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皇帝的马车刚刚远去,新城瓦房区里面就响起了尖利的哨音。

    “起床!”

    “全部起床!”

    因为这个时代没有闹钟,公鸡打鸣又不准。

    为了让工人们上班不迟到,所以新城一直都是有起床哨的。

    这种做法在现代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就好比在家里睡的好好的,大清早六点就有人在楼下敲锣打鼓,逼你起床。

    但是新城的老百姓一开始就认定了这是规矩,也就没什么怨言。

    流民们住的瓦房区条件比之前的棚户区要好一些,他们至少可以在屋子里面洗脸刷牙。

    片刻之后,三十多万人如同潮水一样涌出瓦房区,开始集合。

    今天,人人都怀着澎湃激昂的心情。

    因为五期工程,正式开工了!

    之前在他们给自己修房子的时候,晚上训导官就天天过来给他们做宣传,说一区的老住户们当初搞建设的时候是多么传奇。

    一个月建起一个厂,半个月全面投产,抽刀断水流,平地起高楼。

    单纯的流民们听完都憋着一股儿劲儿,心里也想成为那样的劳动传奇。

    当然,他们如此积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所有瓦房区的人,身上都有房贷。

    早点把厂子建起来,早点才能上工拿钱。

    浩浩荡荡的建设大军奔赴各处工地,光头的训导官不停穿梭其中,保证秩序。

    五期工程的几大厂主要集中在第七区修建,这里一早就涌进了超过二十万人同时开工。

    工地上红旗招展,到处都是横幅标语,空气中充满了奋斗的气息。

    有人挖渠,有人打井,有人和桨,整齐的号子声响彻天地。

    密密

    麻麻的人群就像蚂蚁,很快,几大厂房就将被他们勤劳的双手搭起。

    除了第七区的建设工地,还有很多流民被分配进了钢铁厂和兵工厂里面。

    第一次进厂的他们被那汹汹燃烧的高炉所震撼,厂里那大规模生产的场面也是他们闻所未闻的存在。

    不过工厂虽然冰冷,厂里的人还是很有人情味儿的。

    新来的工友们一进去,就有厂里专门组织的人前来欢迎。

    带他们参观一阵后,很快把人分到了不同的岗位上。

    每一个岗位都有一名熟练工或者高级工程师当师傅,这些师傅也很热心,把自己的技术倾囊相授,绝不保留。

    而且新城的厂里有一个非常奇特的规矩。

    那就是每一名工人进厂后都有七天的新手期。

    在新手期内,如果因为失误弄坏了零件或者搞出了废品,是不需要他们负责的,师傅也不会受到牵连。

    新工人练手造成的损失均由厂里承担,而厂里的费用全部由国家兜底。

    这就让师傅们很敢让徒弟上手,甚至有人进厂才一个时辰不到,师傅就放开手脚让他们操作,这样一来新工人的学习速度就大大提升了。

    当然,这种做法只在大玥这个生产条件下成立,放到现代可不行。

    因为大玥的厂里,虽然有了一些流水化的雏形,但基本还是一个师傅一个工作台,且大部分工作都是手工完成,比如枪械零部件就不是机床切出来的,而是师傅拿着锉刀一点点磨。

    这种模式下,徒弟最多就是搞废一些零件,不会造成大的损失。

    但要是现代工厂,几百万一台的机床,你让新手乱动试

    试……

    除了工地和厂里之外,新城外围的路上也是忙碌一片。

    大批的工人被组织起来,在新城通往皇城的大道旁边开荒除草,并且后面跟着人用土堆和石子儿夯实路基。

    工人们都有些不明白,新城到皇城之间明明都有路了,为什么还要再修一条。

    训导官们说,这是修的铁路。

    但大多数人听到铁路二字的时候,都只是挠挠头。

    铁路和土路,有区别么?

    而除了这群修铁路的工人之外,也有一群人数过万流民工人,跟着训导官来到了皇城东侧的码头处。

    码头在江淮河南岸,上面稀稀疏疏停着几艘货船。

    从这个码头出发,不到两里就可以进入长江航道,往日一直都是皇城的水路贸易港,但是体量很小。

    而今日,训导官带着皇帝的圣旨前来,宣布码头将要被扩建,并且还要配套建设两座船坞。

    那些躺在货船上晒太阳的船夫惊奇的望着大队工人前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万古一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瘫痪老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瘫痪老哥并收藏我,万古一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