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里,灯火通明。
这已经是乾清宫的常态了,和天启皇帝在位的时候的冷冷清清比起来,如今的乾清宫显得更有人气一些。
朱由检在这里,每天都有处置不完的事情,看起来纷杂且辛苦,但是,朱由检很享受这种感觉,也只有在处置这些大大小小的政事的时候,他才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一言九鼎,什么就皇权威严。
就比如今日,他要处置的事情,是礼部官员新君年号的定夺,今年是天启七年,在面前的这四个年号,只要他决定了,那么,从明年起,就是新的年号纪元了。
礼部拟定了四个年号,第一个年号是“乾圣”,不过朱由检觉得这个年号,实在是有些自大了,乾为天,坤为地,中间的神灵可为圣,如果用乾圣,岂不是自我吹嘘他朱由检是古往今来天上地下第一人,或许这个年号,在他朱由检中兴大明之后,可以考虑一下,但是现在还是暂时搁置吧
第二个年号是“兴福”,礼部呈上来采选这个年号的意思,是“中兴降福”虽然中兴大明乃是朱由检的心愿所在,但是,以他现在的年纪威望,刚刚登上帝位,就大言不惭的告诉天下人,他是中兴之主,要降福天下的,好像,这个年号也仅仅比第一个年号乾圣的自我吹嘘,少了那么一点点。
第二个年号,也不合适。
第三个年号是“咸嘉”,这个年号朱由检一看就皱起了眉头,如果是前面两个年号是自我吹嘘,夸耀自己的话,那么,这第三个年号,可就有些诛心了,“咸”从戈,主兵戈之意,这是在暗指大明现在四处刀兵,还是说自己即位之后,这刀兵之祸就是大明的常态了吗
难道就不能是四海升平,国富民强,非得要有刀兵之祸吗
他想都没想,就否认了这第三个年号。
至于第四个年号,倒是有点意思,“崇贞”,崇为高大,虽然也有褒扬的意思的,但是比起自我吹嘘为天地第一圣人,要含蓄收敛的多了,而贞有正直的意思,也有正的含义,一来可以暗指他的帝王兄终弟及,得位之正,而来,也有暗指帝君品性高洁的意思。
就他了
他拿起朱笔,在“崇贞”两个字上,画上了一个圈,然后歪头想了想,又在“贞”字下边画了一个小圈,重新誉上一个“祯”字。
“崇祯”他微微笑了起来“大伴,你看看朕的选的这个新年号可好,崇祯”
“陛下选的,自然是极妙的”王承恩认真的看了几眼,“不过奴婢有些不明白,陛下为什么要给换了一个字,这崇贞和崇祯,不是差不多的吗”
“崇祯明圣出,否极而泰来”朱由检笑了起来“叫你平日里多读点书,你总是偷懒,当初有个案子,是扬州知府诗扇案,当时朕记得好像是有锦衣卫巡逻者于什方寺僧得诗扇,有“阴霾国事非”之句”,也严查后查明是扬州知府所做,知府被下诏狱,那个知府的名字我都不记得了,不过,那诗扇中有一句诗句,却是极好的
“就是这崇祯明圣出,否极而泰来啊”王承恩眨眨眼睛“这个被下诏狱的知府,难道有未卜先知的本事,知道于陛下这样的圣人要出现了,而大明从此否极泰来”
他笑着说道的话“要是这样的话,他犯的那点事情,也就不
这已经是乾清宫的常态了,和天启皇帝在位的时候的冷冷清清比起来,如今的乾清宫显得更有人气一些。
朱由检在这里,每天都有处置不完的事情,看起来纷杂且辛苦,但是,朱由检很享受这种感觉,也只有在处置这些大大小小的政事的时候,他才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一言九鼎,什么就皇权威严。
就比如今日,他要处置的事情,是礼部官员新君年号的定夺,今年是天启七年,在面前的这四个年号,只要他决定了,那么,从明年起,就是新的年号纪元了。
礼部拟定了四个年号,第一个年号是“乾圣”,不过朱由检觉得这个年号,实在是有些自大了,乾为天,坤为地,中间的神灵可为圣,如果用乾圣,岂不是自我吹嘘他朱由检是古往今来天上地下第一人,或许这个年号,在他朱由检中兴大明之后,可以考虑一下,但是现在还是暂时搁置吧
第二个年号是“兴福”,礼部呈上来采选这个年号的意思,是“中兴降福”虽然中兴大明乃是朱由检的心愿所在,但是,以他现在的年纪威望,刚刚登上帝位,就大言不惭的告诉天下人,他是中兴之主,要降福天下的,好像,这个年号也仅仅比第一个年号乾圣的自我吹嘘,少了那么一点点。
第二个年号,也不合适。
第三个年号是“咸嘉”,这个年号朱由检一看就皱起了眉头,如果是前面两个年号是自我吹嘘,夸耀自己的话,那么,这第三个年号,可就有些诛心了,“咸”从戈,主兵戈之意,这是在暗指大明现在四处刀兵,还是说自己即位之后,这刀兵之祸就是大明的常态了吗
难道就不能是四海升平,国富民强,非得要有刀兵之祸吗
他想都没想,就否认了这第三个年号。
至于第四个年号,倒是有点意思,“崇贞”,崇为高大,虽然也有褒扬的意思的,但是比起自我吹嘘为天地第一圣人,要含蓄收敛的多了,而贞有正直的意思,也有正的含义,一来可以暗指他的帝王兄终弟及,得位之正,而来,也有暗指帝君品性高洁的意思。
就他了
他拿起朱笔,在“崇贞”两个字上,画上了一个圈,然后歪头想了想,又在“贞”字下边画了一个小圈,重新誉上一个“祯”字。
“崇祯”他微微笑了起来“大伴,你看看朕的选的这个新年号可好,崇祯”
“陛下选的,自然是极妙的”王承恩认真的看了几眼,“不过奴婢有些不明白,陛下为什么要给换了一个字,这崇贞和崇祯,不是差不多的吗”
“崇祯明圣出,否极而泰来”朱由检笑了起来“叫你平日里多读点书,你总是偷懒,当初有个案子,是扬州知府诗扇案,当时朕记得好像是有锦衣卫巡逻者于什方寺僧得诗扇,有“阴霾国事非”之句”,也严查后查明是扬州知府所做,知府被下诏狱,那个知府的名字我都不记得了,不过,那诗扇中有一句诗句,却是极好的
“就是这崇祯明圣出,否极而泰来啊”王承恩眨眨眼睛“这个被下诏狱的知府,难道有未卜先知的本事,知道于陛下这样的圣人要出现了,而大明从此否极泰来”
他笑着说道的话“要是这样的话,他犯的那点事情,也就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