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把钱票递过去,另要了四十个黑面馍,来时他带了两个网兜。

    司务长给他装好,跟二厨等人交待了声,拎着瓶苷蔗酒跟着过来了。

    家里,沐卉叫住下工回来的张乐山、丰饮香,让他们带着孩子过来吃饭。

    张乐山听说让他陪客,带着儿子乐呵呵就来了。

    丰饮香则说什么也不来,一家人都去,吃大户呢,她可没脸。进屋,听女儿小声跟她说,颜叔叔送了水果,沐阿姨给了肉。

    丰饮香摸摸女儿的脸,拎起竹篮、拿上镰刀,去门前的菜地割了把韭菜,摘了十来根黄瓜和一把炮仗花嫩芽,给沐卉送去,教她道:“光吃肉,多少也不够造的,凉拌个黄瓜。有鸡蛋吗,再弄个韭菜炒鸡蛋,这炮仗花嫩芽放肉汤里一烫,就是一碗好汤。”

    “有鸡蛋,下午回来时在青和街商店买了一斤。嫂子我就一个锅。”

    “去我家炒。还缺什么?”

    “桌凳、碗碟。”筷子倒不用,她用竹子刚削了十几双。

    丰饮香唤了丈夫帮忙搬桌凳,她和女儿则帮着把碗碟洗刷干净。

    沐卉拿了鸡蛋、小南瓜、辣椒和调料去她家在外搭的小厨房,韭菜来不及择,她就炒了个辣椒鸡蛋,一个醋溜小南瓜,另外她又拌了个黄瓜、一个蕃茄,弄的份量大,各装了三盘,

    书桌腾出来,里屋的杂木箱搬出来,再加上陈家的小饭桌,摆了三桌。

    中间以芭蕉叶为盘,摆着片好的马头肉,旁边放着蒜汁,围着马头肉放的有辣椒炒鸡蛋、醋溜小南瓜、凉拌黄瓜、凉拌蕃茄、一盘水饺和一小盆炮仗花嫩芽肉汤。

    回来的路上,颜东铮抱着秧宝拐了个弯,去小卖铺买了两瓶景芝白干,一条海河牌香烟。

    六十年代有一种说法,高级干部抽牡丹,中级干部抽香山,工人阶级二毛三,贫下中农大炮卷得欢。

    当时说的工人队级二毛三,指的就是海河牌香烟,0.23元/盒①。

    回来的路上正好遇到过来的老王、连长等人。

    连长端着盘花生米,拎着罐散装的红薯酒:“没叫营长吗?”

    “没。改天等竟革打完最后一针疫苗,我再带他去营部道谢。”

    “嗯。”

    “连长伯伯吃糖。”秧宝掏了颗糖给连长,她记得梦中爸妈哥哥们走后,连长伯伯把她领回家,喂她吃饭,哄她睡觉,对她可好啦。

    连长常年严肃着一张脸,农场的小朋友都怕他,还真没有哪个凑过来要给他糖的,愣了下,接过来,连长扯着唇想对秧宝笑一下,结果只抽了下嘴,老王等人偏头看见,拍着大腿乐得不行。

    “哎哟,连长你还会笑啊?!”

    连长有些绷不住,抬腿朝老王踹了过去。

    秧宝呲着小米牙跟着笑。

    司务长跟颜懿洋、颜竟革先一步到家,带的菜分装成三碗摆上桌,没一会儿,颜东铮带着连长他们也到了。

    院长和护士长没来,让人捎话说忙的走不开。

    沐卉把最后一个马蹄捞进小盆,浇上炮仗花嫩芽肉汤,拿了四个馒头给丰饮香母女送去。

    丰饮香推拒不过接了,跟着提醒沐卉道:“张兰母子仨在医院住着,你这两天抽空过去看看。”

    以往两人好的跟一个人似的,这一晚上也没听沐卉提张兰一句,别因为孩子闹矛盾了吧?

    沐卉想了下,点点头。

    饭桌上,颜东铮和沐卉各自说了几句话,主要是感谢大家进山帮忙寻找几个孩子,辛苦不说,还误了一天工。后面为了找颜竟革,连长、老王他们还把自家下蛋的鸡拿出来烤了。

    说完,颜东铮把两瓶酒打开,挨个儿给大家斟满,用的是竹杯。

    烟也拆了,一盒盒散到桌上。

    三个孩子没上桌,又是酒又是烟的,味儿大。沐卉给他们各扒了些菜,一人捡了几个饺子,端进屋放在皮箱上,皮箱旁边搁的是丰饮香编的稻草垫。

    秧宝坐在两个哥哥中间,夹个丑丑的饺子,喝口肉汤,没一会儿就吃饱了。

    颜竟革吃的更快,一口一个饺子,一筷子几块肉,很快就吃得肚儿溜圆。

    沐卉送马脑过来,皮箱前只剩颜懿洋一个在吃,另两个进里间看《打拐图》去了。

    “尝尝。”

    颜懿洋闻了下摇摇头:“妈妈吃吧。”

    他不喜欢这味儿。

    “吃脑补脑。”

    “我不需要补脑。”颜懿洋骄傲地笑笑,目光扫过一旁堆放的书本,突然道,“妈妈,高考你有把握吗?”

    这就扎心了!

    沐卉只在基地上过小学:“高考我应该不行。”

    “你以前什么学历?”

    “小学。我们书本不全,我只上过识字课,学过一些简单的数学。按现在的小学课程来看,我大概只有小学二年经的水平。”

    颜懿洋放下筷子,拍拍沐卉的肩:“不怕,我教你。”

    “没大没小!”沐卉拍开他的手,笑道,“颜懿洋同学,你怕是忘了吧,你现在是一年级的学生,明天一早,我叫你起床上学哈。”

    说罢,沐卉端着马脑起身走了。

    院里蚊虫不少,沐卉找丰饮香要了些艾草点燃。

    一杯酒喝完,连长看看一旁垒的土灶,跟颜东铮道:“学校那边有几间屋子,要不要搬过去?”

    “条件?”颜东铮从不相信天下有白吃的午餐。

    “五年级缺一个语文老师。”

    老王:“张兰不是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吗?”

    “她要回城了,”旁边的排长道,“用的是宋楠的名额。”

    宋楠,那个开荒时砸伤腿的姑娘,懿洋的数学老师。

    颜东铮挑了下眉,没吭声,只听老王小声问排长:“宋楠咋愿意了?什么条件啊?”

    “张兰给了她这个数。”排长比划了个六。

    “六百!”老王一声惊呼,引得大家都看了过来。

    老王讪讪一笑,举起杯道:“喝酒喝酒。”

    颜东铮扫了眼右边的三间屋子,问连长:“她走后,这屋子有人住吗?”

    “暂时还没有人问。”主要是张兰要走的消息还没有放出去。

    “五年级的语文课我担了,这三间屋子分给我吧?”

    连长想了下:“教绘画的宋老师早上找我办病退,我还没有同意,你要是一并接手,那这房子就给你了。”

    “成。”

    一顿饭,吃吃喝喝聊聊,结束时已是晚上八点半。

    送走众人,两人开始打扫,丰饮香把丈夫扶回屋过来帮忙,洗洗刷刷,好一通忙活。

    收拾好,锅里添上水,填上柴烧着,沐卉想洗澡。

    院里有水龙头,水是用剖开的竹子一路从山上的水塘里埋下来的,一下雨就特别浑浊,有时若是闻到一股怪味,不用说肯定是傣寨的水牛或是山里的动物过去拉粑粑了。

    用时,通常会先接到桶里,撒把明矾,过滤后的水清清亮亮的,喝起来涩涩的,还有一点黏糊糊的感觉。

    院角有男女茅厕,没有洗澡间。

    男同志洗澡通常去不远的溪里,女同志多是在屋里拿毛巾蘸水擦擦。

    沐卉是拿上换洗衣服、肥皂,提上水去厕所洗的。

    颜东铮等她洗好,把秧宝交给她,拿上手电,带着俩儿子去了前面的小溪。

    锅里颜东铮又温了些水,沐卉拿洗脸盆兑好,在廊下给秧宝洗了个战斗澡。

    洗完擦擦拿被单一包,沐卉换了盆水给秧宝洗头,几天没洗跟她一样有味了。

    她头上有伤,没敢洗,对闺女就不能忍了。

    颜东铮带着儿子回来,看到秧宝湿湿的头发,有些不悦:“哪有人晚上洗头的。”

    时间长了,很容易引起头症。

    沐卉翻了个白眼:“洗都洗了,你叫什么。”

    说完,她一指颜竟革、颜懿洋:“他俩不也洗了。”

    他俩是打水仗把头发泼湿了,颜东铮索性就让他们拿肥皂洗了洗。

    接过她手里的毛巾,颜东铮挨个给三个孩子擦头发:“懿洋说你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文化水平?”

    沐卉:“……”

    为毛,她从他的话里竟听出了抹自得。

    “颜东铮同志,你好像是古人吧,数理化,你确定自己比我懂得多?”

    颜东铮一噎,他只学过九章算术。

    沐卉立马得意了:“物理、化学、几何、高等数学、政治、地理、历史……嘿嘿,颜东铮同志,你要学的貌似不比我少哟。”

章节目录

八零回城之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骊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骊偃并收藏八零回城之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