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浩劫,民生凋敝,人口凋零。

    老朱本身就是苦出身,受尽了苦难,对于民生盯得非常紧,早早的开始了休养生息的政策,纵然洪武年间天灾不断,但老朱还是通过移民戍边的方式救活了不少人,想要在老朱手中抢人,做梦!

    “等等,移民戍边?”

    想到移民戍边这一政策,朱允熥猛地一愣,快速在纸上写下一十四个字。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明初大移民,三朝五十一年,十八次移民!”

    “我怎么把事给忘了?”

    明初,因天灾黄河泛滥,蝗虫肆虐,战斗而造成的饥荒,波及山东,山西,河南,河北诸省,为此明朝初年先后从山西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移民十八次,中经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办理“凭照川资”,向全国各地移民,移民范围包囊后世十八个省份。

    期间有记录就有百万之多,无记录者不知几何?

    仅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就安置山西民兵十万,钞各30贯,令其养牛屯田。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也就是眼下,这一波我没机会的,但如果没我记错的,这一波只是开始,此后两三年间山西水灾,旱灾不断,真正平定要等到洪武二十八年!”

    “其中有一次,宋国公冯生,颖国公傅友德,与山西编卫不知是六卫还是八卫,每卫五千六百人,因去处不定,在山西耽误数月之久才做出安排!”

    朱允熥皱眉。

    他不是主学历史的,也不研究明史的,他只是夹带着读了一点,自然不可能记得所有。

    但有这些记忆就够了。

    “两年多的时间,是有可能完成操作的,明朝初期的军户卫所可不是明中后期,冯胜,傅友德都是老将,他们挑选的绝对是青年精壮,若再加上他们的家人,吸收一卫人口至少得到一两万人口,不要多来个两卫,就是三四万人!”

    “而在此之前,我要做就是发展,做好接受中原人口的准备!”

    三四万人看似很少!

    但实际上这对于调整琼洲的人口结构却非常有利的。

    加上就藩身边不可能没人,如此一来人口结构上也就稳了。

    两三年!

    稳住!

    “人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技术!”

    从洪武二十五年到建文四年,朱允熥有十年。

    二年时间打下根基,这已经很快了,人多有人多的用处,人少也有人少的方法。

    核心还是在技术!

    士农工商,自古到今优待都是士族,但一个民族未来还是掌握在工上。

    太高科技朱允熥知道,但搞不出来,但基础还是懂得。

    三酸,炼铁,复刻出这四样东西,十年时间不说将科技上攀升到蒸汽时代,跨越到十六世纪还是可能的!

    “核心三要素都可以慢慢解决,接下来就是回归眼前!”

    理清思路,看着落满线条和文字的纸张,朱允熥一脸微笑的将宣纸卷成一团丢进烛火里。

章节目录

我在大明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荣王小盖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荣王小盖子并收藏我在大明当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