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景德帝今日的心情还算不错, 抬手将众人叫起,还凑起热闹来“几位爱卿方才说什么呢”

    恩荣宴原本就是为招待新科进士而设的宴,气氛无需太严肃。

    不过即便如此, 初出茅庐的各位新科进士们也不敢过于放松。

    但与景德帝相处多年的老臣们自然无需如他们这般小心, 褚云祁闻言便抢先道“陛下明鉴, 谢状元是天子门生, 您的学生, 老臣自然不敢要人,只是沈榜眼, 总该轮到老臣了吧, 他的文章与性子,再适合我们工部不过了。”

    景德帝听完, 没有立即说话,反而将视线投向了谢琢。

    谢阁老可是半分不虚, 闻言便淡定地道“陛下有所不知,我曾经看过他在会试中所写的一篇关于财政的策论, 言之有物, 故而臣认为, 相较于工部,沈榜眼自然更适合来户部观政。”

    提起文章,景德帝便来了兴趣,着人将那份谢阁老也说不错的文章取来。

    大佬们说的热闹, 沈伯文像块木桩一般站立旁边,动也不敢动, 心中苦笑不已。

    好在谢之缙不知是热衷于看热闹, 还是出于未来的同僚之情, 也陪他站在一旁。

    那边, 自然没有人刚让皇帝久等,传令下去之后,下面的人以最快的速度,取了文章过来。

    景德帝坐在上首,看完了整篇文章。

    看罢之后,便对褚云祁笑道“诸爱卿,依朕的意思啊,沈榜眼的确更适合去户部,要不然,朕把谢状元给你”

    嗯

    褚云祁原本以为大势已去,没想到竟还能峰回路转,谢状元也不错啊

    忙行礼道谢“臣多谢陛下。”

    一旁的谢阁老也道“臣多谢陛下成全。”

    最高上司和两位大佬都表态了,沈伯文与谢之缙两个的意见已经完全不重要了,彼此对视了一眼,也只能跟着行礼。

    这一茬儿事情过去之后,景德帝又将自己钦定的三鼎甲都叫到跟前来。

    看着眼前这三个相貌气质和学识都优秀的年轻人,心中很是满意,难得温和地对他们说了几句话,才让他们退下。

    从景德帝身边退下,韩嘉和便跟他们分开了,并没有多说几句话的意思。

    饶是沈伯文这样好脾气的人,都觉得有几分匪夷所思,韩嘉和这个性格,真的适合做官吗

    即便不能八面玲珑,但同僚之间基本的礼节应该有吧,况且他们之间只是不熟,又不是有什么深仇大恨,何至于此

    谢之缙倒是已经习惯了,不在意地看了看韩嘉和离去的方向,出声道“他爹是礼部尚书,可能是找他有什么事儿吧。”

    沈伯文笑了笑,并不想接着谈论韩嘉和,便主动换了话题“我正好有一事,想要请教长风。”

    谢之缙的字是长风,取自李太白诗中的这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谢之缙闻言便道“延益直说便是。”

    沈伯文顿了顿,才开口道“长风是否知道,朝廷给新科进士的探亲假有多长时间”

    “应当是三个月。”谢之缙虽然用不上这个假期,不过还是清楚的。

    说完他就想起来,沈延益似乎是南方那边的考生,这三个月的时间听着挺长,不过大部分都要耽误在路上了,估计在家里也待不了几日又要回来。

    沈伯文听罢,也在心里大致估算了一下,得出了与谢之缙同样的结论。

    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口气。

    随即便拱手谢过“多谢长风告知。”

    谢之缙表示不必客气。

    恩荣宴持续的时间并不长,结束之后,新科进士们便陆续离开礼部会场,各有去处。

    沈伯文也与邵哲一道回去。

    谢之缙则是在礼部门外等了好半天,才把自家父亲等到。

    父子俩上了同一辆马车,谢阁老坐得端正,开始闭目养神。

    谢之缙反倒闲不住,回想起今天的事儿,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不由得开口问道“父亲,您跟褚相公,不会是在唱双簧吧”

    结果等来的不是谢阁老的回复,反倒额头上挨了一记。

    谢阁老掀起眼帘,嫌弃地看了眼自家幼子,“有你这么说朝廷官员的”

    说罢又重新阖上了眼。

    却并没有否认他方才的猜测。

    谢之缙不说话了,暗自琢磨着这事儿,既然连自己都能看出来,没道理陛下那般圣明的人会看不出来。

    但最后还是配合了一把。

    他忽的坐直了身子,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在心里撇了撇嘴,开口道“父亲,果然还是您这样的老狐狸最精。”

    不出意料的,他头上又挨了一下。

    “没大没小。”

    到了谢府,谢之缙回自己院里换了身月白儒衫,就准备去正院给自家母亲请安。

    走到半路上,从岔路口急匆匆跑过来一个丫鬟,手里还捧着什么东西,眼见着就要撞到人身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农家长子(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成白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成白社并收藏农家长子(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