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都差不多,闻言便忙道“晚辈理解。”

    谢山长呵呵一笑,又道“不过依老夫看,令郎天资聪慧,想必用不了多久,就能升至乙院了。”

    “山长抬爱了。”沈伯文哪里听不出来这是人家在说客套话,不过即便是客套之语,夸的是自家孩子,心里总归还是高兴的。

    “听说延益师从韩伯言”

    伯言是自家老师的字,能以字相称,谢山长与自家老师的关系应当尚可。

    沈伯文闻言,便点头称是。

    谢山长听罢,便感叹一声“韩伯言可是收了几个好学生。”

    叹罢,又忽然问道“四书五经中,你主修哪一本”

    “跟着老师读春秋。”沈伯文正色道。

    “韩伯言的确是读春秋、孟子。”谢山长捋了捋胡子,片刻后道“诸子百家之说,浩如烟海,你们这些要科举的士子们,通读尚可,熟读却难。”

    沈伯文听着,不由得在心中点了点头。

    也许是看沈伯文顺眼,谢山长语罢,便笑着看他,道“日后你若是在治学上有什么困惑,尽可以来寻我,你老师不专的那几本,老夫倒是还算有几分心得。”

    学无止境,沈伯文原也没想着中了科举之后就将书本撂下,闻言便明白这是极大的好事。

    忙起身行礼,恭敬谢过。

    离开书院,他们父子俩便同谢之缙分开,在回去的路上,看着明显很是兴奋的儿子,沈伯文不由得弯了弯嘴角,低下头问他“能上学了就这般高兴”

    小少年被戳穿了心思,还有点不好意思,不过随即便认认真真地点了点头,道“儿子是很高兴,读了书,将来就能像爹这么厉害,考上进士,也能让爹娘爷奶高兴。”

    他如今已经九岁,而且出生在沈家并不宽裕的时候,自小就听话,读书之后,更是懂事。

    沈伯文笑了笑,摸了摸儿子的头,只道“要想考上进士,你将来可是要比现在更努力才行。”

    “那现在就不用很努力吗”沈珏困惑地问他。

    “你现在还小,除了读书之外,也还要长好身体,将来才不会生病,不至于在考场中倒下,明白吗”

    他这番话,让沈珏不禁想起了他那次被人从考场上抬回来的情景。

    沈珏当时年纪虽小,却也将之牢牢地记在了心里,此时闻言,便重重地点了点头,道“阿爹,儿子知道了”

    “知道了便好。”

    说罢,沈伯文又想到一件事,同儿子说起来“吴掌柜那日来了信,和仁同他爹娘许是快到京都了,到时候你便能再同他一块儿上课了。”

    一提到往日的小伙伴,沈珏顿时眼睛一亮,明显高兴起来。

    沈伯文不由得暗笑,平日里一副极为懂事的模样,到底还是个孩子呢。

    要不怎么说人经不住念叨呢

    就在沈珏入学谢家族学没几天之后,吴家大老爷夫妇带着吴和仁,也到了京都。

    安顿好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专门挑了沈伯文休沐的日子,带着礼物上门拜访。

    看着眼前相比于第一次见到时,好像也没有痩上多少的自家弟子,再看看吴大老爷的身材,沈伯文似乎明白了吴和仁这个体型,似乎并不完全是家中宠溺所致。

    如今他已是进士,甚至翰林官,吴大老爷在同他说话时,难免带了些拘谨和小心,“沈大人,此番除了带犬子进京读书之外,家父还让草民带来了这两个月您的字帖分红,自从您高中的消息传回来,您的亲笔字帖便成了书坊之中不往外卖的珍品,不过即便如此,摹本卖得也很好。”

    沈伯文心下明了,开口道“大老爷说话不必如此小心,自我乡试以来,贵府老太爷也帮了不少忙,和仁又是我的弟子,太客气反倒显得生疏了。”

    “哎,好好好。”

    他话音落下,吴大老爷立马应下,只不过看面上的拘谨之色仍没有减弱就是了。

    沈伯文无法,只好朝一直乖乖待在自家父亲身边的吴和仁招了招手,道“和仁过来。”

    吴和仁早就在等着了,闻声立马就冲了过来,兴冲冲地唤他“老师”

    “近来可有好好读书啊”沈伯文看见他心情便好了不少,笑着问道。

    吴和仁立马道“回老师的话,自然是有,先前章先生教的那些,学生都已经背会了”

    “那便好。”

    同他说了几句话,沈伯文又跟吴大老爷道“吴掌柜应该同你说过了吧,关于和仁在这边上课的事。”

    “说过了说过了。”吴大老爷忙道“平日在您安排的书院中读书,每到您休沐之日,便将他送到府上听您教诲,父亲已经同我交代过了。”

    在听到自己除了平时要上课,休息日也要过来补课,吴和仁圆润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一抹苦色。

    不过看到站在老师身后,方才还朝自己笑了笑的沈珏,随即便想到可以同他一块儿念书,又重新高兴起来。

    送走吴家父子,沈伯文回到屋里还没歇口气,自家娘子就抱着几卷画过来,笑吟吟地开口“不知夫君现下可有空闲,能否帮我题几首诗”

    沈伯文摇头失笑,又站起身来,伸手接过画,挑眉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章节目录

农家长子(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成白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成白社并收藏农家长子(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