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大街夸功之后,是太庙献俘。

    唐朝的太庙献俘,分三种形式。

    皇帝亲征造于太庙:凯旋告日,陈俘馘于南门外,北面西上,军实陈于后。

    制遣大将出征有司宜于太社:若凯旋,唯陈俘馘及军实于北门之外, 南面,其告礼如上仪,祝版燔于斋所。

    制遣大将出征有司告于太庙:若凯旋,惟陈俘馘及军实于南门之外,北面西上,其告礼如常仪。

    根据实际情况, 会有一些弹性的调整。

    比如这一次,够得上告于太庙, 却根本够不上“制遣大将”一词, 这连个右郎将都够不着好吗?

    呼延其盛才是个旅帅!

    礼仪足够庄重,凯乐用铙吹二部,笛、筚篥、箫、笳、铙、鼓,每色二人,歌工二十四人。

    乐工等乘马执乐器,次第陈列,如卤簿之式。

    鼓吹令丞前导,分行于兵马俘馘之前。

    鼓吹振作,迭奏《破阵乐》等四曲。

    候行至太社及太庙门,乐工下马,陈列于门外。

    “谨详礼仪,则社庙之中,似合奏乐;”

    “伏以尊严之地,铙吹哗欢, 既无明文, 或乖肃敬。”

    候告献礼毕, 复导引奏曲如仪。

    至皇帝所御楼前兵伏旌门处二十步,乐工皆下马徐行前进。

    兵部尚书侯君集介胄执钺,于旌门内中路前导。

    协律郎二人,公服执麾,亦于门下分导。

    鼓吹令丞引乐工等至位立定。

    太常卿于乐工之前跪,具官臣某奏事,请奏凯乐。

    协律郎举麾,鼓吹大振作,遍奏《破阵乐》等四曲。

    乐阕,协律郎偃,太常卿又跪奏凯乐毕。

    兵部尚书、太常卿退,乐工等并出旌门外讫,然后引俘馘入献及称贺如别仪。

    很复杂的一套礼仪,却表示朝廷对此次胜利的重视。

    献俘完毕,李世民将一干俘虏交给刑部,刑部尚书李道宗依律判了他们苦役。

    即便如此,吐谷浑积石军俘虏依旧感激不尽。

    按照两国多年的积怨,大唐就是全斩了他们,也不会有谁表示反对,连吐谷浑都不会。

    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

    至于做苦役,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接下来是赏功。

    折冲府旅帅呼延其盛,以功拔擢为河州折冲府果毅都尉,递补了沈锥升任的空缺,授正六品上勋官骁骑尉;

    各队正授正七品上勋官云骑尉;

    各军官与百名府兵,俱赏钱二十缗,赐永业田各二十亩。

    府兵们对赏钱倒不怎么在乎,唯独听到赏赐永业田,两眼放光。

    钱这东西很好,可惜花着花着,不知道怎么就没了。

    永业田这东西,到死了都能攥住,传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勋官这东西,对柴令武这样出身的人当然无所谓,对底层出身的人来说却如获至宝。

    对于兰州都督府、河州折冲府转交的麻烦,李世民很仗义的接了过来,将刘阿蛮安置在右武卫,提了一级,当了个校尉。

    可以预料到,当大唐征讨吐谷浑时,刘阿蛮就是十足的带路党。

    唯有乱入的柴令武,又一次华丽地被无视了。

    但是,这一次柴令武半点抱怨没有,皇帝二舅不抽他就算客气的了。

    还是老老实实在河州这一亩三分地好好做事吧。

    ……

    吐谷浑。

    伏俟城内,一片震惊。

    积石军的全军覆没,是近年来吐谷浑唯一连番号都丢了的大事件。

    以往,哪怕是大败,总能逃出那么几个人来,可以重组番号。

    让人无语的是,王子慕容摩勒半个月前才从公主慕容君手上夺走了积石军,就弄得全军覆没、身死异乡。

    更离谱的是,明明唐军没有阻止慕容摩勒逃脱,最后逃回吐谷浑境内的慕容摩勒,死在了积石军百户刘阿蛮手上。

    这事,瞬间在吐谷浑敲响了警钟,每个人都突然学习了儒家精要,每日三省吾身,于下苛刻否,立身正直否,会被麾下捅刀子否。

    一向态度倨傲、冷面示人天柱王,突然变得和蔼可亲了;

    懒管麾下生死、但求快意人生的南昌王、尚书、树敦城主慕容孝隽,会提着二两牛肉干巴走访麾下亲信的家眷,喜提诨号“提干巴”;

    太子慕容尊王对自己的每一个侍卫、宫女、宦者都温言相向,尽力解决他们生活中的疑难问题;

    连最骄傲的洛阳公,遇到梁屈蒜等羌人,都会生硬地挤出笑脸——虽然那笑脸比板着脸更瘆人。

    报仇什么的,对臣子们来说,完全没想过。

    谁家没出去劫掠过,谁家的子嗣没死在外面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贞观泥石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罪孽999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罪孽999并收藏贞观泥石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