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余老夫人和余大夫人等人听说五夫人想要见余五姑娘, 连忙让人将余五姑娘叫了过来。
余大夫人看着余老夫人的嬷嬷去了后院,心情颇有些复杂。
她既高兴家里这位五姑娘攀上了高枝,自家可以跟着一起沾光, 又嫉妒是二房的人得了这桩好亲事。
思及此, 余大夫人不由得又看向余二夫人。
余二夫人的眼中满是兴奋之色,面上也露出了些许志得意满的表情。
余大夫人的面色一黯。
若论起夫婿缘,那她这位弟妹是拍马也比不上她。
她夫婿余大老爷不但官职比余二老爷高, 还不沉迷于内宅,不像余二爷这些年不知在外面惹了多少风流债。
她这弟妹也因此生了不少闲气。
所以在嫁入余家的前十几年,她是十分的志得意满的。
可在子女缘上,她就比不过余二夫人了。
她的女儿们容貌虽也称的上美丽,可比起五姑娘那样的绝色是万万不如的。
她们也都是嫁了与余家相当的人家, 不像五姑娘,竟有这嫁入国公府的机缘。
思及此, 余大夫人不由得不信命由天定这句话,不然为什么老天会让五姑娘有如此美貌,又不然, 为何中南一向风调雨顺,这几年却因为圣花教的缘故有了战事?
而若不是因为这场战事, 五姑娘又怎会被远在京城的尊贵公子看上呢。
余大夫人一想到自己半生碌碌奋力经营,都比不得自家二弟妹那个蠢货,心内就越发的不甘。
可她纵然再不甘也没用,她儿子不像父亲却像足了叔叔, 是个无甚头脑的人。
她这些年一直拘着自家儿子,又给她娶了一位虽门第低但却头脑清楚的媳妇, 就是担心他在外惹事。
可二房的两个儿子却如两颗冉冉的新星, 纵然没有五姑娘这事, 二房将来也必会压过她们大房一头,这是定势,没法更改。
她公公余老大人虽然明说会将家中的大部分家产都留给长子一房,可余大夫人知道公公手中的人脉绝对会给二房的那两位侄子的。
她儿子这辈子只能守着祖产过日子罢了。
可余大夫人并不甘心,她没能生个好儿子,所以往后十几年、二十年她都必须低着头过日子,这是没办法的事。
可她还有孙子们,只要她的孙子有一个成器的,那她们这一房就能东山再起了。
而想要东山再起,她就必须要余家人离不得她。
她这个二弟妹是个蠢货,极易受人挑唆,以往还做出为了讨好娘家人,在娘家兄弟媳妇面前说自家女儿坏话的蠢事。
她弟妹嫁进来后一点都不知道为自家这个小家着想,这些年但凡得了些好东西都会往娘家拿。
她那娘家弟妹是个极其精明,也十分善于挑唆余二夫人在夫家闹事的,她娘家母亲又是个糊涂,只看重儿子的。
等五姑娘和国公府订亲的消息一传出去,她那娘家母亲和弟妹绝对会跟苍蝇闻着肉似的往余家跑,以求捞取一些好处。
可她明白自己那个侄女五姑娘,她虽说沉默寡言,却是个事事明白的孩子。
她明白她这个大伯母虽然也会为了她们这一房算计,却也不会真的去暗害亏待二房,不比她母亲娘家的那些人,只想把嫁出去的姑奶奶当做金库。
所以她这些年对她这个大伯母都比她那个舅母要亲近。
等她出嫁之后,若她弟妹娘家的那些人鼓吹着她弟妹去国公府要好处。
到那时,就是用的上她的时候了。
只要余二夫人能一直犯蠢,那这余家就始终会有她的一席之地在。
余大夫人盘算清楚了这些事情后,那些愤愤反而没有了。
而在她沉思的时候,余五姑娘也带着丫鬟来了正院。
五夫人原本正在和余老夫人说话,听到丫鬟回说五姑娘来了之后,她就转头看向门外。
暖暖的日光下,一个朦胧的身影从门外走了进来。
待到这佳人走近之后,五夫人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她那二嫂在京中已算是有名的美人了,可这余五姑娘的容色比起她二嫂还要更胜一筹。
五夫人看清这余五姑娘的长相后,总算是明白她那位眼光极高的侄子,为何写信回家说要娶她了。
也明白为何余家的那位老大人要拘着这位余五姑娘,不许她出门了。
北方有佳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这位姑娘的容色实在能称得上倾国倾城了。
余五姑娘进来后就向五夫人行礼。
五夫人连忙上前扶住了她,随后她拉着她的手细细的打量着她。
余五姑娘见状便害羞的垂下了眉眼。
五夫人看她肌肤细腻,皮肤雪白,眉眼十分的美丽,忍不住赞叹的对余老夫人道:“贵府姑娘生的实在是太好了,倒趁的我如那烧糊了的卷子似的。”
余老夫人闻言忙道:“我们小门小户家出来的姑娘,哪能比得上您。是您太谦虚了。”
五夫人见这位余老夫人还挺会说话的,就抿嘴笑了一下。
她又转头看了一眼余五姑娘,拉着她的手问她可读书了不曾,读了几年的书。
余五姑娘一一答了。
五夫人见她到底读过书,又眼睛清亮,倒对她放心了一些。
她虽和余五姑娘接触的不多,可她能看出来这是个明白孩子。
只要人明白,比什么都强。
五夫人的担忧去了不少后,心思再度放松了起来。
她一面继续和余家众女眷应酬,一面等着前院的消息。
五爷和余老大人说好了等公府回信的消息后,便准备告辞了。
五夫人听丫鬟来回后,就也要告退了。
余家众女眷亲送她出了二门。
等五夫人离开后,余老夫人就让人去喊余老大人过来。
她见了五夫人的富贵做派后,就更想把孙女嫁到公府去了。
余二夫人也拧紧了帕子,想要知道公府的那位五爷是怎么和余老大人谈的。
余五姑娘却低垂了眉眼,冲着余老夫人福了福礼后道:“祖母、伯母和娘且在这里满坐,我先回后院了。”
余老夫人见她纵然遇到这样高兴的事情,仍旧不动声色,忍不住叹气道:“你这个样子....”
她原本想说男人都喜欢那活色生香的女子,纵然你凭借容貌吸引了那公府贵公子的注意,可你若还是这副冷冰冰的模样,只怕日后会不得夫婿喜爱。
可余老夫人话一出口,就觉得自己这话有些妥当,便咽下了口中的话。
等余五姑娘走后,余老夫人就对两位儿媳说起了自己的担忧。
余大夫人低垂着眉眼没有说话。
余二夫人听后却是一阵肝火上涌,她拧着眉,口气焦躁的道:“这个孩子就是这样,对什么事都不上心。”
余大夫人见她在婆母面前不仅不为自家女儿遮掩,还说起了自家女儿的不是,忍不住撇了撇嘴。
说实话,她这位二弟妹心地真的不坏,可她有时做事是真的挺让人看不起的。
倒也不是说她故意去害别人,而是说她像是浑然不懂这世间的许多道理一般,做事全随心意。
偏偏她娘家母亲行事也没个章法,只知道捧高踩低,她这位二弟妹比她那娘家母亲倒好一些,但在面对一些比她弱势的人的时候,她难免会在言语间拉踩一下别人。
就如以往她觉得她娘家弟妹要强势一点,便总跟着她一起说自家女儿的坏话。
余大夫人见多识广,自是明白余二夫人那娘家弟妹的心思。
不过是看不得别人好,所以总想踩一下别人,捧一捧自己罢了。
但她这位二弟妹那就是真的没有脑子了,她对自家女儿肯定不会有什么坏的心思,可就是不懂要在别人面前护着自己的孩子。
思及此,余大夫人心里又是一阵不甘。
她和夫婿余大老爷都是玲珑的性子,偏偏生出了个那样的儿子。
可余二老爷和余二夫人都是这等糊涂的性子,却生出了如余二爷和余五姑娘这样的好儿女。
果真是应了古人的那句老话,歹竹出好笋。
余大夫人一边想事一边和婆母一起等余老大人。
哪想到前院的小厮却说余老大人出门了。
余老夫人闻言心中咯噔了一下。
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出门?
五夫人回去后就和五爷说了余二夫人的形容,也说了自己的担心,和她对那位余五姑娘的印象。
五爷便也把余老大人和他说的那些话告诉了五夫人,他对五夫人道:“我待会儿会把你说的这些事写封信快马加鞭送回京里,咱们就且等着二哥那里的回信吧。”
五夫人颔首应是。
五爷和五夫人将信寄出去后,就暂且在溯县等消息。
而魏若这边却还没有接到这封信,也不知道溯县的情况。
她现在另有一件事要处理。
前段时间李浩淼同她说,让她给金喜找一门亲事。
她忙过了那段时间后,就让姜嬷嬷去问了问金喜的想法。
结果那金喜犹豫再三后竟跟姜嬷嬷说他看上了她身边的秋云。
魏若听姜嬷嬷说后就让她去问一问秋云的看法。
姜嬷嬷去了之后回来跟她说,秋云说要考虑两天。
她一听秋云说这话就知道秋云对那金喜必是也有些满意,她虽不知道她为何要考虑两天却也应了。
结果兰儿过来跟她说,秋云对金喜其实也有些意思,只是担心若是金喜得了公爷的重用,那她日后就不能跟在夫人身边了。
魏若知道后就将秋云叫了过来,对她说,让她放心嫁给金喜,她成亲回来后虽说比不上春兰的地位,但她这里会给秋云留下一席之地的。
秋云自此这才放心,便答应了金喜的求亲。
魏若便将这桩婚事暂时交给了姜嬷嬷料理。
这日正是金喜家里人过去秋云那里下定的日子。
原本姜嬷嬷打算亲自去的,但她昨夜着了凉,今早就有些起不了床了。
魏若要留已回府的春兰在这里料理家事,让兰儿带着几个妈妈去了秋云那里给她撑场子。
兰儿带着妈妈们去了之后,便在那里一边陪秋云说话,一边等着那金喜的嫂子过来。
可那金喜的嫂子带的定礼不仅十分的简薄,她同秋云说话也有些夹枪带棒的。
兰儿带过来的几个老妈妈说她那样做不符合规矩,那金喜的嫂子就说她们家自来下定都是这样的,可见夫人身边的丫鬟要金贵些。
兰儿没想到这金喜的嫂子竟是如此的难缠,她不由得担心的看了一眼秋云。
秋云低垂着眉眼没有说话。
她其实已经打定主意要嫁给金喜了,金喜嫂子的这些冷言冷语于她而言其实不算什么。
兰儿其实是个火爆的性子,只是自跟在魏若身边做了大丫鬟后,她自觉自己应当像之前的春兰和现在的秋云一样,对下温厚一些。
因此这两年她对人越发的和善了。
可这和善其实只是表象,兰儿骨子里还是有那股路见不平的劲儿的。
她遇到那陌生人被欺负了尚且要说上两句话,更何况是和自己共事多年的秋云呢。
兰儿也学着金喜嫂子的模样,斜着眉吊着眼的讽刺她道:“哎呦我说金嫂子,你摆上这么一副缺德样给谁看呢。今儿个是你们金家下定的日子,我们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的等着你们过来。你们来了也端茶倒水拿点心的,十分用心的招待你们。你倒好,来的之后先是摆出一副死了娘的表情,接着又拿出这些明显是糊弄人的东西。”
“这也就罢了。我们知道金喜兄弟没了爹娘,跟着哥嫂过活,这嫂嫂怎么肯拿出好东西来给我们下定。我们也不争你们那个强。可你千不该万不该在我姐姐大喜的日子里摆出这幅死了娘的模样,更不该说些恶心人的话。”
那些妇人们原本躲在一边看热闹,听到兰儿毫不客气的回骂金喜的嫂子后,妇人们露出了一副看好戏的表情。
有些妇人们就在那里窃窃私语了起来。
“这金嫂子自打进门对金喜就很刻薄,原本金家阿爹和阿娘给金喜也留了一份家产的,可这金嫂子这些年竟背着金喜吞了那些家产。”
“金喜也算是个厚道的,说自己好歹是哥嫂养大的,就不跟哥嫂争这个强了。”
“金喜他哥哥也是个没心的,竟任由自己婆娘欺负自己的弟妹。金喜那妹子现在在府里当差之外还要给金嫂子做针线。这婆娘也是真缺德,每几天去她小姑子那里拿一回针线后出去卖了,那卖的钱全都当作自己的私房钱了。”
“我的老天,这扒皮的地主都没她那么缺德。这金嫂子的娘可真会教女儿。”
“你不知道她们家里,那出嫁的几个女儿在婆家作威作福的,她几个姐妹的婆婆还常聚在一起咒骂她那亲家,说她们几个加起来都没这金嫂子的娘享福。”
随着周围人的声音越来越大,金嫂子的脸色变的青白不定。
她素来是个内心藏奸的人,虽说做了这么多亏待婆家弟妹的事,可对外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真的亏待了金家弟妹。
这会儿被众人当众撕破了脸皮,金嫂子只觉得一股火气从她的丹田冲到胸口,她竖起两只眼睛开始咒骂起兰儿来。
“你这个下作的小娼妇,一点规矩体统都没有,我再怎么说也比你们年纪大一些。”金喜的嫂子也是气急了,浑然忘了兰儿的身份。
那些婆子们见金嫂子竟连夫人身边的大丫鬟都敢骂,便露出了一副金嫂子这是疯了吗的表情。
兰儿自做了魏若房里的二
余老夫人和余大夫人等人听说五夫人想要见余五姑娘, 连忙让人将余五姑娘叫了过来。
余大夫人看着余老夫人的嬷嬷去了后院,心情颇有些复杂。
她既高兴家里这位五姑娘攀上了高枝,自家可以跟着一起沾光, 又嫉妒是二房的人得了这桩好亲事。
思及此, 余大夫人不由得又看向余二夫人。
余二夫人的眼中满是兴奋之色,面上也露出了些许志得意满的表情。
余大夫人的面色一黯。
若论起夫婿缘,那她这位弟妹是拍马也比不上她。
她夫婿余大老爷不但官职比余二老爷高, 还不沉迷于内宅,不像余二爷这些年不知在外面惹了多少风流债。
她这弟妹也因此生了不少闲气。
所以在嫁入余家的前十几年,她是十分的志得意满的。
可在子女缘上,她就比不过余二夫人了。
她的女儿们容貌虽也称的上美丽,可比起五姑娘那样的绝色是万万不如的。
她们也都是嫁了与余家相当的人家, 不像五姑娘,竟有这嫁入国公府的机缘。
思及此, 余大夫人不由得不信命由天定这句话,不然为什么老天会让五姑娘有如此美貌,又不然, 为何中南一向风调雨顺,这几年却因为圣花教的缘故有了战事?
而若不是因为这场战事, 五姑娘又怎会被远在京城的尊贵公子看上呢。
余大夫人一想到自己半生碌碌奋力经营,都比不得自家二弟妹那个蠢货,心内就越发的不甘。
可她纵然再不甘也没用,她儿子不像父亲却像足了叔叔, 是个无甚头脑的人。
她这些年一直拘着自家儿子,又给她娶了一位虽门第低但却头脑清楚的媳妇, 就是担心他在外惹事。
可二房的两个儿子却如两颗冉冉的新星, 纵然没有五姑娘这事, 二房将来也必会压过她们大房一头,这是定势,没法更改。
她公公余老大人虽然明说会将家中的大部分家产都留给长子一房,可余大夫人知道公公手中的人脉绝对会给二房的那两位侄子的。
她儿子这辈子只能守着祖产过日子罢了。
可余大夫人并不甘心,她没能生个好儿子,所以往后十几年、二十年她都必须低着头过日子,这是没办法的事。
可她还有孙子们,只要她的孙子有一个成器的,那她们这一房就能东山再起了。
而想要东山再起,她就必须要余家人离不得她。
她这个二弟妹是个蠢货,极易受人挑唆,以往还做出为了讨好娘家人,在娘家兄弟媳妇面前说自家女儿坏话的蠢事。
她弟妹嫁进来后一点都不知道为自家这个小家着想,这些年但凡得了些好东西都会往娘家拿。
她那娘家弟妹是个极其精明,也十分善于挑唆余二夫人在夫家闹事的,她娘家母亲又是个糊涂,只看重儿子的。
等五姑娘和国公府订亲的消息一传出去,她那娘家母亲和弟妹绝对会跟苍蝇闻着肉似的往余家跑,以求捞取一些好处。
可她明白自己那个侄女五姑娘,她虽说沉默寡言,却是个事事明白的孩子。
她明白她这个大伯母虽然也会为了她们这一房算计,却也不会真的去暗害亏待二房,不比她母亲娘家的那些人,只想把嫁出去的姑奶奶当做金库。
所以她这些年对她这个大伯母都比她那个舅母要亲近。
等她出嫁之后,若她弟妹娘家的那些人鼓吹着她弟妹去国公府要好处。
到那时,就是用的上她的时候了。
只要余二夫人能一直犯蠢,那这余家就始终会有她的一席之地在。
余大夫人盘算清楚了这些事情后,那些愤愤反而没有了。
而在她沉思的时候,余五姑娘也带着丫鬟来了正院。
五夫人原本正在和余老夫人说话,听到丫鬟回说五姑娘来了之后,她就转头看向门外。
暖暖的日光下,一个朦胧的身影从门外走了进来。
待到这佳人走近之后,五夫人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她那二嫂在京中已算是有名的美人了,可这余五姑娘的容色比起她二嫂还要更胜一筹。
五夫人看清这余五姑娘的长相后,总算是明白她那位眼光极高的侄子,为何写信回家说要娶她了。
也明白为何余家的那位老大人要拘着这位余五姑娘,不许她出门了。
北方有佳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这位姑娘的容色实在能称得上倾国倾城了。
余五姑娘进来后就向五夫人行礼。
五夫人连忙上前扶住了她,随后她拉着她的手细细的打量着她。
余五姑娘见状便害羞的垂下了眉眼。
五夫人看她肌肤细腻,皮肤雪白,眉眼十分的美丽,忍不住赞叹的对余老夫人道:“贵府姑娘生的实在是太好了,倒趁的我如那烧糊了的卷子似的。”
余老夫人闻言忙道:“我们小门小户家出来的姑娘,哪能比得上您。是您太谦虚了。”
五夫人见这位余老夫人还挺会说话的,就抿嘴笑了一下。
她又转头看了一眼余五姑娘,拉着她的手问她可读书了不曾,读了几年的书。
余五姑娘一一答了。
五夫人见她到底读过书,又眼睛清亮,倒对她放心了一些。
她虽和余五姑娘接触的不多,可她能看出来这是个明白孩子。
只要人明白,比什么都强。
五夫人的担忧去了不少后,心思再度放松了起来。
她一面继续和余家众女眷应酬,一面等着前院的消息。
五爷和余老大人说好了等公府回信的消息后,便准备告辞了。
五夫人听丫鬟来回后,就也要告退了。
余家众女眷亲送她出了二门。
等五夫人离开后,余老夫人就让人去喊余老大人过来。
她见了五夫人的富贵做派后,就更想把孙女嫁到公府去了。
余二夫人也拧紧了帕子,想要知道公府的那位五爷是怎么和余老大人谈的。
余五姑娘却低垂了眉眼,冲着余老夫人福了福礼后道:“祖母、伯母和娘且在这里满坐,我先回后院了。”
余老夫人见她纵然遇到这样高兴的事情,仍旧不动声色,忍不住叹气道:“你这个样子....”
她原本想说男人都喜欢那活色生香的女子,纵然你凭借容貌吸引了那公府贵公子的注意,可你若还是这副冷冰冰的模样,只怕日后会不得夫婿喜爱。
可余老夫人话一出口,就觉得自己这话有些妥当,便咽下了口中的话。
等余五姑娘走后,余老夫人就对两位儿媳说起了自己的担忧。
余大夫人低垂着眉眼没有说话。
余二夫人听后却是一阵肝火上涌,她拧着眉,口气焦躁的道:“这个孩子就是这样,对什么事都不上心。”
余大夫人见她在婆母面前不仅不为自家女儿遮掩,还说起了自家女儿的不是,忍不住撇了撇嘴。
说实话,她这位二弟妹心地真的不坏,可她有时做事是真的挺让人看不起的。
倒也不是说她故意去害别人,而是说她像是浑然不懂这世间的许多道理一般,做事全随心意。
偏偏她娘家母亲行事也没个章法,只知道捧高踩低,她这位二弟妹比她那娘家母亲倒好一些,但在面对一些比她弱势的人的时候,她难免会在言语间拉踩一下别人。
就如以往她觉得她娘家弟妹要强势一点,便总跟着她一起说自家女儿的坏话。
余大夫人见多识广,自是明白余二夫人那娘家弟妹的心思。
不过是看不得别人好,所以总想踩一下别人,捧一捧自己罢了。
但她这位二弟妹那就是真的没有脑子了,她对自家女儿肯定不会有什么坏的心思,可就是不懂要在别人面前护着自己的孩子。
思及此,余大夫人心里又是一阵不甘。
她和夫婿余大老爷都是玲珑的性子,偏偏生出了个那样的儿子。
可余二老爷和余二夫人都是这等糊涂的性子,却生出了如余二爷和余五姑娘这样的好儿女。
果真是应了古人的那句老话,歹竹出好笋。
余大夫人一边想事一边和婆母一起等余老大人。
哪想到前院的小厮却说余老大人出门了。
余老夫人闻言心中咯噔了一下。
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出门?
五夫人回去后就和五爷说了余二夫人的形容,也说了自己的担心,和她对那位余五姑娘的印象。
五爷便也把余老大人和他说的那些话告诉了五夫人,他对五夫人道:“我待会儿会把你说的这些事写封信快马加鞭送回京里,咱们就且等着二哥那里的回信吧。”
五夫人颔首应是。
五爷和五夫人将信寄出去后,就暂且在溯县等消息。
而魏若这边却还没有接到这封信,也不知道溯县的情况。
她现在另有一件事要处理。
前段时间李浩淼同她说,让她给金喜找一门亲事。
她忙过了那段时间后,就让姜嬷嬷去问了问金喜的想法。
结果那金喜犹豫再三后竟跟姜嬷嬷说他看上了她身边的秋云。
魏若听姜嬷嬷说后就让她去问一问秋云的看法。
姜嬷嬷去了之后回来跟她说,秋云说要考虑两天。
她一听秋云说这话就知道秋云对那金喜必是也有些满意,她虽不知道她为何要考虑两天却也应了。
结果兰儿过来跟她说,秋云对金喜其实也有些意思,只是担心若是金喜得了公爷的重用,那她日后就不能跟在夫人身边了。
魏若知道后就将秋云叫了过来,对她说,让她放心嫁给金喜,她成亲回来后虽说比不上春兰的地位,但她这里会给秋云留下一席之地的。
秋云自此这才放心,便答应了金喜的求亲。
魏若便将这桩婚事暂时交给了姜嬷嬷料理。
这日正是金喜家里人过去秋云那里下定的日子。
原本姜嬷嬷打算亲自去的,但她昨夜着了凉,今早就有些起不了床了。
魏若要留已回府的春兰在这里料理家事,让兰儿带着几个妈妈去了秋云那里给她撑场子。
兰儿带着妈妈们去了之后,便在那里一边陪秋云说话,一边等着那金喜的嫂子过来。
可那金喜的嫂子带的定礼不仅十分的简薄,她同秋云说话也有些夹枪带棒的。
兰儿带过来的几个老妈妈说她那样做不符合规矩,那金喜的嫂子就说她们家自来下定都是这样的,可见夫人身边的丫鬟要金贵些。
兰儿没想到这金喜的嫂子竟是如此的难缠,她不由得担心的看了一眼秋云。
秋云低垂着眉眼没有说话。
她其实已经打定主意要嫁给金喜了,金喜嫂子的这些冷言冷语于她而言其实不算什么。
兰儿其实是个火爆的性子,只是自跟在魏若身边做了大丫鬟后,她自觉自己应当像之前的春兰和现在的秋云一样,对下温厚一些。
因此这两年她对人越发的和善了。
可这和善其实只是表象,兰儿骨子里还是有那股路见不平的劲儿的。
她遇到那陌生人被欺负了尚且要说上两句话,更何况是和自己共事多年的秋云呢。
兰儿也学着金喜嫂子的模样,斜着眉吊着眼的讽刺她道:“哎呦我说金嫂子,你摆上这么一副缺德样给谁看呢。今儿个是你们金家下定的日子,我们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的等着你们过来。你们来了也端茶倒水拿点心的,十分用心的招待你们。你倒好,来的之后先是摆出一副死了娘的表情,接着又拿出这些明显是糊弄人的东西。”
“这也就罢了。我们知道金喜兄弟没了爹娘,跟着哥嫂过活,这嫂嫂怎么肯拿出好东西来给我们下定。我们也不争你们那个强。可你千不该万不该在我姐姐大喜的日子里摆出这幅死了娘的模样,更不该说些恶心人的话。”
那些妇人们原本躲在一边看热闹,听到兰儿毫不客气的回骂金喜的嫂子后,妇人们露出了一副看好戏的表情。
有些妇人们就在那里窃窃私语了起来。
“这金嫂子自打进门对金喜就很刻薄,原本金家阿爹和阿娘给金喜也留了一份家产的,可这金嫂子这些年竟背着金喜吞了那些家产。”
“金喜也算是个厚道的,说自己好歹是哥嫂养大的,就不跟哥嫂争这个强了。”
“金喜他哥哥也是个没心的,竟任由自己婆娘欺负自己的弟妹。金喜那妹子现在在府里当差之外还要给金嫂子做针线。这婆娘也是真缺德,每几天去她小姑子那里拿一回针线后出去卖了,那卖的钱全都当作自己的私房钱了。”
“我的老天,这扒皮的地主都没她那么缺德。这金嫂子的娘可真会教女儿。”
“你不知道她们家里,那出嫁的几个女儿在婆家作威作福的,她几个姐妹的婆婆还常聚在一起咒骂她那亲家,说她们几个加起来都没这金嫂子的娘享福。”
随着周围人的声音越来越大,金嫂子的脸色变的青白不定。
她素来是个内心藏奸的人,虽说做了这么多亏待婆家弟妹的事,可对外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真的亏待了金家弟妹。
这会儿被众人当众撕破了脸皮,金嫂子只觉得一股火气从她的丹田冲到胸口,她竖起两只眼睛开始咒骂起兰儿来。
“你这个下作的小娼妇,一点规矩体统都没有,我再怎么说也比你们年纪大一些。”金喜的嫂子也是气急了,浑然忘了兰儿的身份。
那些婆子们见金嫂子竟连夫人身边的大丫鬟都敢骂,便露出了一副金嫂子这是疯了吗的表情。
兰儿自做了魏若房里的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