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老夫人从高府回来后, 便把那高二爷夫妇的所为告诉了老太君和魏若。

    老太君闻言就道:“依我看,你嫂嫂很不该再把希望寄托在你侄子的那点恻隐之心上。他对林姐儿可一点维护之情都没有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就劝嫂嫂, 与其总是退让, 不如向前一步,先发制人。”老夫人就道。

    “你想的很是, 若是遇到那等良善的人, 那你嫂嫂让一步倒也没什么。可对耿氏那样自私的理所当然的人, 她越是退让,就越会被欺压。还不如放手扶植人与那耿氏缠斗上一番,让她知道在这个家里, 到底谁才是做主的人。”老太君总结道。

    老夫人自给高夫人出了那个主意后, 就时不时的关注着高府里的情况。

    高大夫人听高夫人说她们和公府的老夫人都觉得高大少爷是可塑造之才后, 哪里能不明白她的意思。

    如老夫人所言,纵然再是软弱, 没志气的人,在子女前程方面那也是绝不会退让的。

    更何况高大夫人本不是软弱之人,她之前一直屈于高二夫人之下是觉得,她在高家没什么好争的。

    与其这样,还不如立于是非之外。

    但如今的形势同以前可不一样了。

    她那个二弟夫妇把婆母得罪的太狠了。

    林姐儿嫁过去后, 她们又不顾婆母的感受, 动辄找林姐儿的茬。

    婆母想必是对那两口子彻底失望了, 所以决定以扶植她儿子为条件,换取她对林姐儿的庇佑。

    高大夫人明白她那个二弟妹并不省心, 她虽不算绝顶聪明, 但有股胡搅蛮缠的执拗劲儿。

    早些年, 高二夫人和外头官眷家的夫人发生了争执。

    如果换做是她或者其他的官眷夫人必定想着以和为贵, 不管谁先让,反正大家互让一步便罢了。

    可高二夫人却一直不肯让步,还说什么,她想让我让步,我就是不让步。

    就是这件事让高大夫人看清了高二夫人的本性,她就是一个披着官眷夫人皮的泼妇罢了。

    无论是谁,只要与她缠斗上,并因此结怨了,那往后余生,只管每日受她白眼和冷言嘲讽吧。

    自明白这件事后,高大夫人就更不愿意和高二夫人结怨了。

    可高夫人给她的条件太诱人,她就算明知这是个烫手的山芋也得把它接过来。

    自她公爹致仕并病倒后,高家这辈的资源就全被把持在高二爷手上了。

    高二爷又不是那等愿意扶持侄子的性子。

    去年她们家老爷想给儿子请个荫封,他们便托高二爷找吏部的人从中说和。

    哪知道高二爷却说和吏部的人不熟,直把他们夫妇气的不行。

    他们也是因此看出,只要有高二爷在一日,那他们儿子就不要有出头之日了。

    高二爷不仅自己要压哥哥一头,也要让他家儿子压堂兄弟们一头。

    以前若是没有机会便也罢了,现在既然有机会,那她就绝不会允许高二爷的心思得逞。

    高大夫人笑着答应了高夫人的条件。

    自那以后,她就和儿媳们一起和高二夫人打起了擂台。

    高二夫人纵然是个泼妇,可她到底势单力薄,她便想拉着自己的儿媳与高大夫人婆媳打擂台。

    可高二夫人的儿媳也不是没受过她的挤兑的,自然不肯如高大夫人的儿媳们那样尽心尽力。

    高二夫人去找高二爷哭诉。

    可高二爷也烦着呢,因为安国公越过他将他大哥的儿子安排到了工部。

    这个差事可比他给他儿子找的差事还要好呢。

    高二爷再一听高二夫人说高大夫人婆媳一起挤兑她,哪里能不明白高大夫人私下同高夫人做了交易?

    他也是舒服日子过的久了,忘了以往是如何在高老爷夫妇面前做小伏低的了。

    高二爷听了高二夫人的话后,竟然去找高老太爷告状,说他姑母插手他家的家事。

    他满心以为自己到底是高老太爷的孙子,他老人家看到姑母在背后为高夫人撑腰搅乱高家内宅定会极为生气。

    可他却猜错了高老太爷的心思。

    若是老夫人让李浩淼直接撸了高二爷的官职的话,那高老太爷或许还会把老夫人叫来摆一摆道理。

    毕竟高二爷是高家这一辈官职最高的人,把他撸下去了,那高府的实力就会下降。

    高老太爷并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

    但老夫人不过是让李浩淼给高大爷的儿子找了个差事,这在高二爷看来是件有损于他权威的事。

    但在高老太爷看来却是件极好的事。

    至于高大夫人和高二夫人打擂台这些事,在高老太爷看来就是纯属高二夫人活该了。

    他老人家虽然碍于辈分,不好直接训斥孙媳妇。

    可林姐儿是他的曾孙女,看到她被高二夫人如此薄待,他哪里有不生气的道理。

    如今看到高大夫人愿意为林姐儿出头,且又没有损害到高家的利益。

    高老太爷高兴还来不及呢,哪里会如高二爷所想替他出头。

    高二爷垂头丧气的离开了高老太爷的院子。

    高二爷夫妇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又有高大爷夫妇为了自家的利益不停的和他们打擂台。

    他们自顾尚且不暇了,更遑论去找林姐儿的麻烦了。

    林姐儿的日子一下子过的舒服了许多。

    高夫人过来府上找老夫人时还笑着说:“现在老大媳妇对林姐儿比对自己的亲儿媳还要好,她那几个儿媳看了非但不吃醋,还处处照顾着林姐儿。果然还是妹妹说的对,我早就该醒悟过来才是。”

    说到最后,高夫人的神情有些失落。

    老夫人就拍了拍她的手道:“都过去了,不过你也不能让林姐儿万事都只靠着别人。将来他们终是要分家的,林姐儿总要学着撑起一个家才是。”

    “我醒得的,只是林姐儿现在身子太弱,我是想这两年先把她的身子调养好,等之后再慢慢教她管家理事。”高夫人同老夫人解释道。

    老夫人闻言沉吟道:“既是想好好调养身子,你们不妨带着父亲和哥哥去京郊住一段时间。那儿人少空气又好,最适宜养病。况且离了耿氏,林姐儿的身子或许能快些好起来。她的病情总是反复,未尝不是因为那耿氏屡屡挑事之故。”

    老夫人这话正好说到高夫人心坎里去了,她就道:“我以往倒是也想带着爹和老爷去京郊休养,只是家中总是不安定,心中烦闷,也没心情过去。现下家里的事既不用我操心了,那等开春了,我就带着他们过去吧。”

    老夫人闻言很是喜欢,她就对高夫人道:“你们到了那里之后,万事都不要想,只安心养病就是。”

    高夫人欣然应是。

    高家的事情了结后不久,就要过年了。

    今年的除夕和往年一样,众人按品大妆去了宫里。

    唯一与往年不同的就是,启和帝现在似是对幼儿很感兴趣。

    众人聚在保泰殿用膳的时候,他让人把五皇子、大皇孙和二皇孙都抱到了身边。

    二皇子和三皇子看启和帝喜欢自己的儿子,自是心中喜悦。

    大皇子却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启和帝和儿子、孙子们闲话一会儿后就转头问淑妃:“老大府上还是无子吗?”

    淑妃心中苦涩,面上却陪笑道:“是的,不过他府上的万氏已经有身孕了。”

    “也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启和帝听完就颇为怅惘的道。

    淑妃听了心里就更难受了。

    启和帝却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又将目光放到了坐在下首的纯嫔身上。

    众嫔妃看他看向纯嫔,心内苦涩。

    以往贵妃才是这宫里最得宠的人,可自纯嫔和慧嫔进宫后,贵妃倒退了一射之地。

    思及此,众人不由得看向贵妃。

    贵妃坐在启和帝的下首位置,正在与她的两个外孙女,安国公府的两位小县主讲话,似是没注意到启和帝在看谁一样。

    不过她瞧着倒是比以往消瘦了一些。

    众人看着这样的贵妃,心中就是一阵快意。

    你霸着陛下近二十年了,也该让你尝一尝这噬心噬骨的滋味了。

    德妃的目光却未同众人一般落到贵妃身上。

    她看到坐下下首的那个十几岁的少女,恨不得抓花了她的脸。

    自纯嫔入宫后,太后对她就比以往冷淡了些。

    德妃自听说陛下要把纯嫔纳进宫中后就已经做好了被太后冷待的机会,可她没想到的是太后竟会做的如此明显。

    想到太后这段时日连二皇孙都不甚待见,甚至还常宣太医为纯嫔看诊的时候,德妃忍不住又是一阵气闷。

    纯嫔这还没怀孕呢,太后和承恩公府的那些人就想抛开他们母子了。

    纯嫔要是真怀上了的话,那还怎么得了?

    这边想,德妃还在暗自生气。

    启和帝却在和淑妃及太后商议为大皇子纳庶妃的事情。

    “按理说这种事情不该由朕来管的,可是大皇子自成婚到现在都还没个儿子,朕要是再不问就说不过去了。”启和帝略微忧愁的道。

    “正是。”太后闻言就道:“大皇子是陛下的长子,可他到现在都还没个儿子,也属实有些不像了。”

    淑妃听到上首这天家母子俩的对话,心内苦涩。

    她只得口称都是臣妾的错。

    启和帝闻言就和蔼的对淑妃道:“子孙的事乃是缘分,这事倒也与爱妃无关。不过等年后爱妃还是多宣召几个臣子家的女孩进来,看有合适的给大皇子挑几个吧。”

    启和帝这话一说,淑妃心中十分的喜欢。

    若是那臣子家的女孩进了大皇子家的后院,那大皇子在朝堂上岂不是又多了些助力吗?

    而德妃和成妃听到启和帝说让淑妃面见臣子家的女孩后,心中警铃大作。

    那二皇子和三皇子就算再拉拢臣下,也没有姻亲关系来的稳固。

    要真是让淑妃趁此多挑了几家女孩,那大皇子岂不是威势大增。

    德妃和成妃便也同启和帝求情,说寻常人家的孩子到了二皇子和三皇子这个年龄,早就子孙成群了,可他们却各自只得了一个儿子。

    两人便也想为二皇子和三皇子再相看几个女孩。

    听完德妃和成妃的话,启和帝果然为难了起来。

    他就道:“二皇子和三皇子与大皇子的情况到底不同。”

    纵使德妃和成妃素日害怕启和帝,但事关儿子,两人也不愿轻易让步。

    两人都道,二皇子和三皇子只有一个儿子,实在不是子孙繁茂之像。

    淑妃看德妃和成妃在这件事情上要自己的强,气的脸都白了。

    除夕过后,正月里走亲戚的时候,魏若就听有夫人议论此事。

    那些人说陛下原本是见大皇子至今无子,所以便叮嘱淑妃为大皇子择几个庶妃。

    可德妃和成妃见了也不甘示弱,便也求陛下说要为二皇子和三皇子再添几个庶妃。

    陛下左右为难,又不好让人说他偏心,便说那就三位皇子都纳庶妃吧。

    现下宫里的德妃、成妃和淑妃几人全都摩拳擦掌的只等出了正月,为几个皇子们挑选庶妃或是侧妃呢。

    魏若回来后便将这话学给了老太君和老夫人听。

    老太君闻言就笑了起来,她对魏若道:“接下来的半年到一年,那几个妃子和皇子只怕会斗的不可开交,娘娘和五皇子也能过个安生日子了。”

    老夫人闻言也笑道:“是呀,正好开春就是公主的婚期,娘娘也可以把精力都放在公主的事情上了。”

    魏若也觉得这样很好,她回去后就将此事告诉了李浩淼。

    李浩淼沉思片刻后道:“宫里的局势在我们这些外人看起来都比较乱,更不如说娘娘这个身处其中的了人。陛下既有心护着娘娘,娘娘便关起门户自过日子。切不可掺和到那些人的事情里面。”

    “还有五皇子,因着陛下故意纵容的缘故,五皇子聪明却很是调皮的名声已经传满了大周。陛下也曾对臣下说过,说五皇子是幼子,上面还有几个哥哥们在。所以他要想做什么就随他去吧。那些臣子们揣摩着陛下言语间透露出的意思便觉得陛下只是宠爱幼子,但看重的仍是几个成年的皇子。也是因为此,五皇子才能平平安安的长大。”

    “可五皇子现在还小,还能这样混过去。但他总有长大的一天,到那时就不得不去面对朝堂上的那些争端了。”

    魏若听完后,站起来在屋子里走动了一会儿。

    随后她叹息道:“就算不得不面对,那也必须去面对。这皇位的斗争那么残酷,就算咱们想要退让,那些人也不会放过咱们的。”

    李浩淼见她于皇位斗争上并无什么惧意,反而有一股勇往无前的勇气,就点了点头道:“你能这么想就再好不过的了。我就担心你和娘娘妇人之仁,到最后心生怯意,总是犹犹豫豫。这样反不能成事。”

    魏若闻言就笑道:“我明白公爷的意思。公爷想要做什么只管去做就是了,我们不会给公爷和五皇子拖后腿的。”

    李浩淼见她目光坚定的看着自己,心中喜悦。

    他上前一步拥住她,复又打横抱起她。

    魏若忍不住惊呼一声。

    房内珠帘摇动。

    出了正月后,再过一个月就是五皇子的生辰了。

    因为平宁公主的婚期定在了三月底。

    虽说她的婚事自有内务府操持,可贵妃作为生母自也有许多事要操心,因此五皇子今年的生辰只是简单的办了一下。

    此事在旁人看来虽没有什么,但启和帝却觉得心中有些不舒服。

    他总觉得有些委屈了五皇子。

    因此在五皇子跟他说,想要和晏哥儿一起去他们府上看国公府的侍卫们比试的时候,启和帝就答应了。

    不过因为魏若也在为了平宁公主的婚事忙碌,启和帝担心她们府上现在忙不开,便对五皇子说,等他姐姐出嫁后再去安国公府。

    五皇子倒也不是那等蛮不讲理的人,见启和帝已经答应他过去了自然不会再闹。

    贵妃和魏若忙忙碌碌了近一个月,总算把此次婚礼一些细节上的事情安置妥当了。

    按照本朝规矩,公主成婚前,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国公夫人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嘻嘻99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嘻嘻99并收藏国公夫人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