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我们做孙女本不该辞。可那杨南富商今年已是近五十的人了,况他家中竟是些不和伦理的事情,我是宁愿做姑子去,都不愿嫁入这样的人家,辱没我们李家的门楣。”容姐儿殷殷哭泣道。

    老太君听容姐儿说完此事后,已是脸色铁青。

    她对魏若道:“你把你们公爷叫过来,让他去问问那李浩善,他家里就艰难到要卖女儿的地步了吗?怎么能为了嫁妆把好好的姑娘嫁给那快五十岁的老头子?”

    她不好在容姐儿面前说她祖母八老夫人,便只说李浩善。

    魏若也觉得此事过于离谱,她见老太君生气,忙宽慰她道:“祖母切莫生气,我这就让人去告诉公爷。”

    老夫人和四夫人等人也在一旁宽慰老太君。

    容姐儿见老太君因为自己这事被气成了这幅模样,早已是悄无声息的跪了下去。

    老太君见她这样,忙对清姐儿道:“快把你这妹妹扶起来。”

    清姐儿依言把容姐儿扶了起来。

    老太君又对容姐儿道:“你这孩子也太老实了一些,又不是你的错,你在那里跪什么?”

    容姐儿闻言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便讷讷的垂下了头。

    老太君此时已经知道她所求为何,又怜惜她远程赶来,便让清姐儿领着她回房睡觉。

    等她们小姑娘离开这里后,老太君又让人把三老爷和李浩淼叫了过来。

    等到两人前后脚赶来后,她先是对他们讲了容姐儿的事,虽后先对李浩淼道:“你先派个人去阳溯查一查她们家以及哪阳溯富商家的情况,若是果如容姐儿所说,那这事咱们必得管一管了。”

    李浩淼闻言点头应是。

    如这种将家中女孩许配给五旬老翁的事,若是发生在别人家的话,那他们自也管不着。

    可若是发生在他们家的话,那他们就必得插手了。

    不然以后的族人们也同着八老爷一家有样学样,他们李氏的家风就这样被破坏掉了。

    老太君见李浩淼点头,就又对三老爷道:“浩淼虽是国公,但到底辈分轻,有些话还是你们兄弟去说比较好。你大哥现在不在京城,你二哥那人不提也罢,到时说不得要让你跑一趟阳溯了。”

    三老爷闻言连忙应了。

    老太君和儿孙吩咐完此事后,便暂时在府里等消息。

    就在她们等着阳溯的消息的时候,秋云忽然过来找魏若说了一件事。

    “你说青林说觉得她自己年纪大了,想要让我给她寻门亲事?”魏若略有些惊讶的问秋云。

    秋云也不明白青林为什么这么早就想嫁人了。

    如她们这样想做到一等丫鬟的丫鬟一般都是二十岁左右才会嫁人,以求能巩固自己的地位。

    青林做事稳重,为人又仔细,秋云觉得等她嫁人后,青林极有可能被提为一等丫鬟。

    青林自己应当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不然她这一两年也不会对魏若的事如此上心了。

    难道她是和谁芳心暗许了吗?

    想到这个可能,秋云的眉头就是一皱。

    魏若也想到了这个可能,她想了想让秋云把青林叫了进来。

    青林或许是明白为什么会让她进来,她的面色略有些紧张。

    魏若见状就让她坐到了座踏上。

    青林略有些局促不安的坐了上去。

    魏若温声问她:“你为什么想要现在就嫁人呢?”

    青林闻言沉默了一瞬后,对魏若道:“奴婢自小没了母亲,所以就一直很想有一个自己的家。前些日子奴婢回家探亲,看家里比奴婢小的表妹们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奴婢就也想成婚了。”

    听到青林这么说,魏若才恍然发现,虽说青林的年纪在二等丫鬟乃至一等丫鬟中不算太大。

    可放在旁的地方,如她这般年纪的女孩估摸着都有两个孩子了。

    她再一听到青林说,她自幼丧母,所以一直想有个自己的家后,便明白了青林的心思。

    或许对于旁人来说一等丫鬟的名分比成亲重要,可如青林这般的丫鬟来说,从二等丫鬟的位置上退下去找个差不多的人家嫁了,倒比一直拖下去要好吧。

    “那你有相中的人家吗?”魏若温声问青林。

    青林闻言涨红了脸道:“奴婢一直身在内院,倒也不认识外院的人。且奴婢家里现在当家的人是继母,奴婢不想让她插手奴婢的婚事,请夫人怜惜,让身边的嬷嬷们帮奴婢找一门亲事吧。奴婢不求那人多有本事,只求他老实本分。”

    听完青林的话后,魏若就笑了起来。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她对青林道:“你是我院里出来的,又是家生子,你的婚事我也有权做主。你放心,我会同姜嬷嬷说让她给你寻门好亲事的。”

    青林闻言大大的松了口气,她从椅子上起来后又跪下给魏若磕了个头道:“多谢夫人。”

    魏若颔首笑道:“你也服侍了我这么些日子,我总要为你打算才是。”

    青林闻言湿了眼眶,她见魏若如此和善,只恨自己为什么当初会起了那般不敢起的心思。

    从魏若房里回来后,青林坐在床沿上发呆。

    她察觉到自己对公爷的心思后,也曾迷茫过一段时间。

    可在看到公爷和夫人是如此的恩爱后,青林就告诉自己。

    如她这般身世波折的女子,是没法插足到公爷和夫人之间的。

    就算她插足成功,她的后半生也会如同这世上许许多多的姨娘一般,每日里都在吃斋念佛中度过。

    这绝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她自幼丧母,不知受了继母多少冷眼冷语,也就这几年被提为二等丫鬟后,她爹娘才给了她几个好脸。

    所以青林自小就渴望能够有自己的家庭,希望能有自己的孩子。

    可若是真做了妾室,哪有可能过上儿女绕膝,夫妻恩爱的生活。

    想明白这件事后,青林担心自己再在夫人身边伺候下去,会忍不住心神动摇。

    她就动了寻门亲事成婚的念头。

    她是家生子,又是夫人身边的二等丫鬟,只要她不贪心,嫁到府里那种有头脸的管事家是没有问题的。

    等她怀孕生子后,凭着在夫人身边伺候过的情分,她自是能再进府做管事妈妈的。

    这样的生活可不做妾室舒服多了。

    她想通之后就去找了秋云。

    也因此才有了方才与魏若的那番谈话。

    想到魏若对她的温厚,青林很庆幸自己

    她忍不住捏了捏自己脖子上戴着的玉佩。

    这玉佩是她母亲留给她的。

    她那继母自嫁进来后,就把她母亲留下来的值钱东西都搜刮到了自己手里。

    只有这个玉佩,因为她拼命护着,所以才没被继母拿去。

    青林捏了捏玉佩后,忽然眼眶湿润。

    娘,是您在保佑我吗?

    是您在天上看到我迷了心窍,担心我会因此误入迷途,所以就点醒了我吗?

    青林怔怔的看着玉佩发呆。

    青林的婚事是姜嬷嬷一手操持的。

    她相中了府里库房的管事吴新有的儿子吴成。

    吴成的父祖都是府里的管事,家境自然殷实。

    他比青林大两岁,现在正在府里账房里当差,据说他做事细心,经他手的账目从未出错过,很受账房管事信任,

    吴成这样的家境和人品,自然很受府里的小丫鬟喜欢。

    不过他的眼光有点高,喜欢那长相好的女孩。

    可那长相好的女孩又比较心高气傲,且又都嫌弃吴成母亲卧病在床,不肯伺候。

    因此吴成的亲事就这么耽搁了下来。

    姜嬷嬷跟着魏若处理府事也有一段时间了,对于府里的人事十分的清楚。

    魏若一过来跟她说要给青林找婆家,她就想到了这吴成。

    青林别的不说,这相貌却是不错的。

    吴新有的婆娘听姜嬷嬷说夫人要把她院里的二等丫鬟许给她儿子,自是喜得跟什么似的,但她也担心青林嫌弃她卧病在床。

    姜嬷嬷又去和青林说了吴新有家的情况。

    青林家里也是安国公府的世仆,自是知道吴新有家的。

    她知道吴新有和他婆娘都是那实诚人,且吴成也是个踏实肯干的性子,自然十分的愿意。

    她就对姜嬷嬷道:“谁家里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只要她家不嫌弃我自幼丧母,那我自然也不会嫌弃这个。”

    姜嬷嬷一听就知道她是愿意的了。

    她就又去了吴新有家。

    在姜嬷嬷的有心撮合下,青林和吴成的婚事就这么定下了。

    当然这些都是姜嬷嬷在操持,魏若问了一下吴成的品性后,觉得他倒也靠谱,便也撒开手没再管了。

    阳溯离京城骑马只有半日的距离,所以不过两三日,老太君和老夫人等人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容姐儿的事情倒是如她所说,却是八老夫人贪图钱财才想同那杨南富商结亲。

    这个倒在老太君的意料之中。

    可这次调查容姐儿之事引出的另一件事却让老太君和老夫人极为震惊,她们觉得自己对阳溯的族人真的管的太松了。

    原来,安国公府阖府虽是武将世家,可历任安国公对于族内子弟的教育都极为重视。

    自安国公始祖起,历任安国公及族内有名姓的族人都会向族内捐赠学田。

    这些学田的出息专为供养依附在族学内的族中子弟。

    经年积月下来,这些出息也是好大一笔银钱。

    不过这银钱虽多,却又要为族学子弟延请名师,又要供这些师生嚼用,以及他们日常所用文房纸笔的费用。

    这么些东西零零散散的加在一起,倒也堪堪够用罢了。

    老太君是个不肯亏待人的性子,她知道此笔银钱只够族中子弟花用,便又每年另从安国公府的帐上支出一笔银子给掌管族学的八老爷家,也是想着必不能白白让族人费力。

    哪想到八老爷和八老夫人都是那等贪财的人,他们夫妻俩得了安国公府的银子倒还不满足,竟打起了学田出息的主意。

    这几年,依附族学的那些子弟的吃用及开销都被八老爷从中克扣了。

    这些阳溯的李氏族人不比京中的李氏族人,他们大多家贫,自然不敢和在他们眼里稍有权势的八老爷一家抗衡,因此纵是有什么委屈,他们也只是忍了。

    这次李浩淼派的人去了阳溯后,是悄然行事的,且他们为了打听八老爷家的事便悄问了李氏的那些族人们。

    那些族人们见来了真佛,自然不会替八老爷再隐瞒此事了。

    因此老太君和老夫人等人就都知道了八老爷克扣学田出息的事情。

    她们自然大怒。

    老太君原本只想让三老爷去一趟阳溯的,但在知道此事后,她便说她要亲回一趟阳溯。

    她年纪大了,老夫人和三老爷等人都不肯让她劳累。

    老太君就对老夫人和三老爷等人道:“你们不明白这里面的门道,阳溯的族人那么多,光凭八老爷一家是堵不住所有族人们的嘴的。族里可还是有几个老家伙的,八老爷定是得了她们的默许,才敢如此行事。单凭你一个人回去,是堵不住她们的嘴的。”

    最后这句话,老太君是对三老爷说的。

    老夫人和三老爷听到老太君如此说方才罢了。

    她们商议好了要回阳溯的时间后,老夫人和魏若便又带着人帮老太君整理行囊。

    原本此行,老夫人打算自己陪老太君去的。

    但老太君却说魏若是安国公府的宗妇,她们在时,她不用太和阳溯的那些族人打交道。可若是等她们都走了,她就得单枪匹马的面对阳溯的那些族人们了。

    老太君觉得若是能趁此行,让魏若看清阳溯那些族人的真面目,知道以后该如何和她们那样的人相处,倒也是件极好的事。

    老夫人也觉得可以借此事让魏若历练一下,便笑着应了。

    老太君最后点了三老爷夫妇、魏若、五夫人和清姐儿随行。

    她带三老爷夫妇一起过去是觉得她们辈分大一些,若是到时和阳溯族人们争执了起来,她们可以出面与其交涉。

    而她带魏若、五夫人和清姐儿随行则就是想要让她们见识见识这世间的豺狼了。

    三老夫人虽说有些舍不得年前刚出生的小孙子,可她身为李氏家族的儿媳,自然也要承担属于她的责任。

    因此老太君一说让她同行,她就吩咐人打点行李。

    临行前,魏若特意去宫里拜别贵妃。

    贵妃听说她要随同老太君去阳溯处理族中事务后,自是十分的担忧。

    她担心的是阳溯的那些老人欺负魏若面嫩,借着辈分来压她。

    魏若闻言就安慰她道:“有老太君和三婶婶在,那些人应当也不敢说些过分的话。”

    贵妃一想也是,那些人必然不会当着老太君和老夫人的面说些什么的。

    这么一想,她便也没再说些什么了,只问了一下魏若孩子们要怎么安排之类的。

    魏若就说恒哥儿和毅哥儿大了,倒也不用她管,只跟着李浩淼住在前院,她再让几个老成的妈妈跟在外面伺候就是了。

    晏哥儿就先放在贵妃这里了,至于润姐儿和橙姐儿的话,她想了想还是决定把她们带到身边。

    贵妃不是很想让两个外孙女去阳溯,因此便劝魏若把她们也一并留在宫里。

    可魏若想着母亲照顾五皇子和晏哥儿都已经照顾不过来了,又哪来的精力照顾两个女儿。

    因此她便执意不肯。

    贵妃最后只得罢了。

    从贵妃那里出来后,魏若隔着宫墙看了一眼远处的天空。

    前些时日,天气都有些阴沉,天空也有些雾蒙蒙的。

    今日却是一片晴朗的景象。

    她将目光收回,继续随着宫人们往外走。

    容姐儿的事情让她再一次看清楚了人在坏起来的时候能坏到什么地步。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残酷没有母亲的保护,所有的恶意都会铺天盖地向你袭来。

    思及此,魏若再度感念起了贵妃。

    如果她当初没有顶着压力进宫,那么此时,被生活压的抬不起头的人就是她们母女了。

章节目录

国公夫人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嘻嘻99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嘻嘻99并收藏国公夫人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