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正值夏日, 窗外蝉鸣阵阵,屋内放着的冰盆散发着阵阵凉气,沈伯文与皇长孙一问一答的声音传到门口候着的内侍耳中, 他动了动站得僵直的腿脚, 还听得兴致勃勃的。

    内心却在想, 真是奇了,按理来说沈编修不过今年才中的进士,怎么讲起课来,反倒这般引人入胜, 比那几个大学士们讲的还要生动,别说殿下了,就连自己这个读书不多的人,都不自觉地就想继续往下听。

    屋内,沈伯文估算了一下时辰, 便合上书, 同李祯温和地笑了笑,然后道“殿下, 今日的课便讲到这儿吧, 臣就先行告退了,三日后再来。”

    李祯闻言, 才回过神来,不由得问了句“不是才讲了一会儿吗”

    旁边伺候的小内侍忙道“殿下, 已经过去一个时辰了,再过一会儿,该林学士来讲学了。”

    “这一个时辰居然过得这么快。”李祯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皇爷爷给自己挑的这个老师可真不错

    虽然年纪没有先前那些老师大, 课却是讲的极好, 半点儿都不枯燥, 听着听着就听进去了,平时觉得难熬的上课时间,今个儿居然没感觉到就过去了。

    如果吴小胖子知道他这番心理活动的话,定然会十分赞同。

    然而想到接下来又要上林学士的课,李祯又不由得皱起了小脸,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小大人似的开口道“那沈先生便去吧,常喜,替我送送沈先生。”

    “沈编修请。”

    “微臣告退。”

    沈伯文自然看得出来皇长孙眼中的不舍,只是何时来授课,授课时间多长,却不是由他自己做主的,全凭掌院安排。

    所以只能对皇长孙在心中报以歉意了。

    一路出了东宫,回到翰林院,谢之缙正好忙完自己手里的活儿,便过来同他闲聊。

    倒也没有打听他在东宫为皇长孙授课的事儿,只是问他“有一间面馆,厨子手艺极好,面的味道很不错,延益兄要不要一块儿去尝尝”

    沈伯文听到这儿,不禁有点心动,他上辈子是个北方人,没少吃面,这辈子倒是吃得少了。

    略微想了想便点了头“好,待到下衙之后,我回家中说一声,便与长风同去。”

    然而等到下衙之后,他们二人刚结伴走出翰林院的大门,从马厩牵了各自的马,没往外走几步路,就迎面撞上了满脸匆忙焦急之色的唐阔。

    对方一见到他也像是见了救星一般,上来就给他耳边炸了个大雷“老爷,娘子和姑小姐不见了”

    沈伯文当即就僵在了原地,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你说什么”

    唐阔心里急死了,也顾不上旁边还有谢之缙这个外人,赶紧将事情道来“娘子早上给郡主递了帖子,回头那边的回复就来了,下午娘子便带着姑小姐出了门,是小的赶的车,刚走到半道上,经过一个没人的巷子,不知道从哪儿冲过来几个人,就把小的从车上拽了下去打晕过去。”

    “等小的醒过来的时候,马车就已经不见了”

    或许是因为自责,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弱了下去。

    焦躁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沈伯文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没有迁怒,也没有打断唐阔的叙述,耐着性子全部听完,这才发现少年的脸上,手上都带着青紫的摔伤,皮都破了。

    但此时自己也实在是没有心情安慰他,只沉声问他“还记得你被打晕的位置吗”

    唐阔连连点头,忙不迭道“记得,小的记得清清楚楚。”

    “好。”沈伯文手攥紧又松开,又问他“会骑马吗”

    “小的没骑过”

    “与我同乘一骑吧。”

    沈伯文刚要开口,谢之缙忽然道。

    他循声转头,只见谢之缙紧绷着一张脸,神态极为认真地同他道“我既然听见了,就自然没有袖手旁观的说法,延益,就让我骑马带着你这个小厮,我们两个人过去,到了也好想办法。”

    事态紧急,沈伯文没有多做犹豫便点了头。

    谢之缙明白他家的娘子与妹妹走失,自然不会想大张旗鼓地找,便转过头唤道“观言。”

    观言方才一直避在他们后面,此时听见传唤才上前来“公子。”

    “去把云光他们几个叫过来。”

    观言听这话便知是出事了,当即应下,转身就走。

    见沈伯文看了过来,谢之缙解释道“云光几个是我的随从,有些功夫在身,延益放心,他们只听命于我,不会多嘴。”

    沈伯文明白他是好意,找起人来自是人多更好更快,便点点头,算是应下了。

    说罢便跨上马,对他道“事不宜迟,咱们尽快出发吧。”

    谢之缙也已经先行上马,随即一把将唐阔捞上了马背。

    “你们等等。”

    刚要出发,他们忽然听到韩嘉和的声音从背后响起。

    沈伯文此时心急如焚,并没有搭理他的意思,不料韩嘉和的下一句话,就让他的动作顿住了。

    “沈延益,我知道你家里人被带到哪儿去了。”

    沈伯文当即跳下马,三步并做两步走到他身前,沉声问道“她们在哪儿,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韩嘉和没说话,只将手里的信递给他。

    沈伯文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展开信低头看了起来。

    信果不其然是福柔公主写的,信上说那两个女子被她留在园子里做客,她等着韩嘉和来,这件事因他所起,身为一个君子,应当不会不来吧

    看罢,沈伯文将信还给他,“那个园子在哪儿”

    “就在城外三里的地方。”

    韩嘉和说罢,又道“我随你们一道过去。”

    虽然这件事不是他主观意愿,但自家娘子和妹妹的确是因她才遭此一事,沈伯文此时实在是很难用平常心看他,冷淡地吐出两个字“带路。”

    在赶去的路上,他便在想,既然永福公主传信给韩嘉和,将小妹视为筹码,那暂时应当不会伤害她们,只是即便这么想是合理的,一刻没有见到她们平安,他便一刻不能放心。

    所幸的是,他并没有猜错。

    福柔公主派手下将人带过来,原本也没打算对周如玉和沈苏做什么,只暂且关在房子里罢了。

    之后她便着人给韩嘉和送了信,告诉他沈小姐在她这里。

    再然后,便是等韩嘉和的反应了。

    他若是不来,便证明半分也不在乎这位沈小姐,自己自然会将她放回去;但他若是当真来了,自己又能以她做筹码,让韩嘉和同意自己的要求。

    让他向父皇请旨求赐婚或许不太可能,春风一度倒也不错。

    福柔公主这般想着,不由得笑了一声,随手掐掉了兰花的半片叶子。

    人人都在背地里道她蠢,她自己岂能不知

    实际上,她与喜欢韩嘉和的那些小娘子们不同,自始至终,她便没想过得到这个人的感情,活人怎么能跟死人比,那些人也是蠢极了,还妄图去融化这块儿冰

    她想的很简单,无非是想得到这个人罢了。

    无论是能嫁给他为妻,或是露水一夜,都算是达成目的了。

    先前一直没有机会,而这位沈小姐的出现,倒是给她了一个思路。

    也不过是随手落子罢了,若是不成,那便抛开,若是成了,就是意外之喜了。

    要是让旁人得知她这番心思,定要骂她是不是疯了。

    竟然把绑架朝廷命官的家人这件事,想的这么轻描淡写

    刚丢开手中那半片叶子,外头就有侍女过来禀报“殿下,韩公子上门了。”

    “竟真的来了,她倒真是好福气。”

    福柔公主扯了扯嘴角,慢条斯理地扶着侍女的手起身,一边道“请他到花厅,本宫随后就过去。”

    就在韩嘉和到了花厅的同时,沈伯文与谢之缙也在云光几人的帮衬下,成功的越过墙,到了园子里。

    “分头找吧。”

    这句话后,众人便各自散开。

    然而此时,后院中的某个房间的门大开着,门口守着的婆子已经被打晕在地,房内空无一人。

    沈苏正拉着周如玉躲躲藏藏地找着这座园子的出口。

    刚走出去没多久,就瞧见前面有几个人影,周如玉忙扯着沈苏蹲在假山后面。

    只是透过缝隙看过去,那两个人怎么越看越眼熟

    好像是自家相公和谢公子

    周如玉揉了揉眼睛,生怕是自己看错了。

    再次定睛看过去,那两个人也越走越近,面容逐渐清晰。

    当真是自家相公

    沈苏也看清楚了,顿时站起身来,极小声地唤了声“大哥”

    沈伯文一瞬间还当是自己听错了,直到周如玉也轻声唤了声相公,才确认没听错。

    三步并做两步疾走过去,紧握住周如玉的手,关切地问道“你们可还好”

    “我们无事。”周如玉摇了摇头,道“只是被关在房子里,许是觉得我们两个女子不成气候,门口只派了一个婆子看守,阿苏骗了那人进来,用花瓶将她打晕过去,我们就趁机跑出来了。”

    确认过她们真的没事,沈伯文放下心来,也重新变得冷静下来,转过身对谢之缙道“我们先想办法带她们出去吧。”

    谢之缙颔首,一边好奇地看了看这个还会用花瓶砸人的小娘子。

    沈苏察觉到他的视线,立马回看过去,半点儿不虚。

    谢之缙弯了弯唇角,收回视线。

    他们四人顺顺利利地到了先前说好的地方,半道上还碰见了云光,正好让他把其他人都叫回来。

    到了墙边,看这高度,周如玉不由得面露难色。

    谢之缙干脆对沈伯文道“延益,你先过去,然后让嫂夫人踩着云光的肩膀上前,你在那边接着就是。”

    好像只有这一个办法了,沈伯文点头应了,随即便先过了墙。

    唐阔一直在外面等着,即便沈伯文让他先回去看伤,也坚持不去,要跟着过来。

    见他翻墙出来,忙上前问道“老爷,找到娘子跟姑小姐了吗”

    沈伯文点了点头,道了声是。

    沈苏见大哥已经过去了,便转过头对周如玉道“大嫂,你先过去。”

    周如玉正想推拒,就见沈苏摇了摇头,催促道“别耽误了时间。”

    当下再不扭捏,由沈苏搀扶着,道了声“劳烦”,便踩上云光的肩膀,上了墙头,见自家相公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农家长子(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成白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成白社并收藏农家长子(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