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八股?狂徒尔敢。”

    “口出狂言,不知所谓……”

    听到唐金元的话,瞬间一众大学生义愤填膺。

    永乐帝眯眼。

    “说说理由!”

    唐金元挠了挠头。

    实话说,关于科举制度变革的事情,他根本没想过。

    即便是春闱考试,也仅仅只是将死记硬背的东西灵活套用而已。

    直到中了会元之后,唐金元才真正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诸位可知,我是如何考中杏榜榜首吗?”

    “唐会元说笑了,自然是因为唐会元才华横溢,学识渊博。”

    “是啊,唐会元的诗词,我等可是佩服的很!”

    不少贡生开口赞誉。

    “才华?”

    唐金元苦笑一声。

    自己有没有才华,他非常清楚。

    “非也,我能考中会元,只是因为备考三月,背了上百篇策论而已,而恰巧其中一篇策论命中题目。”

    “什么?三月备考便中了会元。”

    “这……”

    瞬间全场哗然,众人面色怪异至极。

    “不错,你们没有听错,我考了八次春闱,读了四十多年书不曾中进士,却因为考前三个月的突击考中会元,说起来当真惭愧至极。”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诸位,天下之人,不管男女老幼,若是能将那上百篇策论背诵熟练,都能考中会元。”

    “嘶,人人可中会元?”

    “这也太夸张了吧!”

    “的确,三个月却是不够,但若是换成一年,两年呢,即便是丫丫学语的孩童也能考中进士。”

    唐金元环视众人。

    “这样的科举制度,你们真的觉得没问题吗?”

    “这……”

    众人沉默。

    唐金元说的虽然有些夸张,但若是能命中考题,就像他说的一样,即便是个黄口小儿也能考中进士。

    考试押题由来已久,其实很多士子非常清楚,自己之所以能中完全是靠运气,毕竟真正的才华横溢的读书人寥寥无几,大部分都是庸碌之人。

    对于很多书生来说,运气好,压中了便中,压错了便是落榜。

    只不过没人愿意承认,自己考中科举凭的不是真才实学,而仅仅是运气。

    “唐会元说的问题虽然存在,但如此便要废除八股取士,未免太过了吧!”

    “不错,天下读书人读了一辈子的书,若是废了八股,让他们又何去何从?”

    “我不知道!”

    唐金元摇头:“我只是将自己的亲身告诉诸位,至于科举制度何去何从,该有圣上决断。”

    “以进为退?这唐金元有大智慧啊!”

    永乐帝眯眼一笑。

    “唐卿,你在考卷中提到,废除书院,祠庙,在省郡县设立高中小三级学堂,不知这学堂和书院有何区别?”

    “启禀圣上,书院祠庙的学生多为世家子弟,即便是乡间社学也唯有乡绅地主家子弟才能入学,开设学堂的目的则是让天下子民人人有学上,人人可识字,我大明子民人人皆可成才。”

    “什么,人人识字?”

    唐金元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书院学堂虽然只是两字之差,但却足以动摇士族的统治基础。

    自古以来,知识都掌握在士族手中,正是因为文化垄断,才让士族永葆权势,农民的儿子永远都是农民。

    “胡言乱语,胡言乱语!”

    蹇义一脸愤怒。

    “唐金元,亏你也是读过圣贤书的人,圣人有言,民可使其由之,不可使其知之,如你所言,一旦开设学堂,则天下民智开,民智则乱,届时若是我大明天下大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败家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小神有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神有礼并收藏大明败家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