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送嫁回来, 沈伯文陪着爹娘坐了许久,说了不少话,也没能让老两口情绪好起来。
最后还是靠二弟和三弟, 还有赵氏和王氏并几个孙子孙女过来, 陪着老人家待着,说了好半天关于老家的事儿,二老的情绪才好了点儿。
回到房中,对着自家娘子,他不由得叹了口气,苦笑一声,道“突然觉得这宅子里安静了许多。”
周如玉很能体会相公的感受, 毕竟在家中的时候, 自己与阿苏一块儿相处的时间更久。
她将手覆在他的手上,轻声道“做女子的, 早晚有出嫁离开爹娘的那一天, 但不是嫁出去之后就完全跟咱们没关系了, 沈家永远都是阿苏的依靠。”
沈伯文将手翻过来,握住她的手,颔首道“如玉,你说得对。”
只是心里还是止不住的伤感, 顿了顿, 他才继续道“只是看到阿苏,我就想到咱们的阿珠”
“阿珠才多大。”周如玉有点儿哭笑不得,用另一只手拍了拍他,“你若是现在就开始发愁起来, 那以后许多年, 还不够你愁的呢。”
沈伯文闻言便扯起嘴角笑了笑, 叹了口气,道“娘子说得对,是为夫想的太远了。”
相较于谢府中的热闹景象,沈家这一连几日都气氛沉闷。
直到谢之缙陪着沈苏三朝回门,沈老爷子与沈老太太看着她面上真心实意的笑,才总算放下心来。
参加过妹妹的婚礼,沈仲康与沈叔常又要带着妻儿回广陵老家去,又惹得老人家们伤心了一场。
两个已经当爹的汉子,站在旁边颇有些不知所措。
还是赵氏出面圆场“爹,娘,咱们也不是日后就不再相见了,您二老放心,只要方便,咱们一定上京来,毕竟京都这么好的地方,谁不想多来几次呢”
这句话倒是惹得沈老太太笑了笑,多少冲散了些离别的伤感。
沈伯文也舍不得弟弟们,但也心知他们都有各自的家庭,各自的生活,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总在一处,只能在为他们购置的离别礼物上下功夫,最后竟是装了满满一车。
这让沈仲康与沈叔常看着都有些哭笑不得。
送走家人没两个月,正好是个休沐日,周如玉便发动起来。
沈伯文刚带着儿子女儿从外头回来,就听见这个消息,压抑着的痛呼声从产房中传出来,他登时就僵在了原地。
沈老太太见不得他这副傻不愣登的模样,嫌弃地看了傻儿子一眼,便招了招手,吩咐唐晴“晴娘,把珏哥儿跟阿珠都带到阿苏原来的房子里去,这边血气大,别让他们两个小的在这儿。”
“奴婢知道了。”
唐晴还是个未及笄的小丫头,老太太自然不会让她进产房伺候,专门请好了稳婆,还有生产过的妇人,在里面忙活着。
自己交代完之后,懒得理儿子,便净了手,自己也进产房帮忙去了。
沈伯文也不知道自己在院中站了多久,只觉得那一声又一声的痛呼,像是重锤一般敲击在自己心上,分明是清风徐徐的好天气,难得不热,他额头上却满是细汗,唇角紧抿着,双手紧紧地握在一块。
唐阔怕他站久了累到,特意搬了椅子出来,沈伯文却摇了摇头,继续站着。
天上的云层逐渐变厚,不一会儿便飘起雨来,他又往廊檐下站了站,随风飘过来的雨丝打湿了他石青色的衣衫,深一道,浅一道的,他却毫无感知一般,眉头紧皱,替产房内的妻子悬着心。
没过多久,大门口传来动静,原来是萧氏与沈苏两口子在门口相遇,一块儿到了。
沈苏收到消息之后,便由谢之缙送了过来,随行而来的还有谢夫人特意派来的稳婆和医女。
萧氏则是带了一株老参过来,还有身边有经验的李妈妈。
沈伯文此刻心思都在产房内挂着,好在都是亲近之人,也没人计较他的心不在焉。
他只觉得自己已经从正午站到了傍晚,落雨站到了雨停,心急如焚,甚至想进去看看。
就当他已经到了临界点之时,产房内忽然传来初生的孩子响亮的哭声,以及大人们的笑声。
“是个小郎君呀”
“恭喜老太太,喜得孙儿。”
与此同时,天边的乌云散开,透出日光与晚霞,好看极了。
半晌后,沈伯文拦住出来报喜的稳婆,只问道“我能不能进去看看我家娘子”
稳婆倒是头一回看见这样不看儿子,反而惦记着娘子的,想着里面这会儿应该也清理的差不多了,便点了点头,道“老爷去便是了,不过娘子已经累极,怕是撑不住要睡了。”
“我知道,不会打扰她的。”
沈伯文颔了颔首,谢过她,便撩起袍角踏入了产房。
沈老太太见儿子进来,知道他是记挂着大儿媳妇儿,但此时她老人家心情好,又得了个孙子,便不与他计较,抱着孙子便去了里间,把地方给他腾了出来。
坐到床边的凳子上,沈伯文轻轻地握住周如玉的手,垂眸看着她累极了的面容,虽然已经清理过了,但被汗水浸湿了的鬓发还是贴在面颊上,她感受到自己的手被牵起,便睁开眼睛,所见的便是自家相公熟悉的面容,扯起嘴角笑了笑,轻声问他“看过孩子了吗”
沈伯文刚要开口,不知为何,喉头却有些梗住,便点了点头。
半晌后,他才轻轻地道“如玉,多谢,你辛苦了。”
周如玉闻言,想摇头,但浑身上下已经一丝多余的力气都没有了,只得开口道“相公不必道谢。”
沈伯文看出她已经困倦极了,却还硬撑着同自己说话,心下越发愧疚,面上却温柔地笑了笑,对她道“如玉,累了就睡吧,我就在这儿陪着你。”
“好。”
周如玉实在是太累了,听到这句便阖上眼帘,沉沉地睡了过去。
看着她安详的睡颜,沈伯文也觉得内心渐渐平静下来,只是握着她的手却依旧没有放开。
二儿子被沈伯文取名为霁,雨过天晴之意。
他出生的时候,正值雨停后放晴,这个名字倒是极为合适。
霁哥儿的洗三礼没有大办,只请了亲近的长辈与好友们前来聚了聚,满月礼的时候,周如玉出了月子,身体恢复了大半,也能出来应酬了,便为霁哥儿大办了满月礼。
孩子还小,不怎么能见风,好在现下已经九月份了,便由自家娘子抱出来给宾客们看了一圈,便又抱回去了。
见邵哲羡慕地看着襁褓中的霁哥儿,沈伯文不由得玩笑道“师兄也想要个孩子了”
“瞧师弟这话说的”
邵哲还是脸皮薄。成亲之后也没多少改变,闻言便腼腆一笑,但还是道“既然已经成亲,自然是想当爹的,毕竟我的岁数也不小了。”
这倒是,沈伯文点点头,道“确实。”
不过成了亲的有像邵哲这般想当爹的,就有像谢之缙这般暂时还不想当爹的,闻言便站起身来,想偷偷溜号,以逃避这个话题。
被沈伯文眼疾手快地给拽住了。
随即便拷问道“长风难不成有什么急事”
谢之缙就算被抓个正着,倒也不尴尬,重新坐了下来,开口道“也没别的事,就是想起来活动活动。”
沈伯文失笑,这话也能说的出口
男宾这边气氛正好,女眷那边倒也不差。
白氏也跟着自家夫君过来了,毕竟沈伯文是邵哲的师弟,两家日后定是要常来常往,互通有无的,她作为女眷,自然也要跟周如玉打好关系。
再者,她已经嫁过去大半年了,身上也没个动静,倒是也抱着点儿沾沾喜气的念头。
万一回去就能怀上了呢
周如玉也是过来人,看见白氏看向霁哥儿那羡慕的眼神,便懂了,便叫来晴娘,小声吩咐了几句。
晴娘点头应了,随即便去了里间。
白氏正不明所以,就见晴娘手上拿了几件小衣裳过来。
周如玉将怀中的霁哥儿送到师娘手中,随即从晴娘那儿拿出一件过来,送到白氏手中,温和地笑着道“这是霁哥儿近来穿过的衣裳,嫂子若是不嫌弃,便拿回去垫在枕头底下。”
剩下的话没有说完,不过白氏已经懂了,将小衣裳大大方方地接过来,笑眯眯地道“多谢如玉,我怎么会嫌弃,若是回头我能怀上一个如霁哥儿这般可爱的孩子,怕是做梦都能笑醒。”
她这话倒不是开玩笑,毕竟一个月过去,霁哥儿也长开了,瞧那相貌,当真是结合了沈伯文与周如玉身上的优点,已经隐约能看出长大后的相貌有多优越了。
萧氏此时便低头看着怀中的霁哥儿,心下疼爱得不行。
周如玉性子温和,人又聪慧,这几年相处下来,萧氏早就将她看做自己的女儿一般,霁哥儿又是她亲眼看着生下来的,同自己的孙儿也没什么区别,如今见他软软一团,在襁褓中睡得正熟,看得她心都要化了。
见自家小孙子这般惹人喜爱,沈老太太更是高兴,见状便收回视线,看向赖在自己身边的女儿,不由得小声问道“你有喜信儿没有”
沈苏闻言就红了脸,不由得嗔道“我嫁过去满打满算也才三个月,娘你也太着急了。”
沈老太太一听也是,便嘟囔着道“娘也就是随口一问,你怎么还急眼了呢”
沈苏“”
不跟娘计较,她随即便想到谢之缙新婚之夜同她说的话,说他并不着急要孩子,让她也别急,缘分到了自然就有了。
她当时听过就罢,毕竟听说大房也是成婚多年,去年年底才得了个儿子,既然他们谢家子嗣有些单薄,他不着急,难道婆婆还不着急吗
不过这些事,沈苏心里即便有数,也像谢之缙说的那般,只能看缘分,急是急不来的。
但在临走前,她还是偷偷找到大嫂,也要了件霁哥儿的小衣裳带了回去。
顶着自家大嫂调侃的眼神,沈苏强装镇定,脸不红心不跳的,反倒让周如玉无奈地笑了笑。
翌日,沈伯文照常去翰林院点卯,手底下的活儿进行到一半,
送嫁回来, 沈伯文陪着爹娘坐了许久,说了不少话,也没能让老两口情绪好起来。
最后还是靠二弟和三弟, 还有赵氏和王氏并几个孙子孙女过来, 陪着老人家待着,说了好半天关于老家的事儿,二老的情绪才好了点儿。
回到房中,对着自家娘子,他不由得叹了口气,苦笑一声,道“突然觉得这宅子里安静了许多。”
周如玉很能体会相公的感受, 毕竟在家中的时候, 自己与阿苏一块儿相处的时间更久。
她将手覆在他的手上,轻声道“做女子的, 早晚有出嫁离开爹娘的那一天, 但不是嫁出去之后就完全跟咱们没关系了, 沈家永远都是阿苏的依靠。”
沈伯文将手翻过来,握住她的手,颔首道“如玉,你说得对。”
只是心里还是止不住的伤感, 顿了顿, 他才继续道“只是看到阿苏,我就想到咱们的阿珠”
“阿珠才多大。”周如玉有点儿哭笑不得,用另一只手拍了拍他,“你若是现在就开始发愁起来, 那以后许多年, 还不够你愁的呢。”
沈伯文闻言便扯起嘴角笑了笑, 叹了口气,道“娘子说得对,是为夫想的太远了。”
相较于谢府中的热闹景象,沈家这一连几日都气氛沉闷。
直到谢之缙陪着沈苏三朝回门,沈老爷子与沈老太太看着她面上真心实意的笑,才总算放下心来。
参加过妹妹的婚礼,沈仲康与沈叔常又要带着妻儿回广陵老家去,又惹得老人家们伤心了一场。
两个已经当爹的汉子,站在旁边颇有些不知所措。
还是赵氏出面圆场“爹,娘,咱们也不是日后就不再相见了,您二老放心,只要方便,咱们一定上京来,毕竟京都这么好的地方,谁不想多来几次呢”
这句话倒是惹得沈老太太笑了笑,多少冲散了些离别的伤感。
沈伯文也舍不得弟弟们,但也心知他们都有各自的家庭,各自的生活,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总在一处,只能在为他们购置的离别礼物上下功夫,最后竟是装了满满一车。
这让沈仲康与沈叔常看着都有些哭笑不得。
送走家人没两个月,正好是个休沐日,周如玉便发动起来。
沈伯文刚带着儿子女儿从外头回来,就听见这个消息,压抑着的痛呼声从产房中传出来,他登时就僵在了原地。
沈老太太见不得他这副傻不愣登的模样,嫌弃地看了傻儿子一眼,便招了招手,吩咐唐晴“晴娘,把珏哥儿跟阿珠都带到阿苏原来的房子里去,这边血气大,别让他们两个小的在这儿。”
“奴婢知道了。”
唐晴还是个未及笄的小丫头,老太太自然不会让她进产房伺候,专门请好了稳婆,还有生产过的妇人,在里面忙活着。
自己交代完之后,懒得理儿子,便净了手,自己也进产房帮忙去了。
沈伯文也不知道自己在院中站了多久,只觉得那一声又一声的痛呼,像是重锤一般敲击在自己心上,分明是清风徐徐的好天气,难得不热,他额头上却满是细汗,唇角紧抿着,双手紧紧地握在一块。
唐阔怕他站久了累到,特意搬了椅子出来,沈伯文却摇了摇头,继续站着。
天上的云层逐渐变厚,不一会儿便飘起雨来,他又往廊檐下站了站,随风飘过来的雨丝打湿了他石青色的衣衫,深一道,浅一道的,他却毫无感知一般,眉头紧皱,替产房内的妻子悬着心。
没过多久,大门口传来动静,原来是萧氏与沈苏两口子在门口相遇,一块儿到了。
沈苏收到消息之后,便由谢之缙送了过来,随行而来的还有谢夫人特意派来的稳婆和医女。
萧氏则是带了一株老参过来,还有身边有经验的李妈妈。
沈伯文此刻心思都在产房内挂着,好在都是亲近之人,也没人计较他的心不在焉。
他只觉得自己已经从正午站到了傍晚,落雨站到了雨停,心急如焚,甚至想进去看看。
就当他已经到了临界点之时,产房内忽然传来初生的孩子响亮的哭声,以及大人们的笑声。
“是个小郎君呀”
“恭喜老太太,喜得孙儿。”
与此同时,天边的乌云散开,透出日光与晚霞,好看极了。
半晌后,沈伯文拦住出来报喜的稳婆,只问道“我能不能进去看看我家娘子”
稳婆倒是头一回看见这样不看儿子,反而惦记着娘子的,想着里面这会儿应该也清理的差不多了,便点了点头,道“老爷去便是了,不过娘子已经累极,怕是撑不住要睡了。”
“我知道,不会打扰她的。”
沈伯文颔了颔首,谢过她,便撩起袍角踏入了产房。
沈老太太见儿子进来,知道他是记挂着大儿媳妇儿,但此时她老人家心情好,又得了个孙子,便不与他计较,抱着孙子便去了里间,把地方给他腾了出来。
坐到床边的凳子上,沈伯文轻轻地握住周如玉的手,垂眸看着她累极了的面容,虽然已经清理过了,但被汗水浸湿了的鬓发还是贴在面颊上,她感受到自己的手被牵起,便睁开眼睛,所见的便是自家相公熟悉的面容,扯起嘴角笑了笑,轻声问他“看过孩子了吗”
沈伯文刚要开口,不知为何,喉头却有些梗住,便点了点头。
半晌后,他才轻轻地道“如玉,多谢,你辛苦了。”
周如玉闻言,想摇头,但浑身上下已经一丝多余的力气都没有了,只得开口道“相公不必道谢。”
沈伯文看出她已经困倦极了,却还硬撑着同自己说话,心下越发愧疚,面上却温柔地笑了笑,对她道“如玉,累了就睡吧,我就在这儿陪着你。”
“好。”
周如玉实在是太累了,听到这句便阖上眼帘,沉沉地睡了过去。
看着她安详的睡颜,沈伯文也觉得内心渐渐平静下来,只是握着她的手却依旧没有放开。
二儿子被沈伯文取名为霁,雨过天晴之意。
他出生的时候,正值雨停后放晴,这个名字倒是极为合适。
霁哥儿的洗三礼没有大办,只请了亲近的长辈与好友们前来聚了聚,满月礼的时候,周如玉出了月子,身体恢复了大半,也能出来应酬了,便为霁哥儿大办了满月礼。
孩子还小,不怎么能见风,好在现下已经九月份了,便由自家娘子抱出来给宾客们看了一圈,便又抱回去了。
见邵哲羡慕地看着襁褓中的霁哥儿,沈伯文不由得玩笑道“师兄也想要个孩子了”
“瞧师弟这话说的”
邵哲还是脸皮薄。成亲之后也没多少改变,闻言便腼腆一笑,但还是道“既然已经成亲,自然是想当爹的,毕竟我的岁数也不小了。”
这倒是,沈伯文点点头,道“确实。”
不过成了亲的有像邵哲这般想当爹的,就有像谢之缙这般暂时还不想当爹的,闻言便站起身来,想偷偷溜号,以逃避这个话题。
被沈伯文眼疾手快地给拽住了。
随即便拷问道“长风难不成有什么急事”
谢之缙就算被抓个正着,倒也不尴尬,重新坐了下来,开口道“也没别的事,就是想起来活动活动。”
沈伯文失笑,这话也能说的出口
男宾这边气氛正好,女眷那边倒也不差。
白氏也跟着自家夫君过来了,毕竟沈伯文是邵哲的师弟,两家日后定是要常来常往,互通有无的,她作为女眷,自然也要跟周如玉打好关系。
再者,她已经嫁过去大半年了,身上也没个动静,倒是也抱着点儿沾沾喜气的念头。
万一回去就能怀上了呢
周如玉也是过来人,看见白氏看向霁哥儿那羡慕的眼神,便懂了,便叫来晴娘,小声吩咐了几句。
晴娘点头应了,随即便去了里间。
白氏正不明所以,就见晴娘手上拿了几件小衣裳过来。
周如玉将怀中的霁哥儿送到师娘手中,随即从晴娘那儿拿出一件过来,送到白氏手中,温和地笑着道“这是霁哥儿近来穿过的衣裳,嫂子若是不嫌弃,便拿回去垫在枕头底下。”
剩下的话没有说完,不过白氏已经懂了,将小衣裳大大方方地接过来,笑眯眯地道“多谢如玉,我怎么会嫌弃,若是回头我能怀上一个如霁哥儿这般可爱的孩子,怕是做梦都能笑醒。”
她这话倒不是开玩笑,毕竟一个月过去,霁哥儿也长开了,瞧那相貌,当真是结合了沈伯文与周如玉身上的优点,已经隐约能看出长大后的相貌有多优越了。
萧氏此时便低头看着怀中的霁哥儿,心下疼爱得不行。
周如玉性子温和,人又聪慧,这几年相处下来,萧氏早就将她看做自己的女儿一般,霁哥儿又是她亲眼看着生下来的,同自己的孙儿也没什么区别,如今见他软软一团,在襁褓中睡得正熟,看得她心都要化了。
见自家小孙子这般惹人喜爱,沈老太太更是高兴,见状便收回视线,看向赖在自己身边的女儿,不由得小声问道“你有喜信儿没有”
沈苏闻言就红了脸,不由得嗔道“我嫁过去满打满算也才三个月,娘你也太着急了。”
沈老太太一听也是,便嘟囔着道“娘也就是随口一问,你怎么还急眼了呢”
沈苏“”
不跟娘计较,她随即便想到谢之缙新婚之夜同她说的话,说他并不着急要孩子,让她也别急,缘分到了自然就有了。
她当时听过就罢,毕竟听说大房也是成婚多年,去年年底才得了个儿子,既然他们谢家子嗣有些单薄,他不着急,难道婆婆还不着急吗
不过这些事,沈苏心里即便有数,也像谢之缙说的那般,只能看缘分,急是急不来的。
但在临走前,她还是偷偷找到大嫂,也要了件霁哥儿的小衣裳带了回去。
顶着自家大嫂调侃的眼神,沈苏强装镇定,脸不红心不跳的,反倒让周如玉无奈地笑了笑。
翌日,沈伯文照常去翰林院点卯,手底下的活儿进行到一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