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口子要考试, 云依瑶担心几个孩子无人照顾,提前一天过来,想接懿洋他们去部队玩两天。

    秧宝摇头, 攥着跟爸爸要的零花钱, 奶声奶气地宣布道:“我要去青和街小学陪考。”

    她记得早先在孤儿院, 院里大哥哥、大姐姐参加高考,院长都会买了吃的、喝的,等在考场外面。

    一旁是许多考生的爸妈。

    有位姐姐回来说,很温暖,知道有人等着呢。

    夜空下,暖风佛面,夏虫低语, 姐姐托腮望向远处的目光, 久久地留在了秧宝脑海里。

    “我要陪考!”秧宝举起小手, 再次喊道。

    “等在考场外面有什么好玩的,一待就是几个小时。秧宝跟云姨去部队不好吗?我们部队有商店、有学校、有图书室,云姨家的院子里种了好多花,秧宝的小辫一天可以换四五次花戴, 朵朵不同。上次过来, 我记得你子瑜哥哥说你想学钢琴, 去了, 云姨教你弹琴。学累了,还可以让苏伯伯带你和哥哥们去训练场看战士们训练。”

    秧宝听得很是心动, 只是, 她摇了摇头, 仍然奶声奶气地坚持道:“我要陪考, 我要买了吃的喝的, 站在学校门口等爸妈出来,给他们爱的力量!”

    握着小拳头,鼓着腮帮子,嚷着要给爸妈爱的力量的秧宝,逗得众人轰然大笑,咋这么可爱呢!

    颜东铮打开杂木箱,取出相机,摆弄了下,“咔嚓”一声,将被笑得一脸懵逼的秧宝拍了下来。

    秧宝闻声抬头,见爸爸手里举着相机,立马扬起笑脸,比了个剪刀手。

    颜东铮含笑按下快门。

    秧宝把零花钱往小兜兜里一塞,双手拎起小裙子,偏头含笑做了个屈膝礼。

    颜东铮再次按下快门。

    秧宝整颗心都要飞扬了,右手拎高裙摆,左手叉腰,侧身回头一笑,露着小米牙。

    云依瑶从后面一把将人抱起,颜东铮“咔嚓”拍下一张秧宝双眼大睁,小嘴呈O形的生动照片。

    回过神来的大伙都往秧宝身边挤,拍我、拍我……

    正闹着呢,连长来了:“东铮,电话。”

    颜东铮将手中的相机递给懿洋,让他带着大家出门拍,屋里地方小,景色有限。

    “哪打来的?”颜东铮推上自行车跟连长往外走道。

    “沪市,说是你姑。”

    颜东铮一愣:颜明霞。

    说是姑姑,通过记忆,颜东铮知道这位担的是母亲的责任,因为姓氏,苏秀兰生下原主,就当完成了任务,不愿抱、不愿喂,更别说养了。

    那时颜明霞刚生下自家老二,奶水还算充足,就主动把孩子抱回了家。

    这一养就养到八岁,原主上小学,才知道自己不是颜明霞生的,跟哥哥不是双胞胎。

    身份的转变,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家,对原主来说,一昔间,他不是多了个家,多了对爱他的爸妈,而是,他没家了。

    新家固然华丽富有,却有不喜他的母亲,排斥他的兄姐,在他们眼里他好像一堆垃圾,那嫌弃的眼神,一度成了他摆脱不掉的噩梦。

    对颜明霞,原主也是有怨、有恨的,既然要养他,为什么不坚持把他养到成年,难道大了,他不给她养老?

    说什么疼他、爱他,还不是早早就把他送走,不要他。

    电话再打来时,颜东铮拿起话筒,迟疑了下:“大姑。”

    颜明霞握着话筒的手一紧,双眼发酸:“……东铮,你、你还好吗?我听、听你爸爸说,沐卉准备报考京市的美院?”

    “嗯。”

    “那你呢?她考上了,你和孩子们怎么办?”

    “我准备跟她一起参加高考。”

    “你、你报名了?”

    颜东铮轻“嗯”了声,问她:“你打电话是有什么事吗?”

    原主下乡时,跟她闹的很僵,几年来一直不愿意接她的电话。

    当年,苏秀兰不认他这个儿子,自然也不愿儿子跟她在一个户口本上,所以原主没下乡时,户口一直挂在颜明霞夫妻名下。

    下乡政策一出,二选一,他表哥当时谈了个对象,正准备结婚呢,这种情况下,那只有他下乡了。可原主不这么想,他觉得表哥奸诈,大姑更爱自己的孩子,就连口口为他着想的爸爸也更顾姐姐。

    同样都是下乡的年纪,爸爸一早就为姐姐安排好了工作,却从没想过他。

    来边疆时,原主心里赌着一口气,既然你们不要我,那我也不要你们了。

    至于他爸、他姑时不时寄来的钱,那不是补偿吗,他拿得心安理得。

    “东铮,”颜明霞握着手里的单子,泣不成声,“你爸、你爸得了心脏病。”

    颜东铮愣了下:“心脏病?”

    “医生说……说是长期郁结于心,你爸他过得苦啊……呜怨我……”

    “严重吗?”心脏病也分轻重吧。

    颜明霞吸吸鼻子,哽咽道:“医生说他自己看得开,心情放松。他现在整夜整夜失眠,头发几乎全白了,他才57岁,呜……你爸想离婚。”

    颜东铮默了默:“那就离吧。”

    “你、你不劝劝?!你哥、你姐……”颜明霞想说什么,半晌,终是没说出口,只道,“你爸妈离婚,你们这个家就散了。”

    “我们这个家什么时候完整过?”颜东铮声音微冷,“人都快死了,还想那么多干嘛,想离就离吧。57岁也不小了,”耳顺之年,也该回家养老了,“让他把工作辞了。考完试拿到通知书,我带沐卉和孩子们回去一趟,他要想让我养老呢,也成,跟我们一起去京市,正好我和沐卉要上学,他来了,也能帮我们看看孩子。”能坚持这么多年,若说前期是为了报恩,后面还不是为了孩子们。

    既然离不开孩子,那就帮他带带秧宝、竟革。

    一个大学教授,不说别的,一天给孩子们讲个故事,就能他们受益非浅。

    “东铮!”颜明霞激动道,“你愿意给你爸养老?!”

    颜东铮挑挑眉:“他养我小,我养他老,有什么问题吗?”原主幼时虽然住在颜明霞家,由他们夫妻代为抚养,颜明知每个周末却不曾缺席,带他看电影、逛公园、去图书馆,买吃用。

    苏秀兰手里有钱,苏正浩、苏云慧不缺花用,颜明知一个大学教授的工资,大半都花在原主身上了,一直到现在。

    挂了电话,颜东铮缓缓吐了口气。

    “家里出事了?”连长听了一耳半耳,担心道。

    “嗯,”颜东铮在他对面坐下,想了想,提笔写了个地址,推给他,“考完试,我想带着沐卉和孩子们先走。通知书你帮我们收下寄来。”

    还没考呢,就想到通知书了,连长接过地址,笑道:“这么自信?”

    “应该没问题。”

    “我还怕你接了电话,心情会受些影响呢,这下我放心了。行,保证给你寄去。”

    颜东铮道了声谢,收起笔,起身道:“先回去了,考完试请你和营长、司务长、老王他们喝酒。”

    “行,我让司务长准备点好菜。”

    颜东铮骑车回家,孩子们不在,找风景拍照去了,沐卉、于晓丽跟云依瑶在剁馅包饺子,云依瑶拎来块五花肉。

    “谁打来的?”沐卉问颜东铮。

    “大姑。”

    沐卉没见过颜东铮的家人,两人结婚生子,双方的家长都没有过来。

    颜父和大姑原是要过来的,只是临到跟前,好像出了点意外,具体什么事,两人没说,原主夫妻也没问,反正颜父月月寄来的钱票不减反增,逢年过节,还会给孩子们寄衣服、吃食和压岁钱。

    颜明霞手头不如颜父宽裕,偶尔才会寄一回,却也是唯二会给夫妻俩打钱的亲戚。

    所以,沐卉对这个大姑,还是有点印象的。

    “是有什么事吗?”

    “嗯,爸生病了,她打电话说一声。”

    “什么病?”沐卉关切道,“要不要紧?”

    “心脏病。具体情况还不知道,我跟连长说了,考完试,咱们先走,通知书请他帮忙寄到沪市。”

    那没几天了。

    云依瑶道:“哪天走?我让老苏帮你们买火车票。”

    这个可以有,不然依他和沐卉现在的身份,是买不到卧铺的,带孩子挤硬座太糟罪。

    颜东铮说了个日期。

    挺近的。

    吃饭时,云依瑶忍不住又道:“秧宝,再过几天,你就要和爸妈回城了,这一别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相见,难道你不想在走前见见你苏伯伯?”

    几个孩子已经听沐卉说了回城的事,秧宝正不舍呢,闻言点点小脑袋:“想的。”

    犹豫了下,秧宝道:“等爸妈考完试,云姨你来接我吧。”

    “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云依瑶忙跟她拉勾。

    秧宝伸出小手跟她勾了下:“云姨,你们要一直待在这里吗?”

    “这几年是的。”

    “那子瑜哥哥呢?”

    苏子瑜抬头看他妈。

    云依瑶揉把儿子的头,跟秧宝道:“年底我们要回京市过年,这之后你子瑜哥就要留在京市了。”

    “哇,那我们很快就又能跟子瑜哥哥见面了。”

    苏子瑜心情瞬间明朗了,忍不住翘了翘唇。

    吃完饭,云依瑶骑着自行车匆匆走了。

    她要到青和街与部队后勤的采购员汇合,一起回部队。

    “哦,要回城喽~”目送云依瑶走远,秧宝欢呼一声,哒哒跑回院,冲进屋,打开衣柜整理自己的小衣服,突然她似想到了什么,扭头问跟着进来的沐卉,“妈妈,冬天沪市冷吗?”

    不等沐卉回答,便听颜东铮道:“沪市隆冬1到2月气温最低,平均在零下4、5度。”

    秧宝看着手里薄薄的小裙子、背带裤,发愁道:“那么冷喔,我没有厚棉衣,也没有线衣线裤。妈妈,咱家布票多吗?”

    “好像不多。”沐卉拉开抽屉,拿出所有的钱票,一笔笔道,“卖手表的钱,差不多花完,现在只剩下奖励的一百块,和卖野猪的200元。”两头野猪,净重640斤,连长做主卖了500斤,没敢要太高,一斤4毛。

    不过票证倒是给了不少,大多是工业卷、粮票,布票还真没几尺。

    沐卉挑了二十张工业卷,三十斤粮票,准备等会儿去周若蕊那院问问看谁手里布票多跟人换换。

    剩余的沐卉拿手帕一包,放回抽屉。

    “对了,”沐卉偏头看向抱起秧宝在她身边坐下的颜东铮,“沪市你们家几套房,咱能分一套吧?”

    “别想了,一套没有,咱们得住招待所。”

    沐卉惊得张了张嘴:“这么惨吗?”大过年的住招待所!

    颜东铮把原主家的情况大致一说,然后道:“爷奶在老弄堂的两间屋子,给大姑家的老二结婚用了。爸爸在学校家属楼分得的两室一厅,有64个平方吧,原主下乡时,爸妈、哥嫂各占一间,北阳台搭了个小床,那就是他睡觉的地方。”

    “现在你妈的那些房子不都还回来了吗,你哥嫂他们肯定搬走了……”

    颜东铮拍拍沐卉的肩:“住招待所吧,接了老爷子咱就走。”这年头离婚可是大事,左右邻里哪会没个说闲话的,别大过年的过得窝火。

    秧宝听得似懂非懂:“爸爸,爷爷跟我们一起去京市吗?”

    “嗯,秧宝欢迎吗?”

    “欢迎,那奶奶呢?”

    “你奶奶啊,她有你大姑、大伯照顾,不需要咱们。”

    “我还有大姑、大伯呀?”秧宝很惊讶,随之就好高兴,“哇,突然多了好多亲人,嘻嘻,那是不是还有小哥哥、不姐姐,我要不要给他们准备礼物?”

    颜东铮跟沐卉对视一眼,有心想说什么,最终,颜东铮摸了摸秧宝的头,柔声道:“秧宝想送什么?”

    秧宝想了想,自己手里好像没有什么可送人的,目光在窗台上一转,秧宝有了主意:“花!爸爸,我找哥哥去山上寻些花种子,带回去送给他们。”

    说罢,秧宝跳下颜东铮的怀抱,出门去院外找试用弓·弩的懿洋、苏子瑜和老二。

    重新由颜懿洋设计,苏子瑜制做的弓·弩,弩身用的是铁木,箭矢选用了最好的钢料,是苏子瑜找烧窑的知青帮忙打造的。

    上面用的牛皮筋,是两人找傣寨的老爹寻来的。

    颜懿洋设计了三款不同的样式,苏子瑜一样各打制了一把,昨天刚做了收尾,本来上午就要出来试的,只是云依瑶突然来了。

    几人就在不远的山林里,一人一把弓·弩在比赛看谁射的远、射的准,而他们射击的目标则是两百米外的一棵大青树上的枝杆。

    新设计的弓·弩威力很大,一箭矢过去,带起一截枝杆。

    吓得林中的鸟雀无不四散而逃,也让下山喝水的水鹿、小黄麂惊得撒蹄奔回了山林深处。

    老二有点可惜,都是肉啊!

    “哥哥、子瑜哥哥、小哥——”

    老二支了支耳朵:“秧宝找来了。”他现在已经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了,且字正腔圆,不带一点当地的口音。

    颜懿洋收起弓·弩随他往外走道:“下去看看。”

    苏子瑜忙拔腿跟上,谁也没顾得去捡射出去的箭矢。

    几人在山脚碰头。

    “秧宝,”颜懿洋将自己手里的连弩递给苏子瑜,伸手将妹妹抱起,“你怎么一个人来了?”

    秧宝指指地上自己带来的小竹篓:“爸爸说咱家还有个大姑、一个大伯,我想着那肯定有哥哥姐姐喽,第一次见面,咱不能失礼呀,可谁叫咱们穷呢,我就想弄点花种送他们。”

    懿洋失笑:“谁告诉你咱家穷了?”若是没有看错,前天爸爸刚找人收了几块原石,还有几样战国时代的古董。

    “刚才我帮妈妈数钱了,”秧宝伸手比了个三,“咱们家就只有这么多,要买棉衣、车票,还要住招待所、吃饭。”

    秧宝那个愁啊:“唉,哪哪都要用钱,不到京市咱家就没钱了。爸妈要上学,肯定不能带着咱们和爷爷,这不得找房。买房是别想了,先租房,这又是一笔花销,然后咱们不得上学,学费也不低呢……”

    苏子瑜忍着笑道:“秧宝,我有一笔压岁钱,要不要先借你应应急?”

    “很多吗?”

    “五百吧。”

    “哇!子瑜哥哥你一个人的钱比我们一家还多!”

    苏子瑜不好意思地笑笑:“主要是我爷奶给的压岁钱多。”

    秧宝眨眨眼,问大哥:“我们回沪市过年,爷爷奶奶、大姑、大伯给压岁钱吗?”

    颜懿洋光听中午颜东铮说老两口要离婚,就知道,沪市的亲戚能来往的不多:“压岁钱是相互的,大姑、大伯给了我们压岁钱,爸妈就得给他们的孩子同样一笔。”

    “那,还是算了吧。万一他们给的多了,爸妈当场还不起,多难堪啊。”

    山上花不少,结种的却不多,最后三人帮秧宝挖了五株快要□□的多色山茶。

    看了看天色,几人捡了地上射出的箭矢,背着竹篓,带着秧宝下山,刚到知青点门口,就见远远地开来辆卡车。

    苏子瑜一看那车牌,便站住了:“是部队后勤的车。”

    颜懿洋一愣:“云姨拉下什么东西了吗?”

    秧宝想了想,摇头道:“没有呢。”云依瑶上午过来,就骑了辆自行车,车上挂着个手提包,车篮里放着块青和街上买来的五花肉。

    五花肉中午包饺子吃了,手提包她拎走了啊。

    开车的人正要找颜东铮家在哪呢,看到前边站的苏子瑜,忙一踩油门到了跟前:“子瑜,你妈呢?说好的下午两点在青和街汇合,我们等了她两个小时,一直不见人影。”

    苏子瑜的小脸瞬间白了。

    颜懿洋一拍他的肩膀,冷静道:“别怕!”

    说罢,扭头对老二道:“去叫爸妈出来。”

    老二撒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八零回城之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骊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骊偃并收藏八零回城之我全家都是穿来的最新章节