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家几个女儿也都偏帮着母亲,对这个弟妹的态度极为不好。

    这一家子人都在苛待自己的儿媳妇/弟媳妇。

    她那母亲去世的时候,那几个女儿不知道怎么嘀咕的,竟然说自己的母亲是被她那弟妹气死的。

    她当时听了就想笑,她也算是和她那亲家母打过交道的人,对她那亲家母也算是有所了解。

    她不把别人气死别人就算了别人还气她?

    明明就是她自己平日里饮食不注意,喜爱吃那肥腻的饮食,所以突发中风。

    那家里的几个女儿竟又将这事算到了弟妹身上。

    她们不仅亲自上手打了那弟媳妇一顿,还撺掇着各自的相公去那弟媳妇的娘家去闹,说是要打她那弟媳妇的哥哥。

    她这大儿媳妇当时还哭哭啼啼的过来,说是要让老二出面教训她弟媳妇娘家那群人。

    哪有这样的事?老夫人听了就觉得这一家人真的是从根上就坏了,做事极为的不讲理。

    她当即就拒绝了大夫人的要求并且让人把她关了起来,她自己丢人也就算了,还要拉着她儿子一起丢人。

    大夫人自那以后就三天两头的跟她闹,她那会儿对这大儿媳妇着实的不满,就威胁她,若是她再闹下去的话,她就把清姐儿从她身边抱走,并且把她赶回娘家。

    大夫人自那以后才算是怕了。

    可她自这件事情以后对大夫人娘家的那群人算是彻底的冷了心,当初要不是老国公欠了大夫人父亲的人情,她说什么也不会同意这门亲事。

    可既然已经结了亲,况且大夫人也给她们家生了清姐儿,就算是为了大儿子和清姐儿,她也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但大夫人休想再把清姐儿嫁过去,她绝对不会和这样不讲理的人做亲家。

    大夫人和她娘家那群人打的什么主意,老夫人很清楚。

    作为英国公府的长孙女,她们给清姐儿的嫁妆绝对不会少。

    如果能将清姐儿娶回家,那她们家算是几辈子都不用愁吃愁喝的了。

    老夫人既为这一家人龌龊的心思感到恶心,又对大夫人心怀怨气。

    你想贴补你娘家可以,但你不能拿清姐儿去填这个坑。

    她的清姐儿虽然身子柔弱些,但背靠英国公这颗大树,什么样的男儿找不到,为什么要去找一个读书一般般且性情也一般般的人。

    如果大儿子还活着的话,就算给她娘家人几个胆子,她们也不敢肖想清姐儿。

    但她们打错算盘了,只要她还活着,她就不会让清姐儿嫁过去。

    老夫人越想越气,脸色阴沉不定。

    看到老夫人的样子,大夫人的心里越加忐忑,看这模样,老夫人似是有些不愿意。

    就在她想要说些什么打破这沉默的时候,老夫人开口了。

    她问大夫人:“这个孩子读书怎么样?”

    听到老夫人这么说,大夫人的心中就是一喜,老夫人既然肯问就证明这事还有的商量。

    她忙道:“咱们流哥儿读书可好了,先生经常夸她的。”

    老夫人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似是挺高兴听到这些的。

    大夫人像是受到了鼓励似的,更加卖力的夸她外甥:“对呀,那孩子还特别孝顺.....”

    老夫人在心内嗤之以鼻却没有打断大夫人的话。

    大夫人说完后,老夫人才道:“那孩子可考功名了?”

    大夫人面色一僵道:“没有。”

    老夫人闻言面无表情的道:“照你说这个孩子读书这么好,考取功名应该是早晚的事。”

    “是呀。”大夫人闻言再次来劲儿了:“上次是运气不好。”

    原来是考过了但是没有考上。

    老夫人再次嗤之以鼻,但她面上却道:“那就让那个孩子再考几次吧,等他考上举人再说。”

    “什么?”大夫人闻言瞠目结舌的道:“那举人那么难考,等流哥儿考上了,他们都多大了呀。”

    见大夫人这样,老夫人的表情反而和蔼了起来:“我也是为了清姐儿好,她是国公府的长孙女,自幼接触的都是和她同等地位的闺秀,那些闺秀们将来肯定嫁的也不错,若是咱们清姐儿将来嫁的夫婿连个举人的功名也没有的话,只怕那些人将来会瞧不起清姐儿。”

    老夫人说这话的用意之一其实也是想点醒大夫人,你只想着把清姐儿嫁给娘家外甥,那你有没有站在清姐儿的角度为她考虑过。

    大夫人却误解了老夫人的意思,她觉得老夫人是在看不起她的娘家人。

    见大夫人的脸上露出了愤愤的表情,老夫人就知道她还是没明白她的意思。

    她担心自己如果不稳住大夫人的话,大夫人说不得会私下让清姐儿和那个流哥儿接触。

    老夫人越发柔和了脸色道:“老四媳妇的姨丈是岳山书院的院长,你娘家姐夫既然是进士,应当知道岳山书院在读书人中的地位。你回家问一下你那姐夫,他要是愿意的话,我就托人把流哥儿送到岳山书院去。”

    听到老夫人如是说,大夫人就知道她还不是很满意流哥儿。

    她想要像以往那样同老夫人哭诉自己的不容易,可老夫人提出来的条件又很有诱惑力,那可是岳山书院呢。

    大夫人思考了一会儿后,决定这次先把好处拿到再说,她强笑道:“多谢娘,我这就让人往我大姐家送封信。”

    老夫人点了点头。

    大夫人又道:“那清姐儿跟着学管家的事情呢?”

    老夫人闻言便道:“这段时间你弟妹比较忙,等到......“

    说到这里老夫人忽然沉默了一下。

    她原本是想等二儿媳妇忙完这段时间之后再让清姐儿和她一起学习管家的,但这样一来,这段时间清姐儿又要继续跟着大夫人了。

    经过今天的事情之后,老夫人不想让清姐儿和大夫人多接触了,她担心清姐儿和大夫人呆的时日长了会被受她的影响养成不好的性子。

    她希望清姐儿能多和魏若待在一起学一学她的为人处事。

    这个孩子要是能学到魏若的宽厚,她就不用担心她未来出嫁后的生活了。

    但凡那个婆婆稍微明事理一些就会喜欢这样性情宽厚的儿媳,也会想办法护着这样的儿媳的。

    有了这样的念头,老夫人说出了自己的打算:“虽然二儿媳这段时间比较忙,但我听说贵妃担心她忙不过来,派了宫里的嬷嬷过来帮她打理事情,你要不要让清姐儿过去看看这宫里的嬷嬷是怎么处事的?”

    宫里的嬷嬷们对宫外的这些妇人们来讲那就是一个金字招牌,谁家女儿要是能有了嬷嬷们的教导,哪怕嫁人也会被婆家高看一眼。

    大夫人哪里会不同意,且她还有别的想头。

    “我娘家姐姐的外甥女也到年龄了,不如让她也过来跟嬷嬷们学一点东西?”大夫人腆着脸问道。

    “不可以。”老夫人断然拒绝道:“贵妃派嬷嬷们过来是心疼女儿,她们最主要的事是帮着你弟妹打理宴席的事情,清姐儿就算过去也只是看一看她们是怎么行事的,让嬷嬷们提点两句只是顺带。去的人多了我担心嬷嬷们顾不过来,所以就连寒姐儿和冰姐儿我都不会让她们过去。”

    老夫人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了,老太君的外孙女她都不会让她们过去了,你那个外甥女就不要提了吧。

    大夫人只得打消刚刚的念头。

    她走后,老夫人头疼的揉了揉额头。

    “老夫人不要生气,您要是气坏了身子,国公爷他们该伤心了。”王嬷嬷见状上前劝道。

    老夫人闻言摇了摇头道:“我这个大儿媳妇啊,真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就当是为了咱们大姑娘吧,大夫人如此糊涂,您要是再不帮着些,咱们大姑娘可怎么办?”王嬷嬷拿清姐儿安慰老夫人。

    老夫人闻言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是,清姐儿现在都十二岁了,再过几年就要说婆家了,我确实得帮她把好关。”

    次日,三姑母等人回门,因为都是自家人的缘故,一家子仍旧是和昨日一般吃吃喝喝。

    孩子们倒是挺高兴的,因为三姑母她们也带了各自的孩子过来。

    三姑母和四姑母都是家中庶女,一个嫁给了清远侯府的庶出三爷的嫡二子,一个嫁给了翰林院胡翰林的公子。

    三姑母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叫远哥儿,女儿叫筝姐儿。四姑母只育有一女,名唤玉姐儿。

    四姑母这次回来只带了姑爷和女儿玉姐儿,可三姑母却带了清远侯府世子的嫡幼女然姐儿过来。

    孩子们走后,三姑母对老太君苦笑道:“是我那婆母,听说我要过来非让我把然姐儿也带上,说是来和筝姐儿作伴。”

    二老夫人闻言笑了起来:“筝姐儿都说人家了,还需要六岁的堂妹过来作伴,只怕她是相中了咱们毅哥儿。要不是她那大孙女年龄和恒哥儿对不上,只怕她让你带的就不是然姐儿了。”

    二姑母这话说的倒也没错,恒哥儿是安国公府的嫡长子,他将来的妻子大概率会是家中长女。而清远侯夫人让人带的却是清远侯世子的嫡幼女就代表她是看中了和然姐儿年龄相当的毅哥儿。

    众人也都心知肚明这个事情。

    三姑母略有些脸红,她诺诺的道:“毕竟是婆母说的,我也不好违背。”

    老太君见状先是瞪了二老夫人一眼,然后对三姑母道:“我们都知道,况且你婆母愿意让然姐儿过来玩,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你嫂子在那胡说八道呢。”

    三姑母这才安心。

    可今日二老夫人这一通无名火到底让她有些不安。

    几位姑母陪着老太君等人打牌的时候,三姑母偷偷的问三老夫人:“她今天怎么了?”

    三老夫人的夫婿和三姑母同为庶出,两人之间的关系一向不错。

    三老夫人见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事情,便将昨日二老夫人惹恼了老太君的事情告诉了三姑母。

    三姑母闻言在心内冷哼。

    她这个二嫂总是仗着自己是嫡子媳妇欺负她们这些庶出,一点都没有做嫂子的风范。

    要不是顾忌着老太君,她才不会过来吃她这一顿数落呢。

    因为上午这一通事,三姑母的心里总是有些不自在。

    吃完午膳,她想借口身体不舒服去老太君的暖阁歇息,留下二姑母等人在这里陪着。

    二老夫人见状冷嘲热讽道:“娘都还在这里,你这做女儿的还在那里睡觉。”

    老太君啪的一下把叶子牌放在了桌子上,她对二老夫人道:“你看看你还像个嫂子的样子吗?你妹妹回娘家歇息一会儿怎么了?真要说起来我要是那胡搅蛮缠的婆婆,只怕这会儿你还得站着伺候呢。”

    老太君这话说完,老夫人和三老夫人连忙站了起来。

    魏若和五夫人等人原本在指挥着丫鬟们上点心,看到此情此景也静悄悄的退了下去。

    她们走后,老太君更没了顾忌,她不顾老夫人等人还在场,直接对着二老夫人道:“你现在是越老越没章程了。昨儿个我不过说了你一句,你有了火气。你心中既生气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把火气发在你妹妹身上。幸好然姐儿她们现在在清姐儿那里玩,她要是在这里,听到你说的那些话后回去跟她祖母一学,你是想把脸丢到清远侯府去吗?”

    二老夫人闻言脸色苍白。

    三姑母也很是忐忑,她见老夫人和三老夫人都不敢说话,且今日这事也有自己的原因,便上前劝道:“娘,说来这事也有我的不是。”

    老太君和她说话,语气倒缓和了不少,她对三姑母道:“不关你的事,清远侯府和咱们是亲家,亲家让你带然姐儿回娘家是对咱们府上的信任,咱们高兴还来不及呢。这事是你二嫂不对。”

    老夫人见状便对二老夫人道:“弟妹快给娘认个错吧。”

    三老夫人是弟妹不好说些什么,却也一直看着二老夫人。

    二老夫人在妯娌和小姑子面前丢了这么大的脸,心中羞愤,可她已经被婆母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通了。

    要是再不认错,只怕这事就要闹大了,她可是知道婆母年轻时候的脾气的。

    这么一想,二老夫人不敢再犟了,连忙跟老太君和三姑母道歉。

    老太君只略点了点头,三姑母虽心内反感这个二嫂但面上却不敢拿大,坚持着和二老夫人回礼。

    气氛这才缓和下来。

    老夫人见状就吩咐丫鬟们重新进来摆茶点,大家重新开始打叶子牌。

    二姑母却在此时挽了三姑母的手对四姑母道:“四妹和侄媳妇们陪娘她们打一会儿吧,我带三姐去我那里换身衣服。”

    众人这才发现,三姑母的衣服上沾了些茶水,她身后桌子上的茶杯不知道什么时候倒了。

    想必是刚刚老太君发火的时候,三姑母往后退了退,所以就碰到了桌子上的茶杯。

    老太君见她这样,面色又缓和了一些。

    二姑母挽着三姑母的手回到了自己的院落。

    一进门,三姑母就忍不住了她对二姑母哭道:“二姐,你说这是什么事啊。”

章节目录

国公夫人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嘻嘻99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嘻嘻99并收藏国公夫人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