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高升高中任高才, 添喜红条便报来。讨赏门前无别话,今朝小的喝三杯。”

    报喜

    这日午后,家里的老爷子和老太太还在唠叨着, 怎么不让老三去一趟府城等着放榜,却不知报喜人已经敲锣打鼓地踏入了桃花村的地界儿,嘴里还在高声喊着“长源县桃花村沈伯文沈老爷,高中广陵府乡试头名解元”

    一道儿过来的还有路上跟着看热闹的乡里乡亲们, 这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立马人群就轰动了, 七嘴八舌地互相争辩着,这个老叔说,沈家老大那孩子, 还是我看着长大的呢,小时候我就看他长大一定有出息,这不你看中举人了另一个婶娘呸了他一口,说可不能浑说, 什么沈家老大,人家现在是举人老爷了。

    结果就是, 跟在报喜人后头的人越来越多, 乃至几乎半个村儿的人都知道了,沈家还什么都不知道。

    没走多久,报喜人停在了沈家的门口, 邻居家的婶子就主动从人群里挤出来, 凑到门前去,声音响亮地喊了声“沈嫂子你们家老大考上举人老爷了”

    喊完没多久, 里面就一阵风似的冲出来一个人, 急冲冲连声问道“真的我家老大考上举人了报喜的人来了”

    大家伙儿定眼一瞧, 嚯这腿脚利索的,居然是沈老爷子

    沈老爷子面色急切,刚想再问一遍,报喜人就拿出个纸条出来,笑眯眯地拱手又道“敢问可是沈伯文沈老爷的家人”

    “是是是,我是他爹。”沈老爷子一边答,眼里是掩饰不住的期待和盼望。

    “那就对咯”报喜人听罢就拍了拍手,满面笑容地恭喜他“恭喜老爷子,贺喜老爷子,沈老爷高中广陵府乡试头名解元”

    沈老爷子听到这里,一双布满老茧的手都止不住颤抖起来,不敢置信,又结结巴巴的问了一遍“这,这可是真的”

    “哎哟我的老太爷,这事儿可开不起玩笑”报喜人也算是见过许多次这样的场景了,也不管面前的老爷子认不认识字,就把自己手里那张写着名次和姓名籍贯的纸条塞到沈老爷子手里,一边道“您看看,这可是我从桂榜上抄下来的,绝无虚假”

    “好好好。”沈老爷子紧紧的拿着这张纸条,舍不得松,也不顾自个儿其实只认识自个儿的名字,就低下头仔细看了起来。

    但在看到纸条上那个自己熟悉的“沈”字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湿了眼眶。

    紧随其后跑过来的沈家其他人,也听到了报喜人跟自家老爷子方才的对话,一时之间都欢喜的不知如何是好了,颇有些手足无措之感,还是周如玉在极度的欢喜之余,突然想起来要给人家来报喜的人发赏钱,连忙回了自家屋子,从上了锁的匣子里取出钱袋,匆忙抓出一把铜钱,又赶回门口。

    当即就把铜钱塞到报喜人的手里,道“多谢这位大人特意跑这一趟,这点辛苦钱还请收下。”

    老太太见状,也反应过来,脸上的笑想收却收不住,干脆不收了,笑眯眯的也跟着道“是是是,还劳您过来告诉我们一声,就收下吧。”

    报喜人照例推辞了一番,然后就心安理得地收下了。

    收下之后,他才开口道“您还有没有什么要去报喜信儿的亲戚家里,写个单子给我,我也都去一趟,帮您家里报这个喜信儿去。”

    老太太闻言后,心里立马就浮现出来一长串儿需要过去报喜讯的亲戚家,什么自个儿娘家啊,大儿媳妇娘家啊,还有七大姑八大姨的,只是还跟他客套了一下“这有是有,会不会太麻烦了”

    “这有什么的”报喜人哈哈一笑,只道“咱们就是干这个活儿的,您放心地写,保证给您送到咯。”

    沈老爷子此时也从方才那种情绪中出来了,虽然还是高兴,但好歹恢复了几分往日的淡定,闻言就点了点头“那就麻烦您了。”

    说到这儿才发现自家一直在大门口围着人家说话,一拍脑门,忙道“快快快请屋里坐,喝杯茶,趁这会儿让我家老三给您把单子写了。”

    这一大群人才进了门,乡里乡亲的也都跟进去凑热闹,这可是他们桃花村第一个举人老爷这事儿说给外头村子的亲戚们,他们脸上都有光

    而此时,正在韩家庄子上跟着老师读书的沈伯文,暂且还不知道自家门前的热闹,还在跟手底下的文章较劲,而韩辑也坐在窗边的书桌旁,握着本书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若是萧氏此时进来瞧见他这副模样,一眼便知他在走神。

    这般过了没多久,房间的帘子被先开,传来邓叔的声音,“老爷,朗月回来了。”

    韩辑立马坐直了身子,放下手里的书卷,看了看还沉浸在文章中的弟子,清咳了一声,才道“行,你让他进来回话。”

    “是。”

    没一会儿,一个长相圆润的小厮就顶着满头大汗跑了进来,一见屋里这俩人,就眉开眼笑的说“恭喜老爷,恭喜沈秀才,啊不对,现在是沈举人了,中了头名解元”

    韩辑故作淡定,摆了摆手,只道“行了行了,不就是个解元,值得什么大惊小怪的。”

    眼神却瞟向下首坐着的弟子,饶有趣味地观察着他的反应。

    沈伯文其实在朗月进来的时候,就已经察觉到了,原本还以为是要跟自家老师汇报什么事儿,便没有多在意,但之后的话,就让他愣在了原处,虽没有失态到将手中的笔掉落下去的程度,但这副怔住的模样,还是让韩辑得到了极大的看热闹的满足感。

    不枉特意安排了人去等着放榜然后快马加鞭回来报信儿。

    心满意足地端起杯子喝了口茶。

    自家这个弟子,明明岁数没多大,也还没进官场,就总是一副正正经经的模样,倒是显得他这个当老师的还没学生稳重,今天可算终于看到他符合年纪的表现了。

    沈伯文足足愣了半晌,才回过神来,看向自家老师,想要确认一番“老师,学生真的,得了解元”

    “怎么,还信不过自己的文章”韩辑一挑眉,没回答他,却反问起来。

    沈伯文没有说话,他对自己的文章自然是满意的,但自始至终,他想的都是能榜上有名即可,不求名列前茅,如今却得中解元,实在是有些出乎他的预料,实属意外之喜。

    韩辑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也不出声打扰他,只是又喝了口茶,在心里暗暗得意,倒不是说这个解元有什么了不得的,按照他的资历,也确实并不将之放在心上,只是自己新收的学生中了解元,不是恰好证明了自己的眼光还是那般独到吗

    这下便能跟夫人好好说道说道了。

    想到这儿,他不由得觉着还坐在这儿的弟子碍眼了,放下茶盏便开始赶人“行了行了,快回家去吧,想必这时候报喜人也到你家去过了。哦还有,府城还要办鹿鸣宴,这次的主考官和知府都会出面,你回头去找文焕,向他请教请教鹿鸣宴上要注意的事项,我这边就先不留你了。”

    听着老师稍显啰嗦的嘱咐,沈伯文心中微暖,一一应了,随后才告辞回家。

    沈伯文刚回到家,就碰见赶着车要出门的沈叔常,忙问道“三弟,你这是要上哪儿去”

    结果从马车里探出头的却是沈老太太,她老人家白了他一眼,颇为嫌弃地看了看他身上的衣裳,道“带着你媳妇儿去趟镇上,扯些新料子,给你做几身新衣裳,我们都听来报喜的差爷说了,回头知府大人还要给你们这些新举人们办什么叫鹿鸣宴的,娘怕你这旧衣裳穿着去给咱们家丢人。”

    说罢,就指挥着沈叔常启程,再没给大儿子一个多余的眼神。

    沈伯文

    马车都走远了,他低头看了看自个儿今天穿的,不跟平时穿的差不多吗洗得干干净净,没染上墨,没擦上灰,也没磨破袖子,也没打补丁,怎么就丢人了

    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摇了摇头,跨进自家大门。

    结果还没进屋,站在外头就听见里头七嘴八舌,此起彼伏说话的声音,掀了帘子进去。

    一看好家伙过年的时候自家都没有这么多人。

    屋里的人瞧见正主来了,又是好一阵恭喜,沈伯文心下无奈,却也明白乡亲们的好意,一个一个地拱手谢过。

    好不容易挤到了自家老爷子身边,只不过老爷子忙着跟旁边的沈家三叔公说话,没顾得上他。

    沈伯文一听,原来是在商量开祠堂,敬告祖先的事儿。

    沈家三叔公还是这片的里正,自家好不容易出了个举人,喜得他听到消息就赶过来了,这时商量定下了开祠堂的事儿,又捋了捋胡子,道“这也是咱们沈氏的大喜事,要不这样,就由族里出钱,办个流水席。”

    沈伯文闻言便想拒绝,没别的原因,只是觉得太招摇了些,但却想不到该怎么劝阻,毕竟像他们这样的庄户人家,能出个举人的确很不容易,更别说他还是这次的头名。

    看着兴致勃勃的三叔公和虽然没说话,但看表情明显意动了的自家老爷子,沈伯文有些头疼。

    再怎么说服自己,沈伯文也还是觉得过于招摇了,见老爷子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只好自己开口“三叔公,我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农家长子(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成白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成白社并收藏农家长子(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