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送走即将出征的王镇恶,后脚刘裕就召刘义真入宫。

    脚踏汉白玉的石阶,穿过层层宫阙,以往随时可见面的父子两此时在礼法的规矩下逐渐透露出距离感。

    “父皇恭安。”

    此时的刘裕依旧穿着便服,但身份已经大有不同,刘义真上前便行之大礼。

    这时刘义真也注意到除了自己外还有徐羡之也在一旁恭候。

    这明显是有要事商议。

    “车士,过来。”

    虽然称帝,但刘裕似乎对一些礼仪没那么在意。

    对于他来说,已经不需要那些虚礼来增添自己的威信。

    刘义真乖乖起身来到刘裕身边,却看到刘裕在修改一封诏书。

    “这是殿中将军?”

    刘裕赫然是在修改一份针对禁军武官制度的一封诏书。

    刘宋禁军制度袭承晋制。

    领军将军一人,掌内军。

    护军将军一人,掌外军。

    后来衣冠南渡后,领军将军不复别置营,总统二卫、骁骑、材官诸营。

    二卫即左卫将军一人,右卫将军一人,二卫将军掌宿卫营兵。

    还有骁骑将军、屯骑校尉,步兵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等下属将军制。

    现在刘裕是想新设数名殿中将军,分去领军将军还有护军将军的兵权。

    “车士,你看这样如何?”

    刘义真看到刘裕的诏书后却一直紧锁着眉头。

    不是说刘裕分兵权的做法不对,只是建康……和北方城市不太一样。

    建康现在没有城墙!

    所以防卫都城的主要力量并不在建康城内,而是在石头城。

    为此,刘裕还专门发明出一个叫“领石头戍事”的武官职务,用于拱卫建康。

    眼下既然要分散禁军的军权,那石头城那边岂不是会一家独大?

    人家反不反是一回事,但制度建立不建立又是另外一回事。

    当即,刘义真就将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刘裕听后也是不自觉的有些迟疑。

    “车士以为该如何解决。”

    “要么现在就动工修筑建康城墙,儿臣在长安曾发明一种新型窑洞,在其中可以快速烧制大量优质青砖。”

    “要么就将石头城那边的军权收拢回中央,效仿先汉制度,以中枢九卿卫尉统领。”

    听到刘义真后面的建议时,刘裕忍不住抬头看了眼一旁的徐羡之。

    而徐羡之则在后方一直盯着刘义真看。

    怎么了?

    刘义真不知二人什么意思。

    没想到刘裕这是居然说:“看来车士与尚书想的一致。”

    看来刘裕是先问过徐羡之的,此时再来问刘义真是另有目的。

    刘裕此时直言:“这卫尉一直隶属外朝,若是分出兵权必然会让一些身兼外朝高管的世家族人看中机会。”

    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明明在东晋就已经实施起来,可后世一致认为“三省六部制”起源于隋唐?

    就是因为“三省”的地位还没有明确为严谨的中央官职,还有大量从先汉、魏晋遗留下来的外朝官僚制度。

    如果刘裕还是按照以往的游戏规则加强九卿职权的话未免是在开历史的倒车,而且会让世家心中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

    刘义真当即向刘裕提议:“那父皇何不趁此机会将三省制度确立下来?”

    让三省六部制彻底取代三公九卿,无疑可以极大的加强皇权,稳固中枢。

    新朝新立,自然是要打破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刘宋汉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三林校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林校尉并收藏刘宋汉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