当独特,不由得看入了神。

    半晌之后,还意犹未尽。

    将这本三字经拿在手里,韩辑叫来伙计,道“这本我买了。”又问道“你知不知道,这本书是谁抄的”

    伙计做成了一单生意,心情正好,当即便答道“是桃花村的沈秀才。”

    韩辑却是很讶然,沈延益曾经是自己的学生,他清楚地记得这个学生以前的字不是这样的,虽然也写的不错,却是中规中矩,没什么特别的个人风格。

    不过他面上却没有露出来。

    只在心中想着,等回头沈延益来家里拜访自己的时候,再仔细问问他。

    另一边,沈伯文他们到了布庄,他下车去接周氏和女儿。

    掏出钱袋结账的时候,掌柜的苦笑着跟他说,“您家这娘子,可真是会过日子的人,砍价的一把好手。“

    周氏闻言有点不好意思地偏过了头,怕相公这个读书人觉得自己丢人。

    孰不知沈伯文在心里却是很佩服她,毕竟他学不会砍价。

    沈伯文一边往外掏钱,一边跟掌柜的笑笑,道“话虽如此,但生意做成了,您就有的赚,亏是不可能亏的,您也算说对了,我家娘子,就是会过日子的很。”

    掌柜的还想说什么,但看在他长得好的份上,心道不跟他计较了。

    一家三口出了门,沈伯文一手抱着买好的布料,一手牵着女儿,走向马车。

    周氏回想着他刚才说的话,跟在他们身后,望着前面父女俩的身影,面上露出个浅浅的笑容。

章节目录

农家长子(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成白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成白社并收藏农家长子(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