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多大族,曲阜孔家更……”

    “不可,曲阜孔家乃圣人之后,当朝衍圣公,就算孔家有粮并愿意献出来,但别忘衍圣公一脉已经赈济灾民多年,本姓族人亦是不少,恐怕难以拿出多少!”朱允炆当即打断李景隆的话。

    读书人怎么能动孔府的东西呢?

    这不是欺师灭祖吗?

    “衍圣公一脉的确操劳太多,存粮恐也不多,但我说的并不止衍圣公一家,殿下别忘了琼州那一位可是一直在山东境内活动,去岁陆陆续续迁徙万人南下!”李景隆笑道。

    “这样不好吧?”

    为孔家解释不少,轮到朱允熥这边,看似拒绝实则朱允炆的意思已经流露出来,不过是面子上不好过。

    “朱允熥那庶子,乃是殿下亲弟,我大明吴王,享受大明百姓十余年的馈养,如今我大明百姓遭灾,分出一些粮食本就是他应该做的,更何况这也是在帮殿下您啊,我相信就算琼海王知道,也不会多说什么!”

    李景隆一副老子是站在你这边的,你就别犹豫的样子看着朱允炆。

    “理是这个理,但琼州疲敝,允熥压力也是极大,去岁迁徙万人,如今在为汶河百姓计,恐……”朱允炆惺惺作态道。

    “琼海王的粮食本身就是迁徙百姓准备,他付出粮食帮殿下赈济灾民,殿下就帮他招揽灾民南下就是了,此过程或许消耗会比过去大,不过我相信琼海王不会多说什么!”

    李景隆淡淡的笑道。

    “百姓迁徙!”

    “汶河真要决堤,水患遍地,不知有多少田亩要侵没,殿下对水患了解不多,恐怕还不知道水患吞没的良田,就算水患结束,留下的土地不经三四年的休整,亦是没有办法耕种的,加之事后修缮河道还需要时间。

    我们的粮食只能救他们一时,却无法救他们多年,不如将这些吃粮众多的百姓转移,既给他们活路,我们也可少些吃白饭的嘴。

    然后殿下再召集人手修缮河堤,不出几个月,就可以功成折返京城!”

    李景隆一点点分析道。

    “允炆不求什么,只希望能活更多的百姓,景隆兄既然已经有成熟的想法,接下来就拜托景隆兄了!”

    说完,朱允炆朝着李景隆拜倒。

    “殿下客气了,这是要折煞我李景隆啊,能为殿下计,乃我李家的荣幸!”李景隆当即起身回礼道。

    一时之间,一场君臣相依的画面出现在客厅内。

    “往后,允炆与景隆兄无需如此!”朱允炆扶起李景隆,脸上露出责怪之色,仿佛在责怪李景隆将两人之间关系搞的分生。

    “殿下是君,李景隆不管如何都是殿下臣子,礼不可废!”李景隆提醒道。

    “罢了,罢了,随便景隆兄,你做事我放心,不过为了百姓计,我当和衍圣公交流一番,希望衍圣公同样能为百姓多做一些事情!”

    “衍圣公仁义,孔家名门,比如不会让殿下失望,不过还是不要过于苛刻!”

    “本王明白!”

    朱允炆点了点头。

    两人又商议了一阵,朱允炆缓缓走出客厅朝着孔府主院走去。

    ……

    “什么个玩意?”

    看到盯着朱允炆离开的仆人回来,李景隆指着刚才朱允炆坐的位置,“丢了,丢了,全给爷丢了,看的爷恶心!”

    “至于的后面是不是该出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大明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荣王小盖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荣王小盖子并收藏我在大明当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