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到了相国寺内, 周如玉和师娘自去还愿,留沈伯文与老师在寺庙内一边闲聊,一边等她们出来。
“你师兄在朝考时, 倒是发挥得还算不错,考了个第三名。”
韩辑对邵哲这个成绩, 其实还是很满意的。
沈伯文自然听得出来, 闻言便笑道“师兄的才华本就不俗,再加上老师您的教导,自然室友很大的可能名列前茅的。”
韩辑点了点头, 又道“你们两个,暂且都有了去处,为师也就稍微放心了,只是读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你可懂”
“学生明白。”沈伯文认真道。
另一边的大殿内, 萧氏却遇见了一位熟人。
“谢夫人也来进香”
萧氏倒是没想到今日能在这儿遇见谢阁老的夫人,不过好几年未见, 她的模样倒是还没怎么变化,一如往昔的温婉和善。
谢夫人自然也瞧见了萧氏, 面上登时露出几分惊喜, 几步走了过来,上前便主动携了她的手,嗔道“几年不见, 阿琴便要同我生疏吗”
“阿澜倒还是老样子。”萧氏笑了笑, 道。
谢夫人王澜,便是她往日闺中的朋友之一, 只不过自从各自嫁人之后, 来往的便少了。
倒不是彼此之间发生了什么龌龊, 只是随着时间与距离的推移,关系渐渐地便淡了。
但今日相见,萧氏却忽然发现,往昔的距离与生疏,仿佛逐渐消弭了一般。
原本她便打算待到如玉与她夫君探亲回来之后,便逐渐在京都的交际圈中走动起来,也正好能带着如玉,长长见识也是好的,今个儿却在这儿碰见了阿澜,倒是巧了。
王氏此时遇见几年未见的旧友,是真心觉得高兴,也注意到了她身边带着的这位年轻妇人。
便将含着笑意的目光投向周如玉,问道“也不知阿琴是从哪儿领来一位小娘子,让人看着便心生欢喜。”
夸自己的弟子,倒是比夸自己,更能让萧氏开心,闻言便道“这是我新收的学生,颇有一股灵气,正跟着我学画。”
周如玉如今已经不似半年前那般性子内向了,听师娘介绍完自己,便上前半步,落落大方地同谢夫人见礼“周如玉见过谢夫人。”
之所以不自称是沈周氏,是因为师娘既然是以学生的身份介绍自己的,其中的重点便是她本人,而不是自家夫君的娘子。
果然,萧氏听闻此言,面上便露出个满意的笑来。
“好孩子,阿琴果然是收了个好学生。”王氏将她扶起来,直接褪下腕上的碧玉镯子塞到她手中,道“这便当做我送给你的见面礼吧,莫要推辞。”
“这如何使得”周如玉见这镯子不似凡品,不免推拒起来。
最后还是萧氏发了话“如玉,拿着吧,谢夫人手中好东西多着呢,别怕。”
这明显调侃的一句话,让王氏不由得笑了起来,配合地点了点头“是,你老师说的不错,放心收着吧。”
周如玉这才不再推辞,又行礼谢过。
旧友相见,自然有聊不完的话,只是苦了还在外头等候的两个大男人。
最后还是萧氏身边的李妈妈出来,同这两位道“夫人在里头碰见了谢阁老家的夫人,要多待一会儿,便让奴婢同老爷与沈公子说一声。”
韩辑
他顿了顿,便道“那就让夫人与谢夫人多叙叙旧,我与延益去旁边的碑林中转转。”
“是。”
李妈妈应下之后才告退离去。
从相国寺回来已是傍晚,次日,沈伯文与周如玉才终于得了空,专门出去一趟,买好了带给家人的礼物,又过一日,才终于到了离开京都返回家中的时候。
带着自家娘子和堂弟,与邵哲一道上了归家的船,沈伯文心情颇好,就连自己晕船这件事都忘了,船走上半月,就能到广陵府,到时候便能见到许久未见的家人了。
邵哲看着自家师弟,心中却在想着另一件事。
此番来京参加春闱,他已经做到了母亲所说的要求,既然如此,回去之后,母亲也应当同意上门去帮自己提亲了吧
想到这里,邵哲看了眼师弟,不由得笑了笑,心中充满了期待。
“师兄心情很好”
沈伯文极少见到邵哲露出这样舒心的笑,不免好奇问道。
“是不错。”邵哲点了点头,只是面上的笑却没有消失,开口道“一想到马上就能归乡,便有些高兴。”
沈伯文了然地颔了颔首,轻而易举地就相信了。
还当人家高兴的原因同自己一样呢。
二人站在船舷旁聊了许久。
船开了,他们看着眼前的江面,似乎与来时的江面并没有区别,然而他们此时的心情却与来时的完全不同了。
来时前途未卜,心中无底,即便不说出口,也有着万一落榜了的担忧。
然而此时归乡,却是带着金榜题名的好消息。
两种境况,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不
到了相国寺内, 周如玉和师娘自去还愿,留沈伯文与老师在寺庙内一边闲聊,一边等她们出来。
“你师兄在朝考时, 倒是发挥得还算不错,考了个第三名。”
韩辑对邵哲这个成绩, 其实还是很满意的。
沈伯文自然听得出来, 闻言便笑道“师兄的才华本就不俗,再加上老师您的教导,自然室友很大的可能名列前茅的。”
韩辑点了点头, 又道“你们两个,暂且都有了去处,为师也就稍微放心了,只是读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你可懂”
“学生明白。”沈伯文认真道。
另一边的大殿内, 萧氏却遇见了一位熟人。
“谢夫人也来进香”
萧氏倒是没想到今日能在这儿遇见谢阁老的夫人,不过好几年未见, 她的模样倒是还没怎么变化,一如往昔的温婉和善。
谢夫人自然也瞧见了萧氏, 面上登时露出几分惊喜, 几步走了过来,上前便主动携了她的手,嗔道“几年不见, 阿琴便要同我生疏吗”
“阿澜倒还是老样子。”萧氏笑了笑, 道。
谢夫人王澜,便是她往日闺中的朋友之一, 只不过自从各自嫁人之后, 来往的便少了。
倒不是彼此之间发生了什么龌龊, 只是随着时间与距离的推移,关系渐渐地便淡了。
但今日相见,萧氏却忽然发现,往昔的距离与生疏,仿佛逐渐消弭了一般。
原本她便打算待到如玉与她夫君探亲回来之后,便逐渐在京都的交际圈中走动起来,也正好能带着如玉,长长见识也是好的,今个儿却在这儿碰见了阿澜,倒是巧了。
王氏此时遇见几年未见的旧友,是真心觉得高兴,也注意到了她身边带着的这位年轻妇人。
便将含着笑意的目光投向周如玉,问道“也不知阿琴是从哪儿领来一位小娘子,让人看着便心生欢喜。”
夸自己的弟子,倒是比夸自己,更能让萧氏开心,闻言便道“这是我新收的学生,颇有一股灵气,正跟着我学画。”
周如玉如今已经不似半年前那般性子内向了,听师娘介绍完自己,便上前半步,落落大方地同谢夫人见礼“周如玉见过谢夫人。”
之所以不自称是沈周氏,是因为师娘既然是以学生的身份介绍自己的,其中的重点便是她本人,而不是自家夫君的娘子。
果然,萧氏听闻此言,面上便露出个满意的笑来。
“好孩子,阿琴果然是收了个好学生。”王氏将她扶起来,直接褪下腕上的碧玉镯子塞到她手中,道“这便当做我送给你的见面礼吧,莫要推辞。”
“这如何使得”周如玉见这镯子不似凡品,不免推拒起来。
最后还是萧氏发了话“如玉,拿着吧,谢夫人手中好东西多着呢,别怕。”
这明显调侃的一句话,让王氏不由得笑了起来,配合地点了点头“是,你老师说的不错,放心收着吧。”
周如玉这才不再推辞,又行礼谢过。
旧友相见,自然有聊不完的话,只是苦了还在外头等候的两个大男人。
最后还是萧氏身边的李妈妈出来,同这两位道“夫人在里头碰见了谢阁老家的夫人,要多待一会儿,便让奴婢同老爷与沈公子说一声。”
韩辑
他顿了顿,便道“那就让夫人与谢夫人多叙叙旧,我与延益去旁边的碑林中转转。”
“是。”
李妈妈应下之后才告退离去。
从相国寺回来已是傍晚,次日,沈伯文与周如玉才终于得了空,专门出去一趟,买好了带给家人的礼物,又过一日,才终于到了离开京都返回家中的时候。
带着自家娘子和堂弟,与邵哲一道上了归家的船,沈伯文心情颇好,就连自己晕船这件事都忘了,船走上半月,就能到广陵府,到时候便能见到许久未见的家人了。
邵哲看着自家师弟,心中却在想着另一件事。
此番来京参加春闱,他已经做到了母亲所说的要求,既然如此,回去之后,母亲也应当同意上门去帮自己提亲了吧
想到这里,邵哲看了眼师弟,不由得笑了笑,心中充满了期待。
“师兄心情很好”
沈伯文极少见到邵哲露出这样舒心的笑,不免好奇问道。
“是不错。”邵哲点了点头,只是面上的笑却没有消失,开口道“一想到马上就能归乡,便有些高兴。”
沈伯文了然地颔了颔首,轻而易举地就相信了。
还当人家高兴的原因同自己一样呢。
二人站在船舷旁聊了许久。
船开了,他们看着眼前的江面,似乎与来时的江面并没有区别,然而他们此时的心情却与来时的完全不同了。
来时前途未卜,心中无底,即便不说出口,也有着万一落榜了的担忧。
然而此时归乡,却是带着金榜题名的好消息。
两种境况,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