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菊花宴
懋王确实只是流鼻血了。
太医过来一趟, 说懋王体质本是阳阴火旺,又恰逢金秋燥令,生了地龙,又用了补方, 属火上加火, 火气上涌,就流了鼻血, 又开了清心润燥的方子, 说是一日三餐食用。
等太医走了, 乌苔和懋王面面相觑。
最后乌苔终于道“殿下,这清心润燥的方子”
懋王声音清冷“不吃。”
乌苔弱弱地道“行吧殿下说不吃,咱就不吃了。”
心里却想,这劳什子的药,害人不浅
也亏得是太后给的方子, 不然只怕是要怪罪下来呢,现在自然也不敢给太后提这事, 只说吃着吃着就是了。
不过这事之后,乌苔也不敢让那地龙烧得太旺,左右不冷就是了, 要不然这懋王日日赖在她房中, 万一给他烤得又燥了又流鼻血了, 那她罪过就大了。
好在接下来几日, 懋王忙碌于公务, 时不时外出,她总算得了清闲。
她得了清闲, 便开始筹谋着自己的大事了, 一则是将自己现在拿到的那些金子, 寻一些不显眼的,托了题红在外面的家人给她换成银票,慢慢地收起来,再把容易携带的细软都收拾好了,万一哪日要跑,也方便收拾,二则,她开始准备这重阳菊花宴了。
她是生在云安城,长在云安城的,如今知道自己不是洛国公府的女儿,但是对这里诸般人物,自然是有些眷恋,这次的重阳菊花宴就当她的告别了。
昔日姐妹,相聚一次,从此后再不能见了。
准备了两日,总算是到了她的赏菊宴,几百株各样名贵品种的菊花竞相绽放,而王府内也是焕然一新,自然是让前来的众多夫人小姐全都惊叹不已。
要知道,这片专为懋王修缮的宅子,还是十几年前修的,据说当时也花了心思的,后来懋王就藩,这宅子一直空置,这两年懋王回来云安城,重新住进来,但是人们只听说这宅子修得好,却从未进来看过。
毕竟,懋王那性子,家里又没什么女眷,谁敢凑近啊
之前乌苔嫁到了懋王府,大家看她做事本分,又想着那懋王疏冷,也不敢去搅扰,谁想到,突然之间,乌苔大张旗鼓,竟然要办赏菊宴,大家难免好奇。
这一日,乌苔着实打扮过的,不说别的,只头上所戴着的那金镶宝凤纹掩鬓,以细如毛发的金丝编绕为云纹,而那云纹上镶嵌了一只展翅欲飞的金凤,凤翅和凤尾更是镶嵌了各色宝石,自是璀璨生辉,雍容华贵。
乌苔往日那些姐妹一见乌苔,也是惊艳不已。
昔日闺阁中惯于沉默的小姑娘,如今盛装而来,璀璨剔透的珠翠垂落于光洁明媚的额间,却依然难以掩盖她殊丽的容色,她犹如一株盈着清露的牡丹,娇艳清透,莹洁如玉。
别说男子了,就是往日凑一起的姐妹,如今看了,都忍不住多打量几眼。
乌苔的二堂姐叶青蓉站在那里,看了半响都没出声,最后终于道“往日便知乌苔容貌殊艳,如今嫁人了,却是更加出众,倒是让我险些认不出来了。”
叶青卉往日和乌苔要好,高兴地挽着乌苔的手“之前我下了请帖叫你,你还不去,我心里多少有些恼的,谁知道你今天倒是办了菊花宴,还特意请了我,今日我们聚在一起,可要好生说说话。”
乌苔抿唇笑了,昔日姐妹,打小一起长大的,笑笑闹闹,真真假假,最别的不知,但叶青卉,也是有几分真情在。
她便笑着道“宁儿怎么没随着来”
叶青卉“本说要来的,谁知道临出门,恰好她姑祖母过来,便让她随着祖母在家了。”
乌苔“那敢情好,今日我们倒是能玩得痛快。”
一时看过去,随行的也有带着小小姐和小公子的,便命题红拿了荷包,给小孩子分金花生金锞子,这自然是引得大家伙侧目。
一般举行家宴,给孩子也就分分银的,这么大手的倒是少。
当下大家难免就暗暗感慨,有的私底下便说,这洛国公府的姑娘嫁给了懋王,听说很受宠爱,如今做事倒是有些派头。
乌苔约莫猜到她们的想法,不免想笑。
说她挥金如土,她是不在意这些的,那些金花生金锞子都是王管事从库房里取的,反正不散出去,最后也不是她能随便拿的,落得借花献佛落个大方。
再说了,回头懋王如果新娶了一个王妃,说不得人家享用这些呢,她送出去还能听个响声。
这其中,尤其国公府三婶母对她殷勤,她母女上次是多亏了懋王的,自然是对乌苔感激涕零,别人私底下有什么不懂的,她倒是过去和人家说,大有帮衬着的意思。
反倒是范氏,冷眼旁观,那脸上不咸不淡的,显见得是不高兴。
乌苔见了,并不以为意,依然笑脸相迎,处处恭敬,把戏做足了。
外人看了,只说这当娘的怎么回事,女儿成了王妃备受宠爱,如今风风光光办一个菊花宴,她倒是好,竟拉着一张脸,这个时候,你就算不高兴,装也得装出个样子来啊。
乌苔就这么处处敬着尊着范氏,外人看了,难免替乌苔叫屈,乌苔却依然是小心翼翼的样子。
一直到了后来,范氏过去旁边客房歇息,乌苔亲自捧了燕窝羹过去。
范氏掀眼皮看乌苔“你如今总算知道,你和国公府同气连枝了”
乌苔笑了“娘,我这不是想着,好歹娘你把我养这么大吗不然呢,我才不想理会这些”
范氏“蕊娘的事,你打听得怎么样了”
乌苔“我问过了,她竟是被殿下给擒住,关起来了。”
范氏脸色骤变“什么,殿下殿下怎么可能关她她不是之前认识殿下吗她和殿下熟得很,怎么可能”
乌苔“如今璇玑教猖狂作乱,殿下疑心她和璇玑教有瓜葛。”
范氏“这怎么成这件事,本来我也不想惊动国公爷,可是若闹到这个田地,那是少不得让你爹过去国公爷跟前说说了。”
乌苔“这倒是不必,这件事殿下也是交待给底下的人查,底下那几个侍卫,有两个是派往豫州的校尉,我倒是也能说上话,便私底下打听了打听。”
范氏“他们怎么说”
乌苔叹了口气“他们领的是豫州的饷银,如今在云安城里,到底是手上不宽松,其中一个才纳了一房,花用也大,我听着,便想着干脆塞一些银子,算是把这事了结了,不过”
她望向范氏“还是得看母亲的意思,毕竟我这当王妃的,若是出了这个银子,万一被查出来,殿下恼怒不说,我面上也不好看。”
范氏听这一番话,总算明白了。
她沉吟一番,皱眉望着乌苔“这件事,到底是殿下做主,还是那两名侍卫做主是要打点两位侍卫,还是全都要打点”
乌苔明白范氏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她遇到的事自然比自己多,当下不敢大意,详细地说了那两位侍卫的情况,又道“母亲还记得以前在西山吉云庵有一个谈婆婆吗,当时她儿子得病,我给了银两,她儿子才被救了,前几天我去喜欢遇到她这儿子,已经长大了,如今由我举荐,得了殿下青睐,已经成了王府侍卫,要不然,我也打探不到这消息。”
她说出这些,也是为了取信范氏。
果然,范氏眼睛一亮“那谈婆婆的儿子如今倒是受殿下器重”
乌苔颔首。
她赌对了,范氏果然有自己的消息,定是知道谈婆婆,也知道谈婆婆的儿子被殿下收入府中了。
范氏略想了想“这件事,事关重大,我也得回去思量一番,再做计较。”
乌苔“母亲放心就是,便是放不出来,我也会叮嘱谈步瀛,请他好歹照料着,不能让蕊娘子受大罪。”
然而,她说“受大罪”这三个字,听在范氏耳中,自是揪心。
范氏自然是多疑的,乌苔知道范氏,她必是私底下嘀咕一番,又和父亲商议一番,纠结一番。
不过不管怎么样,她到底是给乌苔回信了,愿意出一千两,一人五百两,算是买定了这件事。
乌苔看了,直接回了一个名帖,言简意赅“若是只得一千,那还是且等等吧。”
她是不着急的,应该着急的是范氏。
范氏很快回信了,那意思自然是一千不少了。
乌苔好笑,直接扔一边。
范氏疑心重,想必还是不舍得,也怀疑她暗中克扣,既然她想太多,大不了这一千两她也不赚了,那叶青蕊就关这里吧,她小心提防着,还能翻出天去
于是又这么熬了两天,熬到了重阳节,乌苔随着懋王进宫过节,那范氏终于坐不住了。
这次倒是大方,直接咬牙出三千两。
乌苔才算松口,先收了那三千两银票,之后开始琢磨着怎么把叶青蕊“放”出去。
其实懋王那里,这几天她打听着那口信,意思是叶青蕊他已经打
懋王确实只是流鼻血了。
太医过来一趟, 说懋王体质本是阳阴火旺,又恰逢金秋燥令,生了地龙,又用了补方, 属火上加火, 火气上涌,就流了鼻血, 又开了清心润燥的方子, 说是一日三餐食用。
等太医走了, 乌苔和懋王面面相觑。
最后乌苔终于道“殿下,这清心润燥的方子”
懋王声音清冷“不吃。”
乌苔弱弱地道“行吧殿下说不吃,咱就不吃了。”
心里却想,这劳什子的药,害人不浅
也亏得是太后给的方子, 不然只怕是要怪罪下来呢,现在自然也不敢给太后提这事, 只说吃着吃着就是了。
不过这事之后,乌苔也不敢让那地龙烧得太旺,左右不冷就是了, 要不然这懋王日日赖在她房中, 万一给他烤得又燥了又流鼻血了, 那她罪过就大了。
好在接下来几日, 懋王忙碌于公务, 时不时外出,她总算得了清闲。
她得了清闲, 便开始筹谋着自己的大事了, 一则是将自己现在拿到的那些金子, 寻一些不显眼的,托了题红在外面的家人给她换成银票,慢慢地收起来,再把容易携带的细软都收拾好了,万一哪日要跑,也方便收拾,二则,她开始准备这重阳菊花宴了。
她是生在云安城,长在云安城的,如今知道自己不是洛国公府的女儿,但是对这里诸般人物,自然是有些眷恋,这次的重阳菊花宴就当她的告别了。
昔日姐妹,相聚一次,从此后再不能见了。
准备了两日,总算是到了她的赏菊宴,几百株各样名贵品种的菊花竞相绽放,而王府内也是焕然一新,自然是让前来的众多夫人小姐全都惊叹不已。
要知道,这片专为懋王修缮的宅子,还是十几年前修的,据说当时也花了心思的,后来懋王就藩,这宅子一直空置,这两年懋王回来云安城,重新住进来,但是人们只听说这宅子修得好,却从未进来看过。
毕竟,懋王那性子,家里又没什么女眷,谁敢凑近啊
之前乌苔嫁到了懋王府,大家看她做事本分,又想着那懋王疏冷,也不敢去搅扰,谁想到,突然之间,乌苔大张旗鼓,竟然要办赏菊宴,大家难免好奇。
这一日,乌苔着实打扮过的,不说别的,只头上所戴着的那金镶宝凤纹掩鬓,以细如毛发的金丝编绕为云纹,而那云纹上镶嵌了一只展翅欲飞的金凤,凤翅和凤尾更是镶嵌了各色宝石,自是璀璨生辉,雍容华贵。
乌苔往日那些姐妹一见乌苔,也是惊艳不已。
昔日闺阁中惯于沉默的小姑娘,如今盛装而来,璀璨剔透的珠翠垂落于光洁明媚的额间,却依然难以掩盖她殊丽的容色,她犹如一株盈着清露的牡丹,娇艳清透,莹洁如玉。
别说男子了,就是往日凑一起的姐妹,如今看了,都忍不住多打量几眼。
乌苔的二堂姐叶青蓉站在那里,看了半响都没出声,最后终于道“往日便知乌苔容貌殊艳,如今嫁人了,却是更加出众,倒是让我险些认不出来了。”
叶青卉往日和乌苔要好,高兴地挽着乌苔的手“之前我下了请帖叫你,你还不去,我心里多少有些恼的,谁知道你今天倒是办了菊花宴,还特意请了我,今日我们聚在一起,可要好生说说话。”
乌苔抿唇笑了,昔日姐妹,打小一起长大的,笑笑闹闹,真真假假,最别的不知,但叶青卉,也是有几分真情在。
她便笑着道“宁儿怎么没随着来”
叶青卉“本说要来的,谁知道临出门,恰好她姑祖母过来,便让她随着祖母在家了。”
乌苔“那敢情好,今日我们倒是能玩得痛快。”
一时看过去,随行的也有带着小小姐和小公子的,便命题红拿了荷包,给小孩子分金花生金锞子,这自然是引得大家伙侧目。
一般举行家宴,给孩子也就分分银的,这么大手的倒是少。
当下大家难免就暗暗感慨,有的私底下便说,这洛国公府的姑娘嫁给了懋王,听说很受宠爱,如今做事倒是有些派头。
乌苔约莫猜到她们的想法,不免想笑。
说她挥金如土,她是不在意这些的,那些金花生金锞子都是王管事从库房里取的,反正不散出去,最后也不是她能随便拿的,落得借花献佛落个大方。
再说了,回头懋王如果新娶了一个王妃,说不得人家享用这些呢,她送出去还能听个响声。
这其中,尤其国公府三婶母对她殷勤,她母女上次是多亏了懋王的,自然是对乌苔感激涕零,别人私底下有什么不懂的,她倒是过去和人家说,大有帮衬着的意思。
反倒是范氏,冷眼旁观,那脸上不咸不淡的,显见得是不高兴。
乌苔见了,并不以为意,依然笑脸相迎,处处恭敬,把戏做足了。
外人看了,只说这当娘的怎么回事,女儿成了王妃备受宠爱,如今风风光光办一个菊花宴,她倒是好,竟拉着一张脸,这个时候,你就算不高兴,装也得装出个样子来啊。
乌苔就这么处处敬着尊着范氏,外人看了,难免替乌苔叫屈,乌苔却依然是小心翼翼的样子。
一直到了后来,范氏过去旁边客房歇息,乌苔亲自捧了燕窝羹过去。
范氏掀眼皮看乌苔“你如今总算知道,你和国公府同气连枝了”
乌苔笑了“娘,我这不是想着,好歹娘你把我养这么大吗不然呢,我才不想理会这些”
范氏“蕊娘的事,你打听得怎么样了”
乌苔“我问过了,她竟是被殿下给擒住,关起来了。”
范氏脸色骤变“什么,殿下殿下怎么可能关她她不是之前认识殿下吗她和殿下熟得很,怎么可能”
乌苔“如今璇玑教猖狂作乱,殿下疑心她和璇玑教有瓜葛。”
范氏“这怎么成这件事,本来我也不想惊动国公爷,可是若闹到这个田地,那是少不得让你爹过去国公爷跟前说说了。”
乌苔“这倒是不必,这件事殿下也是交待给底下的人查,底下那几个侍卫,有两个是派往豫州的校尉,我倒是也能说上话,便私底下打听了打听。”
范氏“他们怎么说”
乌苔叹了口气“他们领的是豫州的饷银,如今在云安城里,到底是手上不宽松,其中一个才纳了一房,花用也大,我听着,便想着干脆塞一些银子,算是把这事了结了,不过”
她望向范氏“还是得看母亲的意思,毕竟我这当王妃的,若是出了这个银子,万一被查出来,殿下恼怒不说,我面上也不好看。”
范氏听这一番话,总算明白了。
她沉吟一番,皱眉望着乌苔“这件事,到底是殿下做主,还是那两名侍卫做主是要打点两位侍卫,还是全都要打点”
乌苔明白范氏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她遇到的事自然比自己多,当下不敢大意,详细地说了那两位侍卫的情况,又道“母亲还记得以前在西山吉云庵有一个谈婆婆吗,当时她儿子得病,我给了银两,她儿子才被救了,前几天我去喜欢遇到她这儿子,已经长大了,如今由我举荐,得了殿下青睐,已经成了王府侍卫,要不然,我也打探不到这消息。”
她说出这些,也是为了取信范氏。
果然,范氏眼睛一亮“那谈婆婆的儿子如今倒是受殿下器重”
乌苔颔首。
她赌对了,范氏果然有自己的消息,定是知道谈婆婆,也知道谈婆婆的儿子被殿下收入府中了。
范氏略想了想“这件事,事关重大,我也得回去思量一番,再做计较。”
乌苔“母亲放心就是,便是放不出来,我也会叮嘱谈步瀛,请他好歹照料着,不能让蕊娘子受大罪。”
然而,她说“受大罪”这三个字,听在范氏耳中,自是揪心。
范氏自然是多疑的,乌苔知道范氏,她必是私底下嘀咕一番,又和父亲商议一番,纠结一番。
不过不管怎么样,她到底是给乌苔回信了,愿意出一千两,一人五百两,算是买定了这件事。
乌苔看了,直接回了一个名帖,言简意赅“若是只得一千,那还是且等等吧。”
她是不着急的,应该着急的是范氏。
范氏很快回信了,那意思自然是一千不少了。
乌苔好笑,直接扔一边。
范氏疑心重,想必还是不舍得,也怀疑她暗中克扣,既然她想太多,大不了这一千两她也不赚了,那叶青蕊就关这里吧,她小心提防着,还能翻出天去
于是又这么熬了两天,熬到了重阳节,乌苔随着懋王进宫过节,那范氏终于坐不住了。
这次倒是大方,直接咬牙出三千两。
乌苔才算松口,先收了那三千两银票,之后开始琢磨着怎么把叶青蕊“放”出去。
其实懋王那里,这几天她打听着那口信,意思是叶青蕊他已经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