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吩咐道。

    朝廷没粮,那对外募粮就是唯一解,至于能募多少就看情况了。

    涉及的对抗不少。

    但他到场肯定对事情产生正面加持。

    “是!”

    ……

    “爷,找到了,乙字十一号卷!”

    李漆快步走进书房,将一卷卷轴递给朱允熥。

    甲乙丙丁的分级,朱允熥不喜欢感觉别扭,但当今社会却非常吃这一套。

    为了区分层级和机密等级。

    琼海国先行的就是四级分配。

    工部三大事业群,侧重不同,重点不同,但过去一两年却也搞出了不少好东西。

    乙字十一号卷,所记录就是珍妮纺纱机的图纸,以及对应的简化版本。

    朱允熥带着些图纸来,一是因为琼海国的发展重点落在基础设施上,远没转型轻工业的阶段,没有轻工业的发展肯定是崴脚,但时机不对与大方向有驳,故而暂且放下,二就是为了感谢江南一带不断支持自己的商贾,给他们提供技术,为琼州更好的提供布料。

    粗布,麻布琼海不缺,日子一点点过好,丝绸产量有限不可能人人都穿,棉布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宽松透气质地柔软的棉布,非常适合琼海下一个阶段百姓的穿着,琼海不能自己搞,那就借中原商贾的力量搞,顺带发点小财!

    只是没想到会用到救灾上。

    “对,就是这个!”

    打开卷轴扫了一眼,朱允熥点了点头,“让跟来的木匠开始制作,尽快给我弄出一架!”

    “三爷是打算让城外的难民织布?”李漆好奇的问道。

    “不是!”

    朱允熥摇了摇头,“棉纺有很多步骤,这技术是来送礼的,但前期材料的处理却没问题,临来南京之前,林东主已经向富江等人透露,收集棉花的事宜,不出意外已经有一到两批棉花放在南京的码头,棉花的处理非常繁琐,不需体力只需细心,这些事女眷都可以做,通过处理棉花换取口粮,至于这卷轴内的内容,就是快速将棉花转变成棉布的手段,只要棉布一出,在这马上进入寒冬的岁月,绝对会吸引无数人的注意力。

    商人重利,他们会懂得怎么和本王接触,明白了吗?”

    李漆还是有些迷糊,好似摸到了什么,但好似什么都没摸到,木纳抓了抓下后脑勺看着朱允熥。

    “这件事你跟着常向东做,多做多看少说,结束之后还有什么不懂再来问我!”

    李漆进步了,但根基还是太差了。

    明初的太监可不是明中后期的太监,读书识字者早被朱元璋砍了。

    说真的,要不是朱允熥穿越过来,他们主仆两个明面上得了东宫教育,实际上就是两个文盲。

    吕氏压得实在是太狠,纵然有学堂在朱允熥对于知识也是抵触,并没有真真的学进去!

    朱允熥魂穿了,匮乏不再是知识面而是处理政事的能力。

    可对照着李漆的成长就慢了,成长是需要时间的!

章节目录

我在大明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荣王小盖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荣王小盖子并收藏我在大明当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