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此时老太君已经养好了身子, 安国公府众人也已经正常对外见客了。

    因此李浩淼便出来见了瑞阳侯和魏大郎。

    他听瑞阳侯和魏大郎说完此事后便道:“我知道这事,不过那御史说的有些没头没尾的,我这边又确实没有参与此事, 倒也不怕他们查。不过伯父和大哥回去还是要查一查府里,我担心侯夫人那里被人钻了空子。”

    瑞阳侯和魏大郎听后表情就是一紧, 两人都觉得若是有人想要借此陷害李浩淼的话,只怕会从瑞阳侯夫人那里着手。

    于是两人又匆匆忙忙的回了瑞阳侯府。

    随后, 瑞阳侯将瑞阳侯夫人的亲信们全都捉了起来,亲自拷问她们,与此同时, 张氏则亲带人将瑞阳侯夫人的院子翻了个遍, 她倒没有找到一些造假的信件, 却翻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证据。

    就在张氏拿不准要不要将这些东西呈给瑞阳侯看时, 瑞阳侯那边也有了新的进展。

    瑞阳侯夫人的亲信们经了她被送到葫芦庙一事,早已成了惊弓之鸟。

    她们本就是为了利益才捧着瑞阳侯夫人, 自也不是那等忠贞之人。

    因此, 在看到瑞阳侯准备对她们用私刑后,那些人只以为瑞阳侯是知道了什么, 便什么也不顾了, 将瑞阳侯夫人这些年做的事情全都吐露了出来。

    瑞阳侯闻言脸色铁青。

    他怎么都想不到自己只是想查一下瑞阳侯夫人是否与外面的那些对安国公有着不轨之心的人有牵扯,却扯出了这么一大堆的事情。

    他只以为瑞阳侯夫人是对子侄们刻薄了一些, 哪成想她竟背着他做出如此多恶毒的事情。

    瑞阳侯先是对瑞阳侯夫人十分的生气,想要休了她。

    可他想到魏大郎这几个儿女和瑞阳侯府的颜面就冷静了起来。

    瑞阳侯夫人不能休, 不然他这几个孩子就完了。

    况且她现在在葫芦庙, 若是她知道后在庙里胡言乱刺, 可怎么得了。

    还是等她从庙里回来后再做打算。

    思及此, 瑞阳侯就更冷静了。

    魏大郎这边, 看着张氏呈上来的东西,似是一下子憔悴了许多。

    他没想到,自己的母亲竟害了父亲那么多的孩子。

    “八弟正要议亲了,过几日你找个时间去一趟安国公府,就说我们想为八弟求娶安国公府旁支的姑娘。”魏大郎叹息一声后对张氏道。

    张氏本是个聪颖的女子,她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就想明白了魏大郎为魏八郎求娶安国公府旁支姑娘的用意。

    他是怕瑞阳侯夫人做的事情一昔透露出去,侯府会陷入困境。

    魏若到底是出嫁的女子,这娘家的事情可管可不管。

    但魏八郎却是瑞阳侯的儿子,他是必不能不管侯府的。

    可单凭魏八郎一个也不成,如此就需要安国公府的帮助了。

    所以魏大郎才会想要为魏八郎求娶安国公府旁支的姑娘,这样一来,两家的关系就是亲上加亲了。

    安国公府就算对侯府的其他人坐视不理,却也不会不管魏八郎的。

    思及此,张氏忍不住叹了口气。

    听说她那个婆母刚进来时也是较为谨慎的,只是这前几十年日子过的实在是太顺了。

    一朝嫁进侯府,做了这侯夫人,侯府的所有人都要看她的眼色行事,偏偏瑞阳侯又对自己的兄弟子侄只是面子情。

    她看清了瑞阳侯对侯府众人的态度,明白瑞阳侯是个势力之人后,对侯府的一干人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如此几十年下来,她不仅脾气见长,就连这性情也越发奸毒了。

    这侯府内的人不知道有多恨她。

    她可是知道此次瑞阳侯夫人被送到葫芦庙,她那二婶和三婶都偷偷在家喝酒庆祝呢。

    思及此,张氏就忍不住看向魏大郎。

    只是可怜了她夫婿,明明这么个憨厚的性子却又有个这样的母亲。

    魏大郎和张氏说了此事后,又把魏八郎叫到了书房。

    他先是问魏八郎可有结亲的打算。

    魏八郎知道魏大郎夫妇都是厚道的人,必不会亏待了他,因此便红着脸说但凭哥嫂做主。

    魏大郎就说,那他为魏八郎求娶安国公府旁支的姑娘可好。

    魏八郎闻言后,自是十分的震惊。

    他是怎么都想不到魏大郎竟会想为他求娶安国公府的姑娘的。

    虽说这姑娘只是安国公府的旁支,可纵然这样,他这个落魄侯府的庶子也是高攀了人家。

    况且,整个瑞阳侯府地位最高的人就是五姐姐这位嫁出去的姑奶奶了。

    他父亲和整个瑞阳侯府的族人们想尽了各种办法想要巴结五姐姐都不中用。

    若是大哥为他求娶了安国公府旁支的姑娘,那五姐姐乃至安国公府的老太君和老夫人对他都会与瑞阳侯府的其他人不同。

    有了她们的支持,他以后的前程自是不用说。

    这是一门于他而言极为有利的婚事,可对大哥来说却不一定。

    大哥他知不知道自己若是因此生了异心,他这世子的位置也坐的不安稳了。

    魏八郎答应魏大郎求婚一说后,就怔怔的回了自己的院子。

    魏大郎得了魏八郎的准话后,就让张氏去了安国公府。

    彼时魏若虽在养胎,不过见个人倒是没有问题的。

    况且来人又是她颇为喜欢的张氏。

    “嫂嫂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魏若笑着问张氏。

    彼时已经是五月了,天气并不十分的热。

    不过魏若怀孕时一向较为怕热,因此她穿的倒比张氏要单薄些。

    张氏见状就担忧的道:“妹妹可别着凉了。”

    魏若闻言就笑着对张氏道:“嫂嫂放心,我早晚还是会加衣服的。”

    张氏想着安国公府的长辈们和贵妃对她一向看重,自是会同她叮嘱此事,便不再多说。

    她同魏若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嫂嫂想替八郎求娶我们府上旁支的姑娘?”魏若闻言简直疑心自己听错了。

    张氏闻言就笑道:“你大哥说八弟其实早该订亲了,只是之前身上总没有功名,倒也寻不到什么好人家。眼下也和该替他张罗一门亲事了,等他成婚之后,自然就更知道读书了。”

    魏若闻言沉默了片刻。

    李浩淼没有瞒着她,所以她是知道前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的。

    魏若不像魏八郎那样这些年都被拘在家里读书。

    她稍一思考就明白了魏大郎夫妇为魏八郎求亲的用意。

    她们是担心她们府上会因为瑞阳侯夫人的事疏远瑞阳侯府。

    魏若原本想安慰张氏说,她担心的事情自不会发生,让她给魏八郎挑个称心的人家就是了。

    可她想到魏八郎的长相性情,又想到他未来的前程后,心中就是一动。

    虽说她对魏八郎的婚事没什么想法,可老太君和老夫人知道后说不定有什么想头。

    毕竟安国公府和整个李氏宗族,经过这么多年的繁衍生息,这旁支还真的挺不少的。

    这旁支家的姑娘自然就更不少了。

    老太君和老夫人一向是个喜欢做煤的,魏八郎的前程又着实不错。

    她不如过去问一问两位老人家的意见。

    两位老人家尤其是老太君都是见多识广的人,若是这门婚事有什么不妥,那她们自不会答应。

    若是没什么不妥的话,要是能趁此帮魏八郎说一门亲事道也不错。

    思及此,魏若就咽下了待要说的话。

    她笑着对张氏道:“嫂嫂若是不急的话,且回去等两日。等我问过老太君的意见再给嫂嫂答复。”

    张氏见她没拒绝,高兴的笑眯了眼睛。

    张氏走后,魏若便抬脚去了老君堂。

    老君堂那里,老太君和老夫人正在说阳溯族里的事情。

    “我听前儿个过去阳溯的管事说,容姐儿她爹因为她跑到京城来找我们的事情恼了她。虽然碍于我们府上的面子,不敢明着给容姐儿脸色看,却对容姐儿不理不问的。他那继室也常黑着脸和容姐儿说话。眼见着容姐儿要十四岁了,她那继室就到处在外说要给容姐儿找个读书人做女婿。可她给容姐儿找的人家虽说都是读书人家,可却都是那迂腐之辈。”老夫人对老太君道。

    老太君闻言就冷哼一声道:“她哪里是给容姐儿找人家,她这是借机整治她呢。”

    “谁说不是呢?偏偏她这次做的让人也挑不出理,咱们总不能说读书人不好吧。”老夫人就无奈的道。

    老太君闻言沉默了片刻,她刚要开口说话,就听丫鬟进来回说魏若来了。

    老太君和老夫人闻言笑眯了眼睛。

    老太君忙道:“快请夫人进来。”

    等魏若进来后,老太君就笑着道:“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外面热不热?“

    魏若闻言就道道:“不热的。”

    “你这个时候过来可是有什么事吗?”老夫人见她此时过来便问道。

    魏若闻言便笑道:”还真是有什么事,刚刚我娘家嫂嫂过来了。“

    老太君和老夫人闻言都觉得魏若说的事情应该和她娘家嫂嫂有关。

    果然魏若同老太君和老夫人说了魏大郎夫妻想为魏八郎求娶李家女的事情。

    老太君和老夫人闻言先是思衬了一会儿。

    随后老太君方才抬头问魏若道:“你是怎么想的呢?”

    魏若闻言忙道:“我自然是听祖母和娘的,若是这门婚事不利于咱们家的话,那就不能结。”

    老太君闻言就笑道:“这门婚事倒没有什么不妥,说出来你娘家的八郎倒是个极好的少年郎,我心中其实已经有了一个人选,只是到底未能得了人家姑娘家的准话,所以倒也不敢立马跟你说。你先让人给你娘家嫂嫂传个话,就说这门婚事我们同意了,只是人选还要再斟酌。”

    魏若见老太君和老夫人答应,自是十分的喜悦。

    她回去后立马派人像张氏送信,张氏那边得了准话自也十分的喜悦。

    不过,因着去阳溯一来一回都需要时间,所以她们都得等上两日。

    魏若就趁着这两日把自己身边大丫鬟的人选确定了下来。

    秋云嫁过去后没多久就怀了身孕,魏若就不命她在自己身边伺候了。

    她未出嫁前就在挑选着合适的大丫鬟人选,也和兰儿商议了许久,到最后两人都看中了院内的一个二等丫鬟方青。

    这个方青原是从外面买来的,并不是府内的家生子。

    她就算在二等丫鬟里也不是很出彩,可胜在细心稳重,不冒进。

    她自小丫鬟时,秋云就注意到她了。

    她并不像别的刚进来的小丫鬟们那样一心想要攀附主子或者寻一个靠山,反是踏踏实实的学如倒茶、叠被这样的本事。

    别的小丫鬟们闹事时她也从不掺和。

    秋云冷眼看了她几年,觉得若论起伶俐,方青自是不如别的二等丫鬟,可若论起踏实肯干,那是没有一个丫鬟能够比得过她的。

    况且兰儿的性子已经极伶俐了,若是再配个伶俐的人和她搭手,只怕两人最后会闹起来,倒也不如方青稳当。

    秋云在商量过兰儿,见她也同意提方青上来后,就去禀告了魏若。

    魏若想了半日才想起来方青是谁,她就恍然道:“是不是那个别的丫鬟玩笑时,她总是在一旁做事的丫鬟?”

    秋云忙说:“是的,旧年一到过节的时候,都是她留在这里看家。”

    魏若想了想就道:“那就是她吧,况且她年龄上也合适。”

    魏若一同意后,方青便荣升成为了她身边的大丫鬟。

    那些嬷嬷们见她升了一等丫鬟纷纷过来道贺,院子里的三等丫鬟们也都笑眯眯的让方青做东。

    唯有另几个二等丫鬟,她们本就都是家生子,在这府里有些根基,见秋云和兰儿没有提她们,反提了方青有些不服。

    不过秋云同春兰一样,都是夫人从娘家带回来的,现在又嫁给了得公爷重视的管事。

    听说夫人也许了她,她将来如果想再进府的话,就让她做管事嬷嬷,就如夫人身边的春兰和下雨天一般,现下一个跟在姜嬷嬷身边伺候着,一个照管着姑娘们的饮食起居,这两样哪个都是极重要的差事。

    秋云将来的前程必不会比她们差了。

    而兰儿又是个泼辣性子,况她在大丫鬟的位置上坐了许久,积威日盛。

    那几个二等丫鬟自然不敢惹她们。

    可方青却刚刚坐上大丫鬟的位置,又素来是个沉默寡言的,素日里被人占了便宜也从不说什么。

    那几个二等丫鬟自然还不太怕她。

    不过她们能坐上二等丫鬟这个位置,倒也不是个傻的。

    纵是再不服方青,她们在面上也不会表现出来,不过在差事上给方青使些小绊子罢了。

    她们不过只做了一次,就被兰儿发现了。

    兰儿的性格不同于秋云和春兰,是个极伶俐又眼里容不得沙子的。

    她直接对着那几个二等丫鬟们道:“我劝姑娘们纵是有再多的心思,也不要在这个时候闹起来。咱们老太君、老夫人和公爷都是极为看重夫人的身子的。倘是姑娘们闹出些什么,被老太君她们知道了,说不得就要打发你们出去了,到时候姑娘们几辈子的体面可都没有了。”

    那几个二等丫鬟们这才想起夫人现在正怀着身孕,而老太君等人又看夫人看的很紧,若是平日里,她们有些什么,几位主子或许还不会说些什么。

    可若是这个时候,她们香芜院出了什么事,只怕真的会如兰儿姐姐所说,把她们给打发了去。

    那几个二等丫鬟想通之后,立马转换了一副笑脸。

    一个拉着兰儿的手请她坐下,一个拉着方青的手请她坐下,另有两个则是倒茶的倒茶,端果子的端果子。

    几人正式给方青赔了个罪后,方青算是在大丫鬟这个位置上初初站稳了脚跟。

    春兰和姜嬷嬷一直冷眼看着那几个丫鬟们是如何想要闹事,以及兰儿和方青又是如何应对的。

    姜嬷嬷就提点春兰道:“水至清则无鱼,这些丫鬟们有些小心思很正常。你日后帮着夫人管理家事时要注意,若是遇到这种事情,不要第一时间插手,让她们上头的人去管她们。只要上头的人能降伏住她们,那她们也闹不起来。”

    春兰若有所悟。

    丫鬟们闹的这一场,魏若隐隐听过,不过她看兰儿能压制住这些人,而方青虽然沉默,倒也不像是个没成算的便也罢了。

    她和老太君和老夫人说完魏八郎的事情后,见老太君和老夫人有为魏八郎说亲的想法,便去回了张氏。

    只是因为老太君和老夫人还没派人去阳溯问过容姐儿父亲和继母的意见,因此倒也没说看中了哪家姑娘。

    阳溯那边,容姐儿的父亲见安国公府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国公夫人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嘻嘻99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嘻嘻99并收藏国公夫人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