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听到阿爹笑了, 阿珠这个小机灵鬼儿立马反应过来,哥哥是在逗自己呢,哼了一声, 随即便大方地将手里的葡萄递了过去“哥哥吃吧,藤上还有许多呢。”
被妹妹识破了,沈珏直起身子, 略微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随即将她的小手又推了回去, 摇头道“阿珠先吃吧。”
“真的”
沈珠歪了歪头, 不确定地又问了一句。
“自是当真。”沈珏哭笑不得。
“行了,别逗你哥哥了。”
沈伯文看了一场好戏,听到这儿便笑着走了过来,摸了摸女儿的头,又拍了拍儿子的肩, 道“咱们去正房给你们阿爷问安。”
方才阿爹一开口, 沈珏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阿珠这小丫头竟是逗起自己来了,还真是半点亏都吃不得, 不由得失笑。
不愧是自己的妹妹。
听阿爹说完便应了一声, 然后视线一扫,扫到放在桌上的纸包,以为是阿爹带给阿爷的东西,正准备过去帮忙拿上, 就听见阿爹道“不用拿过去了, 这是买来给咱们的晚饭加餐的。”
说着, 沈伯文便吩咐唐阔“今日的晚饭就摆在这儿吧, 屋里太热了。”
“知道了, 老爷。”
吩咐完,沈伯文便带着儿子女儿去了正屋。
沈老爷子正靠在椅中昏昏欲睡,听到动静睁开眼,就瞧见长子带着孙子孙女进来了,坐起身子问了句“回来了”
“是。”沈伯文也坐了下来,顺手将儿子的书袋接了过来,放在一旁。
老爷子也就是顺口一问,随即便关心起孙子来“珏哥儿,你们今个儿是不是要旬考来着”
“是要旬考。”沈珏闻言便点了点头,不待阿爷再问,便主动说了起来“本来先生说我与师弟入学还不到一旬,可以先不参加旬考,但我们想的是参加旬考之后若是成绩好,便可以升至乙院,就也要求参考了。”
“好。”老爷子满意地笑了笑,赞道“有志气,考就考吧,不过你们也不要太着急升院,毕竟你们年纪还小,还有的是时间。”
“孙儿明白。”
沈珏老老实实地应了下来。
沈伯文倒是对自己儿子和吴和仁颇有信心,先前为他们授课的时候,他便发现,这两个孩子不仅学东西快,而且他们的基础打得很是牢固,而基础,正是最重要的东西,学起后面的东西来,就算不能轻松写意,也不至于事倍功半。
祖孙三人说话的时候,沈珠就在一边自己同自己下五子棋,倒也各得其乐。
没过多久,唐阔便进来道“老太爷,老爷,晚饭已经摆好了,老太太也回来了。”
大家伙儿这便出了正房,往院里去了。
夏季炎热,沈家人除了沈老爷子,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有点苦夏,食欲也不太好,唐晴便向娘子请教过之后,做了几样清爽开胃的小菜,去外头买了只烤鸭,蘸着酱吃味道极好,又寻了陈桂花煮了一锅酸梅汤,就着老爷带回来的二十个肉烧饼,就是一顿了。
老爷子身体好,胃口也大,还专门为他老人家煮了饭。
沈老太太一看就夸了起来“晴娘这手艺,倒是颇得老大家的真传,学到了五六分了。”
唐晴闻言就抿了嘴笑。
众人入座,沈老爷子不由得说起明日的安排来“谢家请咱们家去庄子上做客,我跟你娘也要去”
沈伯文一边用筷子夹起个烧饼,一边道“爹你也说了,请的是咱们家,你跟娘自是要去的。”
“人家是阁老,是阁老夫人,我跟你娘”
话虽然没说完,但沈伯文已然听懂这话里的意思了。
将烧饼放到碗中,斟酌了一下,他才开口道“谢家不是还请了老师和师娘吗,您就当我们是去做陪客的。”
只是即便他这么说了,沈老爷子还是带了几分愁容,从前不知道阁老是什么官儿就罢了,现在在京都住了这么长时间,该知道的早就知道了。
也正是知道,才担心。
担心自己和老妻这两个农家出身的,到时候见了人不知道说什么,会给自家长子露怯,丢了沈家的面子。
天晓得,沈老爷子到了这把年纪,头一回担心起来自己撑不住场面的事。
沈老太太反倒没有他这么担心来担心去的,见状便往他手里塞了个烧饼,直言道“行啦,咱们家是什么出身,人家能不知道再说人家能把官儿当到这么大,还能不会跟人相处你就别操心这些了,咱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现在也来不及重新去投个胎了。”
话糙理不糙,老爷子一听,顿时想开了。
还真是,自家就是这么个出身,也没办法改了,只要自家行得正坐得端,还担心什么
见老爷子眉头舒展开了,沈伯文也放下心来,夹起烧饼咬了一口。
别说,谢之缙推荐起美食来,还真不会出错,这烧饼表皮酥脆,内馅儿肥而不腻,滋味十足,的确美味。
就着解腻的桂花酸梅汤和小菜,他竟也吃了不少,等到站起来时,还有几分撑。
听到阿爹笑了, 阿珠这个小机灵鬼儿立马反应过来,哥哥是在逗自己呢,哼了一声, 随即便大方地将手里的葡萄递了过去“哥哥吃吧,藤上还有许多呢。”
被妹妹识破了,沈珏直起身子, 略微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随即将她的小手又推了回去, 摇头道“阿珠先吃吧。”
“真的”
沈珠歪了歪头, 不确定地又问了一句。
“自是当真。”沈珏哭笑不得。
“行了,别逗你哥哥了。”
沈伯文看了一场好戏,听到这儿便笑着走了过来,摸了摸女儿的头,又拍了拍儿子的肩, 道“咱们去正房给你们阿爷问安。”
方才阿爹一开口, 沈珏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阿珠这小丫头竟是逗起自己来了,还真是半点亏都吃不得, 不由得失笑。
不愧是自己的妹妹。
听阿爹说完便应了一声, 然后视线一扫,扫到放在桌上的纸包,以为是阿爹带给阿爷的东西,正准备过去帮忙拿上, 就听见阿爹道“不用拿过去了, 这是买来给咱们的晚饭加餐的。”
说着, 沈伯文便吩咐唐阔“今日的晚饭就摆在这儿吧, 屋里太热了。”
“知道了, 老爷。”
吩咐完,沈伯文便带着儿子女儿去了正屋。
沈老爷子正靠在椅中昏昏欲睡,听到动静睁开眼,就瞧见长子带着孙子孙女进来了,坐起身子问了句“回来了”
“是。”沈伯文也坐了下来,顺手将儿子的书袋接了过来,放在一旁。
老爷子也就是顺口一问,随即便关心起孙子来“珏哥儿,你们今个儿是不是要旬考来着”
“是要旬考。”沈珏闻言便点了点头,不待阿爷再问,便主动说了起来“本来先生说我与师弟入学还不到一旬,可以先不参加旬考,但我们想的是参加旬考之后若是成绩好,便可以升至乙院,就也要求参考了。”
“好。”老爷子满意地笑了笑,赞道“有志气,考就考吧,不过你们也不要太着急升院,毕竟你们年纪还小,还有的是时间。”
“孙儿明白。”
沈珏老老实实地应了下来。
沈伯文倒是对自己儿子和吴和仁颇有信心,先前为他们授课的时候,他便发现,这两个孩子不仅学东西快,而且他们的基础打得很是牢固,而基础,正是最重要的东西,学起后面的东西来,就算不能轻松写意,也不至于事倍功半。
祖孙三人说话的时候,沈珠就在一边自己同自己下五子棋,倒也各得其乐。
没过多久,唐阔便进来道“老太爷,老爷,晚饭已经摆好了,老太太也回来了。”
大家伙儿这便出了正房,往院里去了。
夏季炎热,沈家人除了沈老爷子,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有点苦夏,食欲也不太好,唐晴便向娘子请教过之后,做了几样清爽开胃的小菜,去外头买了只烤鸭,蘸着酱吃味道极好,又寻了陈桂花煮了一锅酸梅汤,就着老爷带回来的二十个肉烧饼,就是一顿了。
老爷子身体好,胃口也大,还专门为他老人家煮了饭。
沈老太太一看就夸了起来“晴娘这手艺,倒是颇得老大家的真传,学到了五六分了。”
唐晴闻言就抿了嘴笑。
众人入座,沈老爷子不由得说起明日的安排来“谢家请咱们家去庄子上做客,我跟你娘也要去”
沈伯文一边用筷子夹起个烧饼,一边道“爹你也说了,请的是咱们家,你跟娘自是要去的。”
“人家是阁老,是阁老夫人,我跟你娘”
话虽然没说完,但沈伯文已然听懂这话里的意思了。
将烧饼放到碗中,斟酌了一下,他才开口道“谢家不是还请了老师和师娘吗,您就当我们是去做陪客的。”
只是即便他这么说了,沈老爷子还是带了几分愁容,从前不知道阁老是什么官儿就罢了,现在在京都住了这么长时间,该知道的早就知道了。
也正是知道,才担心。
担心自己和老妻这两个农家出身的,到时候见了人不知道说什么,会给自家长子露怯,丢了沈家的面子。
天晓得,沈老爷子到了这把年纪,头一回担心起来自己撑不住场面的事。
沈老太太反倒没有他这么担心来担心去的,见状便往他手里塞了个烧饼,直言道“行啦,咱们家是什么出身,人家能不知道再说人家能把官儿当到这么大,还能不会跟人相处你就别操心这些了,咱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现在也来不及重新去投个胎了。”
话糙理不糙,老爷子一听,顿时想开了。
还真是,自家就是这么个出身,也没办法改了,只要自家行得正坐得端,还担心什么
见老爷子眉头舒展开了,沈伯文也放下心来,夹起烧饼咬了一口。
别说,谢之缙推荐起美食来,还真不会出错,这烧饼表皮酥脆,内馅儿肥而不腻,滋味十足,的确美味。
就着解腻的桂花酸梅汤和小菜,他竟也吃了不少,等到站起来时,还有几分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