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 沈伯文还是保持着早上带人出门调查民情,下午留在通判衙门里办事的习惯,不过好在多少也算有了些收获, 至少不用带着老金出门,也能用半生不熟的兴化话跟当地的人们交流了。

    而在两位师爷的辅助下, 对于自己职责内的那些政务,也逐渐上手。

    上手的速度甚至让两位师爷有点儿吃惊。

    在回到新置的宅子中之后, 阎师爷还与老妻说起“原先还当韩先生对自己的学生太有信心了, 我本来还将信将疑, 心有顾虑,不过这段日子相处下来, 倒是我狭隘了。”

    阎夫人走上前去, 替他换了外衫,闻言便道“这么说,沈大人很有本事了”

    “这个么”阎师爷顿了顿,又道“还是得再多看看。”

    阎夫人听罢, 没就这件事多说话了, 说起了另一个话题“那日我去跟沈夫人说话,她说起沈大人准备把他们家的大公子送去紫阳书院读书, 看那话里的意思,应当是问咱们家学海去不去, 我便道还要回来同老爷你商量一番, 先暂且留了个话头。”

    “这件事我知道。”

    阎师爷换上了新的外衫,走到椅子处坐下,端起老仆方才送上来的茶, 低头喝了一口, 才道“大人也同我说过了, 这是好事,我已经应了。”

    阎夫人闻言便点了点头。

    阎师爷许久不与老妻一道相处,二人之间说起话来也多少有些沉闷,他这般坐着,不由得想起自己原先一直带着的小妾来,不由得就有点儿走神,阎夫人连喊了他几次,才有反应。

    掩饰般地又喝了口茶,“跟着我这个举人读书,将来能有什么好前程,也就是大人不嫌弃,才让大公子这段时间跟着我读书,紫阳书院在整个南方都是有名的,出了不少进士,咱们家学海要是能跟着进去读书,那也是天大的好事了。”

    阎学海便是他那个小妾生的庶子了。

    阎夫人无子,只有一个女儿,她是最传统不过的女子,将庶子也当成自己的孩子那般教养。

    好在阎学海是个老实性子,又是被她抚养长大的,不像他那个亲娘那般浅薄。

    阎师爷此时说了这么一大堆话,阎夫人虽然看出他口不对心,不过也无心深究,只道“午饭快好了。”

    她话音刚落,她的亲生女儿便走了进来,俏生生地立在门口,声音温软地唤他们“爹,娘,李婶儿已经把饭做好了,叫你们过去用饭呢。”

    “知道了。”

    阎师爷乐呵呵地同自家女儿应了一声,随即又道“你先去,我跟你娘过会儿就来。”

    阎棠芝点头应了,又道“您可要赶快过来啊,饭菜凉了就不好了。”

    “好好好。”

    待到女儿出了门,阎师爷面上露出思索的神情来,半晌后,才对自家夫人道“棠芝如今都出落得这般出色了”

    女儿就是阎夫人的命根子,听到阎师爷这般说,她心里的弦顿时绷紧了,转过头看向他,问道“她今年才十三岁,还是个半大孩子呢,老爷莫不是有什么打算”

    虽然语气已经尽量轻松了,但实际上却紧盯着他,生怕他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来。

    阎师爷倒是没察觉出来,只摆了摆手,无所谓地道“我就是随口一说罢了,能有什么打算”

    说罢便站起身来,双手负在身后,不等阎夫人便出了门。

    心中却在想着,好像沈大人家的大公子,今年十二来着

    不过大公子看着稳重,倒是不像一般的少年那般跳脱,这段时间教他读书,这种感觉愈发强烈了。

    沈大人将来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他家的长子又这般出色

    直到坐在饭桌前了,阎师爷看着在旁边忙活的自家女儿,心里想了又想,也只能暂且收住。

    现在相处的时间还太短了,回头不如让自家夫人多带着棠芝去沈大人家中走走,在这边外放可是要三年呢,哪怕家世不那么匹配,万一相处出情谊来了呢

    这都是说不准的事儿。

    沈家这边自然不知阎师爷心下的盘算,一家子正聚在一块儿用午饭。

    看着桌上一道眼熟的炖肉,沈伯文不由得笑了笑,转头看向自家娘子“娘子今日亲自下厨了”

    周如玉点了点头,柔声道“相公这段时间以来太辛苦了,都清减了许多,所以就想着做点儿你爱吃的,帮你补一补。”

    这句话倒不是假的,许是因为每天都下乡的原因,沈伯文还真是瘦了些。

    “既然是娘子的一番心意,那为夫便却之不恭了。”

    这道菜是周如玉的拿手好菜,在桃花村的时候沈伯文就吃过几次,不过她会的菜品实在很多,轮着番儿的做,这道炖肉倒是吃到的少了。

    许久不吃,沈伯文还颇有些想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农家长子(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成白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成白社并收藏农家长子(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